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6 毫秒
1.
月季花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花期长,俗称“月月红”,花色丰富多彩,花型优美多姿,气味清香悠扬;适应性强,在我省各个地区均可露地栽培和盆栽;并宜于作切花,当前英、法、美、德、日专有栽培月季的月季公司。据国外统计,在切花销售中月季约占总量的1/3左右。可见月季在国际国内颇得人们喜爱;月季除具有观赏价值外,还有药用和经济价值,根可除风热、温热,花可制成月季花酱、月季果酱及月季花浸膏。墨红  相似文献   

2.
目的: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玫瑰、月季中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和比较.方法:采用75%乙醇超声提取玫瑰、月季中总黄酮,以芦丁为对照,AlCl3显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加样回收率为102.5%,RSD为2.2%.野生及种植玫瑰、月季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94%、0.80%和2.7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为玫瑰、月季等观赏植物的药用研究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3.
花都是有情的。美国人认为玫瑰更多情,她表达爱情、和平、友谊、勇气和献身精神。终于,她在9月23日经国会通过,被尊奉为美国国花。难得的是,玫瑰经受了近一个世纪的苛刻选择和争论,在70多个提案被一一否决后,她压倒群芳,登上了美国“花后”的宝座。玫瑰,英文 rose,是月季、玫瑰、蔷薇的统称。现代月季交融了这三者的“血统”,发展得更加美丽多姿。美国人喜爱玫瑰是出了名  相似文献   

4.
研究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杜香精油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杜香精油成分.结果表明:利用蒸馏法提取杜香精油的最佳工艺为温度98℃,时间3 h,料液比1∶4,提取率为2.04%;温度对杜香精油提取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料液比,提取时间的影响最小.在杜香精油中共鉴定出72种已知化合物,占精油总含量的85.29%,主要为萜烯、酚、酯、醇、芳香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正>一、研究背景和目的我家花瓶里的"玫瑰"过三四天就枯萎了,有什么办法能让它们开得更久呢?我查找资料,发现我家的"玫瑰"其实是和玫瑰同属蔷薇属的月季;许多方法都可以延长鲜切月季的花期,如灼焦法、浸烫法、浸泡酒精或醋、在水中加食盐或白糖等。这些方法有没有效果呢?带着问题,我在家里进行了以下实验。二、实验过程和记录(一)鲜切月季在酒精、食醋中浸泡后的水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述现阶段国内外利用组培快繁月季和玫瑰的进展及其意义,重点阐述月季和玫瑰的快繁技术,特别是组培不同阶段激素的调节及试管苗的移栽技术.本文还讨论快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国内外橙皮香精油的提取方法与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与进展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综述,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橙皮香精油提取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并对橙皮香精油未来研究和应用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介绍从新鲜橙皮中提取香精油的方法,并对分离得到的香精油进行了抑菌试验。结果表明,橙皮香精油体积分数在5%~20%范围内对常见的病原菌有广谱的抗菌作用。经热处理后的橙皮香精油仍具有较明显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9.
野生和人工栽培窄裂缬草香精油的GC/MS分析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GC/MS分析对比研究野生和人工栽培香料植物窄裂缬草香精油,分别鉴定出38个和29个化合物,两种香精油其相同组分20个,主成分基本相同,为窄裂缬草开发利用建立原料栽培基地,保证其香精油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西双版纳州蚂蚁结香的沉香木为原料,通过水浴回流提取法、索氏提取法、超声辅助萃取法和微波辅助萃取法制备沉香精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精油成分,根据精油得率、成分种类和组成、特征性组分质量浓度比较4种提取方法对沉香精油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 4种提取方法制备的精油成分组成相似,主要有倍半萜类、芳香族类、色酮类和脂肪酸类,但质量浓度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微波辅助萃取法制备沉香精油的提取率最高、物质种类最多,分别为1.32%和70种,其中反映沉香精油品质的倍半萜类物质和芳香族类物质的种类和质量浓度都高于其他3种方法,分别为19种、 20种和22.29%,12.36%,且脂肪酸类物质的质量浓度最低,为24.30%;超声辅助萃取法所得精油中色酮类物质质量浓度最高,为38.62%,微波辅助萃取法次之,为36.52%;仅有微波辅助萃取法得到的精油中6种特征性物质均有检出,其中沉香螺醇、愈创木醇、苍术醇、(+)-香橙烯、γ-桉叶醇的质量浓度最高,分别为1.53%,1.73%,0.19%,1.47%和1.69%.综上所述,微波辅助萃取法是4种方法中最优的沉香精油提取方法,具有提取率高、精油品质佳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研究河南驻马店产艾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艾叶中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归-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共检出103个色谱峰,鉴定了69个化合物,占挥发油色谱峰总面积的96.01%,其中,茉莉酮和β-紫罗酮为艾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首次鉴定报道.结果表明:河南驻马店产艾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1,8-桉叶油素(28.59%)、龙脑(7.94%)、3,3,6-三甲基-1,5-庚二烯4-醇(6.62%)、4-甲基-1-(1-甲乙基)-3-环己烯-1-醇(6.56%)、樟脑(6.31%)、α-松油醇(3.82%),不同产地艾叶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的种类和相对含量不同.  相似文献   

12.
贵州产山蜡梅不同部位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贵州产山蜡梅不同部位(器官)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异同.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山蜡梅根、茎、叶、果皮的挥发油,并用GC-MS联用仪鉴定各化合物,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含量.结果从山蜡梅根、叶、茎和果皮中共分离鉴定了76个化合物,其中共有化合物8个,分别占各器官挥发油总量的43.08%,7.87%,57.55%,66.72%.根中挥发油以桉树脑、4-萜品烯、芳樟丙酸为主;叶中挥发油以榄香脑和β-桉叶油醇为主;茎中挥发油以龙脑、α-杜松醇、桉树脑为主;而果皮中挥发油则以石竹烯氧化物和葎草烯氧化物为主.贵州产山蜡梅果皮和茎的挥发油成分组成基本一致,但与根、叶中挥发油组成存在差异.本研究为山蜡梅挥发油的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小果十大功劳(Mahonia bodinieri Gagnep.)枝叶的挥发油后,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鉴定化学成分,并以气相色谱法确认主要成分。从小果十大功劳挥发油中共分离出50多个组分,鉴定了其中36个化合物,占总量的90%以上。小果十大功劳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主要成分为棕榈酸(54.49%),含量较高的还有亚油酸(5.98%)、α-金合欢烯(5.51%)、亚麻酸甲酯(3.45%)、棕榈酸甲酯(3.36%)等。  相似文献   

14.
 制备微胶囊化玫瑰精油并评价其卷烟加香效果.以糖化玻璃作为壁材,制备微胶囊化精油,将其添加于卷烟中,并进行感官评吸.结果表明微胶囊玫瑰精油在水中溶解度好,不易挥发,易储存,还能增加卷烟果甜香韵,提升卷烟品质,使余味舒适,降低刺激感,改善口腔湿润度.微胶囊玫瑰精油用于作为香料添加在卷烟中独具特色,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采用红外辅助蒸馏-顶空固相微萃取方法萃取干白芷中的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分析了其成分,与传统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方法比较,该方法具有萃取时间短、萃取效率高的优点,可用于干中草药挥发油的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的开发利用中药资源沙苑子,采用同时蒸馏浸提法提取了沙苑子挥发油,利用GC/MS方法测定了沙苑子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沙苑子中挥发油的含量为2.59%(质量比)。共鉴定了12种化学成分,其中主要成分为2(3H)-萘烷酮,4,4a,5,6,7,8-己二烯和2H一环丙基[a]萘-2-one,1,1a,4,5,6,7,7a,7b八氢-1,1,7,7a-四甲基-,(1a,α,7α,7aα,7bα)。  相似文献   

17.
迷迭香挥发油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迷迭香中的挥发油,利用GC—MS联用技术进行分析,对油水分离得到的直接精油和用石油醚对水相进行萃取得到的萃取精油分别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直接精油共分离出42个峰,其中鉴定了41种化学成分,占直接精油总量的99.54%;萃取精油共分离出37个峰,其中鉴定了33种化学成分,占萃取精油总量的91.82%;2种精油成分部分相同,相同成分占精油总量的70.00%;共鉴定了57种化学成分,占精油总量的98.57%.  相似文献   

18.
采用索氏提取法对中草药川楝子进行粗提,通过乙醚蒸发仪进行无水浸提,提取出的高纯度挥发油经气质联用仪分析,检测出川楝子挥发油中的5种主要成分:2,3-Dimethylpentance;3,3,4-trimethylhexa;3-methyl-6-methylene;2,4,4-trimethylhexa;1,3-dimethylcycl。通过原子吸收光谱仪对川楝子中微量元素的成分与数量进行测定,检测出川楝子中6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排序为K>Mg>Na>Fe>Ca>Zn。研究结果为川楝子药物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超临界CO2萃取芫荽芳香成分及GC/MS解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方法,对新鲜芫荽(Coriandrum sativumL.)茎叶进行萃取,得油率0.27%,用气相色谱/质谱联机(GC/MS)对精油成分进行了解析.共检测出60种成分,其中30种化合物被确定,占挥发油成分的82.772%.其中酯类35.046%,脂肪醛类22.792%,醇类15.641%,有机酸类5.357%,烃类3.936%.  相似文献   

20.
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大蒜挥发油,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程序升温法测定大蒜挥发油化学成分,考察贮藏对大蒜挥发成分的影响.共鉴定出了22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5%.主要成分为大蒜辣素(28%~41%)和甲基烯丙基硫醚(11~16%)等.结果表明不同贮藏期的大蒜油的成分的种类变化不大,但相对含量变化较大。该变化可能源自贮藏期成分的挥发和大蒜水分含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