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方田鼠具有天然抗日本血吸虫活性,为了筛选抗日本血吸虫疫苗分子,通过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东方田鼠和昆明小鼠,感染11天后收集东方田鼠和昆明小鼠肝童虫.肝童虫经组织匀浆收集蛋白质并进行蛋白质定量后SDS-PAGE分离,切取差异蛋白条带进行蛋白质鉴定.发现差异蛋白主要为日本血吸虫结构蛋白,能量代谢相关蛋白以及热休克蛋白等.为进一步研究抗日本血吸虫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用显微注射的方法将外源Lambda DNA导入去核的中华蟾蜍卵细胞中。DNA荧光染色显微观察和超微结构研究表明,在去核卵细胞中,外源Lambda DNA可诱发构建细胞核。注射后1h开始有核样结构形成,随后形成的重构核逐渐增多,3.5 h后基本恒定。重构核直径在8—23μm,具有类染色质、核膜孔、双层核膜等结构、核周隙较宽。本文结果证明,外源DNA能在去核卵细胞中诱导核重构的发生。本研究建立了去核卵细胞中核重构的实验模式。  相似文献   

3.
日本血吸虫Sj23与IL-12多价DNA疫苗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能共同表达日本血吸虫23kDa膜抗原(Sj23)与细胞因子IL-12的多价DNA疫苗.RT-PCR的方法从日本血吸虫成虫获得Sj23的基因片段,克隆到载体pVIVO2-mIL12/mcs上,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采用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多价DNA疫苗pVIVO2-Sj23-IL12在小鼠骨骼肌细胞的表达.成功地构建了能共同表达日本血吸虫23kDa膜抗原(Sj23)与细胞因子IL-12的多价DNA疫苗.此多价DNA疫苗在免疫小鼠肌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浆均获得了Sj23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观察阿霉素对人肝癌细胞株QGY-7701的凋亡诱导作用。实验用阿霉素处理QGY-7701细胞后,用台盼蓝拒染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光镜、荧光显微镜、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形态;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观察分析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显示,阿霉素处理QGY-7701细胞后,出现了明显的凋亡现象,而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的趋势越明显。分析结果可知,阿霉素作用QGY-7701细胞48 h的IC50值为4.9μg/mL。流式细胞仪检测出阿霉素处理QGY-7701细胞的凋亡率逐渐上升。综上所述,阿霉素可以诱导QGY-7701细胞出现凋亡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并克隆新的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Sj)候选抗原基因,以日本血吸虫成虫总DNA为模板,通过生物信息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手段从日本血吸虫全基因组中筛选目的基因.根据所筛选到的目的基因的核酸序列设计合成引物,用PCR法扩增目的基因,将其克隆入pBS-T载体后转入到大肠杆菌DH5a菌株,筛选阳性克隆.通过对阳性菌落质粒进行PcR予以证实.最终成功筛选并克隆到日本血吸虫体壁候选抗原基因.  相似文献   

6.
应用热休克、冷休克、6-DMAP和CB处理黄颡鱼受精卵,探讨诱导三倍体的适宜方法.4种方法均能诱导黄颡鱼受精卵形成三倍体胚胎.受精卵经热休克处理(受精后第8min,40℃处理2min),诱导率为93.3%,孵化率为78.6%;冷休克法(受精后第3min,4℃处理15min)诱导率为63.3%,孵化率为82.3%;受精卵经6-DMAP和CB处理得到的诱导率较低,分别为26.7%和10.0%.综合考虑,热休克法及冷休克法为诱导黄颡鱼三倍体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EVn-50对体外培养的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宫颈癌Hela细胞,台盼蓝拒染法检测EVn-50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平皿克隆形成法、软琼脂克隆形成法测定EV-n50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锚定依赖性生长和锚定非依赖性生长作用的影响;AO/EB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EVn-50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DNA凝胶电泳确证EVn-50诱导Hela细胞凋亡作用。结果EVn-50对体外培养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EVn-50可诱导Hela细胞凋亡,AO/EB染色可见典型凋亡小体;DNA凝胶电泳在EVn-50浓度100μg/mL作用48h出现典型“梯形”DNA条带。结论EVn-50具有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了解抗肿瘤药物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的作用机制,研究了5-Fu对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和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这两种肿瘤细胞生长繁殖的影响及有效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浓度和作用时间。使用Leukostat染色法测定了细胞凋亡的百分率;DNA电泳分析了细胞凋亡出现的特异的DNAladder现象。结果表明,用10~20mmol/L浓度范围的5-Fu作用24h,能够引起肿瘤细胞产生典型的凋亡现象。  相似文献   

9.
多倍体诱导及其特性研究是水产养殖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 目前诱导多倍体的方法有冷休克诱导、热休克诱导、静水压休克诱导、6-DMAP诱导,细胞松弛素B(CB)诱导等. 文章主要综述了水生动物多倍体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血管内皮细胞凋亡过程中几种癌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细胞凋亡的分子调控机制 ,用光学显微技术、DNA凝胶电泳和Northernblot方法 ,研究了去除生长因子 (FGF和血清 )和蛇毒诱导的两个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系统中 p53、c H ras、c myc和bcl 2基因的表达 .发现去除生长因子诱导的细胞凋亡过程中 ,p53基因表达显著增加 ,c H ras和c myc基因表达无变化 ;蛇毒诱导细胞凋亡过程中 ,p53基因表达显著增加 ,c H ras和c myc基因表达无变化 .在正常生长和凋亡细胞中均未检测到bcl 2基因的明显表达 .实验结果表明 :p53基因参与上述两种细胞凋亡诱导系统的分子调控 ;c H ras基因只参与去除生长因子诱导的细胞凋亡过程 ,而不参与蛇毒诱导的细胞凋亡过程 ;这两种细胞凋亡诱导系统均与c myc基因表达无关 ;未见bcl 2基因明显参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过程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扩增和克隆日本血吸虫卵壳蛋白编码基因(SjESG),以研究其作为候选疫苗分子和药物靶点的可能性.方法:合成引物,以日本血吸虫雌、雄虫cDNA第一链为模板,RT-PCR扩增日本血吸虫卵壳蛋白编码基因,与带有硫氧还蛋白(Trx)基因的高效原核表达质粒pET32a(+)定向重组,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并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分析和PCR鉴定.结果:从雌虫cDNA中扩增出624bp SjESG基因,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32a(+)-SiESG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和PCR均获得624bp的DNA片段.结论:成功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ipET32a(+)-SjESG.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细菌内毒素对人肝癌细胞株7721的影响程度.方法:用含有细菌内毒素1000 EU/mL、500EU/mL、100 EU/mL、50 EU/mL、0EU/mL的DMEM细胞培养液来培养7721细胞,通过细胞计数来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台盼蓝排除法测定细胞活率、用DNA梯形条带法及TUNEL原位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细菌内毒素对肝癌细胞7721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此种抑制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达到的,肿瘤坏死因子检测结果没有发现规律性.结论:内毒素在体外可以诱导肺腺癌细胞的凋亡,且存在明显的剂量关系,并且此凋亡不是依赖TNF-α途径发生的,为临床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从而为预防和治疗肿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用组织培养技术获得黄瓜叶片的愈伤组织,进而培养其悬浮细胞,然后用Na^+、Ca^2+、H2O2分别诱导黄瓜叶片悬浮细胞凋亡,并用显微镜观察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其DNA。Na^+(1.4mol/L),Ca^2+(500mmol/L),H2O2(10%)作用于黄瓜叶片悬浮细胞后,用显微镜观察到凋亡小体;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出凋亡时形成的DNA ladder。结果表明:Na^2+(1.4mol/L),Ca^2+(500rmnol/L),H2O2(10%)都能诱导黄瓜叶片悬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日本血吸虫湖北株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mt coⅠ)基因的生物学特性.方法:以日本血吸虫湖北株成虫基因组总DNA为模板,设计特异性引物应用降落PCR扩增、纯化基因片段后连接、转化大肠杆菌DH5α,筛选阳性克隆、测序并与NCBI数据库中的核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利用蛋白质分析软件分析该序列编码蛋白的相关生物学特性.结果:克隆序列的结果表明coⅠ基因全长1 581 bp,编码526个氨基酸;编码蛋白的等电点为6.28,相对分子量为59 KDα,具有一个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的核心保守结构域.结论:日本血吸虫湖北株coⅠ基因与其他地理株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15.
从生物化学的角度比较血吸虫不同虫株的遗传进化差异.以日本血吸虫湖北株成虫基因组总DNA为模板,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获取血吸虫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基因片段,转化大肠杆菌DH5a,筛选阳性克隆,测序,对克隆得到的coI基因作进化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在核苷酸序列还是在氨基酸序列上,日本血吸虫湖北株与其近地域株(云南、江苏、湖南)均具有较高的同源性,col摹因的相似性分别为98%、98%和97%,但与不同种属血吸虫(曼氏、湄公、埃及、马来)的一致性则较低,分别为76%、84%、76%、85%,由此证实日本血吸虫湖北株与其它近地域株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以热休克阻止受精卵第1次卵裂进行斑节对虾四倍体诱导实验.结果表明:热休克温度为38~41℃,处理起始时间在受精后20~30min,处理持续时间为1~2min,四倍体诱导率为4.1%~47.6%.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不同浓度酒精处理PC12细胞,观察酒精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及其与线粒体凋亡途径的关系.结果显示,采用50、100、200、400和800mmol/L浓度的酒精处理去血清培养的PC12细胞24h后,细胞存活率分别是单纯去血清培养细胞存活率的85.66%、74.28%、62.47%、54.14%和50.35%,呈浓度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Hoechst 33342/PI染色法观察到典型凋亡现象,如核型固缩、染色质凝集等.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100~400mmol/L浓度酒精处理组呈现凋亡细胞典型梯状DNA.酒精能使PC1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并呈浓度依赖性.酒精致PC12细胞凋亡过程中,凋亡关键蛋白Caspase-3、Caspase-9表达量升高.上述结果表明,酒精能够诱导PC12细胞凋亡,诱导作用随浓度升高而增强且酒精诱导PC12细胞凋亡与线粒体凋亡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8.
人脐带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其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提取生长因子入手,建立人脐带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系,用电镜进行了细胞鉴定,然后用去除生长因子(FGF和胎牛血清)的方法诱导细胞凋亡,利用荧光显微技术、DNA凝胶电泳、电镜技术和流式细胞分光光度技术,研究了血管内皮细胞凋亡过程中超微结构和细胞周期的变化。发现去除生长因子3h后,在细胞发生明显的DNA片段化和形成凋亡小体的同时,细胞核与细胞质的超微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S期细胞显著减少,G1期无明显变化,G2细胞显著增多,说明用去除生长因子的方法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时,细胞从G2期脱离细胞周期进入凋亡程序,本文的人血管内皮细胞在体外的成功培养和对该细胞凋记的研究对深入研究其凋亡的分子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佛手叶挥发油对He La细胞凋亡与坏死的影响.用单细胞凝胶电泳、DNA梯度电泳检测DNA损伤,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DNA含量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PARP的表达.结果显示:200μg/m L佛手叶挥发油处理He La细胞,彗星头缩小,荧光强度减弱且染色不均匀,出现彗尾,G2/M期细胞数量增加,PARP蛋白几乎全部被切割;400μg/m L佛手叶挥发油处理He La细胞,DNA梯度条带明显,表明大多数细胞处于晚期凋亡阶段;800μg/m L佛手叶挥发油处理He La细胞,无大分子条带,DNA完全断裂.表明200μg/m L和400μg/m L佛手叶挥发油可诱导He La细胞凋亡,800μg/m L佛手叶挥发油诱导He La细胞坏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感染过程中.宿主CD4~+和CD8~+T细胞凋亡的相关基因TGF—β(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在转录水平上的变化.方法:用地高辛标记的探针作原位杂交.观察促凋亡基因TGF—β在CD4~+和CD8~+细胞的TGF—βmRNA的表达随感染时间的延长而升高,感染后第10周起CD4~+T细胞TGF—β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CD8~+T细胞,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在日本血吸虫感染过程中,CD4~+细胞凋亡比率超过CD8~+细胞.提示CD4~+和CD8~+细胞t比值下降与TGF—β基因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