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勇 《安徽科技》2003,(12):27-27
近几年,各地种草养畜发展较快,农民把草当粮种,以草换肉,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成为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趋势.如果能正确掌握牧草养畜技术,必将对提高种草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随着畜禽饲养业的发展和国家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实施,我市立草为业,牧草种植业蓬勃兴起,成为农业结构调整中的重要产业和经济增长新亮点。种草养畜,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土地的经济利用率,同时改善了畜禽的日粮结构,节省了饲料,实现了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但由于不同的牧草品种有其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习性,对土壤、气候等条件适应性也不一致,而且只有种、养紧密结合,以养定种,以种促养,实现牧草品种和畜禽品种的有效配套,且要符合市场需求,种草养畜才能真正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广大农户在种草养畜生产实践中要想获得高效,就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3.
审时度势种草养畜,优化种植业和畜牧业结构,既能拓宽农民增收之路,又能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绿色-有机食品生产的发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协调与统一。  相似文献   

4.
毛廷江 《遵义科技》2004,32(3):61-64
余庆县属于山区农业县,农业县的特点就是以生产粮食为主,但受季节、气温、光照、雨量等因素影响,种粮用地又大都集中在夏秋季节,因而冬春时节的闲田空土面积较大。该县为了探索开发这一可持续发展的种草养畜资源,从2002年开始实施规模引草入田,当年种草3000亩,配畜养牛1460头、羊2250只、猪4380头,实现新增产值400余万元。  相似文献   

5.
民勤沙漠绿洲苜蓿草产业发展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访印  汪杰  杨会魁 《甘肃科技》2003,19(10):157-158
通过对紫花苜蓿的适应性栽培选育、优质丰产技术、人工草地建设、草产品生产加工、种草状态养畜及草产业发展的配套技术研究,在民勤沙漠绿洲形成了以苜蓿草产业为主,草畜产业协同发展的荒漠区特有的草地农业模式,促进了民勤渌洲草产业和持续农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利用草地和荒原种草养畜并提高牧草资源的产量问题的阐述,提出牧草资源的发展方向及预测。  相似文献   

7.
嘉陵江流域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条件,使种植业的发展受到一定限制,但种草养畜的条件比较优越,温暖湿润的气候和类型多样的土壤条件,宜于多种牧草的生长,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和生物群落,孕育着丰富的牲畜种群资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建设,为种草养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流域内发达的种植业,提供了极为丰富的饲草饲料资源,良好的基础,使畜牧业在扩大规模、增加产量、改良品种、改善结构、提高效益等方面都还有不小的潜力.种草养畜显著的比较效益优势,使其成为嘉陵江流域农业结构调整的理想选择.区内不断改善的交通条件,既方便了流域内部的交流与联系,又不断为草食畜牧业的发展拓展市场空间.众多的人口,既形成了区内巨大的畜产品消费市场,又为种草养畜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膳食结构不断改善,对动物性蛋白质的需求不断增加,畜产品消费量持续增长.此外,国家和地方政府对种草养畜均有扶持与鼓励政策.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攀枝花市山羊饲养的数量逐渐增多,饲养品种有所增加,种草养畜、圈羊山羊的模式正逐渐被农户接受,规模化饲养已开始形成。但是目前还存在着饲养方式落后、饲养周期过长、品种退化、杂乱、圈养经验不足、种草与养畜脱节、产业化水平低等问题。本文根据攀枝花市养羊业目前存在的同题,提出了发辰圈养山羊的一些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草食家畜在整个畜牧业经济发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近年来榆阳区种草养畜工作受到政府部门重视,群众积极性高,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本文以发展为主线,提出不足之处和对策,促进该项目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世行贷款四川省安宁河流域农业资源开发项目凉山州商品羊基地建设报告的要求,开展本研究,旨在探讨在海拔3000m 左右的高寒山区提高优质豆科牧草产量的方法和途径,为养羊业提供足够的优质牧草,促进种草养畜业的健康发展,为项目区农户种草养畜脱贫致富,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次实验时间是1998年5月至1999年4月,实验用种为光叶紫苕(简称苕子)种子。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坝上地区生态环境基本特征及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演替过程;剖析了坝上生态日趋恶化原因;提出了调整农林牧结构、改善生产条件、适度养畜、实行人工种草和围栏草场、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调控措施,以达到资源合理利用、经济高效益发展生态环境改善的多目标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2.
2001年,凉山州“草畜3150工程”在全州17个县市全面启动建设,该项目以种草养畜为主体内容,以开展人工种草为基础,以发展肉羊圈养和绵羊改良为突破口,走牧业产业化发展道路,共实现产值14.1亿元。  相似文献   

13.
陈荣喜 《遵义科技》2003,31(3):9-10
1998年以来,围绕建畜牧强县目标,我县在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并取得较好成绩,其中,种草养畜迈出了新的步伐,先后引进国内外优质牧草黑麦草、白三叶、鲁梅克斯、紫花苜蓿和皇竹草等,目前我县推广三元种植结构面积2万余亩,同时,充分抓住西部大开发  相似文献   

14.
据考证,通渭县历史上曾经是林深草茂的牧区,有“多草深堪牧”的记载。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中央政府非常重视西北地区的植树种草、荒山绿化和畜牧业发展工作。1956年将通渭县列为黄河中游控制水土流失100个重点县之一。1980年又被国务院列为国家扶持建设的甘肃中部18个干旱县之一。1983年又列定为时肃薪炭林、经济林营造范围区,进行了大量的供煤植薪和种草养畜工作。这期间。  相似文献   

15.
口服补液盐治疗雏鸡腹泻病的效果观察安继忠,谢固本(定西地区种草养畜服务中心,743000)1993年4月-11日,笔者在会川镇试用口服补液盐先后治疗雏鸡腹泻病1253例,其中:轻型508例,全部治愈;中型394例,治愈380例,死亡14例。重型351...  相似文献   

16.
蔡伦 《定西科技》2006,(3):46-46
定区畜草产业抢抓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还草和参与式扶贫整村推进工程机遇,走“种草-养畜-沼气-肥田-增收”的生态循环经济路子,发展势头更显强劲。上半年,全区存栏各类畜禽115.万头(只、匹),出栏各类畜禽48万头(只、匹),畜牧业产值达1.25亿元。  相似文献   

17.
高寒阴湿山区冬季塑料暖棚饲养育肥猪效果观测安继忠,谢固本(甘肃省定西地区种草养畜服务中心743000)为寻求一条改善高寒阴湿山区猪小气候环境,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途径,笔者于1992年11月1日-1993年3月30日在渭源县会川镇农户中进行了塑料暖棚饲...  相似文献   

18.
浅谈安定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效果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退耕还林是国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也是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民收入增加的有效途径。自2000年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以来,区内生态修复步伐明显加快,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农民收入稳步增加,走出了一条“种草-养畜-沼气-肥田-增收”的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但也存在着退耕还林管护工作相对滞后、林草保存率较低、后续产业发展缓慢、经济效益不高等不容忽视并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一些自己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市畜草产业按照市委、市政府“小群体、大规模”的发展思路,坚持以畜促草、以草带畜、草畜转化,实施牛羊良种工程,扩大优质牧草种植面积,大力推广青贮氨化饲料技术,逐步实现了畜牧业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和效益的不断提高,农民也从中得到了实惠。今后,在大力发展种草养畜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农区紫花苜蓿的栽培和利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将甘肃省建设草业大省和牧业强省目标的逐步实施,种草养畜已成为畜牧业发展的重头戏。目前许多地区,由于人工种草中占95%以上的紫花苜蓿的栽培方法落后,管理粗放,极大地限制了苜蓿饲草的品质和产量的提高。本文试图总结紫花苜蓿的栽培和利用技术,为农区群众种植和利用紫花苜蓿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