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6 毫秒
1.
从美学范畴来看,中国的浪漫主义是古典的传统,庄子、屈原、李白,一脉相承。在文学史上“五四”时期浪漫主义可以说是对这种传统的继承,但是作为一种思潮则被认为是来自于西方。作为最早举起浪漫主义大旗的郭沫若,浪漫主义影响了他早期的所有诗歌创作。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陶诗浪漫特色概说 无庸说,陶潜其人是浪漫的,但陶潜之诗文更为浪漫。因为陶潜作品不仅全方位反映了他的田园生活状况,而且还广泛地运用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自由地抒发其不受现实羁绊的主观愿望和感受,竭力在自造的幻境中觅得安慰和解脱。乍看来,这好象是对我国传统浪漫主义文学的直接承继和沿用,但稍加比较,就会发现二者间实有很大不同。比如陶写田园风物,总是遣貌取神,主抒“胸中之妙”;写假想的“世外桃源”,又全以人间化的形式给予现实主义的细致描摹;写其读书时“尚友”古人,寄言神仙.乃至悬想己身死后诸况等等,更是恍如真有其事一般。如此“玩心高明却又脚踏实地”,“言在八荒之表而情甚亲切”的浪漫特色,既不同于先秦庄子、楚辞的淑诡漂渺,怪生笔端。或雷填风飒,意乱迷狂,亦不同于晋时郭璞游仙诗的构思险怪,造语精园。那么,陶潜诗文的这种独异浪漫特色究竟来自何方?笔者以为,这与魏晋佛教的宗教浪漫主义甚为相关。  相似文献   

3.
中国著名革命作家蒋光慈祖居何处,众说纷纭,其中“河南固始说”较为普遍。针对此说,从地方史迹、家族宗谱、实地勘察等方面寻找论据,根据蒋光慈祖籍变迁情况,得出了较为可靠的结论:蒋光慈父子和河南固始关系虽密切,但蒋光慈乃“皋城(六安)蒋氏”后代,而非源出河南固始县“兴八公”蒋姓后代。  相似文献   

4.
沫若情结与新文学浪漫主义的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新文学80余年浪漫主义的阶段性特征为背景,运用艺术文化学、符号学理论对郭沫若的文化心理进行深度探讨,认为“沫若情结”与新文学功利浪漫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功利浪漫主义的存在是20世纪中国浪漫主义文学萎顿、消解的主要原因。本文开启了一条别具特色又引人深思的文学思潮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女神》以其宗教式殉道精神和浪漫主义的宏大气魄开一代新风 ,奏响了五四精神的最强音 ,并以其浪漫主义的精神气度燃起一代青年的青春烈焰。诗歌中所传达的愤激与焦灼这些青春期征兆 ,我们可称之为郭沫若式“生趣”。在《女神》的放歌中 ,洋溢着的是一股摧枯拉朽的青春之力的骚动。这种青春期话语特征成为一个时代的话语方式 ,折射出一个时代的生命特征。《女神》以其断裂式的绝叫撕裂了文学史 ,但郭氏之浪漫主义很快如明日黄花 ,后继无人。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郭沫若一度消歇了的诗思重新勃发起来。两年多的时间中,他连续创作了六部浪漫主义历史剧,在他漫长的创作生涯中竖起了又一块世人瞩目的方碑。这六部历史剧题材的相似性、基本主题的一致性、以及题材和主题强烈的现实性,已经得到充分的历史评价。“借古鉴今”、“据今推古”,是郭沫若创作这几部历史剧的直接动机,但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是,固定在这一视角上,是否限制了人们从郭沫若这一时期的史剧创作中去挖掘更多的东西?譬如强调主题的现实性,是否忽略了主题的丰富性和多层次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现代史上,郑学稼以"第四种人"著称。对早期郭沫若,有过别具一格的论述。郑学稼论郭,主要从郭沫若与创造社、浪漫主义文学和左翼文学的关联中展开。如果说创造社是中国文学史中浪漫主义的符号,郭沫若的名字,则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其中《少年维特之烦恼》的翻译,更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独放异彩的珍珠。郭沫若从浪漫主义文学转到普罗文学,成为中国现代文学政治化的表征,而文学政治化也正是左翼文学的病源。  相似文献   

8.
梅雪瑞  朱明 《科技信息》2006,(12):351-351
本文从郭沫若和郁达夫小说抒情主人公的角度入手,分析了二者抒情小说的主要风格,前者是积极的浪漫,后者是“摩拟”的颓废。  相似文献   

9.
朱首贤  李岩  张文静  陈阳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34):13997-14003
波浪漫滩不仅影响局地水动力,对邻近拍岸浪区的水动力和泥沙运动也有重要影响。但是,近岸波动平均的流场计算尚没有包含波浪漫滩边界的影响。本文建立包含拍岸浪区的近岸波动平均水动力方程,它耦合了波浪漫滩区水流积分的波动平均方程。拍岸浪区和波浪漫滩区相互作用机制是水体、动量交换,它们由波浪漫滩区水流的波动平均值或水流积分的波动平均值提供,可以根据波浪漫滩区海滩坡度、海底摩擦及与拍岸浪区交界位置的波高、波向、波周期计算。这些水体和动量交换项可以作为近岸波动平均水动力方程的波浪漫滩边界条件,为考虑波浪漫滩影响的近岸波动平均流场计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偏爱忧郁之美,宣扬个性主义和自我意识。今天浪漫王朝光辉依然,令人无限神往。拜伦为我们歌唱反抗精神的可贵,雨果向人们宣扬人道主义的理想,而普希金成为一切开端的开端。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用理想化的手法描写情感,用生动的描述和深刻的反思刻画历史,并使浪漫主义思潮在遥远的东方引起共鸣。郭沫若、鲁迅、郁达夫等人的创作就得益于这种思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儿子边看科普读物边给我出了道题:“世界上哪两种动物能登上金字塔的塔顶?”我想了一会儿,告诉他:“风和云朵!”儿子大笑。指着我的脑瓜:“你总是这么笨,我担心你将来的前途,我指的是动物。”我强词夺理:“你不觉得我这种说法很浪漫吗?”算是为自己挽回了一点面子。  相似文献   

12.
在《说文解字》中“蛇”作“它”:“它,虫也。从虫而长,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唐·元稹《巴蛇》诗:“巴蛇千种毒,其最鼻褰蛇。掉舌翻红焰,盘身蹙白花。喷人竖毛发,饮浪沸泥沙。欲学叔敖瘗,其如多似麻。”上古的先民早就以蛇为患,在中华民族浩瀚的文化典籍中,就有许多极言蛇之歹毒的成语,如“蛇头蝎尾”、“封豕长蛇”、“佛口蛇心”、“牛鬼蛇神”等,蛇作为邪恶的象征,早已在人们的记忆中刻下深深的印迹。蛇年将近,笔者看到寿山石青年雕刻家潘惊石创作的一组寿山石蛇雕的组雕  相似文献   

13.
霍桑热衷于浪漫传奇这一独特的小说文体,其短篇小说力作<好男儿布朗>具有明显的浪漫传奇的许多特征,如寓言式人物、探求式主题以及深层的冲突和矛盾,体现了他鲜明的浪漫主义创作倾向.  相似文献   

14.
崔新吉 《科技信息》2010,(13):39-39
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可见,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十分重视“反省”。“反省”是否成就孔子伟大的原因,我们不去深究,但是给我们教育工作者一点启示。可以通过“反省”来加强我们的教育工作。我们不妨把“反省”叫做“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15.
在其生命大书《无名书》中,无名氏立足于中国文化传统,融合西方和印度文化的精华,构建一种全新的人类文化;以这样的文化建构,来阐释人类的“天命”,解决生命的终极追问。这种对超历史的生命永恒价值的追寻,使得无名氏作品的浪漫精神和20年代的崇尚激情的浪漫精神产生了质的区别,我称之为“神圣浪漫主义”。这样的神圣浪漫主义精神特质使得《无名书》超出了一般文学作品的价值,具有了广博而深远的文化价值和思想意义。  相似文献   

16.
约翰·济慈(1795—1821),英国19世纪浪漫主义诗坛上的一朵奇葩,和拜伦、雪莱并称于世。他是一个难得的天才,是“浪漫主义复兴的旗手”(考德威尔语)。其文学活动不过短短5年,却谱写了许多绚丽多彩的浪漫诗篇,给英国文学的宝库留下了珍贵遗产,对后世的...  相似文献   

17.
现代文坛上的“奇才”许地山,以他独具特色的艺术创作,成为“思想史、宗教史、文学史上不可复得的化石”。浪漫主义风度下写实、写实主义色彩下浪漫的风格,一直贯穿于许地山创作的始终,保持着前后期风格的内在统一性,创造了中国小说史上罕见的奇特的现象;许地山扛着浪漫传奇的艺术旗帜,行进在人生派的行列之中。  相似文献   

18.
于苑  南迪 《世界博览》2023,(14):86-89
<正>浪漫主义的关键词是“崇高”,这个词和“浪漫”一样,很容易被误读。最能通过风景的“崇高”来展现人之渺小的画家,就是德国画家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浪漫主义是文学、音乐、美术领域的一种大“思潮”,追求的是内心情感的强烈外化,感性占据上风,因此相关的文艺作品主要表达直觉、感受和想象力,追求的是“主观真实”,而不是拘泥于所谓的“客观现实”。  相似文献   

19.
左翼作家蒋光慈的上海书写成功借用了“上海”这一特殊空间复杂的“现代性”和殖民性质,营造出一个物质绚烂而又革命激进的另类摩登城市。通过对蒋光慈小说中关于上海的书写进行分析,能使我们对左翼作家的都市书写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组成部分的文学革命运动,不仅更新了人们对文学的观念,而且产生了以鲁迅《呐喊》,郭沫若《女神》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的充满革命精神的新文学作品。1923年至1924年同,一些关心文学工作的共产党人热情倡导革命文学。1924年蒋光慈《新梦》诗集的出版,可说是飞出了革命文学的第一只春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