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0 毫秒
1.
针对电动拧紧枪的固定螺栓断裂的问题,运用大型有限元仿真软件ABAQUS,把多因素问题分解为两个单因素分别进行讨论,并建立三维模型,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找到引起螺栓断裂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电动拧紧枪的固定螺栓通过滑块连接副与电动拧紧枪悬挂系统的连接方式,实际上导致螺栓受到了近似对称应力的交变应力作用,是引起螺栓断裂的主要因素.本文提出了运用有限元软件把工程多因素问题分解,然后分别对各因素进行分析,找到问题的主要因素并提出解决的方案方法;为工程人员解决工程问题提供一套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航空发动机装配过程中螺栓预紧力一致性差的问题,建立螺栓连接转子有限元模型,获得螺栓在顺序拧紧和星形拧紧时预紧力的衰减规律和分布特点.进行螺栓预紧力实验研究,分析了拧紧顺序及拧紧速度对螺栓预紧力的影响,并揭示了预紧力随时间的衰减机理.结果表明:拧紧相邻螺栓会使预紧力大幅衰减;提高拧紧速度会使螺栓获得较大预紧力,使得连接结构更加稳定;螺栓拧紧后预紧力会在短时间内大幅衰减,衰减规律与扭矩幅值息息相关.因此,在发动机装配中,严格控制螺栓拧紧工艺的同时,预紧力短时间内的衰减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3.
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机器人机械手RBF神经网络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完全依靠人工带电拧紧高压输电线路耐张跳线引流板螺栓作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高空高压危险设计了一种双臂、双机械手的螺栓紧固带电作业机器人.在整个作业过程中着重对螺栓拧紧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了螺栓拧紧过程控制的RBF神经网络模型.将机器人的螺栓拧紧过程抽象为神经网络的非线性逼近控制问题,提出了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机器人螺栓拧紧状态监测控制方法.最后带电作业试验结果显示经过该控制方法机器人拧紧的螺栓联接可靠性增强,验证了所提出方法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性,同时进一步提高了作业效率、作业安全性及作业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4.
以PC为硬件平台、以NI公司LabVIEW软件为开发平台,开发了发动机振动测试分析系统,通过实际振动测试,确定了缸盖螺栓拧紧力矩与发动机机体振动的关系,这就为确定螺栓合理拧紧力矩范围提供了一种方便的测试与分析方法,它对指导车辆维修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对发动机设计、制造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横向载荷下止动盘螺栓松动失效,借助ABAQUS分析软件,对螺栓初始预紧力、摩擦系数、载荷幅值、载荷频率等进行分析,表明初始预紧力、载荷幅值、摩擦系数是连接松动的重要影响因素。结合止动盘螺栓实际使用状态,提出止动盘螺栓按材料限制最高拧紧力矩施加初始预紧力、定期检查并补充拧紧、安装弹簧垫圈等修理方式可有效防止松动失效。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可调桨模型试验的数据得出桨叶螺栓的受力情况。分析了影响桨叶螺栓拧紧力矩的因素;提供了一种可调桨桨叶螺栓拧紧力矩的可行的算法;以及船厂拧桨叶螺栓的实际操作。初步分析了可调桨桨叶螺栓拧紧碰到的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7.
为开发符合动态特性的轻质车轮,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建立镁合金车轮的模型,对车轮的弯曲和径向疲劳试验进行动态模拟和分析.为使车轮应力分布更合理,提出先确定质量设计结构,再比较应力的优化方法,并用此方法对车轮的轮辐和螺栓孔个数进行优化.结合拉丁超立方抽样和正交设计对车轮的结构参数进行最优化设计.最终设计出的车轮在减重37%的基础上仍满足动态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介绍了其他行业常用螺栓拧紧方法及航空发动机及其衍生产品装配过程螺栓拧紧方法的选择与分析,意在找出最为合理的拧紧方法,为今后装配过程起到一定的帮助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MC900瞬时记录仪对一款2.8L排量柴油发动机的飞轮螺栓拧紧轴向力进行测量,针对现有30N·m+90°的拧紧工艺出现轴向力不稳定的现状,提出拧紧轴反转消除螺栓接触表面毛刺的“磨光”工艺改进方案.对比分析一次“磨光”和二次“磨光”试验的效果,并对磨光时采用的力矩和转角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70N·m-180°+30N·m+70°-180°+30N·m+90°的二次磨光拧紧工艺对飞轮螺栓轴向力稳定的保证有明显的改进.  相似文献   

10.
螺栓紧固件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其扭矩系数反映了在拧紧过程中预紧力与扭矩之间的关系.目前螺栓扭矩系数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圆环端面螺栓,对于其他端面类型螺栓的研究相对较少.通过受力分析,建立了六角端面六角头螺栓的力学模型.利用圆环端面扭矩的计算公式,推导出六角端面六角头螺栓预紧力与扭矩的关系,并给出扭矩系数的精确计算公式.然后采用拧紧试验机对不同尺寸螺栓的扭矩系数进行实验测量,将理论结果与实测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线控制动系统缺乏自适应识别车辆特征信息和硬件模块连接数量的问题,研究了一种融合自识别功能的线控制动系统,包括多个压力调节阀、轮速传感器、转向角传感器和中央控制单元,通过中央控制单元自动识别制动系统硬件部件的连接状态,使得制动系统能够选择适宜的工作模式,将车辆以40 km/h的速度分别在附着率为0.8和0.4的路面行驶,完成检测识别挂车是否连接在牵引车上、识别传动轴上轮速传感器和压力调节模块和识别转向角传感器和横摆率传感器的实车测试。结果表明,当车辆采取紧急制动时,带有自识别功能的线控制动系统利用中央控制单元能够通过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检测到轮速传感器、压力调节模块、转向角传感器等硬件的连接状态,并将CAN通信信号反馈到制动总阀,为车辆提供有效的制动力,并且系统在高附着路面的调节能力优于在低附着路面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轮对轴承压装机微机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及软件设计。轮对轴承压装过程的控制实践表明,系统设计合理,工作可靠。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通过线控主动转向系统实现的侧翻控制,需要建立合适的试验台架.首先分析了面向侧翻的线控主动转向硬件在环实验平台结构,建立了整车模型、实验管理软件和硬件平台.硬件平台中包括转向器、磁粉制动器转矩模拟加载装置和数据采集装置.分别在75°方向盘角脉冲、25°方向盘角阶跃、20km·h~(-1)车速紧急调头、80km·h~(-1)车速双移线和70km·h~(-1)车速蛇形工况下,对仿真和实验下的表征整车侧翻程度的车身侧倾角进行了监测,得到两种结果相近,说明了该试验台架的侧翻实验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用单片机80C196的高速输入部件(HSI)与特性齿轮电涡流传感器构成的具有正反转差别的实时转速检测系统。重点介绍了高速输入部件在正反转检测中的硬件实现途径和软件设计方法。实践证明该系统测量准确。适合各种不同的转速测量。  相似文献   

15.
一种新型动力吸振式轮边驱动系统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一种基于电机摆动式动力吸振原理的新型轮边驱动系统,推导其振动力学微分方程,在MATLAB与ADAMS仿真软件中建立三自由度振动模型,进行车身加速度和车轮动载功率谱密度的仿真分析,验证了理论公式及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并以车身加速度与车轮动载为指标,将该系统与一般轮毂电机驱动系统对比研究其改善车辆平顺性和车轮接地性的效果.结果表明,这种新型轮边驱动系统可有效降低车身加速度和车轮动载,从而显著改善车辆平顺性和车轮接地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室内运输自动导引车(AGV)导引技术存在灵活性差、开发成本高、路径维护烦琐等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款基于开源机器人操作系统(robot operating system, ROS)的室内运输AGV系统。该系统包括硬件层和软件层两部分。在硬件层,综合考虑现实需求、性能、成本等因素后进行硬件选型,同时搭建了AGV底盘和单舵轮行走机构,为软件层提供了一个稳定、灵活的运行平台。软件层设计包括ROS规划端和网页人机交互端两部分。ROS规划端进行AGV地图构建、自主定位、路径规划、路径跟踪、自主导航五大功能模块设计;网页人机交互端实现远程人机交互功能。测试结果表明,基于ROS的室内运输AGV系统能够有效地完成室内自动化运输任务,且路径维护灵活简便,整个系统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线控转向系统中,方向盘和车轮相互独立,为车辆实现最佳的稳定性提供了很大的设计空间.本文通过Simulink和CarSim软件联合仿真建立了带有线控转向系统的车辆模型,对车辆模型进行了稳定性分析;提出了基于线控转向系统的主动安全控制算法;通过CarSim和LabVIEW联合建立的硬件在环试验平台实现了整车仿真数据与硬件台架信号的互相通信,并验证了主动安全控制算法.这为线控转向车辆稳定性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基于载人月球车对行驶速度、乘坐舒适性及能量储备的要求,提出一种滚珠丝杠式馈能悬架技术方案。分析了其结构、馈能原理及悬架输出力,利用AMESim软件建立了传统悬架系统和馈能悬架系统模型,在阶跃激励和正弦激励下仿真了其车身加速度和车轮动载。结果表明,馈能悬架系统的两项评价指标较传统悬架小,其平顺性和稳定性更好,能够为可靠的月面运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9.
为避免车辆行车制动系统失效后用驻车制动系统制动时的后轮抱死甩尾等危险工况,对EPB应急制动时的防抱死控制策略进行研究.通过分析EPB的构成及工作原理明确基于EPB系统是可以实现后轮防抱死控制功能.通过对EPB执行器的结构、参数以及工作特性分析并进行台架实验来确定执行器零部件的特性,根据其特性确定执行器的控制方式,从而编写了EPB在应急制动时的控制软件.同时在装备了EPB的试验车辆上对控制策略进行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