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历史文化名城实地旅游感知形象评价是名城旅游形象设计和塑造的重要基础,而评价的关键是指标的选取.文章在遵循针对性、可感知、全面性等原则的基础上,从影响旅游者对名城实地旅游形象感知的客观因素中,筛选出实地旅游感知形象评价指标,从而为历史文化名城实地旅游形象评价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指标集.  相似文献   

2.
地方民族古籍文献与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地区的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是一种跨越时空的、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旅游活动,它以该名城为旅游服务的基础.由于地方民族古籍文献蕴含着极其珍贵和丰富的史料,因而,可从中发掘出具有地域特点、民族特色的旅游信息资源,并将其加工改造成具有旅游功能的吸引物或旅游环境,使之对客源地产生强烈的吸引力,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促进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历史文化名城——新绛古城城市发展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对于旅游环境的评价因子做出了类型划分,并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绛州古城旅游环境作出了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4.
旅游形象感知研究对于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八爪鱼网页采集器,收集游客在南京旅游时发布的微博评论共4772条,利用Rost Content Mining内容挖掘软件,对文本资料进行词频提取,将游客的旅游形象感知分为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和总体形象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旅游者对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历史文化名城"的认知度较高;旅游者对于南京的旅游形象感知集中在夫子庙先锋书店、中山陵、总统府等代表性景区;南京小吃也成为吸引旅游者的一大重要因素;在南京浏览的过程中,旅游者的总体感受是积极的,并且表现出了一定的重游意愿.该研究有助于明确南京旅游形象定位,能针对性地开展旅游形象提升工作.  相似文献   

5.
随着民族村寨旅游的纵深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如何营造市场吸引力成为其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从旅游者和民族村寨旅游本身两个角度,来构建市场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考虑到市场环境变化以及旅游者个性需求的不确定性等因素,采用了多级动态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并且以此进行实证检验,为民族村寨旅游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玥 《奇闻怪事》2010,(5):7-8,49
旅游环境是存在于旅游者周围的、时刻被旅游者所感知的并对其旅游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的事物和氛围。本文以文脉分析,为主要方法梳理了徐州的自然地理、交通、历史文化、经济、民俗和旅游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7.
古城正定旅游环境质量的数学评价模式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旅游环境质量与旅游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极为密切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是旅游环境质量问题。这里以历史文化名城正定为研究区域,在实地调查和与专家座谈的基础上设计问卷,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构建旅游环境质量数学评价模型,对古城正定旅游区的旅游环境质量做出了评判。  相似文献   

8.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旅游网站建设已越来越成熟,与此同时,旅游者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顺应旅游业发展的时代要求,本文从旅游者感知的角度出发,基于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影响旅游者选择旅游网站的因素以及各个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旅游者选择旅游网站的各因素按照其重要性程度排序依次是网站"服务""产品""保障""口碑"和"性能",旅游者对"产品"重要性的评价低于"服务",各因素综合影响旅游者对旅游网站的选择.基于研究结果,本文为旅游网站的营销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利用GIS开发工具MapX控件在VB编程环境下开发了山西省智能旅游信息系统.该系统除具有一般旅游信息系统的定位、查询等功能外,还增加了路径优化决策功能,即旅游者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旅游起始点、旅游目的地以及交通工具,系统便自动生成一条最优路径(最短距离或最少费用)供旅游者参考,这为旅游者自行安排旅游行程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相似文献   

10.
绛州古城旅游发展与其历史文化地位、遗产资源品味存在着错位,为此,对绛州古城旅游形象进行了调查分析.首先,对古城空间环境及旅游吸引物进行实地调查,就古城本底旅游形象进行分析.接着,通过旅游问卷调查,就旅游者对古城旅游感知形象进行分析.最后,就古城旅游形象的定位、塑造、宣传等方面进行了措施安排.  相似文献   

11.
以平潭海岛为研究区域,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将旅游活动对景区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定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旅游活动对环境的正面影响主要是经济方面,而负面影响则是垃圾、噪声污染等方面.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改进平潭旅游环境质量的对策与建议,以期实现平潭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构建了旅游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APH),对研究区2000~2011年旅游环境的总体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的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11年间鄂尔多斯市的经济发展较快,而社会和生态环境相对发展缓慢,导致旅游环境总体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性研究依据。方法采用文献分析、历史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结果以大旅游产业观念为指导,研究中发现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生态环境脆弱、各地旅游发展不均衡和旅游产品创新不足等问题。结论提出通过全面认识并整合区域内的旅游资源,合理控制区域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开拓大市场、构建大旅游产业是塑造区域整体旅游形象,促进地区全面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4.
旅游地的旅游环境质量与其旅游业持续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以北京市怀柔区为例,通过征询相关专家意见,并结合实地调查,构建出由旅游地资源环境、旅游地自然生态环境、旅游地社会服务环境、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和旅游地信息环境等分环境组成的怀柔旅游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怀柔旅游环境质量进行了定量评价.评判结果和实际的怀柔旅游环境质量相符.最后依据评价结果的分析,对照怀柔的实际调查情况说明,分别对每个分环境提出具体的优化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人们把旅游发展视为一种经济活动,偏重追求其经济效益,而忽略旅游对环境的影响,使旅游环境成为制约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建立完善的旅游环境评价体系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文章对乌鲁木齐旅游环境存在问题、旅游环境评价的原则和评价模型建立的方法进行了探讨,旨在为乌鲁木齐的旅游环境评价提供理论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借鉴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成果,初步探讨了岩溶洞穴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提出了发展的目标;分析了岩溶洞穴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包括负面影响分析、环境容量的计算、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评价方法等。  相似文献   

17.
旅游体验质量提升是实现历史文化街区文、旅、商融合的有效途径之一,而旅游体验质量不仅是心理满足的映射,还包含生理上的满足,并依赖于情境.该文基于具身理论构建了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体验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以2017年-2019年网络文本为数据源,利用内容分析法、IPA分析法和二次拟合模型对"江汉路及中山大道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体...  相似文献   

18.
旅游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共生、相互促进的关系。本文运用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对伊宁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两者的协调程度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近10年来伊宁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数及其协调发展度呈波动上升的趋势,且均有进一步提升的潜力,因此,伊宁市今后应将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融入到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伊宁市旅游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进一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针对张谷英古村的环境、水体、院落等特色空间进行分析,旨在增强旅游部门的古迹保护意识,同时也可为同行们提供创作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