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依据地震反射终止关系和地震反射波特征,将东濮凹陷东南部下第三系划分成两个地震层序和九个亚层序。在近万公里的地震剖面上,依据可信度较高的地震反射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识别出前积反射等地震相类型,在综合考虑盆地结构和古地理背景的基础上,利用地质、测井等资料确定了地震相和沉积相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出了沉积体系的平面分布和垂向演化规律。结合现今勘探现状,指明了今后有利的油气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2.
歧口凹陷滩海区下第三系地震反射特征及层序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利用地震反射同相轴的终止形式和不连续类型,对歧口凹陷滩海区下第三系地层进行层序的划分,并对不同体系域内部及层序界面的地震反射特征进行较为详尽的描述。研究结果表明,歧口凹陷下第三系发育有六个层序,每个层序的顶、底界面分别对应于区内七个地震反射界面。不同成因及不同沉积环境的层序内部具有不同的地震反射相。并讨论体系域与油气赋存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古近系戴南组地震相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全面地研究高邮凹陷戴南组的层序发育分布和沉积充填史,依据层序地层学的划分方法,将高邮凹陷戴南组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根据地震反射参数,从内部反射结构和外部几何形态出发,结合反射同相轴的振幅和连续性,在高邮凹陷戴南组的地震反射剖面上识别出平行—亚平行席状、前积楔状、上超充填状、杂乱充填状以及杂乱席状等地震相类型.研究表明,这些地震相在平面上分布部位明确,纵向上具有继承性和差异性;地震相在空间上的分布与凹陷结构及构造演化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4.
南图尔盖盆地几种典型地震相分析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的理论为指导,依据地震反射参数,充分利用地震反射的内部结构、外部形态,结合振幅、频率、连续性等特点,对南图尔盖盆地下侏罗统-下白垩统10个地震层序进行地震相识别,划分出中振幅-中连续前积反射、中振幅-中连续上超反射等6种典型地震相。这些地震相在平面上具有明显差异性,纵向上具有一定继承性与阶段性,继承性表现在盆地西部物源、东部物源在各个不同时期相对稳定,持续发育,其空间分布变化不大;阶段性则表现在不同层序可分为三个组合:SQ1-SQ4时期(阶段Ⅰ)地震相类型差异大,相带变化快;SQ5-SQ8时期(阶段Ⅱ)地震相沿地堑长轴方向,呈条带状展布;SQ9-SQ10时期(阶段Ⅲ)盆地内地震相均匀分布,各地堑统一连通。  相似文献   

5.
依据地震反射波终止关系,在研究区地震剖面识别出基岩顶面、地层侵蚀不整合面、地层超覆不整合面、地层平行不整合面这4种地震层序界面,将断陷层地震单元划分为5个地震层序(SQ1~SQ5),从而建立梨树断陷高精度地震层序地层格架。以外部几何形态、内部反射结构、振幅、连续性、频率、波形和层速度等参数为依据,在研究区内共识别出弱振幅中连续亚平行、中振幅好连续平行、中振幅中连续乱岗状、中振幅好连续上超充填、强振幅差连续杂乱、叠瓦状前积、楔状体、侵蚀河道、丘形共9种反射地震相类型。结合三维地震属性(均方根振幅和平均能量)分析,以较高的精度和合理性分析区域地震沉积相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各层序体系地震沉积相分布既具有北部、东南部物源在各时期相对稳定且持续发育的明显继承性,又存在其空间展布范围此消彼长的阶段性特点。  相似文献   

6.
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侏罗系地震相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对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侏罗系地层进行了研究,选择了可信度较高的地震反射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辅助地震反射振幅、连续性等参数,对地震相进行了划分命名。在研究区6个地震层序中共识别出平行席状地震相、亚平行席状地震相、前积地震相、亚平行-波状-乱岗状地震相、透镜状地震相、充填地震相及楔状地震相等多种地震相类型。这些地震相在平面分布上具有差异性,而在垂向演化上具有继承性和新生性。  相似文献   

7.
以地震地层学的理论为指导,利用地震反射界面的顶底接触关系、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及振幅、频率、连续性等7个参数,对济阳拗陷古近系孔店组层序的3个亚层序的地震相进行了精细划分。根据其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在研究区共识别出前积地震相、发散地震相、平行—亚平行地震相、波形地震相、充填地震相、丘状地震相、透镜地震相、杂乱地震相等8类典型的地震相,并将地震相的平面展布特征与钻井及区域构造背景相结合,经过地震地质综合解释,把地震相转化为沉积相,划分出冲积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深湖—半深湖、滨浅湖、河流—洪泛平原等沉积相。  相似文献   

8.
根据地震反射特征,古生物组合,湖水面变化及构造变动,应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对下第三系进行层序划分,分析了地震相类型,总结出主要的沉积体系特征及其展布规律。  相似文献   

9.
对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侏罗系地层进行了研究 ,选择了可信度较高的地震反射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 ,辅助地震反射振幅、连续性等参数 ,对地震相进行了划分命名。在研究区 6个地震层序中共识别出平行席状地震相、亚平行席状地震相、前积地震相、亚平行波状乱岗状地震相、透镜状地震相、充填地震相及楔状地震相等多种地震相类型。这些地震相在平面分布上具有差异性 ,而在垂向演化上具有继承性和新生性  相似文献   

10.
东非裂谷系盆地近年来不断取得油气发现,Tanganyika盆地与已发现含油气盆地构造及沉积特征相似,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本次研究根据地震反射界面接触关系及界面上下地震反射特征,识别出4个层序界面:T14、T12、T5、T2,相应地将盆地沉积地层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SQ1-SQ4。在层序格架控制下,根据地震相外部反射形态及内部反射结构,识别出河道充填状、强振幅席状、弱振幅席状、楔状、透镜状、丘状、叠瓦状共7种地震相类型,反映河流、滨浅湖-深湖、深水等深流、扇三角洲等不同沉积体系。结果表明研究区SQ1层序时期,缓坡带孤立半地堑发育三角洲沉积,洼陷中心以滨浅湖-深湖相沉积为主;SQ2层序时期缓坡带作为统一的构造单元发育河流及三角洲沉积,洼陷中心以发育三角洲及浊流相沉积为特征;SQ3层序时期构造抬升,缓坡带发育大型曲流河沉积,洼陷中心三角洲及浊流沉积规模进一步扩大;SQ4层序时期裂陷进一步加剧,洼陷中心发育洼陷中心发育深水等深流沉积,边界断层陡坡带发育大规模扇三角洲及滑塌沉积。  相似文献   

11.
方正断陷北部古近系地层地震相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方正断陷是伊舒地堑主要油气勘探区之一,以地震、测井资料为基础,利用层序地层学研究方法,对方正断陷北部古近系地层进行了研究,选择了可信度较高的地震内部反射结构和外部几何形态,结合频率、振幅、连续性等参数,对地震相进行了划分。在研究区4个层序中共识别出席状平行亚平行地震相、楔形地震相、充填地震相、乱岗状地震相和前积地震相等多种地震反射类型。受构造和沉积影响,各种地震相在平面分布上具有差异性,在垂向演化上具有继承性。经过测井资料标定,将地震相转化为沉积相,划分出深湖—半深湖、滨浅湖、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浊积扇等沉积相,预测出了有利沉积相带。  相似文献   

12.
川东北地区的油气资源丰富,具有很好的勘探潜力。运用二维地震资料划分地震层序,对川东北下沙溪庙组的地震相进行分析研究,划出区域和储层两大类。区域地震相主要有较连续平行反射地震相、变振幅断续亚平行地震相和强弱变振幅不连续波状反射地震相3种,储层地震相主要有前积地震相和下切充填地震相。编制了下沙溪庙组地震相平面分布图,并对区内地震相的分布规律和演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综合运用岩心、测录井以及地震等资料,对松辽盆地徐家围子北部宋站地区沙河子组层序地层与沉积相类型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该区沙河子组地震相类型、特征及其沉积解释。结果表明,研究区沙河子组可划分4个三级层序,其沉积相类型主要有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湖泊、火山碎屑岩和近岸水下扇等。根据沙河子组地震相外部形态和内部反射结构可划分为前积地震相、杂乱地震相、席状平行-亚平行地震相、发散地震相以及条带反射地震相5大类型。部分可进一步细分,它们通常代表着不同的沉积环境或构造背景。通过剖面地震相-沉积相分析,并结合平面地震相与砂砾岩数据,认为盆地东部缓坡带早期发以育扇三角洲沉积为主,随着盆地范围的扩大,东部缓坡带开始过渡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湖泊沉积主要分布于中央深断带内,西部陡坡带始终以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为主。  相似文献   

14.
 针对兴马地区沙三段重力沉积砂体非均质性强、横向变化快、储层预测难度大的问题,运用层序地层分析和波形分类技术,在层序格架内基于储层沉积特征和地震反射特征,建立储层特征与地震波形的对应关系,较好地预测了重力沉积砂体的空间展布。结果表明,研究区沙三段可分为3个层序,构成3个“下粗上细”的沉积旋回;在各旋回中,重力沉积砂体均表现为强振幅、中低频、中好连续反射,平面上可构成10类地震相和3个地震相区,分别对应中扇辫状沟道微相、中扇前缘微相和外扇浊积岩-湖泊相;对比各层序,层序SQ3和层序SQ2的南部地区重力沉积砂体最为发育,为最有利的勘探目标区。  相似文献   

15.
汪国文 《甘肃科技》2006,22(8):80-81
以地震、测井和钻井等资料为基础,运用层序地层学、地震地层学及储层预测等技术手段针对大民屯凹陷前进构造带北段油气藏的形成条件、分布规律及研究方法等难题,开展了研究,根据地震反射特征、岩性组合、电性特征、沉积旋回识别出层序界面、初始湖泛面、最大湖泛面;根据地震相、单井相和剖面相研究,恢复了沉积体系,再结合储层反演综合研究,确定出低位体系域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及近岸浊积扇为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并取得了较好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临清坳陷下第三系地震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临清坳陷东部勘探程度低的地区进行了研究,综合构造、沉积、测井等理论资料对本区的地震相、沉积相及含油气有利地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根据地震地层学的划分原则,确立了下第三系超层序及其间的三个层序六个亚层序,并对其特征作了一定的分析和研究。结合沉积理论,把双断式盆地的沉积背景划成了五个地区,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了数十种地震相单元。参考了古地理环境,引用了速度、岩性的解释方法研究了沉积相解释,运用测井曲线对沉积相进行了验证;用构造沉积理论分析了沙三段的成因。在此基础上确立了沙四、沙三和沙二层序的沉积相平面图。  相似文献   

17.
临清坳陷下第三系地震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临清坳陷东部勘探程度低的地区进行了研究,综合构造,沉积,测井等理资料对本区的地震相,沉积相及含油气有利地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根据地震地层学的划分原则。确立了下第三系超层育及其间的三个层序了五个地区,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了数十种地震相单元。参考了古地理环境,引用了工,岩性的解释方法研究了深山相解释,运用测井曲线对相沉积相了试验;用构造积理论分析了沙三段的成因。在此基础上确立了沙四,沙三和沙二层序的沉积  相似文献   

18.
摘要:针对喇嘛甸油田扶余油层勘探初期“井少,地震资料全”的特点,运用地震沉积学的方法和技术,解决了井资料缺乏对层序划分以及沉积相研究所带来的困难。应用表明,研究区内90?相位地震资料使振幅与岩性测井曲线形成了较好的对应关系,且提高了解释精度;地层切片技术能识别出地震剖面上的三个四级层序SQ1、SQ2、SQ3的层序边界。通过地震资料与测井资料相结合,刻画出扶余油层三个四级层序的沉积相。通过对沉积相的分析,认为优势相带为分流河道微相和决口扇微相;且研究层段经历了三角洲平原到三角洲前缘的水进沉积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9.
以前川中、川西和川南的地层划分主要是依据岩性来进行的、是地方岩性地层系统划分、难于简单按所分段进行逐一对比、存在明显矛盾、造成过渡带井的地屋划分混乱。本文根据地震反射的等时性,从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旋回地层学和岩石地层学的观点和方法,对川中—川南过渡带香溪群地层进行了统一的划分对比,理顺了川中—川南过渡带香溪群地层的对比关系,为进一步的地层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0.
刘继顺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11):2569-2574
松辽盆地杏树岗油田扶余油层以陆相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主,砂体厚度薄,横向变化快。由于地震分辨率的限制,大部分地震反射连续性差,能量变化大,空间分布非常不稳定,在细分层序单元内(一般是四级或四级以上层序)等时对比追踪每一个层序界面是困难的,而沿等时切片进行属性提取与分析,则存在穿时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利用地震沉积学基本理论,结合松辽盆地实际沉积特征,采用基于参考标准层的层拉平精细解释、井震统层建立等时地层格架、等比例地层切片技术、最佳属性视窗刻画地震地貌等技术对该区河道砂体进行了精细刻画,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区内河道沉积特征得到清晰刻画,同时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地震沉积学,并形成了陆相地震沉积学研究方法和基本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