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为了解石家庄市宠物市场仓鼠中绦虫的寄生情况及鉴定寄生虫物种分类,随机从宠物市场购买21只仓鼠并进行解剖,并对肠道寄生虫进行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21只仓鼠中9只感染绦虫(感染率达42.9%),每条虫体结构相似,均具有吸盘、吻突、颈节和孕节等结构.ITS,COI和18S基因与短膜壳绦虫(Hymenolepis nana)序列相似性分别达100%,100%与99%,遗传进化分析发现该绦虫与膜壳属绦虫处于同一分支上.说明石家庄市仓鼠普遍感染短膜壳绦虫,应引起饲养人员的重视,加强日常管理.  相似文献   

2.
毛维君 《甘肃科技纵横》2011,40(1):190-190,54
肝包虫病是流行于畜牧业为主地区的一种常见的人畜共患性寄生虫病.是由于寄生于犬消化道的绦虫(细粒棘球绦虫)的蚴侵人人体肝脏内所致.有较明确的地域性,在我国以新疆、内蒙、青海、西藏、四川西北较为多见.人肝包囊虫病的患病率达0.5%-5.0%,感染率达3.1%-31.5%,目前对该病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确诊后需要手术治疗.我...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成都市、合川县、乐至县猪细颈囊尾蚴的感染率为36.30—82.75%,感染强度为1—264。感染初期蚴虫主要寄生于肝脏,后期主要寄生于网膜;寄生于犬体的细颈囊尾蚴的成虫——泡状带绦虫,感染率为25—38.8%(屠场附近),犬人工感染细颈囊尾蚴后,在第62—64天开始排出成熟孕节,排出孕节的动态呈波浪式并有明显的季节性,以3—5月和9—11月为高峰,严冬和盛夏很少排出;调查的55头阳性猪,因细颈囊尾蚴寄生,平均每头减少肉重0.35kg,足油0.5kg,我省每年出栏生猪约6千万头,按30%感染率计,每年全省将损失2千多万元人氏币。该研究为防治猪细颈囊尾蚴病(感染)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初步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抑制剂(TIMP-2)在小鼠原发性肝泡球蚴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将60只12周龄健康雌性昆明小鼠分为空白组(20只)和肝泡状棘球蚴组(40只)。建模100d后分别提取2组小鼠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组小鼠血清中MMP-2和TIMP-2的浓度。结果显示:肝泡状棘球蚴组小鼠血清MMP-2、TIMP-2浓度均高于空白组(P<0.05),且MMP-2与TIMP的比例明显高于空白组。由此可知,小鼠血清MMP-2浓度的升高及MMP-2与TIMP-2比例的失衡可能和肝脏泡球蚴组织的侵润生长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为初步了解上海市场蛇寄生虫的感染情况,剖检了来自上海市场罚没的2种19条蛇,其中赤链蛇(Dinodon rufozonatum)9条、大王蛇(Elaphe carinata)10条,分别取血液涂片,依序检查体表、皮下、肌肉、心脏、肺脏、肝脏、胃、肠道等组织器官,收集检获的寄生虫,显微镜初步观察.结果显示:在19条蛇均未检出外体寄生虫、吸虫和棘头虫,在皮下和体内检出线虫和绦虫,在血液中检出肝簇虫(Hepatozoon),蛇的寄生虫感染率为100%.线虫、绦虫、肝簇虫在赤链蛇的检出率分别为77.88%、100%、0,在大王蛇的检出率全部为100%.从19条蛇共检获线虫192条、绦虫(裂头蚴)1236条,其中69.79%的线虫和86.55%的绦虫来自大王蛇.按检出的脏器统计,93.20%的绦虫来自皮下与肌肉,65.63%的线虫来自胃.调查结果表明,上海市场两种蛇的寄生虫感染率高、感染强度大,其中检出的裂头蚴为人畜共患寄生虫,吃蛇皮与蛇肉、吞蛇胆存在感染寄生虫的极大风险.因此,保护蛇类等野生动物,也是保护人类自身.  相似文献   

6.
Hepa1-6细胞的培养及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培养小鼠Hepa1-6细胞,建立小鼠皮下肝癌模型,为后续实验奠定基础.方法 Hepa1-6体外培养,观察细胞生长情况,按2×105/鼠(A组)、2×106/鼠(B组)和4×106/鼠(C组)的细胞量,接种于C57BL/6j小鼠,观察肿瘤生长情况.结果 细胞生长速度较慢,传代第3 d为指数生长期;成瘤率分别为A组30%,B组为80%,C组为100%;A、B组分别在接种肿瘤细胞后12 d和10 d成瘤,而C组在接种肿瘤细胞后7 d成瘤,成瘤速度明显高于前两组;第3周和第4周C组和B组肿瘤生长体积显著高于A组(P<0.01),而C组和B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使用Hepa1-6细胞以4×104/鼠的细胞用量在SPF.级雌性C57BL/6j小鼠前肢部皮下成功建立了肝癌移植瘤,完成了小鼠肝癌动物模型的建立.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一种基于恒温隔绝PCR(Insulated isothermal PCR,ii PCR)技术现场检测牛羊包虫病的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只能检出细粒棘球绦虫,对多房棘球绦虫、肝片吸虫、细颈囊尾蚴、前后盘吸虫、日本血吸虫、金黄色葡萄球菌、伪结核杆菌无关病原不检出;检测下限为100个拷贝,重复性好.对55份牦牛源包囊样本和70份羊源包囊样本的检出率分别为61.8和4.3%,与文献报道的检测方法的符合率分别为100%;本研究建立的ii PCR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重复性好,从核酸提取到报告检测结果仅需1小时,操作方便,可现场使用,为牛羊包虫病的现场快速诊断提供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将雌雄各半的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1.5,mL/100,g、0.75,mL/100,g和0.325,mL/100,g 3种剂量的小白菊注射液给药组,每组20只,连续35,d腹腔注射,进行小白菊注射液的亚慢性毒性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各组大鼠给药直至35,d均无死亡,3个给药组大鼠体重、进食量、脏器系数、血液学及血液生化学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提示,小白菊注射液在1.5,mL/100,g、0.75,mL/100,g和0.325,mL/100,g剂量下连续腹腔注射35,d对SD大鼠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两种不同的三硝基丙酸(3-Nitropropionic Acid,3-NP)给药方式所致的亨廷顿氏病(Huntington’sdisease,HD)亚急性动物模型的作用。方法通过对24只SD大鼠连续给药和间断给药方式进行比较,连续给药组3-NP 15 mg/kg/d连续5 d腹腔注射;间断给药组给予3-NP 15 mg/kg/d腹腔连续注射2 d后,间隔2 d,再连续注射3 d。结果改良的间断给药方式可明显降低动物死亡率(25%);并且通过Fluro-Jade B染色,可迅速特异地检测到纹状体变性的神经元。结论三硝基丙酸间断给药方式可有效建立HD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考察融合蛋白I30肽抗肿瘤的效果,为I30肽后续开发提供实验支持。方法 使用NIH小鼠,取4只小鼠腹腔注射H22瘤株,1周时处死所有小鼠,取腹水。另取40只小鼠,每只腋下注射腹水0.2 mL,细胞浓度为1×106个/mL。接种后4 h开始给药。将腋下注射小鼠随机分为4组:IFN组,皮下注射干扰素9×105IU/只;I30高剂量组,皮下注射I30 80 μg/只;I30低剂量组,皮下注射I30 30 μg/只;阴性对照组,皮下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给药16 d。停药后2 h,处死所有动物,再解剖皮下瘤块称重。结果 I30给药组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I30肽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摘要: 本文从生态适应性、繁殖、生长发育、血液生化、冬眠和自带病原谱等方面简要介绍灰仓鼠生物学特性,灰仓鼠泡型包虫病和鼠疫动物模型的建立,以及在包虫病、鼠疫、黑热病和烫伤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吉木萨尔县园林鼠类群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5年8-11月,在新疆吉木萨尔县林良种试验站,对园林鼠类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研究,在不同的生境选15个样地,以铗夜法捕获的953只鼠作分类。经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该地鼠类群落由根田鼠。小家鼠,灰仓鼠,小林姬鼠,红尾沙鼠,草原兔尾鼠组成,可划分为根田鼠+灰仓志群落和小家鼠+灰仓鼠群落。  相似文献   

13.
 特征提取是图像理解与分析的关键。为提取表征新疆地方性肝包虫病的CT影像特征,提出一种基于灰度共生矩阵对肝脏和包虫病灶进行特征提取的方法。首先,对肝脏CT切片图像进行归一化,利用中值滤波和直方图均衡化对肝脏及病灶区同时进行去噪和增强,从而得到更清晰的灰度图像;然后进行灰度级压缩,利用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纹理特征提取方法分别提取新疆地方性单囊型、多囊型肝包虫和正常肝脏CT图像的角二阶矩、熵、惯性矩、逆差分矩及相关性的均值和标准差作为纹理特征。统计分析发现,单囊型和多囊型肝包虫CT图像在角二阶矩、熵和逆差分矩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最后,采用Bayes判别分类,分类正确率达到93.33%。结果表明,研究采用的纹理提取方法对描述肝包虫CT图像特征具有较理想的效果,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对肝包虫CT图像进行分类和检索。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啮齿动物地理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作者重点布点调查的基础上,结合以往的资料,对河南省啮齿动物的地理分布进行了初步研究与论述,并否定了一些以往记载在河南省有分布的种类  相似文献   

15.
介入CT肝包虫抽吸硬化治疗1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CT导引经皮注射无水乙醇治疗肝包虫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14例病人经CT增强扫描及介入CT导引穿刺活检证实为囊型肝包虫.进行CT导引经皮注射无水乙醇治疗,注入量以抽出囊液的1/3为宜,滞留5分钟吸出,反复2次最后根据囊肿大小以5~50ml无水乙醇保留囊腔内。结果:治疗后4~22个月追查,4例囊腔完全闭塞,10例示囊腔退行性改变,囊腔缩小50%~80%.结论:介入CT肝包虫抽吸硬化治疗安全、简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长耳鸮冬季的捕鼠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耳号鸟越冬期食物的91.0%为鼠类。所捕食的农田鼠(黑线仓鼠、黑线姬鼠、大仓鼠和棕色田鼠)占56.8%,居民区鼠类(大家鼠和小家鼠)占34.2%,体形较小的鼠类(黑线仓鼠、黑线姬鼠、小家鼠和田鼠)占82.0%,其中田鼠偶尔出现,较大型鼠类(大仓鼠和大家鼠)仅占9.0%;所捕食鼠的年龄多为亚成体(38.9%)和成体(39.2%);所捕食的主要3种鼠(黑线仓鼠、黑线姬鼠和小家鼠)的年龄组成与野外种群的年龄组成一致。1只长耳号鸟平均1d吃1.79只或54.38g鼠。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环磷酰胺(CTX)对BALB/c小鼠肝组织的病理作用。方法BALB/c小鼠腹腔注射CTX 15 mg.kg-1.d-1连续8 d,停药8 d后取肝组织,HE染色镜检,观察病理学改变。结果CTX致肝组织广泛性的中度~重度水变性;肝窦受挤压,结构不清;灶状坏死,炎性细胞浸润。结论CTX对BALB/c小鼠肝脏存在组织结构损害。  相似文献   

18.
初步观察垂盆草不同提取物的抗肿瘤药效。采用小鼠S180肉瘤模型及小鼠S180腹水癌模型,分别用垂盆草水提物、垂盆草醇提物灌胃给药,连续8天,测定腹水瘤小鼠的生命延长率及实体瘤小鼠的瘤重。实验结果显示,垂盆草水提物、垂盆草醇提物对小鼠S180肉瘤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肿瘤重量明显减轻。对小鼠S180腹水瘤小鼠生存天数亦有明显延长作用。说明垂盆草对小鼠移植性肿瘤具有抑制作用,为进行临床应用和深入的基础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通过对传统的小型动物标本制作方法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与改进,形成了新的制作方法,提高实验动物利用率。 方法 本文以 KM 小鼠为例,仅仅除去颅腔、胸腔、腹腔内容物,保留皮毛、肌肉和骨骼,经过精心整形和固定后,采用 0. 4%的硫酸锌和 4%的甲醛配成混合溶液,加入氯化钾配制成饱和防腐溶液浸泡 20 d 后,取出清洗晾干处理,对颅腔填充胶泥,装上义眼即可制作成动物整体标本。 结果 本次实验动物标本制作的 KM 小鼠整体标本外部形态自然,无毒无异味,标本符合啮齿类动物的典型形态。 结论 小型啮齿类实验动物标本制作方法较传统的浸制标本或剥制标本制作简便,并且环保,实验材料易得,成本较低,可在教学、科学普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基因克隆方法首次扩增出黑线仓鼠催乳素受体(Prolactin Receptor,PRLR)基因5’端部分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EU826030),测序结果表明该片段的有效长度为379bp,包含部分5’调控区、exonl及部分intron1.该序列与其它物种相应区域的同源性比较结果:黑线仓鼠与人、大鼠、小鼠、狐猿、黑猩猩、类人猿PRLR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82.1%-93.4%;exon1序列的同源性为79.8%-91.4%.系统进化分析与物种亲缘关系的远近一致,同时证明PRLR基因exon1有较大的可变性,因此认为成功克隆了黑线仓鼠的PRLR基因的部分序列.该研究所得到的PRLR基因序列可用作研究物种亲缘关系或遗传距离的理想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