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就地冷再生技术是一项经济环保的道路维修、养护技术,为推广该技术,对202国道鞍山段大修工程冷再生技术的施工方案、施工要点、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和总结,为后继工程提供样板和经验.  相似文献   

2.
公路工程的施工技术随着工程机械的机动和自动化的不断提高以及施工环境的特殊要求,施工的工艺和施工中采取的措施也再不断变化和改进中。本文从特定的施工环境从缩短工期、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提出了道路工程冷再生基层施工技术,从冷再生的特点、适用范围、工艺流程、设备、质量要求、效益分析等方面简述了冷再生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是近几年公路路网改善项目以及路面大、中修工程中广泛推广的一项最新的施工工艺。文章通过对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水泥稳定基层施工实践,为类似工程项目冷再生施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数据。  相似文献   

4.
在沥青路面大修工程中,就地冷再生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先进施工技术,因其旧料利用、经济环保、质量好、工期短等优点,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就地冷再生施工前的材料选择、机械设备的选用、施工阶段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重点介绍了冷再生技术施工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注意事项,促进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结合济聊高速流洪立交连接线改造工程旧沥青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施工工艺,对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施工技术和施工体会予以较为详细地阐述。  相似文献   

6.
全深式就地冷再生技术是近十年来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发展中的一大亮点,主要用于对基层进行重建和翻修的技术。本文以省道308线9km养护维修工程为例,重点从全深式就地冷再生施工准备工作、撒铺碎石、撒布水泥、冷再生机铣刨、整形和碾压、养生等环节对冷再生施工工艺进行阐述,并指出了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要点,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7.
我国前期建设的高等级公路大都采用半刚性基层,目前许多公路已破坏严重,需要进行大修,如何搞好高等级公路的大修工作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大修中对半刚性基层采取再生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目前鲜见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报道。本文结合某高等级公路大修工程,详细介绍了冷再生施工的工艺、方法和施工注意事项,为冷再生技术在大修工程中的应用积累了新的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8.
沥青混凝土路面现场冷再生技术作为一项在旧路改、扩建工程中的新技术已相当成熟并被普遍采用。而在我国该技术只处在摸索阶段,结合工作实践经验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冷再生施工工艺流程及施上技术控制要点进行了论述,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城市道路维修旧路路面冷再生施工工艺流程,结合武清开发区禄源道大修试验段施工实践,介绍了冷再生技术施工步骤,用水泥冷再生旧沥青混凝土、二灰碎石和路基土生成路面基层,分析了冷再生技术应用的制约因素,从而为冷再生技术在城市道路建设中的应用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0.
随着建筑经济的飞速发展,旧沥青混凝土道路日渐增多。应用现场冷再生技术是进行路面修补和养护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某路实际工程探讨了现场冷再生技术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以及施工中的应注意的几个事项。  相似文献   

11.
就地热再生技术在沥青路面养护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就地热再生技术在沥青路面养护工程中的应用,在新郑高速公路养护工程中采用该技术对沥青路面进行维修。通过对旧沥青混合料进行试验检测,分析旧沥青路面混合料中沥青结合料和集料的性能衰减,并通过不同掺量的性能试验,确定合理的再生剂和新沥青结合料掺量,使沥青性能得到有效再生。通过添加新集料对旧沥青混合料中的集料进行配合比设计,使集料级配得到有效恢复。工程实践表明,旧沥青混合料经过掺加再生剂和新沥青及新集料后形成再生沥青混合料,其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2.
布液浸出技术是原地爆破浸出工艺的关键技术之一.浸出效果的优劣与布液是否均匀和浸出操作是否合理密切相关.围绕矿堆的产状和物理特征、矿石浸出性能,并结合原地爆破浸出实践,对布液原地爆破浸出工艺布液方法选择和浸出过程控制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沥青路面现场微波加热再生模型与实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求解微波加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内的温度分布,研究了由于沥青混合料介电常数和比热容是温变参数,从而导致电磁场分布和吸收微波功率的非线性变化.建立了电磁场控制方程和热传递方程耦合的二维非线性热电耦合模型,提出了按微波周期为时间步长交替迭代求解该非线性模型的求解方法.使用了工作频率为2.45 GHz的微波系统,通过连续或间歇辐射加热方式,对不同体积的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加热实验.实验结果证实了微波加热再生通过辐射热传递能实现瞬间体积加热,具有快速、加热均匀、保证质量和无污染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煤矿资源利用最大化及节能环保,根据章村矿实际情况,提出章村煤矿坑口煤基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模式.研究坑口电厂双高粉煤灰利用技术及高效烟气脱硫技术,解决双高煤粉灰的利用难题;开发水泥厂窑炉余热的低温发电技术及矿井废热低品位热能回收技术,用于井筒防冻和建筑空调.该研究为煤基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提供了有效方法,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presents some insights on the state-of-the-art practice that has been utilized recently in the inplace structural strength and fatigue analysis for topsides on deepwater floating platforms such as tension leg plat-form (TLP) and semi-submersibles. Emphases are put on analysis software,geometric and mass modeling,hydro-dynamic loading and its mapping,and analysis procedures. In addition,for the in-place analysis using structure analysis computer system (SACS),the procedure of 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 (VBA) is developed to map AQWA-LINE hydrodynamic loading to the SACS integrated hull/topsides model;for the in-place analysis using structure engineering system analysis model (SESAM),many computer aided applications are made to aid the post-processing. These applications have been used in structural analyses for a few TLP and semi-submersible plat-form topsides,and are briefly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6.
对旅客列车垃圾的理化特性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提出了旅客列车垃圾的规范取样方法,测定了垃圾的组成,分析了垃圾中C、H、O、N、S的含量,测定了垃圾的水分、可燃分及灰分含量的三组分构成及发热量,为探索旅客列车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技术途径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张莉 《孝感学院学报》2012,32(1):116-120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资源梯次循环利用是建设"两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的任务和目标。武汉市目前资源循环利用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建立有利于资源梯次循环利用的产业结构优化机制、信息平台联系机制、投融资市场机制、宣传教育机制和科技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将农田中坑塘湿地改建用于储存降雨径流和农田灌溉排水进行回用的水循环系统构建方法,在提出水循环调蓄湿地体积估算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调蓄湿地水循环利用系统,分析了高效净污载体、微生物筛选与附着、水生植物群落配置和水动力微循环交换系统等水质净化技术,指出区域降水量和降雨历时是影响水循环调蓄湿地体积和循环水利用量的重要因素。对上海崇明水稻田循环调蓄湿地系统进行了设计与构建,循环调蓄湿地运行后共节约灌溉水量6 239.9~9 359.9 m3。  相似文献   

19.
沥青再生技术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健 《山西科技》2009,(2):96-97
随着公路养护技术的发展,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由于其特有的环境保护的效应日益受到重视。文章结合某国道改建项目中厂拌冷再生试验路铺筑,提出沥青再生技术设计及施工中需要重点注意的一些问题,为类似项目的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回收服务需求,解决了多服务方式、多规模的回收连锁店选址优化问题。构建了建设与服务成本最小化和客户满意度最大化的回收连锁店双目标选址模型,并针对模型的具体特征,将交叉与变异算子和精英保留策略等与基本蘑菇繁殖算法相结合,设计了改进的蘑菇繁殖算法对模型求解。通过对某电子产品回收连锁店的选址优化实例,确定其服务方式和选址的数量、位置及规模。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算法的可行性。同时,不同的服务方式及规模选择,对回收连锁店的选址有显著影响,企业相关决策者可通过合理提供不同服务来提升利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