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个代表”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的总结,是我党在新世纪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要把中国建设成社会主义强国必须领会“三个代表”与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联系,把这一思想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2.
“三个代表”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的总结,是我党在新世纪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要把中国建设成社会主义强国必须领会“三个代表”与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联系,把这一思想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3.
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某种因果规律形式和特点。重提“历史周期率”既是中国共产党对自身执政合法性的危机意识和可持续性的责任意识的反映,又是践行人民当家做主的现实要求。人民监督和党的自我革命这两个答案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直面长期执政和治国理政之问题的积极态度、制度自信和解答能力。党领导下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内在地包含人民监督和党的自我革命这两个答案,保障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全面展现了从人民监督到党的自我革命再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在发展逻辑,有效解决了“历史周期率”这一历史政治难题。反思“历史周期率”与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关系不仅对于理解和把握中国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创新大有裨益,而且对于深入推进现代化国家治理能力建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各项事业也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十五大报告开篇便以高屋建领之势回顾了中国人民百年以来的斗争历史,给我们以许多启迪和激励。江泽民同志在报告中指出:“百年巨变得出的结论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这一历史结论是百年抗争、以鲜血凝成的真理性昭示,是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命运担负起崇高责任的跨世纪承诺,是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伟大目标的坚强保证。历史是一部折射着智慧之光的三棱镜,它的价值不在于津津乐道地追述过去,而在于它那影…  相似文献   

5.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命题,是邓小平同志首先提出来的。他说:“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一理论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得到了更加科学、准确、明晰地阐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可贵的精神财富。党的十四大报告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时代背景(和平与…  相似文献   

6.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实际上是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和群众路线的核心体现,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具有历史必然性和逻辑必然性,即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题中之义,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和使命的本质体现,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客观要求,中国人民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的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其飞跃的过程刚刚开始,还有许多问题等待探索和研究,然其飞跃的标志已经显示,这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提出。“一个中心”,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心任务,是检验我们一切工作是非、得失、功过、成败的标准,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根本。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长期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中彰显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中国共产党所坚持的重要原则。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坚定不移地坚持好这一重要原则,对于我们党更好地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团结和依靠最广大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八十年光辉的历史雄辩地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最基本的经验总结。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思想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观和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群众观,并充分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层面上看,这一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自信建设乃至世界发展都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弘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创造性转化和发展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落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每一个环节中。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领导地位是近现代中国社会矛盾发展和人民革命斗争与建设历程深入的必然结果,也是实践“三个代表”的结果。在新世纪,党只有以“三个代表”为纲领,才能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肩负起历史的重任。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八十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日益加深的八十年,中国人民虽然进行了英勇的反抗,但是,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无力完成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的八十年,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等三个历史阶段,使中国社会面貌焕然一新。经过比较,我们所得到的启示是: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全国人民确立起科学的精神支柱;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以“法治”与“德治”构筑起完整的治国方略;必须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断开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伟大的事业必须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完成 ,这是由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和经验反复证明的。八十年的实践启示我们 ,共产党员只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始终紧紧依靠群众 ,诚心诚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冲锋在前 ,享受在后 ,我们党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才能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 ,才能真正实现“三个代表”,肩负起历史的重任 ,不断取得事业的成功。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指南,实事求是地总结了党三十二年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与教训,科学地阐明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进一步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为坚持党的领导,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指明了方向。“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近百年革命历史作出的结论。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中国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中国各族人民,从那时起,为了国家的独立和富强,前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关键是要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抓好党的建设。强调“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根本的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为人民服务”,不仅是对人民群众的广泛性要求,更主要的是对共产党人的先进性要求。在新历史时期,重温党的宗旨,更好地实践为人民服务,对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领导人民迈向兴盛繁荣的二十一世纪,对于共产党人主观世界的改造和继续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政党制度的历史和理论,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題。认为我国历史上曾有过“多党制”、“两党制”的实践和探索,是不对的。民国初年并未实行过什么“多党制”,孙中山也未作过这方面的尝试。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实行的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并非“多党制”。两次“国共合作”同西方的“两党制”毫不相干。认为在中国没有生长出“一党制”是错误的。中国政党史上没有出现过“多党制”,却有过国民党的一党制。这些就是中国在政党制度问题上特殊的历史和国情。  相似文献   

17.
2011年,是中国近代史上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中国共产党诞生90载,九一八事变历经80个春秋。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将这三大历史事件联系起来思考、辨析,能够从中获得许多感悟和启迪。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卓越成就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新事业的核心力量。  相似文献   

18.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央八项规定是在此思想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又一重要规定。党风廉政建设需要用延安精神促进中央八项规定的贯彻和落实,坚持党的领导,规范和端正干部作风,适应时代要求,发扬延安精神优良传统,带领人民实现“中国梦”,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19.
一切为了人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继承并发展了这一理论,也正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凡事为人民着想,从人民利益出发,从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如果没有这一思想指导,马克思主义中国的实践便不能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化解社会矛盾的“调节器”,是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历史任务的坚强领导核心,是坚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