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草药对日本血吸虫尾蚴钻肤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采用离体琼脂实验和在体灌胃实验观察几种中草药对日本血吸虫尾蚴钻肤的影响.射干体外对日本血吸虫尾蚴的钻穿有明显抑制作用,商陆、徐长卿灌胃后对尾蚴钻穿有抑制作用.射干、徐长卿的防蚴效果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中草药(尤其消炎镇痛类中草药)在血吸虫病的预防(尾蚴钻穿环节)中有着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动物建立血吸虫病病理模型常用于寄生虫学教学及科研,本实验可直观的展示血吸虫病的生活史过程及血吸虫对机体损害情况,同时,可采集到血吸虫虫卵、童虫、成虫、血清等材料,提供教学、标本制作及进行相关的科学研究。血吸虫成虫的获取,一般先将动物处死后用针  相似文献   

3.
封洲禁牧对鄱阳湖疫区血吸虫病水体感染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金保  王小红 《江西科学》2004,22(3):176-180
简介了鄱阳湖血吸虫病的流行概况,巧妙地设计出不灭钉螺、采取封洲禁牧等综合措施,从而做到有螺无害、净化草洲,有效地降低鄱阳湖疫区血吸虫病水体的感染性指数。  相似文献   

4.
血吸虫病是危害性极为严重的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为配合整个血吸虫病防治,本省自1958年开始开展耕牛血吸虫病查治工作。本所也进行了家畜血吸虫病查治技术的研究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找到了一种使用方便、安全性好、疗效高、成本低的治疗水牛血吸虫病的方法。受到广大贫下中农和赤脚兽医的欢迎。1974年自非疫区选购水牛15头,每头人工接种日本血吸虫尾蚴3000条,经过两个月,粪便孵化出现阳性后,分为三个组,每组5头牛进行治疗试验。第一组用兽用精制敌百虫按水牛体重每天每公斤15毫克。以普通清洁冷水稀释成1%左右的溶液一次口服连服6天(每次口服同时加喂硫酸阿托品5毫克),第二组用敌百虫每天每公斤体重20毫克,同样稀释后分上  相似文献   

5.
我国江湖洲滩血吸虫病控制对策的思考和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介了我国江湖洲滩血吸虫病的流行概况、钉螺及血吸虫的生物学特性、动物血吸虫病流行特点,巧妙地设计出消灭病原、洪水涨落前后进行封洲禁牧等措施,使人畜下洲后不与水体中的钉螺接触,切断病原进入螺体和人(畜)体内,从而转变灭病必先灭螺的观念,做到有螺无害、净化草洲,达到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运用组织学、组织化学等方法对食蛏泄肠吸虫(Vesicocoeliumsolenophagum)尾蚴在缢蛏(Sinonovaculaconstricta)体内不同发育阶段进行了观察.食蛏泄肠吸虫尾蚴发育主要分为:胚细胞期、胚团期、尾蚴雏体期、尾蚴发育早期、尾蚴发育中期和成熟尾蚴.在尾蚴的发育过程中,组化物质变化明显:发育越成熟尾蚴体被糖原类物质的含量越丰富,体被下含酸性多糖类物质细胞的数量越多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首先制备了日本血吸虫水溶性止卵抗原和兔抗山羊酶标复合物。经测试确定了:抗原的最适包被浓度(5ug/ml);酶标复合物的最佳工作浓度(1:2500)以及血清不同稀释度下的阴—阳临界值,从而成功地建立了山羊日本血吸虫病抗体的酶联免疫检测法。以1:80稀释作参考,对25份标准阳性血.清和19份标准阴性血清的考核结果证实:在最适条件下,该法特异性,敏感性良好,具有临床和科研应用价值。随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7只实验山羊血吸虫病抗体消长作了长期、细致地观察,结果表明:特异性IgG最早于尾蚴感染后第40天出现;吡喹酮治疗后,7个月消失。  相似文献   

8.
目的:动态观察外源性L-精氨酸对小鼠日本血吸虫病肝脏内I型和Ⅲ型胶原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可能性。方法:随机将54只健康小鼠分为正常组、感染组和L-精氨酸组。感染组和L-精氨酸组小鼠经腹部皮肤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L-精氨酸组于感染后第6周将1 g/L的L-精氨酸水溶液给小鼠饮用。于感染后的第9、11、13、15周每组随机挑选6只处死取肝脏做病理观察;并对随机选取的30个视野下I型和Ⅲ型胶原面积及两者之比值作定量分析。结果:感染组与L-精氨酸组小鼠肝脏内I型和Ⅲ型胶原面积在感染第9周后逐渐减小,I型和Ⅲ型胶原面积比值变化较大;L-精氨酸组I型和Ⅲ型胶原面积比感染组减小明显(P<0.05)。结论:L-精氨酸具有减少日本血吸虫病肝脏组织内I型胶原和Ⅲ型胶原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不同化学染色法对日本血吸虫尾蚴的染色效果,并对其形态结构进行分析,为血吸虫研究和教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然逸出法从阳性钉螺获取尾蚴,涂片法制作尾蚴玻片标本,分别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液、瑞氏-姬姆萨染液、尼氏(Nissl)染液、0.4%台盼蓝、考马斯亮蓝R-250染液、丽春红染液、0.1%茜素红染液、刚果红染液等化学染料进行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和评价尾蚴形态结构,比较各方法的染色效果。结果形态学测量的结果显示获取的尾蚴为成熟期尾蚴,8种染色方法均能使血吸虫尾蚴呈不同程度的着色,但在尾蚴形态结构显示上有相似性,亦有不同之处。HE染色、瑞氏-姬姆萨染色、台盼蓝和尼氏染色等对尾蚴头部和尾部结构均能较好显示。考马斯亮蓝和丽春红染色对尾蚴头部微细结构均显示欠佳,但考马斯亮蓝可显示尾部排泄管,丽春红可显示尾部部分结构。茜素红、刚果红染色效果类似,对头部和尾部结构均能部分显示。结论 HE染色能将尾蚴各部位器官显示清楚,对比明显,可在教学科研中广泛使用。其余染色方法应根据研究目的不同,选取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检获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幼虫期发育程度各不相同的阳性萝卜螺,通过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其幼虫期进行了观察. 参考周述龙(1991)对日本血吸虫尾蚴幼虫期进行的分期,把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的尾蚴发育过程也分为 5 期,尾蚴发育的胚细胞期、胚球期、尾蚴雏体期、尾蚴成熟前期和尾蚴成熟期. 子胞蚴育腔内胚细胞分裂,形成胚球,胚球中出现体细胞和胚细胞的分化,胚细胞结合疏松,胞浆中含酸性粘液和大量汞溴酚蓝反应阳性的碱性蛋白成分. 尾蚴成熟前后在三种腺体的呈色反应方面和日本血吸虫相似,其后钻腺腺体部分 P A S反应呈阳性的含糖类物质在雏体期后期开始分泌,逐渐由腺管通向头器末端. 两种尾蚴在尾蚴的体实质部分,对 P A S和汞溴酚蓝反应的呈色结果有着较大的差异. 另外,通过扫描电镜对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的尾蚴进行了比较观察,它们在头器的结构、体棘的形态以及感觉器的分布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两种血吸虫的相似性表明在系统演化上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红鲫与金鱼对洞庭湖外睾吸虫感染的对比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洞庭湖外睾吸虫的宿主动物模型。方法将红鲫与金鱼分别投放於含有洞庭湖外睾吸虫尾蚴钉螺的去氯自来水中自然感染,分阶段解剖观察。结果红鲫与金鱼对洞庭湖外睾吸虫尾蚴的感染率均为100%,并且尾蚴发育成成熟囊蚴。实验过程中,金鱼死亡3尾,而红鲫无一尾死亡。结论红鲫与金鱼均可作为洞庭湖外睾吸虫的宿主动物模型。红鲫作为洞庭湖外睾吸虫宿主动物模型更理想。  相似文献   

12.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探讨了划分血吸虫病流行区与非流行区的较好气温指标,并用其研究预测气候变化对血吸虫病空间分布的潜在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中国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若钉螺扩散,且适宜钉螺孳生的其他条件满足,则存在钉螺北移的风险。若干年后,全球气候变暖对钉螺的分布和血吸虫病的防治将带来挑战,对此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湖南洞庭湖区是我国血吸虫病流行最为严重的地区,从建国初至20世纪70年代末,经过30年的努力,防治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此后10余年间疫情出现了明显反弹,其原因主要是钉螺孽生环境的复杂和生态环境的改变,洪涝灾害的频繁爆发,经济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和人口流动的不断加强,"违禁"现象严重,血防经费投入减少,防护工作与血防宣传教育的放松以及血防队伍动荡、人员情绪不安等。这种情况在90年代以后得到了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14.
对在实验室培养的含有人工感染龙血居吸虫尾蚴发育各期的折叠萝卜螺进行详细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观察、龙江血居吸收尾蚴发育过程中大至可分为以5期:胚细胞期、胚球期、尾蚴胚体期、成熟尾蚴前期,成熟尾蚴期,成熟尾蚴体内的腺体有3种类型;紧接在头器缢缩之后的一对腺体分泌富含酸性粘多糖类物质;体中背部3对较大腺体分泌富含粘蛋白类物质;体中部另外有5对腺体分泌富含糖原类物质,此外,对实验室培养的含龙江血居吸虫成虫和虫卵的金鱼组织器官,含侵入0.5-2h龙头血居吸虫童虫的鲫鱼苗也进行了组织和组织化学观察。  相似文献   

15.
用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胰阔盘吸虫(Eurytremapancreaticum)尾蚴体内各器官组织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其体内含有糖原、粘蛋白、蛋白质、脱氧核糖核酸DNA及核糖核酸RNA等物质.讨论了其粘液腺及穿刺腺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6.
为评价和分析血吸虫病防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的疫情效果。通过在示范区实施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综合措施,并开展血吸虫病疫情调查及相关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通过连续3年的血吸虫病防控技术的实施,居民血吸虫感染率由3.57%降至0.83%;耕牛血吸虫感染率由17.14%降至0;示范区洲滩未发现阳性钉螺。建立以控制传染源为核心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控技术新体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日本血吸虫病与乙肝病毒 (HBV)感染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通过体检、直肠镜、B超等方法诊断慢性 (慢血 )及晚期血吸虫病人 (晚血 ) 2 16例 (慢血 118例 ,晚血 98例 )。所有病人用乙肝血清标志物试剂盒检查血清标志物。结果 :2 2 .2 % (48例 )的病人血清标记物阳性 ,其中慢血 HBV感染率为 14.4% ,晚期血 HBV感染率为 31.6 % ,41~ 5 0岁年龄组 HBV感染率高达 5 0 %。18.1% (39例 )的病人 Hbs Ag阳性。结论 :血吸虫病人 HBV感染率明显高于自然人群。血吸虫病合并肝硬化的病人 HBV感染率明显高于非肝硬化病人。血吸虫病与 HBV感染间的关系在于血吸虫病人免疫机能受损使易感性增高 ,而乙肝病毒又可促进血吸虫病人肝脏纤维化。  相似文献   

18.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龙江血居吸虫尾蚴及成虫体表的超微结构。龙江血居吸虫尾蚴具有特化的头器,在头器顶端有3种类型可能为感觉器的结构;顶端外缘规则排列有一圈共8个圆形的乳突状结构;在乳突状结构的下方有数个可能为感觉小窝的小凹陷结构;在头器的顶端外侧,乳突的内缘,至少有4根纤毛状结构,尾蚴身体各部均具有棘,体部的棘常形成棘环,龙江血居吸虫成虫体侧具有粗大的棘,体侧边缘有隆起结构,虫体体表具有大量微毛及丰富的单纤毛感觉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