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事故经过、事故损失、事故处理以及事故原因分析等方面对一起煤气爆炸事故进行了详细剖析,阐明了煤气动火作业应遵循的安全原则及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运用事故树分析法分析了引起设备内有限空间作业爆炸的各种原因和环节,建立了相应的事故树图,得出了最小割集和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系数.通过对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进行分析,提出了预防设备内有限空间作业爆炸事故的对策,同时给出了具体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基于定向断裂控制爆破技术参数的选取有别于普通光面爆破,研究了定向断裂控制爆破理论及应用成果.分析了定向断裂控制爆破理论聚能装药结构和装药外壳切缝爆破技术定向导向缝成缝机理,提出了炸药爆炸能量随爆炸动静作用变化分配观点,指出定向断裂控制爆破实质是对炸药爆炸能量在介质中的作用加以控制的问题,研究新型装药结构,提高炸药爆炸的能量利用率和定向断裂方向的爆炸能流是改善定向断裂控制爆破效果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爆炸物品销毁是爆炸物品管理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每年治爆缉枪活动中收缴的大量爆炸物品将会集中予以销毁。以爆炸作用原理和爆破安全技术为理论基础,对爆炸物品销毁中的2个基本方法——爆炸销毁法和燃烧销毁法重点做了阐述,并推导出了不同种类爆炸物品的销毁药量控制和安全距离、安全警戒距离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闫永星  折建义 《山西科技》2010,25(4):116-117
煤尘爆炸同瓦斯爆炸一样都属于矿井中的重大灾害事故。因此,分析煤尘爆炸原因,制订防治措施,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6.
浅谈煤矿瓦斯爆炸特点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本文从瓦斯爆炸的基本条件入手,分析了瓦斯爆炸事故发生的主要特点,并在其基础上提出了从控制瓦斯浓度、杜绝火源及制定合理的事故应急预案着手,防止和控制瓦斯爆炸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3月26日下午,邵东县宏发煤矿“3·6”特大瓦斯爆炸事故联合调查组通报了调查结果:这是一起严重后果的责任事故,祸根是井下管理混乱,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非法组织超能力生产。[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惰性气体对奥克托今(HMX)粉尘云爆炸特性的影响,采用改进20L球爆炸测试装置,分别对浓度为300 g/m3HMX粉尘云在空气中以及N2、CO2氛围中的最大爆炸压力及最大压力上升速率进行测定。通过定量分析惰性气体N2、CO2对HMX粉尘云爆炸特性的影响规律,探讨其抑爆机理。结果表明:HMX粉尘云在N2和CO2氛围中的最大爆炸压力较空气中分别下降了42.74%、59.86%,最大压力上升速率分别下降了48.06%、59.99%。说明N2和CO2对HMX粉尘云爆炸特性参数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CO2的抑爆效果优于N2。  相似文献   

9.
粮食粉尘是一种非导电性可燃粉尘,与空气中的氧起发热反应而燃烧,在一定条件下可引发粉尘爆炸,影响生产,危及财产和人身安全,为避免和减少粉尘爆炸事故,粉尘区的生产管理是最为重要的,而各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则是避免事故的首要条件,其中电气设备又是引发事故的最直接的条件,电气设计中的自动控制、建筑照明、防雷与接地以及电气设备、线缆等的合理设计,可避免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运用社会技术系统理论,分析了社会环境对煤炭企业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社会技术系统瓦斯爆炸事故致因分析模型,从风险源、作业情境、煤炭企业、行政部门、政府等 5个层次阐述了各个层次因素的作用传导关系,提出了行政干预、技术控制及多重防御措施.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技术系统风险控制存在渗漏现象及层级弱化缺陷,瓦斯爆炸事故是社会技术系统内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在涉爆执法过程中,人们常常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选择"站位"问题,位置选择不当就有可能使人遭受到严重的爆炸伤害.借助爆炸空气动力学以及流体力学,对缺口效应进行理论研究,提出缺口效应在爆炸防护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红外控制起爆爆炸装置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安全处置方法.方法通过研究红外光电开关的结构、原理,将其用于爆炸装置的控制起爆系统,并制作典型爆炸模拟装置,验证装置的可行性与可靠性,找出各装置的安全处置方法.结果用红外光电开关制成红外控制起爆爆炸装置是可行的,可靠的.结论对爆炸装置的安全处置及复原分析工作提供了前瞻性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瓦斯爆炸对矿井躲避硐室的影响,在封闭及开口管路中分别进行了瓦斯爆炸过程的数值模拟,运用ICEM软件建立了躲避硐室的物理模型,使用FLUENT软件对不同边界条件下的瓦斯爆炸压力、温度变化进行数值模拟,运用Origin软件对瓦斯爆炸过程中的压力、温度变化进行曲线拟合.结果表明:封闭条件下,躲避硐室中承受的最大爆炸压力和最高温度分别为0.61 MPa以及2 269 K;开口条件下,躲避硐室中承受的爆炸超压及最高温度分别降至12.39 k Pa和1 773 K.综合爆炸超压及爆炸引起的高温影响,躲避硐室应该尽可能地远离独头巷道.  相似文献   

14.
爆炸挤淤法在处理海岸、河岸水下软弱地基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本文介绍了爆炸挤淤法在珠海市湾仔海堤工程软弱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爆炸抛撒指含能材料爆炸产生的瞬时高压对周围介质产生驱动作用的过程,这种驱动方式在军事和民用工程中获得了广泛应用。整理了国内外涉及爆炸抛撒武器的研究资料,详细分析了爆炸抛撒在化学武器、FAE、灭火弹药、金属颗粒流毁伤元中的应用,从理论分析、数值仿真和试验研究等方面对爆炸抛撒过程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系统总结了爆炸抛撒过程中云雾范围、颗粒速度、尺寸、浓度和温度效应等主要参数的研究进展,归纳了各参数规律性的表现,提出了今后应该重点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煤尘对瓦斯爆炸冲击波的影响,利用瓦斯-煤尘爆炸实验系统,通过甲烷、空气混合爆炸和煤尘、甲烷、空气混合爆炸实验,得出爆炸超压在爆炸管道中冲击波的传播规律。将爆炸规律和煤样的组分数据对比分析,得出煤尘对瓦斯爆炸的冲击波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有煤尘参与时,气样爆炸超压增大,在管道中都是先增大后减小,煤尘的参与可以改变瓦斯爆炸的上下限。煤样组分对比表明,挥发分大的煤粉更容易产生更大的爆炸超压。  相似文献   

17.
粉尘爆炸基本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爆炸的现象给出了粉尘爆炸的定义,阐述了可燃粉尘的爆炸条件、爆炸机理、影响因素及爆炸特点,并根据爆炸的三要素点火源、可燃物和氧组成的“危险三角”原理,给出预防粉尘爆炸的几个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煤尘爆炸与瓦斯爆炸一样都属于矿井中的重大灾害事故.我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煤尘爆炸发生在1942年日本侵略者统治下的本溪煤矿,死亡1549人,残246人,死亡的人员中大多为CO中毒,因此,分析煤尘爆炸原因,制订防治对策,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9.
利用公式ΔU=-0.1196n/λ计算了氢气在空气和氧气中爆炸反应产生的火焰温度,进而计算了爆炸反应产生的压力.当氢气在空气中的浓度分别为74%(爆炸上限)和4.1%(爆炸下限),其爆炸反应产生的压力分别为3.46atm和1.71atm;当氢气在氧气中的浓度分别为94%(爆炸上限)和4%(爆炸下限)时,爆炸反应产生的压力分别为3.79atm和1.56atm.  相似文献   

20.
在化工企业检修及试车过程中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可采取以下方法预防。 1、对化工企业检修阶段存在的火灾危险性,应引起高度重视。如:加强对化工企业自身特点与规律的研究,加强对有关知识、技术的宣传教育,设专职防火巡查人员,及时制止违章指挥及违章作业,做好下班及完工时人员、工具清点及安全检查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