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立群 《天津科技》2023,(S1):95-98
落实“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精神需要明确牢抓科普教育的学校主战场,同时需强化家校社政协同育人的能力。阐述了泰达街道家校社政协同育人模式下“一合三堂五育七能”科普教育模式的特点和取得的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
“双减”旨在净化教育生态环境,促进儿童全面健康成长,其育人目标与教育模式的转变为传统家庭教育提出了挑战。为较好地协同家校社资源达成“双减”目标,家庭教育须紧抓“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明确家校社协同中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意识和角色,并以完整生命教育、情感教育和生涯教育等丰富的家庭教育活动为依托,全面实现家庭教育面临的功能转型与任务担当。为保障家庭教育功能的转型与实效,必须发挥国家政策的保障和引领作用,督促家长正确认识早期亲子关系的重要性、儿童在闲暇时光的成长、家庭成员共同成长等专业知识武装自己,在教育实践中实现反思家庭教育方式是否得当、家庭教育实效评估之难等问题并及时予以修正。  相似文献   

3.
书院制教育是新时代高校育人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有益探索,书院制育人的价值审视与“三全育人”培育理念、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均衡发展要求、创新型人才培育目标相一致,具备“双院”“双轨”“双导师”的协同育人特点。基于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创新班发展现状,探索书院制背景下,高职院校通过加强环境协同、发挥全员协同、优化资源协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路径,如何实现创新型人才培育目标与全人教育理念相融合的一体化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总结了“十一五”以来国务院、教育部、科技部等部门独立发布以及联合发布的97份政策文件,通过文本数量、主体、内容分析以及分阶段的比较分析,得到了自“十一五”以来,国家人才培养政策重心从学科建设、引进海外人才到培养高层次紧缺人才的转变,体现了国家战略导向与重大需求由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向推动核心“卡脖子”科技发展、提升服务区域发展能力落实;协同教育类政策的重心从联合培养研究生、科技园与联合实验室建设、数字校园建设向科教结合、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过渡,传递了协同育人机制已从一般性的产学研结合向科教、产教深度融合协同育人转变的重要信号。新时期,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应继续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为支撑,以促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为我国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培育青年的社会责任感,是党和国家赋予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胡杨精神蕴含着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等内涵丰富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是助力青年成长成才的精神养料。用胡杨精神筑牢高校青年社会责任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实现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统一,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助力高校青年社会责任感养成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6.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瓶颈是校内外资源未得到有效整合,协同育人功能尚未得到有效发挥。构建校、政、企、社协同创新育人体系,有效发挥内外各要素联动耦合功能,不仅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深入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现实需要,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全要素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如何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内外联动协同创新机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白羽 《奇闻怪事》2007,(3):34-35
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人生,着眼于学生的成长和终生发展,这是叶圣陶先生一贯的教育思想。我们通潭路小学正是信守着这样的教育理念,提出“以人为本,关注生命成长;以德治校,促进和谐发展”的办学宗旨,并以此构建了我校“为生命之树浇灌,为生命成长奠基‘3+1’育人工程”。  相似文献   

8.
弗莱雷"对话式教学"的核心理念及实施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巴西教育家弗莱雷提出的以“解放教育观”为指导的“对话式教学”,超越了传统的教育观和教学观,其核心理念是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而实现充满人文关怀的“对话式教学”可有以下策略:回归学生主体;实行提问式教育;生成主题;调查思维;将研究引入教学;强调高效率的教学;重视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力求知、情、意、行的统一发展等。  相似文献   

9.
家校协同教育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应当创新家校协同教育的活动方式,丰富和创新家校协同教育的方法,着力明确家校协同教育的重点,以综合性、创新性、实践性和丰富性的活动开展家校协同教育。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主要放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和提供个性化学习条件方面,高职家校协同教育的活动机制与活动方式未能有效创新,还要优化家校协同的方式,在统一的教育目标下实现家校协同服务高职学生。  相似文献   

10.
研究马克思共同体思想能够科学地把握人类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规律,是人类社会追求真正共同体的实践指南。从“人类命运共同体”命题角度,以问题为导向,以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为支撑,以国际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提出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下的“校企校”协同育人模式,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1.
优化协同创新绩效对福建省实现创新驱动型发展至关重要.借鉴城市内部协同创新理论框架,采用网络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2007—2019年福建省9个地级市“学转研”、“研转产”和整体绩效3种协同创新绩效及其空间演化规律;运用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进而提出政策建议.结果表明:1)从时序演化上看,2007—2019年“学转研”绩效呈先扬后抑趋势,“研转产”绩效处于波动状态,整体绩效呈稳步上升趋势;2)从结构演化上看,研究期内“学转研”绩效从“橄榄球”型向“金字塔”型转变,“研转产”绩效在“金字塔”型和“橄榄球”型之间摆动;3)创新型城市作为绩效高地,通过涓滴作用向周边城市输送科研人才和科研成果,不断带动非创新型城市整体绩效的发展;4)产业结构和市场环境对“学转研”绩效分别产生负向和正向影响,产业结构、国外影响和基础建设对“研转产”和整体绩效均产生正向影响;5)福建省未来应当继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人才吸引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对绩效提升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法治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法治能力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动力和根本保障。高校是普及法律知识、熏陶法治情感、培养法治意志和推进法治实践的战斗堡垒,对全社会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具有先锋模范作用。新时代有着新要求、新期待,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指出的“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蕴含着培育法治素养“知-情-意-行”的内在逻辑。而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具有大学生自我教育与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的双重维度,构建“知-情-意-行”的法治素养评价标准体系和“国-校-家-社”的多元协同育人机制有益于培育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武静静 《科技信息》2010,(29):142-142
家校协同教育与以往的家校合作相比,更加强调家长作为一个教育力量参与教育的全过程。文章分析了当前国内家校协同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增强家校协同教育实效性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新兴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变化和升级,面向创新应用的新型复合型人才备受企业欢迎。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协同育人模式从实践基地和教学项目合作转为混合式协同合作,人才培养参与的主体也由双主体转变为多主体。面向创新应用的多主体协同实践育人模式重点突出了专业基础创新的新需求、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的新需求、课程体系和评价模式的新需求,其构建途径有:面向新兴产业需求向导,重构人才培养方案;面向创新应用能力向导,重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面向多主体协同育人向导,构建多主体师资队伍;面向德育向导,融入实践教学课程思政教育;面向持续改进向导,构建多维度多主体实践教学评价与反馈机制。面向创新应用的多主体协同实践育人模式可为新兴产业创新应用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高校家校双向合作育人机制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是未来全球各国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必然趋势。高校家校合作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力互补的重要渠道。高校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只有主动更新观念,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建立优势互补、平等协作和目标明确的高校家校双向合作育人机制,才可以为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16.
观察各个历史时期的学业负担发生机理和减负政策导向,显示不同时期的教育政策与教育各方利益诉求具有明显的角度偏差。学生与家长对于“就业与成才”的期望是引发基础教育阶段学业负担最重要的因素。新时期,站在符合群众教育利益的视角,学校应因校制宜,稳步推进减负政策落地实施,通过引“资”入校、借“技”强校提升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教育政策的制定应充分满足教育各方利益诉求,重新构建“家校社”共育格局;国家层面应探索新型育人成才模式,拓宽就业渠道,满足家长对学生的健康成才和良好就业意愿。如此方能缓和教育内部矛盾,真正让减负有成效,使教育更加公平,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教育人才。  相似文献   

17.
陈凤梅 《吉安师专学报》2004,25(B12):132-135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开展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一个重要的支持性途径,但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发展、推进阶段,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家校合作还没有切实发展起来。本文主要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试着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8.
高校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家长参与不足的缺失,为家长提供一个监督、参与学生培养过程的平台势在必行。构建家校互动网络育人平台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需要和重要途径。西南科技大学充分利用学校网络优势,搭建网络化育人平台,自主开发了“家校互动网络育人平台”,以网络沟通方式促进学校、家长、学生三者之间的交流,优化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效果。  相似文献   

19.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为重要。”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而育人的首要任务应理当是育德。孔子有言:“弟子人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孟子说:“设庠、序、学、校以教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孟子·滕文公上》)而十九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也曾明确指出过“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相似文献   

20.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要求,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开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在大思政的新时代背景下,应用型大学的职能部门更要充分发挥协同育人作用,形成协同育人的工作机制,职能部门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利用NVivo软件对职能部门人员的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以协同论和系统论为理论基础,以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为逻辑起点,建立3条协同链,该链包含了横向要素协同、纵向关系协同和联动空间协同,从而建构了应用型大学职能部门协同育人机制。该机制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和有序性的特点,突出了动态性、持续性和系统性,实现了从汇合、融合到整合的发展,在协同育人实践中坚持育人导向、问题导向和责任导向,促进“三全育人”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