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5 毫秒
1.
采空区顶板事故动态贝叶斯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采空区危害中,顶板破坏是主要灾害事故之一,一旦发生塌陷事故影响恶劣。本文在对采空区顶板事故进行事故树分析法(FTA)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贝叶斯网络转化的方法对采空区顶板事故树进行转化,建立采空区顶板事故贝叶斯网络模型,同时采用基于Matlab的BNT软件包进行定量计算,无需确定权重,对先验概率和后验概率结果对比分析,得出影响采空区的主要因素,认为采空区顶板事故发生的条件概率中,施工人员未按照设计开采和支护不当的重要度最大,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开采,加强支护,以确保采空区顶板稳定。  相似文献   

2.
针对安家岭露天煤矿井工采空区上覆岩层不稳定给露天开采带来的安全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数值计算、相似材料模拟等方法,研究了4#煤、9#煤采空区顶板安全厚度.结果表明:在露天采矿设备作用下,采空区顶板转角区域和中心围岩处发生剪切破坏;在汽车满载作用下,4#煤采空区跨度为3.5 m,顶板厚度为11 m时产生剪切破坏,9#煤采空区跨度为5 m,顶板厚度为14 m时产生剪切破坏.将数值计算、相似材料模拟结果与采空区特性结合,确定了安家岭露天煤矿采空区域4#煤、9#煤不同采空区跨度应预留的顶板安全厚度.  相似文献   

3.
采空区顶板下沉量预测是采用空场类采矿方法的矿山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实现采空区重大危险源有效监控的基本要求.在充分认识采空区顶板下沉特性的基础上,采用灰色Verhulst方法,建立了顶板下沉量预测模型.用该模型对某石膏矿采空区顶板监测的实际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矿采空区已进入危险期.模型精度能满足要求,说明灰色Verhulst模型用于采空区顶板下沉趋势预测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吴家顺 《科技信息》2009,(25):I0361-I0361
煤矿的五大灾害中,最常见的是顶板事故。我县煤炭行业自2001年至2008年为止,共发生安全伤亡事故6起,死亡6人,其中顶板事故5起,死亡5人,占事故总数83%。鉴于如此多发的顶板事故,要确保煤矿生产安全,加强顶板管理是杜绝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关键。为此.为加强我县煤矿顶板管理工作,必须从多角度和深层次分析事故原因,探索如何采用行之有效的措施与办法对顶板管理实行专项整治。  相似文献   

5.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顶板事故占较大比例,尤其是煤层顶板比较坚硬、完整的长臂综采工作面。综采放顶煤工作面一般采取自然垮落法,随着工作面的推进,采空区悬顶面积不断扩大,当采空区大面积瞬间垮落时极易形成飓风和强大冲击压,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和瓦斯瞬间涌出等事故。本文通过大同焦煤矿8301综采工作面,采用深孔预裂爆破进行强制放顶,安全圆满地解决了初采初放问题,总结出了一套适合本矿三采区4#煤开采的放顶经验,保证了安全生产需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预裂爆破技术在坚硬顶板突出煤层回采工作面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坚硬顶板回采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顶板容易悬露不冒,悬露而积超过2m×5m时,一方面容易推垮采煤工作面,造成顶板事故;另一方面采空区瓦斯容易积聚,有可能引发瓦斯爆炸事故.  相似文献   

7.
根据河南栾川钼矿马圈矿区民采空区处理方案,对其民采空区地压进行了数值模拟稳定性分析.采用RFPA’98软件分3种情况对民采空区顶板、矿柱进行了位移加载破坏过程的模拟,确定民采空区的危险区域,为预防预报民采空区的垮塌提供了安全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8.
贾会会 《科技信息》2012,(10):396-397
采空区上部进行爆破作业时,爆炸应力波产生的水平爆破波将会对采空区顶板及其围岩形成动力加载,采空区顶板及其围岩将会出现累积破坏。当这种累积破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将导致顶板突发性冒落和塌陷,对采空区上方作业人员和采掘设备构成潜在安全隐患。基于现场实测的水平爆破波速度时程曲线,构建FLAC3D三维数值计算模型,考虑在机械施工设备荷载的影响下对采空区顶板施加水平爆破荷载,揭示水平爆破波作用下的采空区顶板和采空区围岩损伤破坏区域的发展、应力集中程度变化情况,并通过监测点位移变化曲线,揭示了在水平爆破波反复作用下,采空区顶板及采空区围岩的动态变形响应特征和渐进位移累积效应。为保障类似工程的安全施工,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用事故树方法进行回采工作面顶板事故安全评价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提出了工作面顶板事故发生概率和风险率的计算公式,并提出了工作面顶板事故安全指标和事故法则的初步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
顶板事故是煤矿“五大自然灾害”之一,对地下开采煤矿的安全生产影响极大。在煤矿生产中,因顶板管理不善而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占相当大的比例,搞好顶板事故的防治,尤其是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的防治,就理所当然成为煤矿生产技术管理和安全管理工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顶板事故的形成过程和顶板事故的原因作了分析,并提出了不同的防治措施和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采空区瓦斯储集及流动理论为基础,探讨了采空区瓦斯抽放巷道布置原则,并考察了淮南某矿-602mE2C13工作面顶板巷道抽放采空区瓦斯的效果,分析了顶板巷道抽放采空区瓦斯的机理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动力扰动作用下采空区公路的稳定性,以辽宁凤城某采空区公路为研究对象,基于弹性板理论,建立了交通载荷和自重应力共同作用下的采空区顶板—煤柱突变力学模型,根据此模型分析了交通载荷对采空区公路安全稳定性的影响,并采用FLAC3D软件对地震和采动耦合作用下的采空区路基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力学模型能够准确地描述交通载荷和自重应力作用下的采空区顶板—煤柱的变形特征,在单一交通载荷作用下该采空区顶板未出现大面积冒落和采空区公路塌陷;在地震和采动耦合作用下,该公路出现了较大的下沉和水平移动,顶板失稳,采空区受到地震载荷作用下出现了"活化",诱发上覆岩层的移动和变形;公路将出现塌陷坑和拉伸裂缝,道路中心线出现了偏移,对道路安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针对急倾斜A3煤层伪斜布置的短壁工作面11A3E11顶板不易垮落,引发采空区遗留煤自燃、有毒有害气体积聚等安全隐患。为消除悬顶的影响,针对现场实际情况对比分析选择顶板预裂爆破方案,工作面切眼前方50 m采用初次放顶,之后循环放顶直至停采线,在现场实施中得到了适合此短壁工作面特定顶板预裂爆破的相应参数,包括了:钻机的型号;初次放顶和循环放顶爆破的装药量、封孔长度、钻孔倾角及爆破处理高度等。通过钻孔窥视、采空区风速测定、工作面回采跨落情形及液压支架阻力变化验证了顶板爆破的良好效果,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岱庄煤矿4300采区工作面的顶板结构分析,得出了上部极近距离煤层开采后,下部煤层顶板形成极易漏冒的"块体-散体-梁"结构.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下部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和上部采空区侧向支承压力共同作用下的高应力状态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工作面前方煤体易失稳变形.针对工作面过采区前及采空区下开采易出现的顶板灾害事故,提出了工作面局部充填等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从五月份以来,我省非煤矿山险情、事故多发,5月17日,湘西自治州花垣县龙潭镇角弄村糯米冲铅锌矿区发生大面积山体滑坡,5个非法矿硐被毁,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5月29日,郴州市白湖区鲁塘石墨矿三工区因顶板垮塌,当场死亡4人;7月14日至17日我省郴州、衡阳、永州三市普降大暴雨到特大暴雨,遭遇严重的洪涝灾害及泥石流,非煤矿山企业灾情严重;8月19日,常德市石门县天德石膏矿区发生采空区塌陷,造成井下9名矿工遇难,地表两栋房屋被毁;8月30日,常德市鼎城区沧山乡沧浪坪村祥发金矿主井硐顶板冒落,10人被困井下,所幸被救。5—8月,全省非煤矿山因顶板冒落、片帮冒顶、中毒窒息、高处坠落等原因直接造成42人死亡,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面对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和重特大事故多发的现实,反思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在实施了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后,为什么险情、重特大事故还会多发?我们应认真解剖分析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状况,检讨我们的工作,从中寻找出具有规律性和指导意义的东西来,改进工作,扭转事故频发的势头,改善我省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状况。  相似文献   

17.
文章针对大同煤矿集团新裕煤矿技术改造、产能提升工程中,井筒穿越采空区施工这一问题,采用再生顶板技术固化破碎顶板的复合支护技术,详细分析注浆固化破碎岩石顶板管理工艺的特点,合理优化顶板管理工艺,采取综合的管理措施,逐步摸索出了井巷工程穿越采空区破碎带进行破碎顶板复合支护管理的有效途径,为井巷工程的快速安全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煤矿顶板管理工作历来是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重要内容。历年来的安全状况表明,顶板事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而,抓好顶板管理是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工作。而对于急倾斜煤层开采来说,顶板管理工作更为重要,它不仅要管好煤层顶板,而且要管好煤层底板。伪倾斜正台阶采煤法在磨田井试验成功,不仅推动了我矿急倾斜煤层采煤方法的改革步伐,而且在顶板管理方面取了成功经验,从而大大减少了回采工作面顶板事故的发生,确保了煤矿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9.
梁帅 《科技信息》2013,(4):437-438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顶板事故占有较大比率,尤其是煤层顶板坚硬、完整、不易冒落综采工作面的初采,由于一般采取自然垮落法,随着工作面的推进,造成采空区悬顶面积不断扩大,当采空区大面积瞬间垮落时极易形成飓风和冲击压,不但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而且容易造成瓦斯瞬间涌出,诱发瓦斯重特大事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结合煤矿工作实际,分析了强制放顶技术的可行性,希望能为相关作业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和矿工的人身安全,文章主要论述了巷道顶板事故的种类、巷道顶板的事故种类上来分析巷道顶板事故的成因,并针对以上的种类及成因制定的巷道顶板事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