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制出一种改性聚丙烯酰胺,简述了其合成条件,并将其作为油田污水浮选剂应用于胜利油田,试验结果表明,该共聚物作为浮选剂处理污水,与国内外浮选剂相比,显示了优异的除油和除固体悬浮物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用合成方法研制了聚丙烯酰胺阳离子型聚合物系列(BM系列),将其用作油田污水净化浮选剂.应用表明,BM系列浮选剂对油田污水有良好的净化作用.用浮选剂BM-e-2对胜利油田辛一站污水进行脱油、脱悬浮物试验。当加剂量为5mg/L时,脱油率为97%,脱悬浮物率为62%.用BM-c-l浮选剂对辽河油田欢三联污水进行处理.当加剂量为10mg/L时,脱油率达99%.经上述两种浮选剂净化处理后的水质,均符合油田回注用水标准.  相似文献   

3.
对以胺甲基化、酯化、季铵化路线合成不同碳链双季铵盐的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合成条件对反应产物产率的影响,并以该化合物作为浮选剂对胜利油田污水进行了除油浮选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浮选剂碳链越长,除油效率越高。当用剂量为1~3ppm时,可获得满意的除油效果。同时与美国FR-3251样品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加气浮选器利用在含油污水中通入的大量气泡作为载体,使油珠和悬浮物与污水分离,除油效果十分明显,众多海洋石油平台青睐于将其作为生产污水处理系统的二级设备。由于目前调整收油液位高度只能由人工攀爬到罐顶手动调节堰板高度实现,大大增加了现场员工的工作量,锦州25-1南油气田对加气浮选器上控制堰板高度的执行机构手轮进行了智能化改造,将人工调节变为中控电脑控制调节,极大减少了现场员工的工作量,收油效果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浮选剂分子设计与浮选过程预测设计理论是王淀佐教授创立的一种新的矿物加工浮选理论体系,它经历了近二十年不断的探索研究和广泛的实践验证,目前已成为国际选矿领域颇具影响的独特的学派.该理论体系的建立,使浮选剂的研制及矿物浮选分离工艺设计从经验型发展到定量的理论指导,对矿物加工浮选理论及工艺实践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王淀佐教授综合运用量子化学、表面化学、电化学、溶液化学、紊流力学等多门学科的基础知识与新成就,研究浮选剂与浮选过程机制,吸取百家之长,把握学科的前沿,通过自己长期潜心的研究,创立了浮选剂分子设计与浮选过程预测设计理论,其核心在下述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起泡剂作用在无捕收剂浮选过程中较有捕收剂浮选过程更为显著。本文考查了起泡剂用量和种类对硫化铜矿石和钼铋硫化矿石无捕收剂浮选回收率以及精矿品位的影响。起泡剂用量增加导致精矿回收率明显增加。松醇油和丁基醚醇是硫化矿无捕收剂浮选的适宜起泡剂。探讨了起泡剂的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7.
LHJ浮选柱中的气泡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光-电探针法对LHJ浮选柱下导管内气泡尺寸及局部含气率进行了测定,考察了浮选柱结构参数及流物化参数各固素对浮选柱气泡直径及局部含气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动压力,径向和轴向位置,PH值及起泡剂对气泡直径和含气率都有影响,而起泡剂的加入能明显降低气泡直径,同时提高含气率。  相似文献   

8.
河南油田工业污水达标排放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外排污水复杂的特性,研制了新型的除硫剂A、混凝剂B、杀菌剂C,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经现场中试表明该污水处理技术能使外排污水达标排放,为河南油田工业污水达标处理寻求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通过浮选尾矿水人工闭路循环试验和在水中人为预加起泡剂浮选试验,考察了水中积聚的有机物对浮选的影响。结果表明,循环水中积聚的有机物主要是醇、酮、羧酸盐等含氧化合物;有机物积聚可提高精煤回收率,改变浮选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0.
用菜油脚研制高硅镁低磷磷矿石特效浮选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油脂加工中的废弃物-油脚为基本原料进行改性,辅以一种新型的浮选助剂进行复制得的复合表面活性剂用于高硅、镁,低品位磷矿石的浮选。磷的品位从24.84%上升到35.69%,而镁含量则从6.76%降到0.92%,优于目前国内报道的有关磷矿浮选剂,而浮选成本仅为国内报道浮选剂的50%,具有较好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鑫城金矿原浮选+金精矿氰化车间工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浮选、氰化及污水处理工艺的有效措施。解决了污水排放难以达到标准的问题,实现了污水零排放,提高了选矿回收率,增加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浮选柱中气泡参数影响因素及其改善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TPM-2型气液两相流特征参数测量装置测量了浮选柱中的气泡参数,清水中气泡较均匀,气泡直径较小;含油污水中气泡显著增大,均匀性显著降低,浮选药剂UP-30的加入对于改善气泡参数和有一定的作用,但效果并不明显,加入填料可以有效地改善浮选柱中的气泡大小及均匀性。  相似文献   

13.
矿物浮选是最重要的矿物加工工艺,也是本世纪以来矿冶科技的重大成就。浮选剂的理论与应用则是浮选的技术关键和科学基础。王淀佐教授长期从事浮选和浮选剂理论与应用的研究,成果卓著。他综合运用表面化学、量子化学、化学热力学、溶液化学和有机结构理论的新成就,分析归纳了大量数据,将影响浮选剂结构与性能的因素进行科学分类。根据理论分析和计算,首次在原子-电子层次定量讨论浮选剂作用机理,深入揭示了药剂结构与性能关系的内在规  相似文献   

14.
用TPM2型气液两相流特征参数测量装置测量了浮选柱中的气泡参数.清水中气泡较均匀,气泡直径较小;含油污水中气泡显著增大,均匀性显著降低.浮选药剂UP30的加入对于改善气泡参数有一定的作用,但效果并不明显.加入填料可以有效地改善浮选柱中的气泡大小及均匀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细粒蛇纹石对承德某硫化铜矿浮选的恶化问题,研究起泡剂对细粒蛇纹石浮选的影响和机理。通过浮选实验、表面张力测定、最大泡沫量和泡沫稳定性测定、润湿接触角测试和泡沫水回收率测定,考察起泡剂种类和浓度、溶液表面张力、泡沫稳定性对细粒蛇纹石浮选的影响,并探讨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蛇纹石接触角仅为37.5°,天然可浮性差;起泡剂的加入不能改变蛇纹石的润湿性,但能显著降低液相表面张力,改变泡沫量和泡沫稳定性,影响气泡的兼并以及气泡的直径和含水量,从而影响细粒蛇纹石的浮选回收率;细粒蛇纹石浮选回收率与泡沫水回收率、泡沫稳定性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亲水的细粒蛇纹石通过泡沫水的机械夹带上浮。  相似文献   

16.
基于被去除颗粒和浮选剂的特性,对浮选过程进行了拓展,提出了更新、更全面的浮选概念,并着重分析了超重力油浮过程,其中包括油滴和固体颗粒在超重力场(旋流场)中的径向和切向碰撞吸附过程,得出了切向剪切应力与入口雷诺数的关系式,为有效控制调整超重力油浮过程中旋流器剪切应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首次采用复式非极性分子做起泡剂兼捕收剂,浮选平顶山及开滦赵各庄煤样,浮选剂用量低,浮选效果良好.同时测量了该药剂分子在煤粒表面的吸附热及吸附的红外光谱,用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药剂的作用原理,并建立了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18.
高硫铝土矿浮选除硫药剂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考察了十二烷基磺酸钠、乙黄药、乙硫氮、丁黄药和异丁黄药5种浮选剂对高硫铝土矿浮选除硫性能的影响,着重考察了浮选剂用量、浮选时间、浮选矿浆液固质量比、pH值及矿石粒度对浮选除硫率和氧化铝回收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十二烷基磺酸钠不具备浮选除硫的能力;乙黄药和乙硫氮具有一定的浮选除硫能力;丁黄药和异丁黄药浮选除硫的能力很强,较适合用于铝土矿浮选除硫的工业化生产.丁黄药和异丁黄药一步精选开路实验表明,异丁黄药具有较高的选择性,丁黄药具有较强的捕收能力.  相似文献   

19.
AO捕收剂浮选稀缺难浮煤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稀缺难浮煤浮选回收率偏低的情况,研制一种AO浮选捕收剂。通过浮选实验和润湿热实验,比较AO捕收剂、煤油、柴油对稀缺难浮煤的浮选效果、浮选速度及三种药剂与难浮煤泥作用的润湿热。结果显示:AO捕收剂浮选稀缺难浮煤的最佳操作指标为,捕收剂与起泡剂质量配比3∶1、捕收剂与起泡剂总用量1.28 kg/t、矿浆浓度75 g/L;在精煤灰分大致相同的情况下,AO捕收剂的浮选精煤产率比煤油、柴油分别提高了11.33%和14.94%,浮选完善指标分别提高了6.18%和8.09%;AO捕收剂的浮选速度最快,与煤样作用的润湿热最大。验证性浮选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AO捕收剂是一种理想的难浮煤用浮选药剂,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以浮选过程中存在各种离子平衡为基础,从理论上推算出浮选Cu~(2+)稀溶液的最佳pH范围,并为浮选实验所证实。将C_(12)H_(25)SO_4Na(NaLS)与Cu(LS)_2作为理想的表面活性剂混合物,通过表面张力测定,算得离子对平衡常数K与Cu(LS)_2的表面过剩摩尔分数X_(Cu(?)LS_z)~3的值分别为1.77×10~3与0.917。在pH=5.6条件下,以铜萃取剂加在溶剂中的溶剂浮选,比离子浮选和溶剂萃取具有更佳的分离效率,其效率可达9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