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黑暗中的鸫鸟》(又译作《暗夜画眉》,)是哈代诗歌中较为有名的一篇,同时也是哈代关于自然的诗歌中,最受评论界关注的一首诗。这首诗欢乐与忧伤并存,反映了处于世纪之交的诗人哈代迷茫、苦闷的情绪。诗歌体现了哈代的悲观主义倾向以及他对人类命运的忧患意识。而诗歌主题的深化得益于韵律的巧妙安排与意象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英国著名小说家、杰出的诗人托马斯.哈代的诗作中既有抒情诗、叙事诗,又有哲理诗和政治诗,但在诗歌的形式和格律方面,哈代却深受民间歌谣的影响。《黑暗中的鸫鸟》作为抒情诗歌,诗中那民谣调的均匀流淌、典型的哈代式措辞的奇妙,再加上诗人对荒芜景象的准确描写,使缓慢与静谧的韵调富有创意。哈代在诗中惯用的拟人手法,使诗意表现出一种特有的生机和活力。这首诗是西方二十世纪最早的诗作之一,是哈代对二十世纪即将到来时做出的"新年"思考,从而给全诗赋予了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哈代诗歌中人与自然合二为一的艺术表现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诗人哈代在其诗歌中用细腻温婉的笔触描绘了尘世中的种种真情 ,表现出对大自然的无限敬意 ;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成为其诗歌的精神支柱和情感升华的象征。  相似文献   

4.
英国著名小说家、杰出的诗人托马斯·哈代的诗作中既有抒情诗、叙事诗,又有哲理诗和政治诗,但在诗歌的形式和格律方面,哈代却深受民间歌谣的影响.<黑暗中的鸫鸟>作为抒情诗歌,诗中那民谣调的均匀流淌、典型的哈代式措辞的奇妙,再加上诗人对荒芜景象的准确描写,使缓慢与静谧的韵调富有创意.哈代在诗中惯用的拟人手法,使诗意表现出一种特有的生机和活力.这首诗是西方二十世纪最早的诗作之一,是哈代对二十世纪即将到来时做出的"新年"思考,从而给全诗赋予了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悼亡诗是哈代诗歌中最富有独特、真切的生命体验与审美体验的部分,也是哈代诗歌中情感最真挚风格最朴素的部分。无论是对亡故的妻子还是手足情深的妹妹或者友人,诗人都怀有一种深沉而绵长的情感。而尤以悼亡妇诗歌最为感人至深。诗人以冷静与克制的语言来捕捉与叙写细微而富有生活气息的意象与情节,在短暂与永恒中体味情爱的况味与生命的无常。对昔日情爱的追思与生命的不可往复的怅恨的结合,体现诗人对生命的独特思考同时也给诗歌蒙上了一层宗教性的神秘色彩。  相似文献   

6.
哈代是英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伟大诗人,在英诗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哈代是一位感情丰富、细腻的诗人,一生创作了大量的爱情诗,诗作真挚朴实,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其中,哈代为怀念妻子爱玛所作的许多作品被认为是其诗集中的佳作。通过对这些诗的分析来揭示出哈代对亡妻的深深怀念之情,同时也表明,哈代的亡妻之恋为其诗歌宝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被国外学者称为“现代诗之父”的哈代,善于以自身的经历、体验、感受来建构自己的诗歌王国,具有浓郁的自传性色彩。他在诗的领域里,展现了比他小说更为深挚动人、细腻缠绵、清纯苦涩的情感世界和心灵的进程。翻阅一下《哈代诗歌全集》,就会发现,在他前几部诗集中,具有自传成分的爱情诗占有很大的比重。可以说,他的爱情生活,与他的文学生活一样,丰富多彩,变幻多端,并且两者紧紧交织。露易莎、艾格妮丝、玛丽、特里芬  相似文献   

8.
由于受社会变革、宗教、科学、哲学及个人经历等方面原因的影响,哈代的作品洋溢着浓重的感伤色彩和悲观情调。然而这些特征又被另一种乐观的因素所冲淡。因而,哈代抒情诗兼具二重性,即蕴涵欢乐的悲伤,在他的诗歌中具体表现为:孤独中有宁静,忧伤回忆中寓快乐,基督教信仰与不可知论的碰撞,悲观主义与人文精神的征战,美与距离的矛盾。哈代抒情诗的感伤与悲观的实质是诗人现实诗风的再现。感伤与悲观并非他作品的精髓,忠于现实、反映对社会、对人类命运的思索才是他作品永恒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9.
“威塞克斯”系列小说是哈代最有成就的作品。文章从历史与文化、作家经历和小说的地理背景等方面,分析哈代“威塞克斯”系列小说的写作背景,以进一步深入对哈代作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相应于齐次群的哈代空间上一类卷积算子的弱有界性.利用卷积核的条件得到核的尺寸估计,通过这个估计,利用原子分解理论和极大函数理论,得到了一类卷积算子从哈代空间到弱勒贝格空间是有界的.作为应用,讨论了广义Bochner-Riesz平均的极大算子与球平均极大算子在哈代空间上的弱有界性.  相似文献   

11.
国内研究哈代,注意力多集中在“性格和环境小说”方面,尤其聚焦于《德伯家的苔丝》(下称《苔丝》)与《无名的裘德》(下称《裘德》)两部小说上。这很自然,因为哈代以小说名世,虽然作为诗人和戏剧家,哈代也是出色的;而“性格和环境小说”,在哈代的全部小说创作中,无论是认识价值,还是审美价值,成就都是最高的;《苔丝》与《裘德》在“性格和环境小说中”中,又处于“金字塔塔尖”的地位。有人曾严格地称,哈代的所有小说,只有《苔丝》与《裘德》堪称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相似文献   

12.
唐俊芳 《科技信息》2010,(26):I0365-I0365
哈代小说中引用了大量民谣,是哈代小说中一个重要而独特的艺术特征。一方面哈代的生长环境使其与民谣结下不解之缘;另一方面哈代的独具匠心使得民谣在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背景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烘托气氛,深化作品的思想内涵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哈代小说中人物居无定所,心灵也一直游离在反抗与顺从之间,是"漂泊"中的小人物。哈代巧妙地运用时间和空间,使人物的"漂泊"带有普遍性和永恒性,从而增强了人物漂泊的悲剧性。因此,从叙述时空的角度来解读哈代小说中人物的"漂泊",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哈代小说。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性的发展过程中,哈代的悲剧艺术着意表现现代文明给人的心灵带来的巨大创痛,具有浓郁的现代主义文学色彩。哈代与现实主义作家有许多相似之处,在英国文学史上新旧承替的特殊地位,及他本人在艺术上的严肃追求,使他成为一名令人肃然起敬的作家。伍尔夫将哈代称为“英国小说家中最伟大的悲剧作家”。Lynd曾经说过:“在哈代的同时代作家中,几乎只有哈代用悲剧的眼光看待生活,这一点在精神上与20世纪的人生观一致。”在表现悲剧艺术方面,哈代的小说超越了他的时代。  相似文献   

15.
哈代的"威塞克斯小说"弥漫着浓郁的悲剧气氛。本文分析哈代悲剧意识的成因,并通过对哈代小说的分析,进一步认识其作品风格的演化。  相似文献   

16.
正哈代对他的两个花园的态度,可以看做是对小时候从卧室窗户里看到的野生环境和简朴景观的持续模仿和回归。位于英国西南部的多塞特郡海尔·贝克汉姆的农舍是三代哈代人的家。这所房子是哈代的曾祖父在1800年建造的。哈代家世代从事建筑生意,每周石匠、砖匠和其他雇员都在客厅的窗户边来领取他们一周的工资。托马斯·哈代的父亲是个音乐人,哈代从小就参加教堂的唱诗班和乐队,他演奏小提琴和其他乐器,还唱传统民歌,这与维多利亚晚期的很多教堂唱诗班都不太一样。哈代的母亲喜欢读书,并且对  相似文献   

17.
哈代是一位有争议的作家,有人认为他的文章中有太多的超自然主义描写和宿命论思想,使作品陷入了宿命论的误区,削弱了对现实批判的力度。从哈代生活的社会背景和家庭背景以及当时的社会主要思潮——达尔文的进化论,叔本华的悲观主义等着手,论述哈代宿命论思想体系形成原因和特点,并结合哈代宿命论常用的手法:巧合和预示,来进一步分析哈代的宿命论,从而得出哈代的宿命论并不是一种纯粹的宿命论,而是借宿命论来批判虚伪而偏见的资本主义道德观。  相似文献   

18.
徐志摩在诗艺方面的探索是动态、多向而具有开拓性的,经历了早期的浪漫主义到后期带有鲜明倾向的现代主义诗风的转变。徐志摩早期选择以理节情的美学原则,建构起新古典主义的诗歌范式。后期汲纳了王尔德、哈代、布莱克、艾略特等人的现代诗艺,并热衷于象征主义先驱波德莱尔以及后期象征主义诗风,体现了现代主义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9.
从生态批评理论的视角分析哈代小说,揭示哈代超前的生态意识。哈代的生态思想可以归结为:热爱自然,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呼唤符合人类天性的道德关系和两性关系;对其他生物的悲怜情怀。  相似文献   

20.
哈代,这位跨时代的文学巨匠,其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深深地影响着英国乃至世界文坛,本文集合了女主人公苔丝在命运、社会以及道德方面的悲剧,并通过深入分析这些悲剧,阐明哈代对虚伪无情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控诉,同时也反映了哈代的现实主义与悲剧意识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