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与旅游产业效应及联动发展有关,使用分形理论可以为区域旅游吸引物体系空间结构调整提供指导。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作为研究区域,通过分形维数的测算,结果发现旅游吸引物体系空间结构是分形的,且聚集性很强,未来可能会出现多中心并存的空间格局。各旅游吸引物基本呈现出由南向北的线性分布,同时吸引物体系具有多分形特征,系统空间结构的自组织优化功能不足。据此,构建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双核心,四板块”旅游空间结构,促进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刘瑞  王晓云 《科技信息》2012,(30):134-134
本文应用分形理论的聚集维数、网格维数和关联维数,从三个角度对昆明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昆明城镇体系聚集情况呈现非均衡趋势,并讨论了上述现象产生的自然、社会及历史成因,提出了昆明城镇体系结构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应用分形理论、借助GIS软件,测算了16个主要城镇的聚集维数、网格维数、关联维数,定量分析了黔东南州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黔东南州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主要表现为以州首府凯里市为中心、沿交通干线自组织演化;黔东南州城镇空间布局不均衡,发展重心向西北部倾斜;主要城市之间公路交通网络通达性较好,城镇体系各要素关联度较高,但关联效率有待提高;新交通线路的开通将打破黔东南州城镇体系原有的空间格局,有利于形成更加均衡和合理的城镇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4.
豫北地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多分形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以河南省北部为研究区,对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多分形性质进行了实证研究,证明城镇体系是地球表面分形支体上发育的多标度分形系统。计算结果表明,豫北地区城镇体系的多分维Dq和奇异谱f(a)在参数q≈-1处发生了标度间断,多分形测度只在q∈[0, +∞)范围内发育,当q≤1时,标度紊乱,f(a)函数和Dq谱均不收敛,从而证明:多分形是由单分形演化而来,城镇体系的多分形结构是由测度集中区向测度疏散区不断发展、逐渐形成的。另外,从人地关系、系统演化以及测算方法等角度对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豫北地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多分形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河南省北部为研究区,对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多分形性质进行了实证研究,证明城镇体系是地球表面分形支体上发育的多标度分形系统.计算结果表明,豫北地区城镇体系的多分维Dq和奇异谱f(a)在参数q≈-1处发生了标度间断 ,多分形测度只在q∈[0,+∞)范围内发育,当q≤1时,标度紊乱,f(a)函数和Dq谱均不收敛,从而证明:多分形是由单分形演化而来,城镇体系的多分形结构是由测度集中区向测度疏散区不断发展、逐渐形成的.另外,从人地关系、系统演化以及测算方法等角度对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一种交通网络的分形维数及其测算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提出一咎刻画交通网络空间分布特征的新参数--分枝维数,证明了它的分维性质,并以实例说明了其测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分形理论及其特点、分形维数的计算公式与它的物理意义。以苏北里下河地区湿地资源动态变化为例,探讨了分形方法在湿地资源动态变化研究中的应用,里下河地区不同年代沼泽的分形数表明,沼泽的变化最为剧烈,稳定性最差,即湿地资源的动态变化比较大。  相似文献   

8.
以贵阳市为研究区,以2010、2020年各土地利用类型数据为基础,采用分形理论探究贵阳市土地利用的变化速度和幅度,并分析贵阳市土地空间结构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贵阳市主要以耕地和林地为主,研究期间耕地、林地、草地等农业用地面积下降,建设用地和水体面积增加显著。(2)研究期间贵阳市各地类分形维数相差较大,整体边界维数呈上升趋势,形态维数下降,说明城市空间结构不规则性增加,城市土地利用复杂化,紧凑性降低。(3)贵阳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是自然、人为因素共同导致的,尤其是经济与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利用分形维数将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与城市群整体收益损耗联系起来,建立包含投入、产出和人口规模等多因素空间分布分形特征的城市群最优空间结构模型,明确城市群最优空间结构的经济内涵,为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提供理论支撑。以陕西省关中城市群为例,在利用城市规模效益对比检验模型有效性的基础上,对比最优分形维数与Zipf维数演变趋势,发现模型预测的空间结构优化方向与城市群空间结构Zipf维数等于1的优化标准并不相悖。  相似文献   

10.
根据分形理论和维数合成法,可算出陕北地区城镇体系位序——规模分维数和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分维数。计算结果表明,陕北地区总人口分布相对合理,非农业人口分布不太合理,城镇人口分布和理想分布差距较大,而且这个差距具有变大的趋势。对此,可根据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分维数,构建对应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分形模型;以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分形模型为基础,建立城镇体系发展的数字化规划模式,使陕北地区城镇发展模式与地貌形态、人口分布和经济结构相适应,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了刻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空间结构的特征,运用分形方法,从城镇空间分布的向心性、均衡性和城市要素的相关性3个方面,测算了描述空间结构分形特征的集聚维数、网格维数和关联维数,根据3个维数的地理意义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并提出了强化中心、轴线发展、圈层优化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当前乡村聚落正面临转型和空间重构,村镇体系已经成为亟待研究的重要命题.本文基于分形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以皖西南溪镇为实证区域,对大别山区村镇体系的空间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南溪的村镇体系结构一定程度上服从Zipf定律,村镇体系规模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调整.(2)无标度区范围跨度狭窄,村镇体系的分形发育不完善,其空间分布既非高度集中也非均匀分布,呈现出中间状态.(3)山区村镇的职业结构分化显著.从业人口中,职业结构分化显著,这将有利于山区城镇化的推进和村镇体系的空间优化,而非从业人口基本是老人和留守儿童,在今后的山区居民点调整中应给予充分关注.  相似文献   

13.
都市圈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分形理论中的聚集分维和网络分维计算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圈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维数,并分析其分形结构特征。长江三角洲由于生态系统边缘效应和交通通讯网络的发达而表现出内部空间结构的紧致性。随着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发育,其城市空间亦趋于集聚和整合。环渤海经济圈则由于社会经济活动集中于渤海湾地区而形成了差异较大的内外圈层,使城市体系空间结构最为松散。为此提出了要发展卫星城,构建广域交通体系,扩大城市容量,增强各二级中心集聚、辐射能力等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根据城镇体系空间相互作用原理,运用分形理论,以位于武陵山区的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重庆市秀山县为研究样本,采用关联分维数对山区县域城镇体系规模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同时结合山区的特殊地理环境进行了县域交通网络分形分析,结果显示:山区县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具有分形特征,城镇体系规模等级较低,中心城镇(特别是县城)首位度不高,属于低首位度城镇.对其他乡镇的带动辐射职能不够突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不平衡,呈现主要城镇沿交通布置;系统内部交通通达度差,制约了各乡镇之间的经济联系度.  相似文献   

15.
杨尚  王发曾 《河南科学》2007,25(5):849-852
利用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分形维数的测算,得出中原城市群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探索中原城市群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演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基于这两方面得到中原城市群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优化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以济南都市圈为例,对其城镇体系等级规模和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计算出了济南都市圈等级规模分形维数和空间结构分形维数,结论如下:济南都市圈城镇数量和规模分布不均匀,区域集聚力不强,一体化程度不高.由此提出济南都市圈城镇体系建设的优化途径.  相似文献   

17.
利用分形理论,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分析了宁夏城镇体系规模等级结构及空间分布的特征,发现该体系中各等级规模的城镇数量比例有明显的层次性和可划分性,但整体处于内部结构均衡的初级发展阶段,未达到泛城镇化水平,城镇体系主要沿黄河两岸呈条带状分布,在北部灌区较为紧密,城镇间的物质、能源、信息交换强度较大,带动着全区经济发展的结论.提出了加快城镇体系增长极的培养,开发建设沿黄河城镇带以带动城镇体系发展,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建设农村特色小城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信息维分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本文提出了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信息维测算及其分析方法。以河南省北部为研究区,测算出该区域城镇体系空间分布的信息维数,然后结合多分维进行为数值分析,揭示系统的结构特征并指出问题的实质所在,进而提出优化的设想。  相似文献   

19.
分形理论及其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分形理论是现代非线性科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是科学研究中一种重要的数学工具和手段。介绍了分形理论的基本概念,给出了分形理论的重要参数分形维数的几种常见定义和计算方法。重点介绍了分形理论在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如工程技术、物理、化学、生物医学、材料科学、天文地理、经济管理、计算机图形学等学科领域的应用及其最新的进展情况。最后,展望了分形理论的应用前景及其发展方向,提出分形理论将面临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运用分形理论,对县域层面上的无棣县城镇体系的随机聚集度进行了研究.通过聚集维数的计算,得出了无棣县城镇体系的随机聚集特征.结果表明,无棣县城镇体系聚集特征明显,以无棣镇为中心,呈扇形分布,而无棣镇并不位于县域中心,只是位于西南一隅;县域内各乡镇按照距离县城的远近,分为3个不同的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力发展中心城镇无棣镇的同时积极培育次级中心城镇柳堡镇,形成无棣—柳堡发展轴线;重点加强周边城镇之间的道路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产业,打造黄河三角洲县域海洋开发基地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