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日本对虾血清和肌肉提取液凝集活力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12种天然或经酶修饰的动物及人红细胞测定日本对虾的血清和肌肉提取液的凝集活力,并且进行糖抑制、热稳定性、pH及Ca^2 影响试验。结果显示:血清和肌肉提取液均能凝集12种红细胞,但两者对每种红细胞的凝集效价各不相同。血清对鹤鹑红细胞的凝集作用可被蔗糖抑制,最小抑制浓度为200mmol/L,其凝集活性依赖于Ca^2 ,在pH4.0-7.0范围内较稳定,经90℃保温10min保持最高活性;肌肉提取液的凝集活性不被7种糖抑制,在pH6.0-7.0,温度为4-80℃范围内均具有最高活性,其凝集活性不依赖于Ca^2 。由以上结果推测:血清与肌肉提取液均含有凝集素,且种类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2.
4种软体动物凝集素的细胞凝集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4种软体动物肌肉中获得凝集素粗提液.用人的四种血型红细胞和三种动物红细胞检测其凝集活性,结果表明,每种软体动物凝集素至少凝集6种以上的红细胞.兔血红细胞对凝集素最敏感.能够和兔血细胞发生凝集反应的海螺丝、缢蛙、毛蚶、四角蛤蜊凝集素提取液的最小蛋白浓度分别为0.67μg/ml,0.78μg/ml,0.29μg/ml和0.49μg/ml。6种微生物细胞或孢子不能与凝集素样品发生凝集反应。  相似文献   

3.
以福建沿海7种常见的双壳类为材料,研究其血清及肌肉提取液对10种脊椎动物血细胞、8种单细胞藻类、5种微生物细胞和5种真菌孢子的凝集性能.实验结果表明,7种双壳类的血清或肌肉提取液中均含有凝集素,能凝集一种或多种类型的红细胞、单细胞藻类及微生物细胞.且不同种类对细胞的凝集效应不同,产生凝集作用所需的最低蛋白质浓度相差很大.在供试的细胞中,兔红细胞、紫球藻和啤酒酵母对双壳类凝集素最敏感.  相似文献   

4.
17种蕨类植物凝集素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7种蕨类植物叶组织经磷酸缓冲液抽提,硫酸铵沉淀,得到蛋白质提取液,用不同类型的红细胞检测凝集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有12种蕨类植物的提取物中含有凝集素,能凝集一种或多种类型的红细胞,不同种类对红细胞的凝集效应不同,产生凝集作用所需的最低蛋白质浓度相差很大,从0.8μg/ml到1100.0μg/ml,在供试的红细胞中,鸽子红细胞对蕨类植物集素提取物最敏感,某些种类提取物与兔红细胞的凝集活性可分别被1种或多种类型糖类所抑制,多数种类凝集素提取物能够耐高温处理(90-100℃),这可能与蕨类植物凝集素的某些化学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5.
西施舌血清和肌肉提取液凝集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血凝试验测定西施舌(Coelomactra antiquata)血清和肌肉提取液对8种红细胞的凝集活性,同时进行热稳定性、糖抑制和pH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西施舌的血清和肌肉提取液均能凝集试验所用的8种红细胞,但肌肉提取液的凝集效价高于血清(人O型血除外).二者的热稳定性均较高.血清对草鱼红细胞的凝集作用可被试验用的7种糖抑制,而肌肉提取液则不被7种糖抑制.二者在pH 4.0-10.0的范围内均具有凝集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西施舌血清和肌肉提取液均含有凝集素,但种类不同.  相似文献   

6.
对同型巴蜗牛(Bradybaena similaris)蛋白腺提取液凝集活性进行测定,初步提取其凝集素并进行部分性质鉴定.结果表明:在同型巴蜗牛的蛋白腺中存在凝集素,具有血球凝集活性,能够凝集9种动物红细胞,其中,对家兔红细胞的凝集活性最高,可达28,不过,其对家兔红细胞的凝集活性明显依赖于Ca2+;在pH值为7.0~8.0的范围内其凝集活性较稳定,保持100%的凝集活力;温度为40℃持续作用10 min后就失去活性;向同型巴蜗牛蛋白腺提取液加入45%的固体硫酸铵使凝集素沉淀,再用不同饱和度的硫酸铵溶液依次对沉淀物进行抽提,抽提物的比活力提高了约2.56倍,总活力回收为20.00%.  相似文献   

7.
血凝实验发现真江蓠凝集素对4种供试血红细胞均有凝集作用,其中对兔血红细胞的凝集作用最强,而细基江蓠凝集素只对兔血红细胞具有凝集活性;在对8种单细胞藻的凝集实验中,它们都只对塔玛亚历山大藻有凝集作用,对其他单细胞藻不具凝集作用;抑藻、抑菌实验表明,2种江蓠凝集素对棕囊藻的生长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玉米大斑病菌、黑曲霉和圆弧青霉等真菌菌丝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在供试的3种细菌中,只对枯草芽孢杆菌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来自5种脊椎动物的8种血细胞、7种微生物单细胞、5种藻类细胞,对4种海产腹足纲动物凝集素进行筛选,均检测到凝集活性。绵羊红细胞、啤酒酵母、紫球藻对凝集反应最为敏感。4种动物凝集素普遍不耐高温,60℃或65℃下15min即全部失活,凝集反应的适宜pH为6.5-8.0,其凝集性能可能分别被不同的糖所抑制,但均可被0.02mol/LEDTA抑制。  相似文献   

9.
棉铃虫血淋巴凝集素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铃虫血淋巴对人的A,B,O型红细胞有同等的凝集活性,对兔,小白鼠,豚鼠,蟾蜍,鲫鱼,鸡红细胞有不同的凝集活性。对山羊红细胞无凝集活性。其凝集活性能被D-半乳糖明显地抑制。对Ca^2+无依赖性。70℃处理15min凝集活性趋于零。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诱导使其活性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0.
福建11种软体动物凝集素的凝集性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绵羊、家鸡、麻鸭、家鸽、家兔、白鼠、牛蛙及人的A、B、AB、O型血共11种血细胞对福建常见的11种软体动物进行了凝集素的筛选实验,结果表明,91%的动物粗蛋白提取液至少能凝集2种以上红细胞,绵羊红细胞对软体动物凝集素最敏感,同时发现实验动物凝集素与绵羊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的适宜pH为6.5-8.0,而其对高温的耐受性则各不相同,其中河蚬、菲律宾蛤仔、短蛸的凝集素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在95℃,15min处理后仍有活性。各种动物凝集素的凝集性能可以分别被不同的糖所抑制,但均可被0.02mol/L EDTA抑制。  相似文献   

11.
食用菌是一类品种多、营养全、味道美、富含多种活性物质的大型可食用真菌。近10年来,我国食用菌育种和工厂化栽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从而带动食用菌产量逐年攀升,但目前我国食用菌存在鲜食消费模式为主、加工产业链弱、加工率低、加工产品少、市场附加值低等产业问题,导致大量食用菌鲜品滞销而影响整个产业稳定。这些突出的问题造成食用菌产品在国内销售和国外出口时利润非常低,严重阻碍了食用菌产业的进一步健康快速发展。围绕目前我国食用菌加工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食用菌加工产业的发展现状、食用菌加工产业发展的市场前景进行了阐述,以期为产业稳定健康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食用菌因其营养价值高被世界营养学家推荐为世界十大健康食品之一。为了解该产品在消费者尤其是青年消费群体中的认知程度与消费偏好,通过湘、黑两省的调查与比较,发现两省青年消费群体对食用菌的关注程度均不高,信息获取渠道主要是电视、亲友介绍、网络、报刊等;食用菌消费频率与数量较低,尚未形成固定的消费习惯;涉及食用菌消费安全的关注点两省也基本相似,但在参与该产业发展程度上,湖南的年轻人比黑龙江的年轻人更富有主动性与冒险意识。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青年消费群体增加食用菌消费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从甘薯品种中筛选凝集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相同种植环境,相同提取条件下,对6种甘薯抗感品种的叶片组织进行凝集素的提取,研究结果表明:6个品种均存在着凝集素,其区别在于品种之间对兔红细胞的凝集活性及活性峰不同,检没了这些凝集素的中性糖含量,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糖抑制作用和抑菌作用,为进一步纯化提供了一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平菇栽培中病原菌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防治病虫害是搞好食用菌生产的重要环节。作者于1986~1988年在新乡市(县)范围内进行了平菇栽培中病原菌的调查研究。分离、鉴定出病原细菌3属:病原真菌13属。调查发现,平菇栽培中病原菌极易发生且具有规律性:在菌种培植和菌丝发育阶级最易污染杂菌,主要是真菌和细菌;在子实体形成和成熟采收阶段,除部分杂菌继续蔓延外,害虫逐渐盛行,给平菇生产造成极大危害。由于平菇特有的栽培方式和食用特点,采取“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法,更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发展食用菌业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忻州发展食用菌业的现状和潜力,并提出了发展食用菌业的对策,指出发展食用菌业是忻州市脱贫致富的一项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6.
凝集素是一种非酶非免疫来源、能特异性结合糖的蛋白或糖蛋白,广泛分布于动植物及真菌中,具有凝集细胞、抗病毒、抗细菌、抗真菌及寄生虫,以及影响精卵识别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或自噬等生理功能。在物种抗击外来伤害、免疫反应、信号转导等诸多生物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所有凝集素中,植物凝集素分布最广,种类最多,功能多样。本文介绍了植物凝集素的研究背景,主要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医学、分析测试方法和农业领域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展望植物凝集素在医学、农业和生化领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以玉米芯(秆)为主要培养料,进行了毛木耳、香菇和草菇等菇种的代料栽培试验,已初步筛选出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生产配方和栽培品种。经对培养料的化学分析和示范点的大面积验证试验,表明利用玉米芯(秆)栽培食用菌,在栽培理论和技术上是可行的。该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既能促进生物资源的再生和利用,亦可为石山地区增加一条脱贫致富的门路。  相似文献   

18.
为了充分发挥长治市自身的资源优势,达到食用茵生产的低成本、高效益的目标,对长治市食用菌资源进行了调查,内容包括菌种资源、原料资源、气候资源和场地资源,为长治市食用茵产业发展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食用菌原料品种对食用菌源肉味基料风味的影响,以香菇、杏鲍菇、平菇、双孢蘑菇4种食用菌为原料制备肉味美拉德反应产物(Maillard reaction product, MRP),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4种食用菌酶解液中游离氨基酸含量,通过描述性感官分析、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 GC-IMS)和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分析4种MRP样品风味特征。结果表明:酶解液氨基酸组成存在显著差异;感官评价数据显示,4种MRP样品风味差异明显,其中以香菇酶解液为原料制得的MRP样品表现出最强的肉香属性;在4种MRP样品中,GC-IMS共鉴定出59种挥发性成分,GC-MS共鉴定出68种挥发性成分,不同MRP样品挥发性成分差异显著。主成分分析能够对不同MRP样品进行初步区分,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可以实现4种MRP样品的良好分离。基于变量投影重要性大于1,从GC-IMS和GC-MS分析结果中各筛选出10种化合物为区分不同MRP样品风味特征的差异组分,主要包括醛类、醇类、酸类和含硫化合物。这些组分的差异与不同食用菌原料中前体物质组成的差异密切相关。研究结果旨在为食用菌源热反应肉味基料的制备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重庆市北碚地区食用菌重金属含量情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北碚的主要食用菌样品,分析其重金属平均含量表明,铅>镉>汞>砷,低于国标,说明重金属含量总体上是安全的。但是,10%样品的铅含量和2%样品的汞含量超过国标,全部样品的砷含量均低于国标。食用菌重金属的平均总含量大部分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要求。此外,食用菌的重金属含量呈现出冬季最高的趋势,这种现象可能与环境中的重金属本底值有关。值得注意的是,食用菌重金属含量的变异系数极大,说明环境条件,品种和栽培技术影响食用菌的重金属含量。选择环境条件好,采用优良品种,改革栽培技术能降低食用菌的重金属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