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关于从猿到人的过渡时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汝康 《科学通报》1976,21(2):86-86
人类起源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围绕着这个问题,辩证唯物主义与形而上学唯心主义一直在进行着激烈的斗争.当前国内争论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人和猿的界限问题.一种意见认为从猿演变成人,是一种大的质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人类各种重要特征的形成,必然有一个过程,从猿到人必然有一个过渡时期.  相似文献   

2.
王占元 《科学通报》1965,10(7):626-626
在讨论巨猿是猿的系统还是人的系统的具体分类过程中,涉及到人和猿的界限问题,这实质上是关于人类起源的问题。吴汝康先生在所发表的一些文章中,关于这个问题所持的基本观点是值得商榷的。这些观点比较集中地反映在“再论人的进化系统”(以下未注明出处的,均引自此文)这篇文章中。吴汝康先生首先提出:“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特征是劳动、直立行走、制造工具、语  相似文献   

3.
傅君亮 《科学通报》1965,10(8):751-751
本世纪三十年代,在我国南方发现了一些名为“巨猿”(后又有人改称为“巨人”)的高等灵长类化石,这些化石,似猿似人,又非猿非人,因而引起学术界长期的争论。解放后,为了解决究竟是“猿”或“人”的问题,以及解决它出产的确实地点和产状等问题,从1955年起,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派遣工作队在广西开展了探查山洞和采集、发掘化石的工作,曾先后在大新、柳城等地发现了出产巨猿的山洞并调查了其他山洞三百余个,其中以柳城“巨猿洞”采掘的化石最为丰富,设有三个完整的下颚骨和数以千计的牙齿,以及相当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已引起世界科学界的注意。本书  相似文献   

4.
正2019年5月9日,《自然》以封面文章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敏研究员、邹晶梅研究员、徐星研究员、周忠和院士的研究成果:一种新的侏罗纪擅攀鸟龙类以及膜质翅膀在恐龙演化中的短暂出现。在脊椎动物漫长的演化史中,翼龙、鸟类和蝙蝠分别独立演化出了形态迥异的飞行结构。相较翼龙和蝙蝠不完整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7月4日下午,在上海大学出版大楼225会议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汪筱林研究员带来题为"恐龙时代的空中霸主——翼龙"的精彩讲座。该讲座是《自然杂志》编辑部主办的"自然论坛"第19讲,吸引了众多对恐龙和翼龙感兴趣的上大师生和小朋友们前来聆听,现场座无虚席。这次讲座由《自然杂志》执行主编焦正教授主持。他首先简要介绍了汪筱林研究员的研究经历和成果。汪筱林研究员是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南京大  相似文献   

6.
徐星 《科学》2007,59(4):13-13
[本刊讯]在中国内蒙古二连盆地晚白垩世大约8500万年前沉积的岩石中,发现了巨型似鸟恐龙化石,这一发现为恐龙向鸟类演化过程中似鸟特征的进化模式提供了重要信息,代表我国学者在鸟类起源研究领域取得一项新的重要成果。这一成果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和内蒙古国土资源系统的学者合作完成,并发表在6月14日出版的英国Nature杂志上。  相似文献   

7.
远古翔兽     
2006年12月,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孟津同该所的胡耀明、王元青、汪筱林和李传夔撰写的文章--《中国东北地区中生代一滑翔的哺乳动物》,在世界著名科学杂志《自然》上作为封面文章发表.文章报道了发现于内蒙古宁城道虎沟中生代地层中的一件动物化石.  相似文献   

8.
安志敏 《科学通报》1976,21(2):89-89
最近在我国刊物上所开展的关于人类起源问题的讨论,对于进一步弄清人和猿的本质区别以及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创造人类的基本理论,是十分有益的.从1962年吴汝康同志在《巨猿下颌骨和牙齿化石》一书中,把人科分成两个亚科,提出了“生物人”、“社会人”以及“天然工具”等概念以来,我多次提出过商榷,吴汝康同志  相似文献   

9.
任胜利 《科学通报》2022,(3):242-244
周忠和,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进化生物学及古鸟类学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本文根据周忠和院士2021年9月13日在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十周年回顾暨新时代的科技出版"论坛上的相关报告整理,并经其本人审定.  相似文献   

10.
方德声 《科学》2006,58(2):28-28
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06年2月24日报道,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研究员与合作者于2006年2月9日的英国Nature上报道了世界上最早的霸王龙类——冠龙。冠龙化石产于中国新疆准噶尔盆地出露的石树沟组.地质时代大约为1.6亿年前。冠龙代表最原始的霸王龙类,把霸王龙类的确切化石记录提前了近3000万年。同时,冠龙化石也是已知保存最完整的侏罗纪虚骨龙类之一。  相似文献   

11.
卢静 《科学》2012,64(6)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研究员领导的早期脊椎动物课题组报道了迄今最古老基干四足动物——奇异东生鱼(Tungseniaparadoxa).该属名为纪念中国泥盆纪脊椎动物的早期研究者、已故地质学家刘东生而定。东生鱼化石发现于云南昭通早泥盆世地层,距今约4.09亿年,它将四足动物支系的演化历史前推了1000万年。研究人员利用高精度X射线断层扫描和计算机三维虚拟重建技术复原了东生鱼的颅腔及相关神经、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光辉研究员通过对云南罗平生物群的研究,在滇东曲靖市罗平县和红河州泸西县发现迄今最古老的、2.44亿年前的一种清道夫型新鳍鱼类化石,命名为"小巧漏卧鱼"。以小巧漏卧鱼和其他相关的新鳍鱼类为研究对象,徐光辉在过去10年的分支系统学研究基础上,建立了辐鳍鱼亚  相似文献   

13.
自1784年考古学家发现翼龙化石以来,有一个谜题一直困惑着古生物学家:翼龙是卵生还是胎生? 2003年6月10日,国际权威杂志《自然》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和周忠和的论文,报道了在我国著名的辽西热河生物群中发现的世界首枚翼龙蛋及其胚胎化石。这一重要研究成果终于使这一谜题有了明确的答案。  相似文献   

14.
“最古老的记录”相继更新探索各种事物的起源,是我们喜闻乐见的事,而且,在这一问题尚未得出明确结论时,进行各种各样的想象是其乐无穷的。何况,作为人类而生存的我们,当然对人类本身的起源问题就越发深感兴趣了。对那些以彻底解释人类进化问题为研究目的人类学家来说,问题更为深刻,有时甚至要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探索和寻求人类的祖先。荷兰解剖学者E.杜布哇受到达尔文进化论的启发,把寻找出存在于人和猿中间的人类祖先这一工作视为自己的天职。他在放弃了崇高的大学教授  相似文献   

15.
谢荣庆 《世界科学》2000,(11):41-42
据说如果外星球有高级生物莅临地球,为了测估我们的文明水平,他们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将是:你们从何而来?怎么一个个都变成这个样子的?他们把能否正确回答自身进化规律的问题,视作一群生命体是否脱离襁褓婴儿期、是否成熟的标志。对此,我们应随时准备着──题首记 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以下简称《猿到人》)一文中指出,类人猿渐渐学会直立行走后,“这就完成了从猿转变到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这是恩格斯在论述人类起源时的一句名言(以下恩格斯的这句话都简称名言),许多版本都以加粗的醒目字体表示重…  相似文献   

16.
筱薇 《科学》2007,59(1):42-42
[本刊讯]最近,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孟津与该所胡耀明、王元青、汪筱林和李传夔,报道了一件发现于内蒙古宁城地区中生代地层中的几乎完整的哺乳动物化石。该化石证明.至少在1、25亿年前.继翼龙和鸟类之后能够在空中飞行的哺乳动物就已经在地球上出现了。这是已知最早的会飞的哺乳动物.也是迄今唯一与恐龙同时代的飞行哺乳动物。这一发现将飞行哺乳动物的历史推前了至少7000万年.此前最早的记录是大约5100万年前的蝙蝠化石。  相似文献   

17.
一、传统的观点十九世纪中叶,达尔文提出了人类起源于古猿的理论.长时期来新第三纪(中新世、上新世)的森林古猿被认为是人和猿的共同祖先.但究竟是第三纪的哪一个时期和哪一种森林古猿,都不明确。直到1965年,当时美国耶鲁大学的西蒙斯(E. Simons)和皮尔比姆(D. Pilbeam)把庞杂的全部28属50多种的森  相似文献   

18.
<正>苏门答腊短耳兔(Nesolagus)俗称条纹兔,是现生兔形类乃至哺乳动物门类中种群数量最稀少的世界濒危动物之一(图1),现生种仅分布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及老挝、越南的长山山脉.由于以前没有化石材料,该类群的起源和演化一直是个谜.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金昌柱研究员担任第一作者撰写的《苏门答腊兔化石种类在东南亚地区的首次发现》揭开了这一谜底.该文发表在《中国科  相似文献   

19.
人和猿的最大不同是人可双足行走 ,这种走路方式使身体结构发生极大变化。这些不同处可为灵长类化石在分类上的主要依据。足部(人) :走路时 ,身体重量先落在脚跟上。脚底穹隆 (足拱 )范围增大 ,走路时弹性加大。大脚趾已失去像猿类可与其它四趾对合的现象 ,故失去拿握的能力 ,只能用於支持并利于走路。手臂和手 :猿的前肢及其大拇指较小 ,也较不常用 ;人的拇指大 ,且更可以弯曲。下肢 :人的腿部与身体的比例 ,较所有猿类为长 ,股骨的末端偏向个体中轴 ,故脚显得向内弯。骨盆 :人的骨盆更为扁平宽阔 ,更强而有力。脊椎 :为达完全直立 ,人的脊…  相似文献   

20.
吴汝康 《科学通报》1964,9(10):940-940
1963年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野外队在陕西蓝田县的陈家窝村发现了一个完好的猿人下颌骨化石。研究结果,定名为蓝田中国猿人(Sinanthropus lantianensis)。今年,我所继续进行了蓝田县的调查发掘工作,由研究员贾兰坡担任队长。5月22日,由黄慰文、吴茂霖、武英三人组成的发掘小队,在蓝田县城以东20多公里秦岭北麓的公王岭地点的深黄红色砂质粘土和深红色粘土中挖出了一个猿人牙齿化石,同时发现有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这个化石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