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标本采集、鉴定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研究了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区系组成及其地理成分.结果表明:历山保护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 246种,分别隶属于111科499属,其中裸子植物4科5属8种,被子植物107科494属1 238种(双子叶植物93科399属1 040种,单子叶植物14科95属198种).温带分布成分占绝对优势,其中温带科28科,占总科数的25.23%;温带属337属,占总属数的76.94%,说明本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热带科42科,占总科数的37.84%;热带属90属,占总属数的20.53%,表明本区系在发生发展过程中与热带成分相联系的历史渊源.种的分布区类型中,中国特有分布500种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温带亚洲分布和东亚分布.  相似文献   

2.
贵阳二环林带现有种子植物489种,隶属于107科334属.科级区系成分中,热带性质的占总科数(除世界分布科外)的64.79%,温带性质的科占32.39%,中国特有科占2.82%;属级区系成分中,有15种分布区类型和12种变型,其中热带分布133属,占总属数(除世界分布属外)的44.33%,温带分布共157属,占52.33%,中国特有7属,占2.33%.该区植物区系介于热带与温带之间,属亚热带区系性质.  相似文献   

3.
万家寨引黄工程北干线沿线有种子植物612种,分别隶属于283属,66科,其中裸子植物2科4属7种;被子植物有64科279属605种(其中双子叶植物55科224属478种;单子叶植物9科55属127种).属的区系成分中温带分布成分占绝对优势,其中共183属,占总属数的79.22%,说明本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种的分布区类型中,中国特有分布最多,共有174种,占总种数的29.24%,其次是温带亚洲分布和东亚分布.  相似文献   

4.
青崖寨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太行山脉南段,共有野生种子植物90科,354属,686种,其中含15种以上的优势科有13科,含5种以上的优势属共16属,它们构成保护区植物区系的主体.该区系地理成分复杂,热带分布属共66属,占总属数的21.02%,温带分布属共240属,占总属数的76.44%,中国特有属有8属,占总属数的2.55%.结果表明:该区系具明显的温带性质,但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与热带也有一定的历史渊源.该区系起源古老,具有一定的特有性;区系中地面芽植物占优势,高位芽植物相对较少.研究表明:该区系具华北植物区系的特点,在太行山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调查研究,漳卫南运河(德州段)河道范围共记录种子植物35科91属118种.超过10个种的科有:菊科21种,禾本科16种,区域性单种科达13科.区域种子植物以广布科和泛热带至温带分布科居多,广布科共计15科57种,分别占种子植物科和种的42.86%和48.31%;泛热带至温带分布的科共10科20种,分别占种子植物科和种的28.57%和16.95%;属的区系分析中温带区系成分占据很大优势,为44属,占总属数(除世界分布)的63.77%,另外热带分布属24属,占总属数的34.78%.表明该区域种子植物区系有明显的温带性质,并有热带边缘区系成分.  相似文献   

6.
陕西黄龙山褐马鸡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陕西黄龙山褐马鸡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种子植物种类较丰富,共有种子植物96科、392属、729种.种子植物区系优势科较多,优势属贫乏.主要的优势科有菊科、禾本科、蔷薇科、豆科、毛茛科、百合科、唇形科等;单型属较少,少型属较丰富,且以草本植物为主;中国特有科、属贫乏 .无中国特有科,仅有4个中国特有属.地理成分较复杂和多样,科的地理成分有7个分布型,属级的地理成分有15个分布型,科的地理成分以热带分布最多,占本区总科数的55.9% ,热带分布的科中以泛热带成分为主,属级的地理成分以温带分布居首位,占本区总属数的 77.4%,其中以北温带成分为主.植物区系温带性质显著,区系起源古老,并兼有一定的年轻成分.  相似文献   

7.
在对莆田至永定高速公路评价区野外实地调查并结合文献研究资料,系统整理出评价区维管束植物名录的基础上,对该区域的植物种类组成和区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评价区共有维管束植物1 914种,隶属于831属,213科,植物物种多样性较为丰富.在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中,科级水平上,热带性质的成分居主导地位,占总科数的62.5%,尤以泛热带成分分布居多,世界分布次之,占总科数的48.7%,温带分布亦较丰富,占总科数的17.1%.属级水平上,热带成分亦占优势,占总属数的60.7%,温带分布多于世界分布,分别占总属数的12.3%、11.8%.评价区具有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与热带植物区系关系密切,特有性成分占有一定比例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新疆库车野生维管束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对新疆库车县北部天山山地,山前砾质戈壁和南部冲积平原地带分布的植物和植被进行了野外考察,经初步整理和统计分析表明:①研究区共有野生维管束植物72科308属732种,其中野生种子植物68科303属726种,分别占中国种子植物总科、属、种数的19.8%,40.67%,2.36%,占新疆种子植物总科、属、种数的68%,61.96%,21.03%.②在库车县分布的303属野生种子植物属的分布类型中(不包含世界分布),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占该地区植物总属的90.94%.其中北温带分布占46.06%,旧世界温带分布占16.54%,地中海和西亚至中亚分布占16.14%,其后依次为热带分布占9.06%、中亚分布占5.91%、温带亚洲分布占4.33%、东亚分布占1.97%.说明本地区种子植物区系中北温带、地中海、西亚至中亚和旧世界温带成分占明显优势,表现出该区植物分布的温带性质,同时与中亚、温带亚洲和热带有一定的交流,而与东亚交流很少.  相似文献   

9.
中国帕米尔高原约有种子植物59科303属963种(包括变种).该区种子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较为复杂,联系广泛.温带性质的属有254属,占总属数的83.8%,热带性质的属有13属,占总属数的4.3%;温带性质的种有723种,占总种数的75.1%,热带性质的种有17种,占总种数的1.8%.该地区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同时受到热带植物区系的影响.另外在区系科属分级水平上,寡属科、单属科占绝对优势,而超过20属的大科在该区仅有3科,却占总属数、总种数的35.9%和38.6%,区系优势现象十分明显;单种或少种属也较多,属种比值偏高.  相似文献   

10.
根据野外调查及查阅资料,对安徽界首两湾国家湿地公园维管植物组成及区系成分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该区系共有野生维管植物59科150属216种(维管植物61科162属230种).其中,蕨类植物4科4属4种,被子植物55科146属212种.单型或单种的科属较多,分别占总科数、总属数的52.5%和78.2%.豆科包含9属16种,菊科20属30种,禾本科21属28种,为该湿地公园的优势大科.本区系野生维管植物59科可划分为5个类型及2种变型,以世界广布型为主,除去世界广布科后,热带广布科占81.3%;所有野生维管植物按150属划分为12个分布区类型及8个变型,属的分布区类型中温带分布型所占比例最高,为42.7%.从科与属的角度来看,该区系具有温带与热带的双重特性,与湿地公园所在区域处于暖温带与北亚热带之间的过渡区相符合.  相似文献   

11.
福建邵武将石地区的植物区系处于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华东地区,有维管束植物173科461属915种(含种下单位).该区植物种类丰富,具有许多珍稀、古老、孑遗植物成分.在科、属水平上对其区系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热带分布类型的科占绝对优势,共77科,占53.1%;温带分布类型有37科,占25.5%;属的区系成分中,属的热带分布类型计197属,占区总属数的52.2%,温带分布类型共有169属,占44.9%.可见该植物区系的热带、亚热带成分占主导地位,温带成分次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种子植物区系成分和庐山自然保护区关系最为密切,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次之,和五台山自然保护区的差异较大,这主要由它们生态地理条件、区系成分组成的差异所决定.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凉水原始红松阔叶林自然保护区区系特点.凉水原始红松阔叶林属于长白植物区系,植物种类丰富,共有种子植物80科243属444种.最大的科是菊科,共有植物48种;植物种类超过20种的科有杨柳科、毛茛科、蔷薇科、禾本科、莎草科等.属于这些科的植物共有152种,占凉水种子植物种类总数的34.23%.裸子植物1科4属6种;被子植物79科239属438种,其中双子叶植物63科188属352种,单子叶植物16科51属86种.植物分布区类型分析表明凉水原始红松阔叶林内种子植物可分为4大类性质的区系成分,共有16个分布型16个变型,种类成分较复杂,区系性质为温带性质,特有种所占比例较高,区系古老,区系来源为温带区系成分.  相似文献   

13.
广西猫街鸟类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采自广西西林县猫街鸟类自然保护区的413份苔藓植物标本整理和鉴定,得到该区苔藓植物33科66属153种(含亚、变种)。其中藓类植物23科53属116种,苔类植物10科13属37种,有65种为广西首次记录。其区系地理成分多样,与其他区系紧密联系。该区以东亚成分为主,占总数的32.03%,温带和热带成分所占比例也较高,反映该地具有南北过渡的特点,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相一致;中国特有成分较高,占总数的12.42%,处于我国特有种属分布中心的过渡地带上。在进行的优势科、属分析中,优势科为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灰藓科Hyp-naceae、丛藓科Pottiaceae、曲尾藓科Dicranaceae、地萼苔科Geocalycaceae、凤尾藓科Fissidentace-ae、叶苔科Jungermanniaceae,占优势的属为凤尾藓属Fissidens、曲柄藓属Campylopus、青藓属Brachythecium、灰藓属Hypnum、叶苔属Jungermannia和异萼苔属Heteroscyphus.该地苔藓植物主要成分以热带、亚热带成分和温带成分为主,处于温带向热带过渡的地段上。  相似文献   

14.
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科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相当丰富, 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66科715属1 948种. 统计分析表明,菊科、蔷薇科、禾本科等31科是本区系的优势科, 木通科、槭树科、猕猴桃科等12科是本区系的表征科. 对各科的分布区类型和部分科的分布范围的分析结果表明, 该区是热带成分与温带成分的交汇和过渡地区. 基于 3 个被子植物分类系统对该区系的原始科进行分析, 显示该区系的起源具有明显的古老性.  相似文献   

15.
庞泉沟保护区有种子植物81科344属806种。其中野生种有786种;裸子植物2科6属9种,分别占全国同类别的20%,15%,4.7%;被子植物79科338属797种,分别占全国同类别的27%,11%,2.97%。科的分布区类型以世界分布的科占优势,占种子植物总科数的44.44%,其次是温带分布。属的分布区类型以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其中北温带分布型占的百分比最高,占本区种子植物区系中非世界属数的50%。  相似文献   

16.
继2003年钟海秀对历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作研究之后,本文再次对该区苔藓植物进行了采集鉴定,结果表明历山自然保护区有苔藓植物共计21科35属45种.与钟海秀的研究有10科24属42种不同,其中1科2属2种为山西省新纪录.区系成分以北温带成分为主,占总数的62.16%,温带亚洲成分次之,占16.22%.热带亚洲、旧世界热带等成分的少量存在,又反映了本区苔藓植物区系的热带残遗性和古老性,说明历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区系成分具有由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明显特点.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野生藤本植物共有160种(包括变种),隶属于25科46属,基本特点是小型科属和单种科属较多,而大型科、属较少.区系成分分析表明,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成分在各种成分中居首位,占21.74%,泛热带成分占19.57%,东亚成分为15.22%,热带亚洲成分为10.87%.河南藤本植物属的区系成分统计表明,热带成分温带成分大致相当,各类热带成分占总属数的43.48%,各类温带成分占总属数的43.48%.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实地调查,对峒河国家湿地公园的维管植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峒河国家湿地公园共有维管植物1 485种,隶属766属和179科,其中湿地植物(含水生植物)73科186属285种,分别占维管植物总数的40.78%,24.28%,19.19%;地理成分复杂,科的分布有11个类型,属的分布有15个类型;属的地理成分中,热带成分(327属,占46.25%)略高于温带成分(288属,占41.00%),植物区系呈现出一定的过渡特性.最后给出了相应的保护建议,为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鄂西木林子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2.1.2 东亚分布属的分析东亚分布是从喜马拉雅一直分布到日本的一些属。东亚分布属(包括变型)在本区系有91属,136种(包括变种),分别占本区系属种数的20.40%和13.01%,隶属于46科。中国东亚分布属共294属,木林子东亚分布属占其31.29%。本区系91属中木本属有48属。木本科18科。在这91属中,仅猕猴挑属(Actinidia)和沿阶草属(Ophiopogon)各有5种,25属2~4种,其他64属仅1种出现于本区系。给人印象深刻的是单种属达13属,占本区系该分布型的14.13%;少种属(2~6种)26属,占该分布型的28.26%;其中古老、孑遗的属种会多,也不乏较为特化的类群,这反映了该分布型植物在亚洲温带区系形成和发展中的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梵净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含石松类植物,下同)的区系特点,结合野外调查、标本鉴定及资料整理的方法,调查了梵净山蕨类植物种类,并分析了梵净山蕨类植物属与种的各种区系成分。主要结果有:1)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28科,87属,324种,7变种和3变型。2)属的区系分析表明本区蕨类植物区系在属一级上带有明显的热带性质,但温带成分对本区区系也有一定影响。3)种的区系分析显示本区蕨类植物区系在种一级上具有温带性质,处于东亚蕨类植物区系的东翼及我国蕨类植物区系的中心区域,热带亚洲成分向北扩散也对本区蕨类植物的区系特征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