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初沿袭汉唐以来对少数民族实行的羁縻政策,在壮族聚居的桂西地区,“因其疆域,参唐制,分析其种落,大者为州,小者为县,又小者为峒,凡五十余所。推其雄长者为首领,籍其民为壮丁,以藩篱内郡,障防外蛮。……其酋皆世袭,……有知州、权州、监州、知县、知峒”等土官(见《桂海虞衡志》),从而建立了土官制度。对于宋  相似文献   

2.
1759年清政府平定新疆后,考虑到新疆的实际情况,军府制、州县制、札萨克制、伯克制分立施行.1864年爆发的新疆少数民族起义以及1865年阿古柏军队的入侵使得旧有的统治根基基本瓦解.随后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1884年清政府决定设置新疆省以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建省后州县制开始在全疆范围内逐步推行,近代新疆的行政建置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文章拟以昌吉行政建置的转变为切入点,以建省前后为历史分期,据此分析其转变的历史进程、原因并概括其转变带来的影响.近代以来昌吉行政建置的转变是新疆建置沿革的缩影,它对于今天如何诠释新疆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安南都护府是唐朝为了管理南部边疆而建置的地方高层行政机构。安南都护府管内有正规州县和羁縻州县。部分正州因环王国势力入侵而陷落,后被收复;羁縻州的变化,则以大中八年为界,分作两个时期,尤以后一时期羁縻州变化较大。安南都护府建制变化的原因,主要有政府的政令规定、都护的管理失当,以及南诏与环王国等势力的入侵等。  相似文献   

4.
唐代西域地方行政管理体系中的“北庭类型”,指唐王朝在北庭地区以正州县治编户百姓、以羁縻府州领诸蕃部落的二元行政管理体制。追溯这一管理体制的形成过程,有助于深入理解该地区人群构成的结构性差异,及唐王朝对该地区人群管理方式的差别。“北庭类型”有别于西州、伊州的正州县制度和四镇地区的羁縻府州制度,是两种制度类型的组合。同时,其与边州都督、都护的行政管理体制具有一致的结构性特征,二元行政管理体制在边地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其实质是唐王朝在帝国范围内以正州县治编户齐民、以羁縻府州领诸种蕃胡的二元管理制度在沿边地区的实施。总之,“北庭类型”是唐王朝因地制宜的地方行政治理体制,对于维护边疆社会稳定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今贵州境内,在晋代曾有平夷郡建置。历代编修的方志中,与之有建置沿革关系的一些府志、县志,对其置废时间,均有所记述。1996年12月初,有幸获新编《安顺市志》和《大方县志》,捧读其《建置》部分,两志对平夷郡建置时间的记述不一致。再与清代《遵义府志》、民国《桐梓县志》和新编《黔西县志》、《遵义县志》相互印证,各志对平夷郡置废时间及其领属范围的记述,亦相互矛盾。现列简表如下:以上六志所载,晋代平夷部的建置时间,多取西晋怀帝永嘉五年(311年),唯《安顺市志》取西晋憋帝建兴元年(引3年)。经查有关史籍核对,各志来…  相似文献   

6.
社会建置,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今宜昌市行政区是古代社会行政建置不断发展的结果。本文从地方建置开发的角度,摭取有关史料进行具体的分析。在勾勒秦汉至隋宜昌地区社会建置的历史轨迹的同时,着重阐述了魏晋南北朝时宜昌建置与户口的变化及夷陵行政建置由县级上升为郡级的背景,论证了古夷陵的历史地位和今宜昌市开发的新契机。  相似文献   

7.
王莽改地名幅度很大,但仍只占全国地名系统的小部分,是州改名合理性、郡改名复杂性与县改名混乱性相结合的复杂事件,不能简单论断。王莽改地名体现出不平衡性,在层级上主要集中在郡,在地域上北多南少,西多东少。改名与命名是有区分的,这两者都是王莽整体执政方案的一部分,主观上有通盘考虑,而改名是施政需要与“应经”擅改的结合,是进步性与危害性的结合。  相似文献   

8.
作为地方行政建置,桂林郡是今广西地区最早纳入秦朝大一统郡制之一,也是岭南地区时置三个郡中,辖域全部在今广西境域,占据今广西绝大部分地区的郡。但其郡治、辖县,因缺乏最初的第一手数据记载,自汉以降史志依旧阙如或追记、补注欠准,加上近现代旧志考据或考古附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试图从可考史志资料作一概略梳理,主要针对与其郡、县治争议相关各种说法,进行来龙去脉和纷争焦点之厘清,以便有心研习史志者作出更为明智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蒋新红 《科技信息》2011,(22):I0015-I0015
澜沧江是一条国际河流,也是民族居住和迁徙的走廊,在省内流经迪庆州、怒江州、大理州、保山地区、临沧地区、思茅地区和西双版纳等地州。从先秦的时候开始,这里就居住着彝族等各族人民。两汉时期,对澜沧江流域的彝族地区设郡置县,并实行移民垦殖,彝族地区被纳入了中央王朝的管理体制,社会经济也得到了发展。  相似文献   

10.
尤鑫 《贵州科学》2016,(1):46-51
喀斯特地区是我国重点生态问题区域。贵州南部三州是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处,也是喀斯特生态问题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生态问题和贫困问题交织的地区。以贵州南部三州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对实践中形成成功的生态治理经验进行了总结和梳理,提出了5种典型模式。通过分析喀斯特区域自然因子和社会发展特征,结合区域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现状等综合因素,提出了以地貌环境特征为主导因子的生态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和建议,为贵州南部三州经济发展和生态治理指明了方向,为喀斯特区域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促进贵州南部三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5,24(1):121-121
公元前135年(西汉武帝建元六年),汉武帝“分巴蜀,置犍为郡”。犍为郡领12县,堂琅县是犍为郡十二属县之一,其境域包括今巧家、会泽两县及东川区一部。堂琅县是封建中央王朝在云南最早建立的郡县之一,是边陲云南和巴蜀、中原联系的最早的通道。迄至公元625年(唐高祖武德八年),今巧家县地以“堂琅”称名建置前后七百余年。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贵州市镇发展及问题的分析,借鉴国外及国内发达地区成功的经验,探索贵州市镇未来的发展及政府公共政策,对在西部开发背景下构建一种既能与国际接轨又符合贵州实际的新型市镇发展模式提出了一些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吉安师专学报》1993,(2):80-84
吉安自秦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推行郡县制、置庐陵县以来,历史上虽曾在短期内易名为桓亭、高昌、石阳。但大部分时期均称庐陵。东汉献帝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升庐陵县为郡。自隋至宋,多砍在庐陵郡,吉州之间互易其名。但郡、州之下,大多又置庐陵县。  相似文献   

14.
茂县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地处干旱河谷地区,坐落于龙门山地震带,在震中汶川的东北方向,距汶川仅40多公里,四周与北川、安县、绵竹、什邡、彭县、汶川、理县、松潘9市县相邻。人口为90956人,羌族占88.92%。据《旧唐书》和《茂州志》载:茂州“以郡界茂湿山为名”,唐代至民国初期均用此名。1958年曾名茂汶,因茂县大部分地区处于汶山地带,后阿坝州更名,始称茂县。茂县不仅是水果之乡,其民族地毯、羌族刺绣和羌族服饰等工艺品也久负盛名。  相似文献   

15.
关于覃怀文化概念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焦作地区历史文化的称谓,曾出现了多种概念。本文针对各种地域文化称谓,以丰富而厚重的历史史实,从地域的界定、行政建置的设置、文化的内涵、文化形成的标志等方面对焦作地区地域文化称谓进行了多角度、多侧面的探讨,以为:还是以“覃怀文化”的称谓来界定焦作地区的历史文化为最佳的称谓。也只有覃怀文化这一称谓,才能体现焦作地区丰厚的文化底蕴及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和丰富灿烂。  相似文献   

16.
唐代西南少数民族纺织品种类主要有丝织品、毛织品、麻织品、葛织品和树皮织品等。各少数民族历史进程不一,其纺织业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先进地区技术和劳动力。先进地区纺织技术水平较高,但落后民族纺织品质量并不低于经济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17.
秦代时江西地区只有县置,无郡府,西汉时始设豫章郡,下设18个县,至东汉末期又增设鄱阳郡。历秦汉,江西地区的诸越大都成为统一王朝的编户齐民,基本上融合为汉民。秦汉时期是江西地区诸民族融合和经济文化发展较快的时期。  相似文献   

18.
唐代的户籍制度具有治安意义;一方面,国家通过户籍管理对民众实行人身控制;另一方面,户籍给犯罪行为的处理提供了关于年龄、血缘、尊卑关系、健康状况的档案资料。城乡民众通过基层组织邻保乡皇进行编组,联保工防,互相纠察。各类府州县的正长官被赋予治安职责,并定期考核检查,还设置司法机构和相应的官吏。这样,就在地方上形成了周密系统的社会治安组织网络。  相似文献   

19.
佛教自唐代由中原、西蜀传入贵州后,在黔北黔东兴起。至宋代,佛教逐渐传布贵州各地,一方面在黔北黔东地区,佛教仍以强劲的势头向纵深发展,佛寺遍布其地;另一方面,随着佛教在贵州各地传布渗透,贵州土官土酋开始热衷奉佛兴寺,佛教影响深入少数民族地区,贵州腹地亦始建有佛寺,住有僧人。这为元明时期贵州佛教的大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一、佛寺遍布黔北黔东佛教在唐代从黔北黔东传入,进入宋代后,佛寺几遍布黔北黔东。据史志记载宋代黔北地区,在桐梓建有崇恩寺、鼎山寺、虎峰寺,遵义建有万寿寺、福源寺、金山寺、桃源山寺,正…  相似文献   

20.
蔡晓武 《长沙大学学报》2007,21(4):126-127,133
经济发达地区拥有自己的地域特色、地方文化和生活传统.每所高校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宏观背景下,高校有责任为所在地区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同时,经济发达地区高校的稳定和谐,本身是地方发展的题中之义.这要求经济发达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重点理顺八种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