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5 毫秒
1.
论述了秦山二期核电工程主要的自主创新内容,包括新的堆芯设计,为此进行的试验研究和计算分析,以及为新堆所作的流致振动试验、分析和堆上实测;针对二环路的安全系统的改进及相应的安全分析,以提高其安全冗余度;根据二环路的特点对核电站的参数及其配套的设备设计进行了优化,使得核电站的出力达到最大;主厂房和常规岛厂房根据二环路及厂址的特点进行了创新。自主研制了控制棒驱动机构和装卸料机,其性能超出了设计指标;采取多种方法式使大部分主设备实施国产化。在土建安装上实施了穹顶整体吊装。在调试方面实施了汽轮发电机组的非核蒸汽冲转  相似文献   

2.
超稠油直井-水平井组合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物理和数值模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中深层超稠油油藏在直井蒸汽吞吐中后期,用直井注汽水平井采油的方式转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team as-sisted gravity drainage,SAGD)开发的机理。应用高温高压比例物理模拟方法,研究了水平井布于直井斜下方时SAGD蒸汽腔的形成和扩展过程。结果表明,转SAGD的初期以蒸汽驱动作用为主并逐步向重力泄油作用过渡,并可划分为蒸汽吞吐预热、驱替泄油、稳定泄油、衰竭开采4个开采阶段。利用数值模拟优选了布井方式、井网井距、水平井段长度、转SAGD时机和注采参数。该模拟方法在辽河油田杜84块超稠油油藏开发中取得了较好的现场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中深层超稠油油藏在直井蒸汽吞吐中后期,用直井注汽水平井采油的方式转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team as-sisted gravity drainage,SAGD)开发的机理.应用高温高压比例物理模拟方法,研究了水平井布于直井斜下方时SAGD蒸汽腔的形成和扩展过程.结果表明,转SAGD的初期以蒸汽驱动作用为主并逐步向重力泄油作用过渡,并可划分为蒸汽吞吐预热、驱替泄油、稳定泄油、衰竭开采4个开采阶段.利用数值模拟优选了布井方式、井网井距、水平井段长度、转SAGD时机和注采参数.该模拟方法在辽河油田杜84块超稠油油藏开发中取得了较好的现场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注多元热流体(蒸汽、热水、氮气和二氧化碳的高温混合物)热采组分多、增油机理复杂、吞吐后转驱规律不同于常规注蒸汽的问题,开展了注多元热流体吞吐转驱替三维物模及数值试验研究。研究以相似准则为基础,根据渤海N稠油油田地质油藏特征为原型,首先建立了三维比例物理模型,开展了水平井注多元热流体多轮吞吐后转驱替的三维物理模拟实验,得到了转驱生产动态与加热腔扩展的对应规律。然后,建立了数值试验模型,在对三维实验数据进行历史拟合的基础上,进行了注多元热流体吞吐后转多元热流体驱、转蒸汽驱、转蒸汽复合氮气二氧化碳驱等注入不同介质的数值试验,对比分析得到了不同生产阶段的主要增油机理。最后,对渤海N油田南区水平井多元热流体三轮吞吐后转驱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到了最佳工艺参数组合。研究结果可为稠油油田吞吐转驱方案设计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蒸汽蓄热器放热过程的分析,运用相似理论,从描述蒸汽带水过程的数学方程中整理出蒸汽湿度准则关系式,并以水为工质,在蓄热器放热试验台上进行了试验,将试验数据代入准则关系式,回归计算得到了蒸汽湿度计算公式。在实际蒸汽蓄热器的工业性试验中,用该公式计算得到的湿度和实测湿度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6.
胜利油田郑364块稠油油藏由于层薄、油稠的特点,部分油藏进行蒸汽驱具有较大风险性。随着蒸汽吞吐轮次的增加,近井地带含油饱和度不断降低,开发效果变差。研究在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以及转热水驱开发机理分析基础上,利用物理模拟研究了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后转不同温度热水驱的驱油效率。通过对郑364块稠油油藏储层物性的分析,建立反映该稠油油藏特征的数值模拟模型。对其注蒸汽转热水驱的可行性进行了筛选研究。建立了考虑油藏渗透率、有效厚度和剩余油可动储量丰度的蒸汽吞吐后转热水驱筛选区块的新方法。该方法可针对薄层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后是否能够转热水驱进行筛选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综合分析多冲载荷的特性及有关多冲试验的文献资料后,得出多冲载荷兼有循环载荷和冲击载荷的特点。循环载荷的特点,导致材料在多冲载荷下的破断过程,不同于一次摆锤冲击载荷下的破断过程;多冲载荷下材料的破坏过程,是循环载荷作用下的裂纹萌生及扩展过程,属于疲劳的范畴。多冲试验有别于一冲试验。但冲击载荷的特性,又导致应力波的传播和叠加,并使加载速率的作用变得重要起来,与一般的疲劳试验相比,具有其独特的性质。多冲试验不能被疲劳试验所代替。  相似文献   

8.
胡永祥 《科技信息》2009,(21):I0329-I0330
锅炉冲管,机组启动汽轮机冲转阶段对主蒸汽温度有严格的要求,采取措施控制主蒸汽温度对锅炉冲管的安全性,机组启动时的参数匹配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锅炉给水,燃烧,参数匹配等方面对东锅1900t/h超临界直流锅炉启动过程中的汽温控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考虑油相、水相黏度的时变特征,建立蒸汽吞吐后转降黏化学驱的油藏数值模拟系统,基于蒸汽吞吐后的储层参数分布和降黏化学驱过程中参数变化,结合模拟计算得到的注采井间驱动压力梯度与启动压力梯度的关系提出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转化学驱极限井距的计算方法,并制作技术极限井距实用图版;以胜利油田Ng31-42小层为目标油藏,根据技术极限...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非核电磁脉冲在坑道中的传播规律,基于旋转对称时域有限差分法建立了圆形截面坑道的数值分析模型,以圆波导中TE01模、TE11模和TM01模作为激励模式,计算了不同载频的高功率微波和不同脉宽的超宽带电磁脉冲的衰减。结果表明:非核电磁脉冲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衰减基本上是线性变化的,但在传播过程中,载频较高的高功率微波衰减上下起伏比较明显;高功率微波的载频越高,超宽带电磁脉冲的脉宽越窄,波的衰减量越小;TM01模激励较之TE01模和TE11模激励时脉冲的衰减要大。对数值计算结果和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二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渤海地下原油黏度大于350 mPa·s的非常规稠油水驱采收率较低,且考虑到吞吐轮次及平台寿命的问题,开展吞吐后续转驱开发方式研究。以海上M稠油油田为例,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对蒸汽吞吐转蒸汽驱、热水驱及多元热流体吞吐转多元热流体驱、热水驱等4种转驱方式的转驱时机及注采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蒸汽吞吐转蒸汽驱开发效果最好,多元热流体吞吐转多元热流体驱略差。蒸汽驱最优注入参数为:转驱压力5 MPa左右,采注比1.3,井底蒸汽干度0.4,注入温度340℃,注汽速度240 m3/d。  相似文献   

12.
板式换热器中蒸汽凝结换热特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板式换热器的蒸汽凝结换热试验台上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取蒸汽完全凝结和部分凝结两种典型工况下的换热和压降特性.且就板式换热器中蒸汽凝结过程的换热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到了一个在板片槽道中蒸汽凝结换热系数关联式.并推荐用于板式换热器的蒸汽凝结换热系数的计算.  相似文献   

13.
高能气体压裂用气体发生器外壳是施工成败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在分析PVC管和3640环氧树脂管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可重复使用的金属外壳,并对泄气结构,峰值压力近似计算,外壳防转和防冲等问题作了说明。经大庆六井次油井试验,证明原理正确,方案可行,使现场试验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4.
稠油组合式热力开采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目前常规稠油开采技术,进行了稠油组合式热力开采工艺数值模拟研究,对开发方式转换时机、蒸汽注入速率、采注比、蒸汽干度等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出蒸汽吞吐过度到蒸汽辅助重力驱油的最佳转换时机为井间联通温度达到120℃,蒸汽注入速度为100~150 m3/d,采注比为1.2,注入蒸汽干度为0.5以上;建议对于未开采油藏,先进行一定轮次的蒸汽吞吐开采再转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开采。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汽油机掺水蒸汽的新装置,通过在NJ-70车用汽油机上的试验,对发动机的工作参数进行了实测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汽油机掺水蒸汽的工作过程建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汽油机掺水蒸汽的新装置,通过在NJ-70车用汽油机上的试验,对发动机的工作参数进行了实测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汽油机掺水蒸汽的工作过程建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水平裂缝-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物理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自行研制的三维高压模型本体 ,利用原有蒸汽驱三维物理模拟试验系统 ,进行了超稠油油藏的水平裂缝蒸汽辅助重力泄油 (FSAGD)室内物理模拟试验。试验表明 ,FSAGD具有和水平井蒸汽重力泄油 (SAGD)相类似的渗流及传热机理。与常规蒸汽驱和SAGD相比 ,FSAGD可以明显提高蒸汽波及系数和最终采收率。根据试验结果可将FSAGD过程分为 3个阶段 :预热阶段、稳定泄油阶段和降压开采阶段。为实现稳定泄油 ,应保证一定的注汽速度和较高的注汽干度。对射孔、蒸汽附加氮气、储层纵向非均质性等因素对FSAGD开采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表明 ,生产井适当补孔和蒸汽附加氮气均有助于提高采油速度和累积油汽比 ,但不能提高原油最终采收率 ;5倍级差以内的储层纵向非均质性对蒸汽波及系数和最终采收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林美强 《科技咨询导报》2010,(2):130-130,132
印尼褐煤的干燥可以选用蒸汽管回转干燥、热风型转筒干燥和气流干燥等工艺,印尼褐煤的干燥采用蒸汽管回转干燥经济性最好,工艺性选择可行。  相似文献   

19.
利用蒸汽直接加热给水的过程中,蒸汽经配汽管喷入水空间时,由于蒸汽泡的体积变化及蒸汽与周围水之间的湍流混合,在水空间内形成强烈的振动噪声.针对这一问题,采用不同结构的配汽管,在不同的水温和蒸汽流量下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喷注A声级噪声主要受水温和蒸汽流量的影响,其中又以水温为主,蒸汽流量和A声级噪声间并不完全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0.
辽河油田曙一区深层超稠油油藏经历多年蒸汽吞吐开发,取得了一定的开发效果,但进入吞吐开发中后期,面临周期产油量低、油汽比低及稳产难度逐年增大等问题,蒸汽吞吐后接替技术的研究已迫在眉睫.在室内利用高温高压比例物理模拟装置,针对蒸汽吞吐后转蒸汽驱的影响因素、调控策略和生产特征开展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蒸汽吞吐阶段形成的温场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