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是对大家皆知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所作词的探讨。因为他的词另辟蹊径,以诗为 词,扭转了在他之前的"温柔香软之态"与"婉约绸缪之情"的词风,而取词的躯壳并赋以诗的神韵,首创豪放词 风。他的词具有诗的沉郁、诗的豪放和诗的淳朴,刚健与柔婉并存,对词的发展不只是理论上的倡导,更突出表 现在他的创作实践上。  相似文献   

2.
唐代中期以后,分司东都的文人数量不断增多.其中,白居易曾长期在洛阳任分司之职.他在文坛的声望和影响力,他所倡导的"中隐"思想和闲适生活情趣以及广泛的交游、超然的政治态度和对诗歌唱和活动的热衷等因素,使他成为当时分司东都文人群中的重要人物,并促进了洛阳闲适诗唱和群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寒山诗风格独特,有"寒山体"之称.唐五代以采,虽未入主流诗坛,但在儒林文苑中,拟、效、和之者,代不乏人.直至20世纪,寒山及其诗歌的研究日盛.同时,在佛门丛林中,寒山及其诗偈,代有传灯,其诗歌所蕴含的诗禅佛韵对我国文苑和丛林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4.
马一浮的诗学思想是其"六艺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诗学观点主要体现为"《诗》以感为体"、"《诗》教主仁"、"兴于《诗》".从中发现马一浮的诗学思想有强烈的道德至上倾向,以"识仁行仁"作为《诗》学的最高目标.由此来看,马一浮的诗学思想仍然是以其"六艺论儒学"为基础,以"仁"一以贯之的心性之学.  相似文献   

5.
对<诗经>中爱情诗的解释和评价,一直是经学家们关注和争论的一个焦点.汉唐诸儒解<诗>大都笃守美刺二端,<诗经>中的民间情歌陡然变成了寓含美刺的政治诗,而其描写爱情的本事却被绝对否定了.欧阳修的<诗本义>在诗经学史上所做的重要贡献就是他首创"淫奔之诗"说,首次用文学家的眼光打量已被经学家歪曲的面目全非的爱情诗,此后,经过朱熹等人的继承和发扬,爱情诗的真实面目才冰山露出一角.  相似文献   

6.
任渊《山谷内集诗注》是黄庭坚诗各注本中影响最大的,他运用大量术语展示黄诗的语料来源,对黄诗的语源、诗意原型和句式结构等进行笺释,最终获得黄诗的意义。《山谷内集诗注》中术语的运用,使所注之词句在原诗中担任的修辞功能一目了然,这让诗注兼有论诗的功能。《山谷内集诗注》旨在解决意图与表现之间的关系问题,即内在的"意"如何通过外在的"言"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7.
作为诗话诗经学的重要成果,毛先舒在《诗辩坻》中对《诗经》多有阐释,他还以《诗经》为准的,从"诗之本源""诗之法""诗之用"等方面来构建其诗学大厦。毛先舒将诗歌的本源推溯至《诗经》,即所谓"归源《风》《雅》";他以《诗经》为标准论诗法,不但对《诗经》之章法韵律推崇备至,还以此作为作诗、评诗的准绳;他强调诗歌的社会伦理功用,倡导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观。  相似文献   

8.
西湖孤山梅林的放鹤亭畔,曾经是北宋负有盛名的山林诗人——林和靖安眠的地方。宋代在这里有三贤堂,纪念他和白居易、苏轼三人;元代又建祠堂、亭轩,并有林和靖塑象,落成之日,“观者塞路,湖堤之人如蚁”;明代又作放鹤亭等;清代林则徐于杭嘉湖任内,重作修葺。亲题楹柱……数百年来凭吊不绝。元代著名诗人萨都刺说他是“自爱烟霞居物外,岂知名姓落人间”。 如何看待他的隐居避世的一生,怎样整理、评价由于“好事者往往窃记之”而得以留给后人的部分诗词,是值得我们进行探索的。  相似文献   

9.
林语堂,吾国乃至世界近现代文学史、文化史之一奇特现象.他向外国人介绍中国文化,向中国人介绍外国文化,在地球村(global village)中可谓"文化大使"矣.他提倡性灵文学,主张幽默、闲适、性灵和趣味.无论其随笔、散文抑或小说,皆闲适之作性灵之作.闲适与性灵成其天地间之令名,闲适与性灵亦使其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  相似文献   

10.
画菊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作者郑思肖(1341—1318),字九翁,连江(今福建连江县)人,曾以太学生应博学鸿词科.南宋亡后隐居苏州,念念不忘故国.坐卧必南向,自号"所南".他画墨兰不画根、土,以示国土沧亡之意.他的诗也同样表现出强烈的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他  相似文献   

11.
清代袁枚、朱庭珍对诗趣予以了集中论评与阐说。袁枚评诗推尚偏于由才性而催生出的"趣"的审美形态,他以"趣"为审美标的,以性灵为根本,以天才、真、自然为支点,建构出一个有别于他人的诗趣论系统。朱庭珍评诗反对"恶趣"、"魔趣",推尚意趣充蕴之作;他强调作诗要"培之以理趣之府",提出了"意趣活泼"的审美要求,在诗趣的生成创造上,则论及到由"情"而"趣"、由"思"而"趣",对诗中之趣语的运用也予以了界划。他们为古典诗趣论的最终深化和完善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北宋著名学者晁说之作诗不肯趋附时风,标举和学习杜甫的创作风范。他的诗作充分反映了他在徽宗朝和两宋之际所亲历的各地风物、动乱现实及其丰富的人生感受,突出地表现了其深沉炽烈的忧国情怀和旺盛不衰的政治激情,呈现明显的写实特点,特别是南渡爱国诗的大量写作不仅发南宋爱国诗潮的先声,具有"诗史"性质,而且有力地冲击了江西诗派脱离现实的流弊。其诗虽然好发议论,但善于托物寓理,对于宋代诗坛也具有救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诗人苏金伞的创作历程长达70年。诗是他的命,当祖国和人民遭受磨难的时候,他用手中的笔鞭挞邪恶,揭露黑暗,把深深的同情给予他深爱着的父老乡亲;当人民当家作主、扬眉吐气的时候,他喜人民之所喜,歌唱翻身农民的喜悦,歌唱光明,歌唱新生活……他爱祖国、爱人民、爱他足下的土地。他的诗之根深深地扎在中原文化丰厚的土壤里,他的诗作散发着泥土的芳香。因此,他被誉为“乡土诗派”的代表、中原诗界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味"的基本含义出发,通过探讨作为名词的"味"亦即诗味,来寻觅诗味之美.首先论述了味与美的关系,然后选取几种诗味:"淡乎其无味"、 "味欲其鲜",回甘之余味来体会美之滋味.  相似文献   

15.
<不老草>别具一格的四辑组合中,第一辑"微型小诗"虽然多属日常感悟的随意点画,但已蕴涵梁上泉对诗要"真、情、深、新、精、音"的总体选择;第二辑"六弦琴续弹"则是这种总体选择的定向延伸,标志着他将中国传统诗歌所崇尚的内形式美和外形式美融入个人诗美创造的得心应手,对当代汉诗奉献出了六行体律式;第三辑"抒情谣曲"、第四辑"长笛短吹",除了继续着他半个世纪以来诗路寻绎的主要轨迹,也对当代汉诗体式的多样化和多向性提供出了一个可描摹坐标.经由<不老草>,不仅可以更切近地认识梁上泉其人其诗,而且对于当代汉诗的未来走向将会拓宽视野和增添乐观.  相似文献   

16.
从刘辰翁的创作与文学评点实践看,崇尚"自然"可以说是他的文学创作观.它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创作主体(作者)情感之自然"不平则鸣"、"真";其二,文章思想(内容)之自然"兴寄深厚"、"风雅";其三,文章行文(语言)之自然"诗无改法"、"天籁".  相似文献   

17.
《潍坊学院学报》2015,(3):35-39
巴拉丁斯基突破了浪漫主义哀诗的局限,为了确定哀之缘由,达到文之真实,他将"环境与个人"、"具体与普遍"等现实主义思考与浪漫主义笔法结合在一起,从而开拓了一种新的哀诗诗思。作为俄罗斯诗坛上最卓越的哀诗诗人之一,他的哀诗创作对十九世纪俄罗斯哀诗的流变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明中后叶以来,受前后七子复古派诗学的影响,诗坛普遍充斥着一股模拟剽窃的诗风,成为清初诗论家批评的重点.作为学者的黄宗羲认为问题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有宋以来折衷之学大行其道所产生的不良后果,导致学诗者被"入主出奴"的门户家数所束缚,模唐拟宋.另一方面,部分学诗者认识到"随事摹拟"(明高启《独庵集序》)所带来的诸多弊端,提出以不学为学,以致又产生准的无依的困惑.归根结底,这二者都是因为没有正确处理好诗与学的关系所致.由此,黄宗羲正面提出了学通过治理诗之性情而介入诗的观念.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原诗坛的开路人,徐玉诺在现代诗歌发展初期的最大贡献,应是他诗作思想的深刻性,以及他的诗在现实主义与现代派诗艺融合上所表现出的先锋姿态.更为重要的是,个性是艺术家的灵魂,始终保持自己艺术个性之真,也许是“五四“一代作家厚爱徐玉诺的另一个原因.徐玉诺的诗连同他坎坷的一生,应该能够形成许多有意味的学术话语.  相似文献   

20.
"我"曾经不顾一切地去构想、设计自己的文学之梦,"梦醒"之后却又跌入幻想的深渊.而不断地反省、与文学大家的思想碰撞使我的精神摆脱了自我的束缚,得到了纯化.作家堀辰雄在文学创作中,他把自己的内心世界上升到纯粹的、美丽的诗一般的境界;在人生旅途中,他更是不断追求新的生命."与命运抗争到底"是他的语句,更是他的人生写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