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像志     
《世界博览》2022,(2):92-93
  相似文献   

2.
影像志     
《世界博览》2023,(13):88-89
<正>鸡鸣山煤矿支路与干路相接处。京张铁路选址与原京师通向张家口的古道驿路相重合,其中的一条是鸡鸣山煤矿支线。鸡鸣山矿井距离京张铁路下花园车站较近,地势较高,工程极难,但为方便煤炭运出,仍然选择了山坡稍缓处动工修建。选自《京张路工摄影》,上海同生照相馆摄影,1909年发行。  相似文献   

3.
影像志     
《世界博览》2023,(15):88-89
<正>太和殿大阅兵。1918年11月28日,为庆祝中国参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北洋政府在紫禁城举行胜利庆典,当时北洋军队在太和殿前接受检阅。这是紫禁城数百年历史上唯一一次的大阅兵。西德尼·甘博(Sidney David Gamble,1890—1968年)拍摄于北京。  相似文献   

4.
影像志     
《世界博览》2023,(4):92-93
<正>西泠桥,在孤山西北的尽头,是由孤山入北山的必经之路。站在西泠桥上可看到里湖、外湖、孤山、北山以及白堤、苏堤,透过西泠桥桥洞能望到北缘宝石山巅的保俶塔。“西泠”这个名字带着一点清高、孤傲、脱尘的感觉,20世纪初,有人买山立社,因地近西泠,取名“西泠印社”。西德尼·甘博(Sidney David Gamble,1890—1968年)拍摄于杭州,1917—1919年间。  相似文献   

5.
影像志     
正华北协和女子大学。创办于1864年,初名贝满女塾,后发展为女子中学,1905年开设大学课程,1920年并入燕京大学。西德尼·甘博(Sidney David Gamble,1890—1968年)拍摄于北京,1917—1919年间。燕京大学,建立于1919年,是一所私立教会大学。其校舍以早年北京西郊的淑春园故址为中心,整体布局汲取了中国园林的空间处理,建筑群采用中国古典宫殿式样,单体建筑基本取庑殿、歇山及两者结合形式的屋顶,深红色壁柱、白色墙面、花岗石基、青色彩画成为燕园建筑的基本特征。西德尼·甘博(Sidney David Gamble,1890—1968年)拍摄于北京,1931—1932年间。  相似文献   

6.
影像志     
正重庆,地处巴蜀大地,邻近多古镇,建筑别具特色,嘉陵江、涪江、渠江三江汇流于此。抗战时期,大量工业企业内迁至重庆,大批外地百姓涌入,他们在日机不轰炸的时候,游览高山野林,追访古道名寺。张伯林(Thomas Chrowder Chamberlin,1843—1928年),拍摄于重庆,1909年间。  相似文献   

7.
影像志     
正~~  相似文献   

8.
影像志     
正~~  相似文献   

9.
影像志     
  相似文献   

10.
影像志     
《世界博览》2022,(13):92-93
  相似文献   

11.
影像志     
<正>宅院门。重庆小巷中,可以看到各种纤弱的曲线形屋顶和彩色浮雕。飞檐斗拱的边缘经常被小块蓝白相间的瓷片装饰,与向上翘起的屋顶形成轻盈欢快的效果。恩斯特·柏石曼(Ernst Boerschmann,1873—1949年)拍摄于四川,1926年间。  相似文献   

12.
影像志     
正崇寿寺白塔,位于沈阳小北关城门外,建于辽代乾统年间。古塔由基座、塔身、塔顶三部分组成。基座上缘嵌有浮雕莲花砖,塔身砖砌等边八角形密檐11层,第一层每面有一佛龛,内置坐佛,八面塔壁嵌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清昭陵,位于沈阳古城北,始建于清崇德年间,是清太宗皇太极及孝端文皇后的陵墓。  相似文献   

13.
影像志     
正魁星楼与长春城。魁星楼曾是长春城的标志性建筑,为古代士子参加科举考试的参拜之地。长春城在金政权以后曾一度沉寂,晚清时为东北交通要塞,在政治和商业方面具有重要地位。拍摄于长春,1926—1930年间。木材是吉林的经济命脉。松花江上游及支流流域的林业资源蕴藏丰富,木材被扎成木排通过水路运送到吉林贮木的楞场,形成别致的地域风情。工人休憩的小木屋就搭建在楞场上。  相似文献   

14.
影像志     
正有轨电车。1924年北京第一条有轨电车线正式运营。这条从前门至西直门的有轨电车线,全长9公里,配有10辆有轨电车。电车行驶起来沿途极为热闹,每至一站,都有往来人群驻足或随行观看。西德尼·甘博(Sidney David Gamble,1890—1968年)拍摄于北京,1924—1927年间。北京西直门车站。1909年京张铁路正式通车,在站台上可以看到老式蒸汽机车、城墙、西直门城楼和箭楼。两条铁路分别通往门头沟和京张铁路的始发站。张伯林(Thomas Chrowder Chamberlin,1843—1928年),拍摄于北京,1909年间。  相似文献   

15.
影像志     
《世界博览》2022,(6):92-93
  相似文献   

16.
影像志     
《世界博览》2022,(3):88-89
  相似文献   

17.
影像志     
《世界博览》2022,(5):88-89
  相似文献   

18.
影像志     
正送水。老北京的胡同大多有水井,但是水质不同,井水大多苦、咸,居民就买水饮用。水夫用装有水柜的独轮车将水运至居民家门口,再用木桶挑送入户。拍摄于北京,1926—1930年间。兔儿爷,最早出现于明朝,在北京,每逢中秋节商铺、小贩会有出售。兔儿爷多为泥抟,衣冠踞坐,彩绘泥身。这个来自民间的泥塑手工艺品,既是儿童节日里的玩具,也是手艺人劳作养家的营生。拍摄于北京,1926—1930年间。  相似文献   

19.
影像志     
正佛香阁,位于颐和园万寿山,是全园的中心建筑,也是颐和园的标志。佛香阁坐北朝南,是一座八面三层四重檐攒尖顶式的木结构楼阁建筑。登上佛香阁可以饱览昆明湖上的风光。西德尼·甘博(Sidney David Gamble,1890—1968年)拍摄于北京,1924—1927年间。  相似文献   

20.
影像志     
《世界博览》2023,(18):88-89
<正>蒙古族人素有养马的习惯,马不但是其民族精神的体现,也是文化图腾的象征之一。内蒙古草原的地形东西跨度大,降水由东向西逐渐减少,草场也由森林草原过渡到典型草原,再到荒漠草原。蒙古马也随着自然生态的差异形成三大种群,其中有体格较大的乌珠穆沁马,体格中等的百岔铁蹄马以及体格较小的乌审马。焦耳·艾力克逊(Joel Eriksson)拍摄于内蒙古,1930—1938年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