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社会公平是一种价值判断,建立在权益平等的基础之上。社会变革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社会发展的副作用",其中社会不公问题首当其冲,社会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均出现了极为显著的不平衡,社会公平缺失极易造成社会不同阶层和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加剧,影响社会心理,导致了群体和个体心理失衡。分析了社会不公与心理失衡的内涵,阐述了社会不公的表现及其导致心理失衡的类型与心理失衡的五种危机,指出了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平抑社会不公平感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基于付出-回报失衡模型,以1 318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大学生付出-回报失衡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积极心理资本问卷,探讨社会支持在付出-回报失衡与积极心理资本之间的中介作用及此作用在不同生源地类型群体中的差异性。结果发现:(1)付出-回报失衡感与过度投入显著正相关,与社会支持、积极心理资本显著负相关;过度投入与社会支持显著负相关,与积极心理资本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与积极心理资本显著正相关。(2)社会支持在付出-回报失衡感与积极心理资本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过度投入与积极心理资本之间存在社会支持的遮掩效应。(4)不同生源地类型学生能够调节付出-回报失衡感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在城市学生中,付出-回报失衡感对感知社会支持程度的影响相较于农村学生而言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3.
伟大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社会转型期,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往往处于无序状态,新旧体制交叉的冲突与磨擦,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社会失控和失调,加上人们思想上的变异和心理上的失衡,使得少年儿童对市场经济大潮在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容易良莠不分,这也使得少年儿童的社会化呈现出复杂的特征,给少年儿童教育增加了难度。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出现的一些社会矛盾的加剧,比如,体制不完善、权力失衡、机会不均等、规则不合理、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等等,导致了公众心理的失谐,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要实现我国公众心理从失谐到和谐,应做到以下几点:必须坚持改革,完善和谐社会的体制基础;贯彻机会均等的理念,形成机会均等、规则合理、公平正义的社会;建立健全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践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平衡社会利益关系,形成合理的分配机制和利益格局;加强公众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的和谐,包括个体内心的和谐以及人与人关系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就是要洞察社会成员的心理状况,及时调整相关政策措施,满足人们的合理需要,解决存在的社会问题,干预不良社会行为和激励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社会行为,塑造积极健康的社会心理,从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积极健康的社会心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必须弘扬和强化当今社会积极健康的社会心理,疏导社会的消极心理,加强社会心理建设,优化整个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7.
杨向明 《科技资讯》2006,(35):136-13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实践问题,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对目前社会经济发展失衡的成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路径进行了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我国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实质是利益调整引起的利益失衡,说到底是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正视社会利益矛盾,并且要善于化解社会利益矛盾,同时要建立起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苏建欢 《科技信息》2011,(12):I0043-I0043
本文针对社会转型期部分大学生表现出道德失范、心理失衡、行为错位等人文精神缺失现象,剖析其成因,提出了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的主要途径和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0.
胡源 《咸宁学院学报》2009,29(2):115-116
高等教育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作用。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载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仅为实现现代化目标培养高素质人才,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我们应该调整好高等教育内部的结构关系,以促进高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人类社会正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投资是关键,还要有知识传播扩散的机制和网络系统,其次是知识经济对人的知识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要求个人的终身学习并要求学习型社会的创建,知识的生产、传播和转让在知识经济中起关键作用。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图书馆有不同的地位和职能。  相似文献   

12.
区域经济是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这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而地形复杂、人口众多却分布不均、资源丰富而人均不足、历史悠久而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区域经济及其重心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大体上分为区域经济重心与政治中心统一一体和分离分化两个历史阶段。了解区域经济发展及其重心迁移的历史演进,结合现实把握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发展规律,是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布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罗萍 《孝感学院学报》2012,32(3):107-111
1930年代国内盛行的统制经济思潮,给民营企业发展造成很大冲击。其一,民营企业发展形象在统制经济思潮中趋于低小;其二,民营企业发展愿望在统制经济思潮中遭到冷落;其三,民营企业发展困境在统制经济思潮中受到漠视。这样,统制经济思潮从社会舆论压力和大众认知趋向的角度,与国民政府发达国家资本,节制私人资本的政策合流,一起推动中国现代工业的主体形态由私营经济向国营经济转变。然而,统制经济思潮中所浸透的国人希图依靠国家力量,借助发达国家资本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强盛的梦想,却在官僚权贵资本主义借机膨胀不断吞噬民营经济的过程中走向了破碎。这其中的历史教训,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4.
区域环境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但区域环境条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区域环境条件直接影响到区域的开发程度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的空间结构和空间布局。也就可以说,区域环境条件是创造区域经济发展的潜在能力,实现区域经济飞跃根本。  相似文献   

15.
在师范院校政教系政治经济学既是政治理论课又是专业基础课。搞好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不仅对于学生学习好后续课程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理论兴趣、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政治经济学课教师必须不断改革,在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上创新,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才能使政治经济学的教学更加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园区经济是现代经济发展的趋势,是增强经济实力和提升产业结构的重要方式,也是现阶段提高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提高发展能力和竞争实力为出发点,着力构筑适应现代经济发展要求的园区经济新格局,推动太原经济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必须从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旧的思想观念中解放出来,树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观念,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我国十几年的改革开放的实践已证明,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循环经济与科技法的价值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法在科技发展中扮演了建构性的角色,传统的科技法只注重科技发展的经济价值,与传统的线性经济之间存在着某种天然联系。循环经济本质上是生态经济,又是与科技紧密结合的经济。在面向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有必要对传统的科技立法实行“价值转向”,而科技法的生态价值取向就是循环经济取代传统线性经济在法律上的反映。科技立法主体应该以整体主义思维方式,正确的科学技术观,“尊重自然”的生态伦理意识,实现科技立法的价值转向,扫清循环经济发展在科学技术上的障碍。  相似文献   

19.
张毅  尚菊红  陈爱莲 《山西科技》2009,(6):20-21,27
文章阐述了建设绿色经济市的思路、条件和构想,强调了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绿色经济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政府制度构建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理念,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优质经济的有力工具,发展循环经济离不开政府制度的支撑。结合生态经济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政府制度构建与循环经济发展理论的内在联系,研究我国政府制度构建对循环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提出几点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政府制度构建的政策建议,为政府职能部门决策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