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汶川地震引领爆裂动力学理论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曾雄飞 《广东科技》2010,(2):202-204
汶川地震揭示了震源包体的存在,体积在2500万m3至7700万m3之间,推动了爆裂动力学理论的建立和发展。地震是断裂结构包体内积聚的能量达到爆裂压力经触发发生的爆裂-塌缩链锁过程。震中的分布遵循波叠加规则。地震结构包体内的高压高温流体对围岩的作用,将引起力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变化,可对地震作出预报。林昌荣查油气储藏包体的方法值得推广于地震包体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利用"4·20"芦山地震Ⅶ—Ⅸ度烈度区资料翔实的有利条件,研究不同烈度区地震触发崩塌滑坡的整体分布规律,并基于自组织临界状态理论,从物理角度对其机理进行诠释.实震资料表明:Ⅸ度、Ⅷ度、Ⅶ度烈度区,崩塌滑坡面积与发生频率之间的关系均可用幂律描述,且幂指数b值相近,但随地震烈度的降低,崩塌滑坡密度单调减小;元胞自动机模拟表明:当扰动强度按0.5的比率递减时,沙堆模型的动力学特性基本服从同一幂律分布,雪崩密度呈线性关系减小;振动台沙堆模型物理实验也支持了以上结论.说明规模与发生频率之间的幂律关系是Ⅶ—Ⅸ度烈度区地震触发崩塌滑坡的统一分布规律,灾害点密度的不同是体现它们震害强度差异的主要指标.结论可为地震触发山地灾害危险性区划、地震次生灾害风险评估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