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生物菌种是国家的重要生物资源。菌种保藏工作对于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基础理论研究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对于那些已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微生物菌种,更是迫切需要保持它们的优良生产性状。因此,菌种保藏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越来越受到网内外微生物学工作者的重视。 目前常用的菌种保藏法有:斜面、矿油斜面、沙土管、真空冷冻干燥等方法。国内外微生物学工作者对此作了许多改革。例如,用无菌橡皮塞密封代替试管棉塞,保藏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酿造工业使用的产葡萄糖淀粉酶的几种野生和诱变根霉及黑曲霉菌种的保藏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经7年保存的麦麸曲室温和低温(4℃)、马铃薯葡萄糖琼脂斜面石腊油封存低温保藏方法保藏菌种全部存活,室温保藏菌种糖化酶活力显著降低,而低温保藏菌种糖化酶活力虽也降低,但仍不失为工业上菌种保藏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小曲米酒菌种的保存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霉和酵母菌种保藏技术很多,但原理基本一致,即采用低温、干燥、缺氧、缺乏营养、添加保护剂或酸度中和剂等方法,挑选优良纯种。最好是它们的休眠体,使微生物生长在代谢不活泼,生长受抑制的环境中。常用的方法有:蒸馏水悬浮或斜面传代保藏:干燥-载体保藏或冷冻干燥保藏:超低温或在液氮中冷冻保藏等方法。根据小曲米酒的生产情况,斜面传代保藏法用的最多。  相似文献   

4.
在通用的斜面传代保藏法的基础上,研究了增加培养基的装量,在培养基中加入缓冲剂和把棉塞换为无菌胶塞对菌种保藏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三种措施都可以使保藏的菌种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原有的优良特征和活性,延长了斜面传代法保藏菌种的保藏时间,减少了移植传代的次数。  相似文献   

5.
在通用的斜面传代保藏法的基础上,研究了增加培养基的装量,在培养基中加入缓冲剂和把棉塞换为无菌胶塞对菌种保藏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三种措施都可以使保藏的菌种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原有的优良特征和活性,延长了斜面传代法保藏菌种的保藏时间,减少了移植传代的次数 .  相似文献   

6.
对微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的菌种分离纯化、菌种保藏、微生物显微摄影等3种常规实验方法进行了改进。菌种分离纯化改进方法是结合“10倍稀释法”和“挑单孢法”设计的,是一种适用于单细胞微生物及产孢子的真菌和放线菌的新方法,该法简单,可以实时观察孢子萌发、菌丝生长。细菌分裂等现象;茸种保藏方法是在4℃冰箱保藏方法基础上的一种简易菌种保藏方法,操作简单,易掌握。无需特别设备,尤其适宜于大、中专院校及一些基层单位作为保存菌种用;显微摄影改进方法就是数码相机直接通过目镜照相,该法操作简单易学,能够及时记录实验结果,在数码相机比较普及的时代,更能体现实验改革与时俱进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自然界中的各种微生物混杂生活在一起,即使取少量的样品也是许多微生物共存的全体。厌氧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有其特殊性,主要是采用各种方法使它们处于没有氧的环境或氧化还原电位的条件下进行的培养。需要用适应的方法将菌种进行长期保藏,以便随时使用。因此菌种保藏是微生物生物学工作者的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8.
维生素C二步发酵利用液氮管菌悬液制备种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维生素C二步发酵中,所需进罐种液的生产工艺,传统方法是利用菌种保藏斜面通过干接法或湿接法接种所得。菌种斜面的制备周期较长,并且不同批次的斜面质量不同,不利于种液质量及发酵生产的稳定。本文对Ⅱ步菌种通过用液氮管法制备种液用于进罐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并对两种种液生产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建立简便有效的菌种保藏法是一项重要的微生物学基础工作,在常用的斜面转接保藏法中,酵母菌和霉菌比较容易保藏,而某些细菌、放线菌保藏期较短,为此我们借鉴国外用无菌蒸馏水长期保藏植物病原菌的经验,对实验室的9种细菌培养物和1种放线菌用无菌重蒸水进行了保藏,现将保藏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0.
建立简便有效的菌种保藏法是一项重要的微生物学基础工作,在常用的斜面转接保藏法中,酵母菌和霉菌比较容易保藏,而某些细菌、放线菌保藏期较短,为此我们借鉴国外用无菌蒸馏水长期保藏植物病原菌的经验,对实验室的9种细菌培养物和1种放线菌用无菌重蒸水进行了保藏,现将保藏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1.
微生物在工农业生产、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和科学研究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无论是酒、酱、醋、豆豉等传统工艺,还是味精、抗菌素、菌肥的现代化工业生产,乃至日常生活中的馒头,面包发酵都离不开微生物。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得到了一些性能理想的微生物,自然想到将它们作为“种子”保存下来,以便“传种接代”,继续为人类造福。类似农业上要求种子纯正不变,在微生物菌种保藏工作中,除了设法保存和延续菌种的生命外,还要求菌株的遗传性状保持不变。围绕着使菌种保持活力不致死亡,保持纯度不染杂菌,保持优良性能不退化等诸方面问题,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各式各样的保藏方法应运而生。然而不论什么方法,总的指导思想都是降低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使其生命活动处于半永久性的休眠状态,从而长期达到保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剖析了厌氧氨氧化菌种低温保藏的影响因素,系统总结了保藏温度、保护剂(海藻糖、二甲亚砜、甘油等)、保藏时间、基质及活性恢复措施的设置要点。最后指出,保藏厌氧氨氧化菌种时需根据优势菌的生理特性选择恰当的保藏条件。  相似文献   

13.
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法保藏微生物菌种迄今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由于在真空冷冻干燥状态下,微生物能保持长时期的活力,并保持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因此,国内外都很重视这项保藏技术。目前,此方法已趋成熟,并且在微生物学、医药卫生及食品工业  相似文献   

14.
“五四○六”菌种的保藏,一般是用沙土管保藏。但在生产单位中,沙土保存法存在操作繁杂,制作麻烦,移接周期长的一些缺点,在技术条件,设备差的基层单位,又往往没条件制作沙土管,或制作不好沙土管,而影响了“五四○六”的应用推广效果。我们经过三年的实践,向各地介绍一种简易的“五四○六”菌种保存法——橡皮塞斜面保存法,我们采用此法保存的“五四○六”斜面菌种,经三年后测定其活力,与砂土管比较达到95%。所以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制作方便,操作简单,不需设备,保存容易,效果好,移植快,易推广的好方法。现介绍如下:一、菌种:经提纯复壮后的优良“五四○六”斜面菌种;或外地引进的优良砂土管菌种经移植后的第一代,第二代斜面菌种。二、培养基:高氏一号为好。  相似文献   

15.
菌种保藏的方法有传代培养法、甘油法、干燥法、冷冻真空干燥法及液氮超低温法等,不同方法保藏菌种的种类、时间不同,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对传代培养法进行改良,取得较好效果,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菌种保藏工作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是华南地区唯一的微生物专业机构,长期从事微生物资源和应用微生物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在微生物资源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创新性的成果. 该所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在朱红惠研究员的带领下,从原始森林土壤中分离到一株链霉菌--粤蓝链霉菌,该菌种已经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今年上半年,微生物菌种资源保藏和研究利用技术平台和微生物生物信息学大型数据库系统在哈工大开始建设。这是为了保证黑龙江省生物产业发展规划中城市生活垃圾生物工程综合处理技术,马铃薯薯渣、汁水资源化生物技术,农作物秸秆资源化生物技术,牛粪、猪粪、  相似文献   

18.
普通微生物学实验用菌种保藏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微生物学实验是大学生物教学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实验课程,菌种的保藏工作至关重要,此文介绍了普通微生物学实验用菌种的保藏方法,指出了影响菌种存活及长期保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为了减少微生物制药实验中菌种准备工作量和废品处理工作量,缩短实验周期,在普通高校微生物制药实验准备中,通过液体培养法得到菌丝体代替传统孢子斜面,提供给学生进行相关实验教学项目。实验表明,以-28℃冻存7天之内的菌丝体作为实验供种,其发酵过程中的菌丝形态及发酵单位无明显改变,并且由于不必培养大量孢子斜面,大大减少了工作强度和工作时间。因此,采用冻存菌丝体代替传统的孢子斜面进行微生物发酵方法可行,且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九二○”菌种的保藏是目前农村生产“九二○”的一个关键问题。由于社、队一级生产单位缺乏低温条件;石腊油价钱昂贵而且在农村难以买到;依靠外援,势必增加成本,也很不方便。所以,“九二○”菌种的保藏问题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我们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范围内,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的教导,于一九七○年十一月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