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总结分析4 657例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人群病理学筛查结果。将内镜中心体检、就诊年龄≥40岁甘州区人群设定为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高危人群,对内镜检查发现病变或可疑病变的病例进行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2019年8月—2020年9月共完成胃镜筛查4 657例,活检1 845例,活检率为39.62%,共检出上消化道癌及早癌病例145例,检出率为3.11%,其中上消化道早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黏膜内癌)43例,早诊率为29.66%;上消化道早癌治疗37例,早治率为86.04%;上消化道癌前病变304例,检出率为6.53%。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高危人群,内镜-病理综合诊治模式能有效发现可干预的癌前病变及早期癌,是早期诊治上消化道癌,提高研究早诊早治率的可靠方案。  相似文献   

2.
Bcl-2家族蛋白和乙肝病毒x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34例肝癌组织及其相对应的癌旁组织,探讨了Bcl-2家族中七种基因(包括促凋亡基因Bak、Bad、Bid、Bax和Bcl-xs及抑凋亡基因Bcl-2、Bcl-w)和乙肝病毒三种抗原(包括HBsAg、HBcAg和HBxAg)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结果显示:在肝癌组织中HBsAg、HBcAg和HBxA的阳性率分别为58.8%、26.5%和76.5%、Bcl-2七种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58.8%(Bak)、55.9%(Bad)、44.1%(Bid)、41.2%(Bax)、29.4%(Bcl-xs)、35.3%(Bcl-w)和41.2%(Bcl-2)。这七种Bcl-2蛋白的表达均位于肝癌细胞的胞浆,多呈弥漫性分布,少数阳性颗粒呈散在性分布,研究发现,Bcl-2家族中抑凋亡基因Bcl-w和Bcl-2在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相似文献   

3.
p6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53蛋白家族成员p63蛋白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胃癌及37例癌旁组织,利用组织微阵列技术,构建88点组织阵列,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该阵列中p63蛋白在胃癌及其癌旁组织中表达情况.结果:①p63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呈弥漫分布的棕黄色颗粒;②胃癌组织中,p63蛋白表达于核大间变细胞中;p63蛋白在高分化型胃癌中阳性表达率为5.9%,在低分化型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1.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p63蛋白在胃癌癌旁组织中无表达,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4.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p63蛋白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②p63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有关,并可能参与了胃癌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4.
早期胃癌临床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临床病理学特点, 探讨早期胃癌病理学诊断及形态学发生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江汉大学附属医院1988 ~ 2003年手术切除经病理诊断确诊有完整资料的早期胃癌24例,分别观察肿瘤的发生部位、肉眼分型 、浸润深度、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类、多灶性、伴随病变以及淋巴结转移程度等各项病理学指标.结果:早期胃癌好发于胃窦区及小弯侧,溃疡型多见;粘膜内癌的瘤灶小于粘膜下癌;组织学分类以管状型腺癌为主,常与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相伴随;4例早期胃癌呈现多灶性; 全组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率29.2%.结论:① 详细规范的病理学检查对早期胃癌的病理学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②早期胃癌的浸润深度、肿瘤大小、伴随疾病及淋巴结转移的数据是早期胃癌病理学诊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伴鳞状细胞癌的病理学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1例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伴鳞状细胞癌临床资料、影像学特征及病理学特征并进行文献分析。结果:巨检见灰白灰褐色囊状肿物,18cm×llcm×7cm,囊内含脂质与毛发,可剥离,囊壁较光滑,未见液体及黏液成分。囊内一侧见4cm×3cm灰白色实性区域,切面灰白色、质脆。镜下肿瘤囊壁内衬鳞状上皮,囊壁内见皮脂腺及毛囊;可见散在的核大深染的呈弥漫排列的细胞,核仁不明显,部分细胞呈梭型,多次取材发现小片状分化的鳞状细胞癌癌区,其中可见细胞内角化、细胞间桥及角化珠。免疫组化染色结果:CK5/6及PCK:恶性肿瘤细胞阳性表达。病理诊断: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伴中一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结论: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伴鳞状细胞癌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肿瘤,患者年龄及绝经年龄、肿瘤的大小、规范的病理学检查及特征性的免疫组化标记有助于其病理学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乳房外湿疹样癌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乳房外湿疹样癌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 对20例乳房外湿疹样癌患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例患者早期皮损均为湿疹样非特异性,极易误诊、漏诊.对老年男性发生于外生殖器部位的湿疹样皮损,在经局部外用药物治疗6~8周后无明显疗效者,应取活检以排除本病.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了本病特有的Paget细胞,组织病理学改变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是诊断的关键.结论 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癌细胞发生转移,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RACK1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经手术治疗且病理学确诊为宫颈癌的组织标本100例作为宫颈癌组,同时取距宫颈癌组织3 cm以上的宫颈组织作为癌旁组6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化法及RT-PCR法测定RACK1在宫颈癌组及癌旁组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化法结果显示:①宫颈癌组RACK1蛋白阳性表达...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对8 例猫耳部肿物进行病理学诊断和分析,探讨猫耳部肿瘤发生的规律。方法中国农业大学教学动物医院2009 ~ 2015 年进行手术治疗的8 例猫耳部肿物,制成切片,根据病理学观察进行诊断并分析其组织来源、年龄及发生部位的规律。结果猫耳部鳞状细胞癌、耵聍腺瘤/癌和肥大细胞瘤发生比率均各占25%、25%、37. 5%; 猫耳部肿瘤0 ~ 4. 9 岁发生占12. 5%,5 ~ 9. 9 岁占37. 5%,≥10 岁占50%; 肿瘤均发生于外耳,中耳和内耳未见。结论耳部好发鳞状细胞癌、耵聍腺瘤/癌和肥大细胞瘤; 猫耳部肿瘤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易发生在中老年; 耳部肿瘤易发生在外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和肾嫌色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对手术切除的57例肾透明细胞癌和22例肾嫌色细胞癌进行临床特点、肉眼观、光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多有血尿或肾区疼痛临床症状,巨检切面呈多彩状多伴出血、坏死及囊变;嫌色细胞癌临床上大多无症状,巨检切面呈淡棕色,出血、坏死罕见.镜下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胞浆透明或嗜酸性;嫌色细胞癌胞膜厚似植物状、部分胞质嗜酸性可见明显核周空晕.免疫组化染色57例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E-cadherin全阴性表达,Vimentin全阳性表达,而22例嫌色细胞癌两者的表达正好相反,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与嫌色细胞癌虽在形态上有一定的交叉,但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及联合检测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可做出正确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VEGF 和 PCNA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理学分级关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2例乳腺癌及其中48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VEGF和PCNA的表达,实验结果显示VEG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4.31%,癌乳腺组织中则为12.50%,两者间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PC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8.43%,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则为8.33%,它们之间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VEGF和PCNA的阳性表达率与乳腺癌病理学分级呈正相关,说明VEGF和PCNA阳性表达作为乳腺 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广西肝癌高发区白细胞介素-32 (IL-32)和肝癌家族聚集性的关系.方法:在广西肝癌高发地区选取115例肝癌高发家族成员为肝癌高发家族组,115例无癌家族成员为无癌家族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研究对象血清IL-32水平.从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IL-32总体水平及不同人口学特征(民族、HBsAg携带情况、性别、年龄等)层面比较IL-32的表达差异,分析IL-32表达与广西肝癌高发地区肝癌家族聚集性的关系.结果:肝癌高发家族组血清总体IL-32表达水平高于无癌家族组(Z=-2.702,P=0.007),肝癌高发家族组男性、HbsAg阴性、年龄≤25岁、瑶族成员IL-32表达水平均高于无癌家族组(均P0.05),肝癌高发家族组中,不同等级亲缘关系的成员IL-32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429),具有不同肝癌先证者例数的肝癌高发家族成员IL-32表达差别不明显(P=0.298).男性成员的肝癌罹患率远远大于女性成员.结论:肝癌高发家族成员IL-32表达水平升高与肝癌家族聚集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过度表达增加了罹患肝癌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由于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和细胞化学的发展,使病理学的研究超越了传统的实验范畴,在理论上方法上有很大的发展,然而常规的病理学切片技术仍是临床和科研工作中常用的主要方法。由于科研工作的需要,不同种类实验动物的组织石蜡切片应用日益广泛。实验动物组织柔软,含水份多,在制片过程中固定,脱水,透明和浸蜡容易出现组织块变脆,影响切片的成功率。我室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对以上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改进,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以二乙基亚硝胺(n-nitroso-diethylamin,DENA)为诱变剂建立SD大鼠肝癌变动物模型,同时用苦参素(oxymatrine,OMT)联合富硒酵母(selenium enriched yeast)对其进行干预.自诱癌之日起,分别在2、4、6、8、10、12、14、16、18周观察相关体征后,处死大鼠,取其肝脏组织,制作病理切片,对大鼠在肝癌演进及药物干预过程中的体征及组织病理学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大鼠在体重、毛色、精神状态、肝脏外形及组织显微结构等方面均优于诱癌组,且从11w开始干预组体重极显著高于诱癌组(P<0.01).说明干预组大鼠在肝癌变进程上要滞缓于诱癌组,在癌前病变及肝癌期的生存质量明显优于诱癌组.提示OMT联合富硒酵母减弱了DENA诱发肝癌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肝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对 39 例犬表皮肿瘤病例的背景信息、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犬表皮肿瘤发生规律和病理学特点。 方法 收集 39 例患犬的表皮肿瘤,制成切片后进行 HE 染色,利用光学显微镜进行病理学观察并作出诊断,根据诊断结果,对病例的肿瘤类型、发病年龄、性别、发病部位等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结果显示,犬最常发的表皮肿瘤为鳞状细胞癌,占全部表皮肿瘤病例的 46% ,多为中分化程度的鳞状细胞癌。 其次为占比 39%的乳头状瘤,以 外生性乳头状瘤为主。 基底样鳞状细胞癌较少发生。 乳头状瘤多发于 0 ~ 3 岁幼龄犬,鳞状细胞癌以及基底样鳞状细胞癌多发于 7 岁以上的老龄犬。 雄性的发病率略高于雌性。 表皮肿瘤的发病部位主要位于头面部。 结论 本文总结了犬表皮肿瘤的流行特点及组织病理学特征,为今后该类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EACAM6在卵巢粘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诊断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EA-CAM6在不同卵巢粘液性肿瘤、浆液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中表达情况。结果21例良性粘液性囊腺瘤均为阴性或弱阳性表达,19例交界性肿瘤中16例阳性表达(84.2%);21例高分化癌中17例阳性表达(80.9%),11例低分化癌中7例2~3分阳性表达(63.6%);粘液性肿瘤中,良性粘液性囊腺瘤和交界性肿瘤、高分化癌、低分化癌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0);交界性粘液性肿瘤、高分化癌、低分化癌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浆液性肿瘤中,良性、交界性和恶性肿瘤CEACAM6表达均为阴性或弱阳性;15例正常卵巢组织阴性表达。粘液性肿瘤和浆液性肿瘤以及正常卵巢组织中CEACAM6的表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0)。结论CEA-CAM6特异性地表达于粘液性肿瘤中,而且CEACAM6的异常表达在卵巢粘液性肿瘤恶性变过程中是一个早期事件,起始于交界性肿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02年1月~2005年12月4年中经胃镜或(及)手术并经病理确诊的胃癌病例,就胃癌发病情况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青年人胃癌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好发于胃窦、胃角、胃体,组织病理学类型以差分化癌为主,中老年胃癌男性高于女性,好发于胃体,贲门胃底,组织病理学类型以高中分化腺癌为主,两组胃癌组织病理学类型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青年胃癌恶性程度高于中老年胃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300例结直肠癌病例的研究,分析结直肠癌患者中XRCC2的表达以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和qRT-PCR的方法,检测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XRCC2表达水平,探讨其与病理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癌组织XRCC2水平较癌旁组织更高(P<0.05);免疫组化提示癌组织XRCC2阳性者占比69.67%;qRT-P...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SNORA56的基因性状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NSCLC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NORA56数据及临床信息资料,分析SNORA56表达水平与NSCLC临床病理学参数的相关性及预后的影响.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NSCLC患者标本,利用PCR技...  相似文献   

19.
Septin家族是在大部分真核生物中都存在的一类蛋白质,研究表明它们除了和细胞中的胞浆移动相关之外还与胞膜运动、胞吞胞吐等过程联系密切.本文旨在通过对该家族中SEPT6的探究,了解它与癌症之间的某些联系.我们通过Western blot和病理组织免疫组化的实验证实了SEPT6在胰腺导管癌中高表达,因此选择胰腺导管癌来源的PANC-1细胞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胞划痕实验,我们发现过量表达SEPT6有助于加速细胞迁移,相反,消减SEPT6会明显遏制划痕的愈合.同样,在Transwell实验中,我们也证实了SEPT6和PANC-1的侵袭能力紧密相关,这些实验证据都提示该蛋白和胰腺导管癌的恶性程度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收集我院2002年1月~2005年12月4年中经胃镜或(及)手术并经病理确诊的胃癌病例,就胃癌发病情况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青年人胃癌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好发于胃窦、胃角、胃体,组织病理学类型以差分化癌为主,中老年胃癌男性高于女性,好发于胃体,贲门胃底,组织病理学类型以高中分化腺癌为主,两组胃癌组织病理学类型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 青年胃癌恶性程度高于中老年胃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