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对树舌粗多糖进行小鼠急性毒性研究,为树舌多糖临床合理、安全使用提供依据。方法:树舌粗多糖75%和60%的乙醇提取组分,分别采用腹腔注射,按照20mL/kg、2次/天,进行小鼠急性毒性实验。结果:实验期间,小鼠的活动情况与饮食情况均正常,无不良反应,未出现死亡,尸检各脏器无异常变化。腹腔注射树舌粗多糖每天最大给药量分别为:树舌粗多糖75%的乙醇提取组分为9.4mg/10g;树舌粗多糖60%的乙醇提取组分为13.6mg/10g。结论:树舌粗多糖75%和60%的乙醇提取组分均安全无毒。  相似文献   

2.
目标:研究核桃楸皮粗多糖体外抑制小鼠肝癌细胞的能力。方法:以1.5mL离心管为细胞培养容器,用MTT法在492nm检测抑制效果。结果:核桃楸皮粗多糖有较强的抑制H22增值的能力,IC50=0.04932mg/mL(粗多糖);IC50=0.035273mg/mL(5-Fu)(IC50半数抑制剂的浓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核桃楸皮粗多糖对肝癌SMMC-7721和胃癌SCG-7901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噻唑蓝比色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以5-氟尿嘧啶组为阳性对照组,在560nm检测不同剂量的核桃楸多糖溶液的OD值,考察核桃楸皮粗多糖对肿瘤细胞的24h抑制作用。结果:SMMC-7721:IC50=0.60407mg/mL;SCG-7901:IC50=0.23545mg/mL。  相似文献   

4.
我们采用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分别检测了核桃楸皮粗多糖的体外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结果显示,核桃楸皮提取物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IC50分别为1.14688mg/mL,1.26825mg/mL(IC50半数抑制剂的浓度).  相似文献   

5.
采用灌胃法、腹腔注射法、饲喂法,对奶牛抗热应激中草药添加剂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和亚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制剂水提物给小鼠灌胃,其毒副作用很小,耐受量大于0.35mL/10g。饲喂45d后,小鼠体重增加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各组小鼠心、肝、脾、胃、肾经组织学检查,未发现组织病理变化。给小鼠腹腔注射,该制剂水提取物有毒性,LD50为0.665mL/10g,故该制剂水提物不宜腹腔注射给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熊去氧胆酸(UDCA)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200mg/kg)、熊去氧胆酸低剂量组(UDCA-L(30mg/kg)),熊去氧胆酸中剂量组(UDCA-M(60 mg/kg))、熊去氧胆酸高剂量组(UDCA-H(120 mg/kg))。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灌胃给药,1次/d,连续10 d,灌胃容积为0.2 mL/10g。每日灌胃给药30 min后,除正常对照组灌胃等容积的蒸馏水外,其余各组小鼠均灌胃35度二锅头白酒16 m L/kg,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10 d后,观察小鼠肝脏、脾脏系数、检测血清ALT、AST,肝组织SOD、GSH、MDA、NO的水平。HE染色,观察肝病理变化。结果 UDCA各剂量组均可降低小鼠脾脏系数和血清ALT、AST活性,升高肝组织SOD、GSH活性,并降低肝组织MDA和NO含量(P 0.05或P0.01)。结论 UDCA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阿霉素对昆明种小白鼠腹腔给药的半致死剂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阿霉素对小白鼠经腹腔给药途径的半致死剂量.方法:通过预实验得到近似的最大致死剂量(Dm)和最小致死剂量(Dn),在正式实验中,将70只小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给药途径为腹腔注射,给药次数1次,给药剂量为对照组给生理盐水,其余六组的剂量分别是13.4 mg/kg、19.2 mg/kg、27.4 mg/kg、39.2 mg/kg、56 mg/kg、80 mg/kg.给药后观察时间为14 d,统计小鼠的死亡情况.结果:除对照组和最小剂量(13.4 mg/kg)外,其他剂量组在7 d内均有数量不等的动物死亡,并且死亡率随着阿霉素浓度的增加而递增.经Bliss软件计算,其LD50值为24.941 mg/kg,95%的可信限为21.241~29.271 mg/kg.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3次抑瘤实验观察研究澳洲茄胺盐酸盐注射剂对小鼠Lewis肺癌的抑瘤作用.方法通过肿瘤细胞悬液接种法,制备小鼠Lewis肺癌动物模型,采用腹腔注射给药法,连续7 d,2次/d.给药结束后解剖小鼠,取瘤称重,观察药物作用.结果从给药剂量上来看,与对照组比较,11 mg/kg剂量组开始出现抑瘤作用,抑瘤率为43.82...  相似文献   

9.
夏枯草对四氯化碳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三个给药组.给药组按0.5、1、2g/kg的剂量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每天一次.给予药物第15 d将各组动物隔夜禁食16 h(自由饮水)后,模型组和给药组按10mL/kg剂量腹腔注射1%四氯化碳(用植物油稀释),空白对照组注射等量的植物油.造模24 h后,摘取眼球取血,按试剂盒的方法分别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及肝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的水平,并进行肝组织病理学镜检.结果表明:夏枯草水提物显著降低因四氯化碳所致的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AST的活性,降低小鼠肝匀浆MDA的水平,升高T-SOD活性,肝组织病理学镜检接近于空白组.夏枯草水提物对四氯化碳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寻找一次染毒条件下,腹腔注射阿霉素诱导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出现峰值的时间-剂量条件。方法:将1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30只,雌雄各半。腹腔注射,1次给药,对照组给生理盐水,处理组的阿霉素剂量分别是2.5 mg/kg、5 mg/kg、10 mg/kg和20 mg/kg。染毒18 h、24 h、30 h、48 h和72 h后取小鼠骨髓进行微核分析,评价阿霉素对小鼠的遗传毒性作用。结果:理想的腹腔注射诱导的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峰值的条件就是:一次染毒,阿霉素剂量在10%LD50即2.5 mg/kg至80%LD50即20 mg/kg的范围内剂量越大微核率越高,取样时间在30~48 h间微核率最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慢性酒精摄入对大小鼠应激抑郁模型的影响.方法 将30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组、低剂量酒精组(0.10 mL/10 g)和高剂量酒精组(0.15 mL/10 g),每日灌胃1次,7d后用悬尾实验法(tail suspension test,TST)建立应激抑郁模型,观察行为学指标.将54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组、低剂量酒精组(10mL/kg)和高剂量酒精组(20mL/kg),每日灌胃1次,连续7d后进行强迫游泳实验(forced swimming test,FST),观察行为学指标.结果 低剂量酒精组小鼠悬尾不动的时间和大鼠强迫游泳不动的时间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和高剂量酒精组(p<0.05).结论 不同剂量酒精慢性摄入对大小鼠应激抑郁模型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玛咖细粉毒理安全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玛咖细粉作为保健食品的安全性。方法小鼠经口急性毒性、二项致突变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以及90 d喂养试验。结果玛咖细粉对两种性别的SPF级昆明种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24 h累积两次灌胃总量为10 g/kg.BW(相当于人群推荐日摄入量0.033 g/kg.BW的300倍),观察两周内动物未见明显中毒症状,无动物死亡,按急性毒性分级标准评价,该受试物属实际无毒级。二项致突变试验(骨髓细胞微核、小鼠精子畸变)结果均为阴性。90 d喂养试验结果表明:以1.5%、3.0%、6.0%比例将玛咖细粉加入基础饲料中进行90 d喂养实验,连续经口给予13周。低、中、高剂量组雌、雄性大鼠实际摄入受试物的量分别为1.51 g/kg.BW、3.05 g/kg.BW、6.16 g/kg.BW和1.42 g/kg.BW、2.87g/kg.BW、5.78 g/kg.BW(分别相当于人群推荐日摄入量0.033 g/kg.BW的46、93、187倍和43、87、175倍),对Wistar大鼠的临床检查、血液学、生化学、脏器重量和系数以及病理组织学等指标无明显影响,未发现该受试物有明显的毒性作用。结论玛咖细粉作为保健食品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小鼠一次静脉注射奥硝唑后所产生的急性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方法:将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一次性尾静脉注射相应剂量奥硝唑7d,记录死亡率。结果:奥硝唑LD50为1073.96mg/kg.结论:奥硝唑LD50相当于临床拟用日剂量75.2倍,可安全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复方北五味子促睡眠口服液(Co Schisandra sleep-promoting oral liquid,CSSPOL)的中枢镇静及催眠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ICR雄性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SSPOL低剂量组(4倍稀释液)、中剂量组(2倍稀释液)和高剂量组(原液),按0.1 m L/10 g容量灌胃给药,2次/d,连续7 d.采用小鼠自主活动记录仪观察CSSPOL的中枢镇静作用,采用协同戊巴比妥钠睡眠实验观察其对小鼠的催眠作用,小鼠脑组织中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谷氨酸(glutamate,Glu)和谷氨酰胺(glutamine,Gln)的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初步探讨CSSPOL的中枢抑制作用机制.结果 CSSPOL可明显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总次数,缩短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的睡眠潜伏期,并增加睡眠只数,延长阈剂量戊巴比妥钠诱导的小鼠睡眠持续时间,且能使小鼠脑组织中Glu和Gln含量降低.结论 CSSPOL镇静催眠作用显著,其中枢抑制作用可能与降低小鼠脑中兴奋性神经递质Glu和Gln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5.
在以累计剂量为10.95g生药/kg(60kg人按体重计用药量的109.5倍)阴道用药的急性毒性试验中、大鼠未出现异常反应和死亡,未见阴道粘膜充血、水肿和明显病理改变;一次与多次用药均未见阴道粘膜充血、水肿和明显病理改变;在连续用药3周(为临床拟用药疗程1周的3倍)的长期毒性试验中,其高剂量为4.38g生药/kg(60kg人按体重计用药量的43.8倍)、低剂量为2.19g/kg,受试大鼠体重增长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地产核桃揪皮丙酮提取物对胃癌SGC-7901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测定核桃揪皮丙酮提取物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株的生长抑制情况。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核桃楸皮丙酮提取物可明显抑制人胃癌SGC-7901的细胞增殖。结论:地产核桃揪皮丙酮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并且随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抑瘤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杏鲍菇菌糠多糖对小鼠脾指数、脾淋巴细胞增殖及免疫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超声法提取制备的杏鲍菇菌糠多糖与基础饲料混合制成低剂量(200 mg/kg)、中剂量(400 mg/kg)及高剂量(800 mg/kg)三种多糖饲料。用48只KM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杏鲍菇菌糠多糖低、中、高剂量组。连续饲养60 d后,测定小鼠脾指数、脾淋巴细胞增殖和免疫因子IFN-γ、TNF-α及IL-6含量指标。结果 杏鲍菇菌糠多糖组与空白组相比,低剂量组显著提高脾指数(P<0.05),中剂量组能显著提高脾指数和脾淋巴细胞增殖(P<0.05),同时能提高免疫因子TNF-α、IL-6含量(P<0.05);高剂量组能显著提高小鼠的IFN-γ含量(P<0.05),极显著提高小鼠的脾指数、脾淋巴细胞增殖、TNF-α及IL-6含量(P<0.01)。结论 杏鲍菇菌糠多糖对小鼠的脾指数、脾淋巴细胞增殖及免疫因子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七元瓜环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七元瓜环以合理的给药浓度和最大给药容积给KM小鼠灌胃给药后动物产生的急性毒性反应,为该大环化合物能否作为安全的药物载体提供毒理学依据。实验中小鼠未出现死亡,未测出瓜环的LD50,因此测定其最大给药量。结果表明动物在最大给药剂量为15g/kg时未出现毒性反应,无一动物死亡,提示七元瓜环毒性很低,能作为一种安全、低毒的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蛹虫草多糖(Cordyceps militaris polysaccharides,CMP)对酒精诱导的小鼠亚急性肝损伤功能的影响.方法 ICR小鼠被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亚急性酒精损伤模型组、蛹虫草多糖低剂量组(0.25 g/kg)、高剂量组(0.5 g/kg).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分别给予30%乙醇12 m L/kg,在每日灌胃乙醇6 h后,灌胃相应剂量的蛹虫草多糖,对照组和模型组同时灌胃生理盐水,连续28 d后,处死所有小鼠,按试剂盒要求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活性,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血清球蛋白(globulin,GLO)、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CHOL)含量水平;取肝脏计算其指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肝脏系数、血清中ALT,AST,TG,CHOL均升高,而血清TP,ALB,GLO含量下降.CMP可明显降低酒精致肝损伤小鼠的肝脏脏器系数,降低血清ALT和AST活性以及TG和CHOL水平,升高血清TP,ALB,GLO含量.结论蛹虫草多糖具有明显改善酒精诱导的小鼠肝损伤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