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世纪最重要的3个大的发现,就是相对论、量子力学和DNA双螺旋结构,这是20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发现,都是在物质条件不是太好的情况下产生的。 今年是DNA双螺旋结构发现50周年,这个是20世纪生物学最重要的发现,这个发现阐明了生物遗传基因密码的构成,开辟了分子生物学的新学科领域,为人类从分  相似文献   

2.
《科学通报》2006,51(2):151-151
混沌是继相对论、量子力学之后20世纪科学的第3次革命.本书从生态学中最简单的虫口模型谈起,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在生命科学中通向混沌的倍周期分岔、阵发混沌和准周期道路,以及混沌的基本特征、判别和解析分析方法,特别介绍了在生态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流行病学及生物学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及应用,并对混沌控制的机制和方法及在生物学中的意义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3.
抽象的价值--数学与当代生命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家睿 《科学》2002,54(4):23-25
20世纪中期,随着蛋白质空间结构的解析和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形成了以遗传信息载体核酸和生命功能执行者蛋白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分子生物学时代.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四川省教委高教处四川省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华西医科大学,研究领域涉及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临床药理学、抗生素学和临床医学,以微生物感染、抗生素化疗为主要研究方向。实验室总面积约500平方米...  相似文献   

5.
李亚明 《自然杂志》2005,27(3):156-158
分类学是生物学中历史最悠久的分支之一,有着漫长的发展历程,然而直到19世纪进化论诞生之后,分类学才迈出了其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一步.本文描述了进化论产生后的分类学在具体方法和思想观念两个方面的转变,并试图借此说明博物学究竟具有哪些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6.
<正>生命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三次革命。第一次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核酸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作为标志,推动生命科学进入了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时代。第二次是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以基因组测序、基因组功能研究为标志,使得生命科学进入了基因组时代。当前生命科学正在经历以学科汇聚为标志的第三次革命,一些过去与生命科学关系不  相似文献   

7.
1953年,DNA双螺旋模型的提出标志了分子生物学时代的到来,将生命科学研究推进到分子水平.早期有许多科学家都做出了卓越贡献,因此20世纪下半叶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大部分都授予了该领域的研究人员.然而,仍有许多科学大师被这项重大荣誉所忽略,分子生物学家扎梅奇尼克(P.Zamecnik,1912-2009年)就是其中的一位.  相似文献   

8.
郭晓强 《自然杂志》2015,37(5):369-390
20世纪下半叶,分子生物学取得迅猛发展,分子生物学酶的发现和应用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DNA聚合酶、RNA聚合酶、逆转录酶、限制性内切酶和端粒酶等的鉴定和功能阐明拓展了对许多生命现象的理解和认识。这些酶的应用还衍生出重组DNA、桑格酶法测序和聚合酶链式反应等技术,在基因操作、DNA测序和扩增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通过介绍分子生物学酶的研究历程展现了酶的发现和应用对当代生命科学研究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欧阳钟灿 《科学》2007,59(2):39-42
20世纪初人们已经意识到,尽管从化学的角度看生物体仿佛一杯羹,但生物体却能做到羹无法完成的很多事情。薛定谔(E.Schroedinger)在《生命是什么》(1944年)中就提出了生物体如何从食物中创建秩序及做功这一难题。到20世纪中叶,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使人们明白,生命的奥秘可以通过研究大分子得以揭示,由此人类进入了历史上最具革命性和深远意义的分子生物学时代,并在此后长达50余年的时间里一直维持着知识爆炸式增长的态势。在20世纪末的最后几年里,生命科学捷报频传:首先是1997年“多莉羊”的诞生,接着是2000年美英首脑同时宣布人类基因组草图的问世。  相似文献   

10.
医学研究理事会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偶然成长 20世纪50年代末的一个夏天,一个苏联代表团来到剑桥要求参观“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当我把他们带到位于物理系卡文迪许实验室(该实验室是以它  相似文献   

11.
系统生物学是以实验、系统论和计算方法整合研究为特征,研究生物系统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而系统生物医学是系统生物学在医学应用研究领域的分支.它以临床医学问题为导向、临床样本为研究对象.采用组学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建模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集成化、系统化与高通量化等研究策略。其技术手段涵盖基因组学、表观基因组、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不同层次的全局性研究方法,并辅以影像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分子定量分析等经典还原性分析方式。  相似文献   

12.
探索物理学难题的科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小白 《自然杂志》1997,19(5):305-307,308
英国物理学家开耳芬在1900年瞻望20世纪物理学时曾说:“在物理学晴朗天空的远处,还有两朵小小的令人不安的乌云”。为驱散这两朵乌云,诞生了相对论和量子论,导致了20世纪人类社会空前的技术进步,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并促使人类整个自然科学的改观,与19世纪相比,本世纪的物理学取得了更加辉煌的成就,它在微观、宏观、复杂系统和现代生物学四个基本方向上把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推进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13.
黄德娟  黄德欢 《科学》2007,59(2):20-22
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和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人类在分子生物学和医学等领域的研究内容早已从细胞、染色体等微米尺度的结构深入到更小的层次,进入到单个分子甚至分子内部的结构。纳米生物学和纳米医学中的研究对象与以往微米尺度的研究对象相比,要微小得多。极其微细的纳米分子结构和纳米分子机构在很多领域将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海上奥杜邦     
正约翰·詹姆斯·奥杜邦——他因鸟类艺术创作和写作闻名,后因为种族主义言论声名狼藉。他数次穿越大西洋,为我们留下两百年前海洋的一幅快照。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繁华的码头上,约翰·詹姆斯·奥杜邦(John James Audubon)用一美元买下一条小鳄鱼,想着这个小家伙值得一画,没承想这个活标本会因为奥杜邦《鳄鱼博物学观察记录》(Observations of the Natural History of the Alligator)的论文震惊了英国的博物学界。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20世纪生命科学领域中的一些重大发现和发明为线索对生物技术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行了简短的回顾,并对21世纪生物技术的前景作了初步展望。  相似文献   

16.
郭友好 《科学通报》2004,49(2):176-176
生活史进化和繁殖生态学是进化生物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进化生态学研究的迅速崛起且异常活跃,极大地推进了该领域的发展.而在我国,有关的研究则非常缺乏,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一本能够反映该领域最新进展,系统介绍该领域主要研究内容的著作就显得非常必需.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相似文献   

17.
在分子生物学和机器人技术领域做出基础性重要贡献的数学家兼计算机科学家雅各布·施瓦茨(Jacob Schwartz,右图),因患肝癌于2009年3月4日在曼哈顿岛的家中去世,享年79岁。  相似文献   

18.
生物系统的分子构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吴家睿 《科学》2003,55(3):27-28
人们曾经认为,生命是一个复杂系统,有许多特殊的运行规律.随着20世纪中叶分子生物学的诞生,科学家们提出,生命的行为可以还原到分子层次,可以通过单个生物大分子如基因或蛋白质的物理、化学性质来解释.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上半叶是生物化学发展的经典时期,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糖、脂肪等能量物质的代谢,而相关酶的纯化和特性研究更是其中的热点方向.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这一成果既被认为是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也被看作是现代生物化学的开始.  相似文献   

20.
分离过程中计量置换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耿信笃  F.E.Regnier  王彦 《科学通报》2001,46(11):881-889
自20世纪80年代初反相色谱中的计量置换模型问世以来,引起了国内外色谱界的广泛关注。由于此模型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经过这十几年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已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中,简要介绍了液-固界面上的计量置换模型(SDM)的概念、发展史及其新近的发展,包括了SDM的理论基础,在物理化学、液相色谱、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中重要的数学表达式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