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乳是公认的婴幼儿生命初期最理想的食物,能够提供婴幼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面营养成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逐渐意识到母乳脂肪中棕榈酸特异性的酯化位置(约70%的棕榈酸酯化在甘油三酯的Sn-2位)对婴幼儿健康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以母乳为黄金标准,通过对婴幼儿配方乳粉中Sn-2棕榈酸酯的比例进行调整,可明显提高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营养和生理功能。介绍了Sn-2棕榈酸酯对促进婴幼儿体内脂肪酸和矿物类营养物质的吸收,提高骨骼生长速度及骨矿物质含量及密度,促进肠道益生菌的生长,减少婴儿啼哭,促进大脑发育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刘尚华 《安徽科技》2003,(10):37-37
牛磺酸是氨基酸的一种,是条件性必须氨基酸类营养素,仅含于人乳中,它对促进婴幼儿大脑发育,增强视力,促进吸收消化脂类物质等自身发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人体合成牛磺酸的能力十分有限,因此,在食物中强化添加这种营养素就十分必要.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奶制品生产中添加牛磺酸的生产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3.
牛磺酸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NO,MDA和CAT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牛磺硬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的保护机制.方法 用链尿佐菌素使wistar大鼠谤导为糖尿病模型,应用功能学指标检测大鼠血浆和肾皮质的No,MDA和CAT的含量.结果 DM大鼠肾质量/体质量比明显增加,牛磺酸对此影响不久.DM大鼠血清和肾皮质中CAT的活性下降,而MDA的含量增加;经牛磺酸处理后CAT活性增加,而MDA的含量下降。DM大鼠血桨中NO水平明显降低,经牛磺酸处理后升高,肾皮质中NO的含量升高,经牛磺酸处理后降低.结论 牛磺酸通过调节脂质过氧化反应和NO的水平来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4.
旨在探明几种常见海洋经济水产品的牛磺酸含量,特别是杂色蛤(Ruditapes philippinarum)中牛磺酸含量随季节变化的规律.以杂色蛤为原料,制备牛磺酸并利用高压液相色谱法分析牛磺酸的纯度.结果发现,几种常见海洋经济水产品中,杂色蛤体内的牛磺酸含量最高,达8.22 g/kg.以此为原料可制备纯度达92.92%的天然牛磺酸.杂色蛤中牛磺酸含量的季节变化规律为:1—4月牛磺酸含量逐渐升高,4—8月逐渐下降,至8月份达最低点,9月后又逐渐回升,牛磺酸含量介于1784.57~2519.74μg/m L之间.而且,牛磺酸含量的季节变化规律与气温变化基本呈反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正铜是人体中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之一,广泛参与人体中多种酶的代谢活动,是人体内继锌、铁之后第三丰富的过渡金属元素,正常成人体内一般含铜为100 mg~200 mg,主要分布在脑、血液和肝脏中.铜在人体生理和病理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1],可维持造血机能、维护毛发正常结构、软化心血管、强壮骨骼、促进生长发育、保证内分泌功能正常等.正常成人体内铜离子在血清检测中的含量范围约为11.0μmol/L~  相似文献   

6.
针麻临床和动物实验的研究表明,针刺镇痛效应与神经和体液因素的变化有关。研究在针刺的作用下,参与镇痛的神经结构、递质和体液因素的作用机制,不仅对阐明针麻原理有着重大意义,而且通过改变这些神经结构、递质和体液因素的机能状态,对于提高针麻效果可以提供有效的途径。环一磷酸腺苷(CAMP)对各种不同动物的各种不同组织的代谢与生理功能的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第二信使,它参与神经系统的突触传递和激素合成、释放及其生理作用过程。因此,针麻过程中环一磷酸腺苷在有关器官组织中的变化,以及外源性CAMP的使用,对于针刺镇痛效应和内脏牵拉反应的影响,将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早在1869年雀巢公司创始人享利雀巢就已提出岁母乳永远都是婴儿头半年内最自然的食物,每位母亲都应尽量用自己的乳汁喂哺她的宝宝’。但是1991年哈尔滨市母乳喂养情况调查分析,纯母乳喂养率平均为20.46%。城市纯母乳喂养率为9.56%农村为42.26%。近几年由于大力提倡母乳喂养,母乳喂养率虽有所上升,但距我国要求的到2000年母乳喂养率达到80%还相距甚远。为了提高母乳喂养,现对母乳喂养对婴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及研究新进展综述如下:一、母乳的营养成份最适合婴幼儿的需要,有利于婴儿大脑的迅速发育母乳中的蛋白质以。乳白蛋白…  相似文献   

8.
<正>锰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保证身体壮盛,维持和促进性及生殖机能发育、成熟、正常的作用.当体内锰含量缺乏或过量都会引起一系列疾病.如缺锰时,会引起生长停滞、骨骼畸形、生殖机能紊乱等症状.因此,测定锰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金属元素,它可影响神经、造血、消化、泌尿、生殖和发育、心血管、内分泌、免疫、骨骼等各类器官,主要的靶器官是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更为严重的是它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和智力发育,损伤认知功能、神经行为和学习记忆等脑功能,严重者造成痴呆.  相似文献   

10.
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对婴幼儿脑潜力开发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裘凤 《科技信息》2009,(8):19-19
本文简单介绍了神经认知科学的有关脑潜力开发的研究成果,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几点对婴幼儿脑潜力开发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1.
内胚层在两栖类心脏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有尾类神经期去除内胚层不能得到心脏的形成,心脏原基在尾芽期才能显示其自己分化的能力。在无尾类方面尚缺少系统的工作,本文用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泽蛙Rana limnocharis和狭口蛙 Callula borealis三种无尾类为材料,自原肠晚期至神经胚期进行下列三方面的实验研究。1.切除全部内胚层。2.分离心脏原基外植培养。3.取部分神经板与心脏原基一起外植培养。实验结果指出这三种无尾类在13期(早神经胚)心脏原基已开始显示其自己分化的能力,在缺少内胚层的情况下发育为分化程度不一的跳动的心脏结构。神经组织在早神经期并没有抑制心脏的发生,说明无尾类与有尾类不同,在早神经期的心脏原基已经充分决定,能按其预定意义分化。  相似文献   

12.
我国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中维生素适宜范围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我国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中维生素的最适宜范围值,以我国现行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中各种维生素为研究对象,查询近年来发表的母乳中维生素含量数据、我国婴幼儿各种维生素的最新推荐量、实际摄入量、婴幼儿维生素摄入不足或过量导致的健康影响、市场产品中各种维生素实际含量等资料,参考国际组织、发达国家的相应标准要求进行综合分析,对我国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中各种维生素的范围值提出建议。研究纳入了0~3岁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中所有维生素指标,重点提出了部分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叶酸、泛酸)范围值的修订建议及修订依据,并对原标准中未设定上限值的维生素提出上限值的建议。研究结果可望对相应婴幼儿配方食品国家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进而为保证婴幼儿的合理营养与健康成长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在体内,其含量虽极微,但在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等过程中却起着重要的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铜是维持哺乳动物正常生理活动的微量元素,体内铜的含量与细胞呼吸、自由基防御、血管生成、神经细胞和机体的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它还参与脑生理活动的调节.体内铜的含量、转运及分布都受到精密的调控,铜元素缺乏和过量时都严重影响机体健康.铜及铜相关酶生物系统中对生命过程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代谢异常往往会导致严重的神经症状和神经系统疾病.本文将综述铜代谢紊乱对脑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牛磺酸对学习与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牛磺酸制剂对D -半乳糖诱导的学习与记忆障碍的预防及改善作用 ,以及牛磺酸对脑内微量元素Zn含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①药物对照组 (腹腔注射D -半乳糖共 6周 ,10d后进行行为训练 )动物学习记忆能力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 (P <0 0 1) ;药物组Ⅰ (腹腔注射D -半乳糖 6周 ,并从第 3周起加注射牛磺酸制剂 )和药物组Ⅱ (腹腔注射D -半乳糖共 6周后改注射牛磺酸制剂共 10d)的学习记忆能力与空白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提示适量的外源性牛磺酸能有效地预防或改善D -半乳糖诱导的学习与记忆障碍 .②药物对照组动物脑中微量元素Zn的含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 (P <0 0 1) ;药物组Ⅰ脑内Zn的含量明显增加(P <0 0 1) ;药物组Ⅱ脑内Zn的含量高于空白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 ,但没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提示牛磺酸预防或改善D -半乳糖诱导的学习记忆障碍可能与微量元素Zn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6.
磷酸酯的水解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学和生化反应.在众多磷酸酯中,磷酸二酯的性质尤其引起了科学家们的研究兴趣.腺苷3’,5’-磷酸单酯(CAMP)是细胞内的第二信使,在视觉、肌肉收缩、神经传递、细胞生长及变异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体内第二信使的浓度过低,将可能诱发一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牛磺酸对运动机体的作用,本研究以力竭游泳大鼠为运动疲劳模型,观察了牛磺酸对心肌线粒体中MDA及GSH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牛磺酸有显著抑制疲劳运动条件下心肌线粒体脂质过氧化水平及提高GSH含量的作用.这可能是其线粒体膜保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锌是真核生物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其在人体内的含量不仅直接影响免疫,生殖与神经系统的一些器官与细胞的形成,且锌在参与的各项免疫过程,生殖过程与神经传导等生理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人们对微量元素锌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本文将根据锌对人体免疫系统,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影响作一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中矿物质的适宜范围值进行研究并提出修订建议,以进一步保障婴幼儿的营养和安全,为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以我国婴幼儿配方食品国家标准中涉及的所有12种矿物质为研究对象,依据最新发表的我国母乳数据、矿物质推荐摄入量、矿物质实际摄入量、健康结局、国际标准情况以及我国市售产品含量分布等方面的科学证据,参考欧盟的评价方法开展科学评价,并对各矿物质范围值提出修订建议。现行GB 10765—2010《婴儿配方食品》和GB 10767—2010《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中大多数矿物质营养素含量可以满足我国婴幼儿的营养需求,个别营养素,如钠、碘、锰等矿物质的含量建议根据最新的科学证据进行调整,铁、锌、磷3种营养素建议增加在豆基配方食品中的单独规定,并建议对现行标准中未设定上限值的矿物质设定上限值。根据最新的科学依据和评估结果,建议对我国现行婴幼儿配方食品国家标准中部分矿物质的含量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20.
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当摄入足够数量时,对宿主起有益健康的作用。研究发现母乳中含有活的微生物,使婴幼儿用益生菌被广泛关注。目前,国际上没有对“婴幼儿用益生菌”明确统一的定义及共识。通过阐述婴幼儿用益生菌的种类、常用菌株、安全性、临床研究的现状,指出研究最多的是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诸多报道显示其安全性良好,但是大多益生作用研究来自动物实验,成熟的、具有明确保健功能的益生菌菌株较少,尤其缺乏充分的临床研究。婴幼儿益生菌在研究和产业方面面临3方面挑战:现代肠道优势菌群新发现与传统益生菌菌株的矛盾,健康功能及作用缺乏像药物一样更深层面的精准机制解析,以及婴幼儿益生菌的法规与新菌株临床试验研究的矛盾。尽管面临诸多问题,但是,针对婴幼儿,特别是中国婴幼儿,特有的胃肠功能、免疫系统等尚未发育健全,这一独特的生理特点,开发婴幼儿用益生菌将具有重要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