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藏大学学报》2005,20(3):35-35
最近,校学术委员会对各院部、各单位上报的19项课题进行了严格评审,确定学院汪孝若教授的《区域历史地理——西藏地名结构与化研究》(专)、艺术学院阿旺晋美教授的《丹巴绕旦教授唐卡绘画艺术传承研究》(专)和卓玛助教的《藏族拉弦“哔旺”技法》、图书馆格桑旺堆讲师的《藏族学描写鉴赏》(专)和樊海平馆员的《信息素养教育与我校人才培养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2.
阿顿大师是享誉西藏画坛的绘画大师,也是新勉唐派的重要传承人。他多次参加过西藏各大寺院壁画的设计、绘制、修复等工作,对西藏壁画的抢救和保护方面业绩突出;他还培养了众多弟子,为传承新勉唐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主要围绕着西藏传统绘画新勉唐派的渊源、历史、绘画风格及其传承方面对大师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3.
九寨沟黄龙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区,是我国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90年,九寨沟被列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首,1991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风景名录>,1992年12月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从此登上世界旅游的宝座,成为中外游客向往的神奇的"萝幻世界".  相似文献   

4.
《西藏大学学报》2009,(4):31-31
近日,经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评审,分别由我校艺术学院霍守义教授、万代吉讲师申报的“西藏民间美术资源的调查研究”和“藏族民间祭祀舞蹈研究”获200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立项资助,共获资助16万元。  相似文献   

5.
温丽云 《科技信息》2011,(9):114-114
巴郎鼓舞流行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的藏巴哇、洮砚、柏林三个乡,是一种融说、唱、跳为一体的藏族民间古老的歌舞形式。当地藏族称巴郎鼓舞为"沙目",是吐蕃古老民间宗教文化的遗存,具有既祭祀又娱乐的双重内涵。巴郎鼓舞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第一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探寻巴郎鼓舞对传承藏族民间艺术和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舞蹈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化播报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联合国4月16日至20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这是中国政府第一次在联合国机构举办此类活动,同时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组织类似展览演出。本届遗产节分为主题展览和专场演出。由337幅精美图片组成的120余块展板和80余件珍贵实物,以及唐卡、云锦和剪纸艺术的现场制作得以充分展示;而以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昆曲折子戏、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长调民歌(中国和蒙古国联合申报)为主的歌舞表演也给观众带来高品位的艺术盛宴。  相似文献   

7.
文化播报     
法国“烹饪和美食”将申请“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国将于2008年向总部位于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申请,将法国的“烹饪和美食遗产”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由法国饮食界推动的“申遗”呼声日渐高涨。因此,在欧洲饮食史及饮食文化研究所、图尔大学两个机构联手倡议发起下成立了声援委员会,并正式向法国文化部提出了相关的要求。法国文化部支持这个建议,并认为这个提议非常符合教科文组织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精神。声援委员会认为“,烹饪是我们文化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是我们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民族特性的…  相似文献   

8.
在2009年9月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阿联酋召开,中国申报的端午节、粤剧、书法、篆刻、剪纸等22个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羌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等3个项目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上此前入选的昆曲、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以及与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等4项,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拥有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最多的国家。  相似文献   

9.
近观九寨沟     
九寨沟系嘉陵江上游白水江源头的一条大支沟,因沟内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1992年九寨沟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在九寨沟大面积实行退耕还林之后,为有效地解决“保景”与“富民”问题,国家每年拨专款800万元作为景区居民的生活保障费,同时安排600多名景区内居民从事相关服务工  相似文献   

10.
今年11月1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正式施行,与此同时,江苏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和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正式对外公示,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人薛福鑫榜上有名。这是继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获得的又一殊荣。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形成于苏州市吴中区胥口镇一带,是以木工领衔,集漆工、雕工等建筑工种于一体的中国古典建筑营造技艺。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发展,香山帮营造以技艺全面、水平精湛、特色鲜明、风格统一的建筑风格,奠定了在中国建筑史上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11.
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有限,"食品"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则少得可怜。优化"食品"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和审批,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适度增加"食品"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福建省南平市的良好举措值得借鉴。"食品"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生产性保护需要用工匠精神引领管理运营、食材用料、匠心制作、雅致营销和资金支撑,南平市的"蛋满灌"是"食品"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谋发展、匠心经营的优质案例。  相似文献   

12.
《青年科学》2014,(1):30-30
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介绍说,珠算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伴随中国人经历了1800多年的漫长岁月。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  相似文献   

13.
《世界博览》2009,(14):14-14
2009年6月30日,第33届世界遗产大会在西班牙塞维利亚闭幕。今年《世界遗产名录》中新增加了13处遗产,而德国德累斯顿易北河谷则被从《名录》中去除。中国今年申报的两个项目中,五台山成功入选,而嵩山需要留待2010年补充材料后由世界遗产委员会再度进行审议。  相似文献   

14.
《西藏大学学报》2006,21(4):5-5
今年,我校有6项目获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资助,分别是《格萨尔》研究所平措副研究员的《格萨尔的宗教化研究》、学院群培副教授的《藏族史学史研究》、公共教学部舒敏勤副教授的《新时期西藏社会矛盾与和谐西藏建设研究》、图书馆德萨副研究馆员的《网络环境下西藏地区藏信息资源可行性研究》、艺术学院格桑次仁副教授的《西藏传统绘画艺术的造型语言与形式研究》、经济与管理学院关郎宗贞讲师的《西藏近、现代商人阶层的形成与西藏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15.
《西藏大学学报》2011,(3):68-68
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我校6项课题获2011年度立项资助。具体项目为:旅外院才旦曲珍副教授的“关于天葬师的民族志研究”(一般项目)、图书馆现教中心才项南杰讲师的“藏族文献的类型特征及其发展演变研究”(青年项目)、师范学院拉巴泽仁教授的“现代汉藏语比较与转换研究”(西部项目)、文学院王志敬教授的“藏语语法的古今演变与发展”(西部项目)、图书馆、现教中心桑旦扎西副研究馆员的“《中图法》在藏文图书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西部项目)、理学院巴桑吉巴副教授的“拉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西部项目)。  相似文献   

16.
我校研制的“应答式脉冲轨道电路设备”,已由中国专利局于1986年12月24日正式授予专利权(实用新型)并颁发了专利证书。该项目发明人是通控系教师费锡康、丁正庭、王琼洲、潘行谦。这是我校被授予的第一项专利权,并于1987年4月以独家转让方式与铁道部通信信号公司北京器材厂签定了专利实施的  相似文献   

17.
鄂尔多斯婚礼习俗早在15世纪蒙元时期便开始形成,并以其特有的仪式程序一直流传在鄂尔多斯民间,至今已经发展演变为一种礼仪化、规范化、风俗化和歌舞化的民俗文化景观,于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根据《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介绍,鄂尔多斯婚礼有哈达定亲、佩弓娶亲、拦门迎婿、献羊祝酒、求名问庚、卸羊脖子、分发出嫁、母亲祝福、抢帽子、圣火洗礼、跪拜公婆、掀开面纱、新娘敬茶、大小回门等一系列特定的仪式程序和活动内容.  相似文献   

18.
藏传绘画不仅是藏族艺术的珍贵遗产,也是研究藏族化的重要形象资料和活的“标本”。目前,国内外学对传统绘画作品进行断代研究主要以经验断代分类法和自然科学手段断代分类。章中作结合多年的研究与教学实践经验,对西藏传统绘画作品的“经验断代分类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4月30日,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潘懋元、邬大光教授应聘为我校客座教授,何思安校长向他们颁发了聘书。潘懋元教授是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倡导者,高等教育学的开创者,1978年开始招收我国第一个高等教育学硕士;1984年主编并出版我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正式教材。1986年开始招收我国第一个高等教育学博士生;1988年潘教授领导的厦门大学高教所被评为全国高等教育学科的重点学科点。1997年该所被国家正式列为“211工程”第一批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潘教授今年2月被英国名牌大学赫尔大学授予荣…  相似文献   

20.
四川阿坝州蕴藏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目前已被列入国家、省、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共包含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13个领域多个项目,具有很大开发潜力;但现实保护工作中面临着诸多困难。本文在调查、总结其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概况及保护现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5.12”汶川地震后保护工作中面临的困境,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