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戏说:女人喜找高大的男人为伴为的就是让他总是要“俯首贴耳”,其实,这或许是女人仰视男人的另一种说法。在男人和女人组成的世界里,男人一生下来就比女人高大,男儿打天下,以他们跑马行船的胸怀,山丘般的肌肉,睿智的头脑容纳和构造这个世界。女人仰视男人,她们用葡萄藤般的手臂紧紧缠绕着男人的颈项,把自己也把男人囚禁在爱的小屋中,然后甘愿去忍受爱的围困、寂寞。女人活得没有自己,她们活着是为男人,她们的价值在于为男人献身,这是几千年传统的道德伦理所赋予女人的,现代女性也在劫难逃。  相似文献   

2.
苏童擅长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关注具有性别意义的女性世界,小说界戏称其为"红粉杀手"。在他笔下的妇女生活世界里,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女性,而对男性的描写却是寥寥的几笔,更或者说,男人在"女人的世界"里的形象是模糊的,女人在这里看似是主角,其实不然,她们的一切行为都围绕着男人这个中心而转动的,本文希冀通过对苏童女性世界中女性性格特征的归纳,追寻其"恶"习特征形成的原因,从而探究妇女世界中的真正主角。  相似文献   

3.
21世纪就这么轰轰烈烈地来到了。不管你是男人或是女人,不管你对这个世界感觉如何——喧嚣还是宁静,狂燥还是恬淡,你不由自主地置身其中,犹如一滴水随大江东去。 造物主缔造了女人,让这世界多了许多色彩。回首望去,20世纪以前的女性,几乎都是在“女为悦己者容”的顾影自怜中打发时间,她们围绕着男人旋转,为男人改变着自已的一切——发型、服饰、客貌、体态、礼仪、技艺甚至观念,无论她们是否心甘情愿,她们始终囿限于各种束缚中,一如严丝合缝的胸衣和层层紧缠的裹脚布,从不曾有过真正的自我。 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女权主义的高涨,一种全新的女性价值观逐渐凸显,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法国女人像水,法国男人也像水;瑞士男人像山,瑞士的女人也像山。那么,美国的女人呢? 我是男人,自然对异性抱有关注,去年有机会访问美国,很自然地便对合众国的女性做了些特别观察。美国的女人像水吗?我问自己。不完全像。她们总体上比柔弱的水显得刚健!美国的女人像山吗?也不完全。她们比稳固的山显得灵活,更富于情感的纹理。性格多采和美丽翩翩。  相似文献   

5.
从日本女作家唯川惠的短篇小说《被爱的女人》中,我们看到了这样的事实:男性本位文化的渗透使女性的附属地位成为被普遍认同的事实,不仅男人理所当然地接受,女性自身也将其演化为一种不自知不自觉的生存惯性。但是部分女性的觉醒已势不可挡,她们开始了新的选择,而这种选择却在强大的传统男性社会中陷入了尴尬的处境。  相似文献   

6.
皇甫华 《广东科技》2010,19(5):F0002-F0002
<正>有人说,男人掌握世界,女人掌握男人。然而,女人能不能直接掌握世界呢?在科学的世界中,一位杰出的女性用自己的卓越才智给还存有疑惑的人们一个肯定的回答。  相似文献   

7.
从日本女作家唯川惠的短篇小说《被爱的女人》中,我们看到了这样的事实:男性本位文化的渗透使女性的附属地位成为被普遍认同的事实,不仅男人理所当然地接受,女性自身也将其演化为一种不自知不自觉的生存惯性。但是部分女性的觉醒已势不可挡,她们开始了新的选择,而这种选择却在强大的传统男性社会中陷入了尴尬的处境。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文化对于女性的定位中,她们的身份往往是向内的;但是,在很多小说中,却有一些女性在不停地作着僭越自己身份的尝试。从明清到现代的几部家族小说中易装对传统服装文化的挑战、才女们从生活方式上对女性身份的僭越、五四时期娜拉们对革命男性的模仿、苏青对女性自身的言说这四个方面,可以看到明清到现代女性跨越自身身份的轨迹,以及她们所采用的不同方式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9.
焦丁宁 《科技信息》2009,(11):64-64
由于几千年男权文化影响,妇女仍处在某种角色中才可以生存。她们自身的态度比男性更保守,并为自己身为女人而悲哀。正是由于这种与生俱来的心理上的脆弱本质使得女人在男人主宰的世界里处于从属的地位,本文拟采用女性主义理论解析《小妇人》中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0.
《妻妾成群》用女性话语反映了旧式女性充满伤痛感的女性生存体验。在妻妾成群的封建大家庭里。她们沦为男人泄欲与生育的工具,她们有的也曾挣扎过、反抗过,然而,在她们身上也同时存在着自虐互虐的愚昧行为,不自觉地认同和遵循着封建伦理道德。  相似文献   

11.
正硅谷的女性企业家要远远少于男性企业家,虽然硅谷是创业天堂,但对于女性创业者而言这个天堂并不那么令人向往。虽然我们看到在硅谷有许多知名的成功的女性CEO、COO等等,但是她们都是职业经理人,不是企业家,而从零开始创办一个公司面临着许许多多的挑战和不确定。在硅谷只有非常非常少的女性创业者能得到风险投资。在一项研究中发现,2010年融资的创业公司中只有7%有女性创始人,众所周知对于创业公司而  相似文献   

12.
在英国文学史上,莎士比亚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和世界戏剧史上的泰斗。与同时代的其他作家相比,莎翁尤其擅长刻画女性形象。莎士比亚在创作哈姆雷特时的确是尽了他最大努力去真实地反映生活,但其所生活的历史时代及其在时代影响下形成的个人性别立场决定了他的男权视角。正是那个时代对女性狭隘的认识,以及莎士比亚作为男人这一事实本身,使哈姆雷特中的女性形象不可避免地遭到了限制、贬低,乃至歪曲。当我们怀着继承与批判的精神分析哈姆雷特中的女性形象时不难发现,她们身上深深地烙着时代印迹及莎翁自身情感的流露。  相似文献   

13.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由于没有自主能力,只能依靠男人,依赖婚姻,她们把爱情或者婚姻看成了生命的全部。为了获得男性的爱,女性实施“色诱”,而结果或许诱惑了男人的同时,也诱惑了自己的先天性缺陷;最终陷入了一种“戒惑”,一种被男人或自己抛弃的“绝对”宿命。  相似文献   

14.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所展示的是几千年男权社会历史所造成的一生一世为男性附庸的女性世相。她们把生活的希望寄托在其惯以依赖的男人身上,她们的独立精神从未觉醒过。当今的女性也没有真正走上精神独立的道路,她们仍然在用男性的评价作为衡量女性自身价值的标尺,这是几千年来女性形成的心理痼疾。张爱玲的小说揭示了这一心理痼疾,这对于今天的女性仍有警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女性诗歌中的性别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诗人女性意识的觉醒使她们深刻地认识到男权话语对她们的压抑,女性诗歌通过女性意识的表达来反抗男权世界,反对男权话语,而这种反抗因为男性话语的中心位置又使女性诗人处于尴尬的地位,她们通过躯体写作来做最后的反抗,通过营造黑夜的世界来创造属于自己的世界。  相似文献   

16.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在西班牙观看斗牛后曾说,西班牙斗牛不是一种运动,而是极其惨酷的悲剧。在斗牛场上不是强悍的斗牛被杀,就是斗牛的勇士惨死。而日本冲绳的斗牛则与西班牙的不同,不是人斗牛,而是牛斗牛,且少有伤亡出现,如果海明威能看到,定会大加赞许的。据历史记载,日本的斗牛运动起源于琉球群岛,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现在在冲绳和日本四岛的一些地方,到处可见斗牛的壮观场面。琉球群岛各岛之间,每年都要举行几次大规模的斗牛比赛。在冲绳各地,每到周末或节假日,各个斗牛场都有斗牛比赛。  相似文献   

17.
“妇女能顶半边天”,一定是世界各国女性最大的愿望,更不用说有志于从政的女性。尽管现在有少数国家出现了女总统、女总理、女议长,但在现实生活中,恐怕没有一个国家在女性参政方面能够顶到半边天,政治依然是男性的天下。在美国国会,妇女也远没能顶住半边天,用一位女议员的话说,她们至多顶到了国会山的“半个角”。  相似文献   

18.
戴岚 《韶关学院学报》2003,24(11):73-80
20世纪以来,华裔坛涌现出众多才华横溢的作家,汤亭亭和谭恩美的作品都曾在不同时期引起反响,好评如潮。在她们小说本的基础上,可透视她们笔下的女性世界:深受中国化浸染的母辈的故事俨然是旧式女性生存状态的缩影;以“我”为主人公的一代新人身处异域化,她们在边缘化的话语环境中抗争,“母辈”的无奈与“我辈”的反叛达到强烈的戏剧冲突的效果,而母女两代的和解使激烈的冲突转为和谐与宁静,且进一步使本升华,使其成为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化融通的真实写照,两种化在两代人的交往中撞击而逐渐磨合,两个本不约而同地选取两代母女的心灵世界作为视点,在追溯远祖传统、华裔精神的故园中,在寻找回来的世界中重铸各自的精神世界并实现相互的融通。  相似文献   

19.
吉米 《青年科学》2008,(1):23-23
有人说,现在的社会是男人统治世界,女人管理世界。那么,在人类进化的过程当中,是摇纺车的女人贡献大?还是拿锤子的男人力量大呢?女性的作用大吗事实和理论都表明,两性基因在适应环境而进化的过程中,其作用是不相当的、有差异的。有人首先认为是女性的基因对人类进化的贡献大。  相似文献   

20.
女性的生存状况和她们受男性世界压抑的现实,一直是萧红在作品中所关注最多的。萧红在作品中塑造了众多受男性世界压迫,从而只能生活在暗日下的女性形象。"王婆"是萧红代表作《生死场》中的人物,她也是萧红笔下女性形象中的异类。从王婆作为妻子和母亲这两个人生角色来分析这一形象,可以看到萧红所寄予这个人物的深刻的期望。王婆这个形象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萧红对改变女性命运的深深企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