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常规水溶液法合成了一种新颖的三维配位聚合物{[La2(C3H2O4)3(H2O)6]·2H2O}n(1)(C3H2O4=1,3-丙二酸),用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对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表明:该晶体属于正交晶系,Pbcn空间群;晶胞参数a=1.136 85(10)nm,b=1.274 99(11)nm,c=1.481 54(13)nm,α=90°,β=90°,γ=90°,V=2.147 5(3)nm3,Z=4,Dc=2.240g/cm3,μ=4.017mm-1,F(000)=1 384.0,S=0.975,R1=0.019 6,wR2=0.048 1[I>2σ(I)].在化合物1中,双核镧簇{La2O2}通过柔性配体丙二酸组装成了一个具有一维孔道的三维网络,孔道里容纳着结晶水.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一维配位聚合物{[Cu(tzda)(H2O)3].3.5H2O}n(H2tzda为1,3,4-噻二唑-2,5-二硫代乙酸),对其结构进行了红外、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2/c,晶胞参数a=1.907 3(12)nm,b=0.713 4(4)nm,c=2.363 5(15)nm,β=91.378 0(10)°,Z=8.金属中心Cu(Ⅱ)离子呈现出五配位,处于四角锥的配位环境;配体阴离子tzda2-采用双(单)齿配位模式将Cu(Ⅱ)离子连接成一维链状结构.配合物的电化学研究表明:在-0.3~0.4 V电位范围内,Cu2+/Cu+电对在电极上的氧化还原反应过程是准可逆过程且受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3.
以吡啶二酸作为配体,合成了分子间形成弱相互作用的铜配合物,即通过氢键连接成了超分子体系并具有新颖的层状三维结构。以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室温及低温ESR谱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4.
用Cu(Ac)2.H2O和3,5-diaba(3,5-diaba=3,5-二氨基苯甲酸)、4,4'-bipy (4,4'-bipy=4,4联吡啶)在水-乙醇溶液中反应得到了1个超分子化合物[(3,5diaba)(4,4'-bipy)2(H2O)].该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晶体学参数a=0.96579(18)nm,b=1.7495(2)nm,c=1.5417(2)nm,β=107.191(2)°V=2.4886(7)nm3,Z=4,Dc=1.288 g.cm-3,F(000)=1016,μ=0.087 mm-1 R1=0.0555,ωR2=0.0820.该化合物是由3,5-diaba、4,4'bipy、H2O通过氢键自组装而形成二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5.
通过溶剂挥发法,由4,4’-联吡啶(4,4’-bpy),2,4,6-三巯基均三嗪(ttcH3)及含有不同反位阴离子的MnⅡ盐制备了配位聚合物{[Mn(ttc H2)2(bpy)]·bpy}n。X-射线单晶衍射结构分析表明该配位聚合物结晶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中心MnⅡ离子的畸变八面体配位几何由一对处于硫酮异构型式的ttc H2-阴离子的两对N和S原子以及两个4,4’-bpy配体的两个N原子构成。而4,4’-bpy配体则通过两个吡啶环上的N原子将相邻的金属MnⅡ离子桥接为一维(1D)链状结构。该1D链状配位聚合物通过链间的氢键作用及与晶格中游离4,4’-bpy的氢键作用进一步拓展为三维(3D)超分子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6.
利用中温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未见报道的一维超分子杂化物,(H2bbi)5(HP2Mo5O23)2(H2O)2[bbi=1,1’-(1,4-丁烷)双(咪唑)],通过元素分析、IR、单晶X-射线衍射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7.253(5),b=21.169(5),c=25.397(5),β=104.537(5),Z=4,V=8979(4)3,R1=0.0383,wR2=0.0868.两个晶体学独立的Standberg型[HP2Mo5O23]5-阴离子和5个双质子化的bbi配体通过氢键作用拓展成一维超分子.此外,该固态化合物在室温下显示出蓝色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7.
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结构新颖的三维超分子化合物[Mn(dpp)2(H2O)4](ada)(H2O)(dpp=1,3-Di(4-pyridyl)propane,Na2ada=anthraquinone-2,6-disulfonic acid disodium salt),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仪、热重等方法对超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和测定。测定结果显示配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包参数a=0.9790(6)nm,b=0.9892(6)nm,c=1.2728(8)nm,α=90.150(11)°,β=112.106(10)°,γ=98.997(11)°。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晶体结构中存在丰富的氢键、边和面之间C—H…π键和芳香分子面面之间的π…π堆积作用,通过这些弱相互作用使其具有三维无限网络结构,氢键、C—H…π键和π…π堆积在超分子结构构筑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NiSO4·6H2O与4,4'-联吡啶在H2O-CH3OH混合溶液中反应,制备了配位聚合物[Ni(4,4′-bpy)(H2O)4]·(SO42-)·(CH3OH)·(H2O),并使用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此配合物含有三种分别沿[100]、[010]、[110]方向排列的无限长链,并通过其配位水分子与位于层间位置的SO42-形成氢键而连接成为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9.
用溶液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钴配合物[Co2(NDC)2.Phen.H2O]n(NDC=1,4-萘二甲酸根,Phen=1,10-邻菲啰啉),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结构.该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晶胞参数a=0.817 70(5)nm,b=1.944 72(12)nm,c=1.894 43(11)nm,β=101.943 0(10)°,V=2.947 3(3)nm3,Z=4,D=1.678mg/m3,μ=1.192mm-1,F(000)=1 512.该配合物是由1,4-萘二甲酸根桥联而成的三维网络结构,晶体中存在2种Co(Ⅱ)离子,二者都为六配位的变形八面体几何构型,但配位环境不同.配体1,4-萘二甲酸根的配位方式有桥联双齿-桥联三齿和桥联双齿-桥联双齿2种模式,1,10-邻菲啰啉为螯合双齿配体.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热合成法,以2,5-吡啶-二羧酸为配体,得到了Cd(Ⅱ)配聚物:[Cd2(2,5-pdc)2(H2O)4]n(2,5-H2pdc=2,5-吡啶-二羧酸).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配聚物的晶体结构.配聚物的不对称单元为Cd2(2,5-pdc)2(H2O)4,其中两个不等效的金属Cd(Ⅱ)离子均为6配位.在配聚物晶体中,Cd(Ⅱ)离子之间通过pdc2-上的羧基O原子连接,形成了具有2D结构的配聚物,氢键进一步将其连接成3D超分子.采用表面光电压光谱(SPS)研究了配聚物的表面光电性能.结果表明,该配聚物在300~800nm范围内呈现出较强的光伏响应,表明他具有一定的光-电转换能力.对配聚物的UV-Vis-NIR吸收光谱、IR光谱进行了测定和指认,并将SPS谱与UV-Vis-NIR吸收光谱进行了关联.  相似文献   

11.
以牛磺酸缩5-溴水杨醛席夫碱(TBSSB)、5-溴水杨醛(BSA)、2,2''-联吡啶(bipy)为混合配体,合成了三核铜配合物[Cu3(TBSSB)2(BSA)2(bipy)2]·H2O (1),并对该化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光致发光光谱、固体漫反射光谱及分子轨道分析等表征。晶体结构分析表明,该化合物结晶属三斜晶系,Pī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0.031(2)Å,b=11.480(2)Å,c=12.913(3)Å,α=73.13(3)°,β=78.58(3)°,γ=75.24(3)°,V=1363.6(5)Å3,Z=1,Mr=1533.30,Dc=1.867 g/cm3,F(000)=759,μ=4.236 mm-1,S=0.921,R1=0.0488,wR2=0.0471(I > 2σ(I)),R1=0.1812,wR2=0.0546。Cu (2)离子与来自于两个TBSSB配体的两个氮原子和两个氧原子配位,形成正方形配位构型。Cu (1)离子与来自于一个2,2''-bipy的两个氮原子,TBSSB配体的一个氧原子,以及BSA的两个氧原子配位,形成四方锥形配位构型。该化合物分子通过O-H…Br分子内氢键和C-H…O分子间氢键相互连接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研究发现该化合物能够发出蓝色荧光,它的带隙为2.19 eV。  相似文献   

12.
采用溶剂热方法,合成了系列M-咪唑配位化合物[Co(imH)2(ClC6H4COO)2(H2O)2](1);[Cu(imH)4]*[C6H4(COO)2]*H2O(2);[Ni(imH)6]*[C6H4(COO)2]*2H2O(3).对3种化合物的单晶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结构分析表明,这3个化合物的晶体结构中均存在大量的氢键,使结构单元网连成广义的超分子.此外,讨论了化合物的IR与UV-VIS-NIR光谱以及化合物(2)的荧光光谱.  相似文献   

13.
用水热方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无机-有机杂化材料[(2,2′-bipy)2Cu][((2,2′-bipy)2Cu)2PW12O40]·4H2O,并采用元素分析、形貌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分析和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a=1.890 4nm,b=2.047 8nm,c=2.172 8nm,α=90°,β=96.404°,γ=90°,V=8.358 9nm3,Z=4,R1=0.050 2,wR2=0.117 1.  相似文献   

14.
利用过渡金属阳离子CoⅡ和1,10’-phen有机含N配体作为调变单元,水热合成了多金属氧酸盐化合物[Co(1,10’-phen)3]2[SiW12O40].2H2O.经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该化合物的多阴离子显示出一个无序的Keggin型几何构型,化合物结晶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水热合成法,用NiCl.26H2O和H2DPC合成了Ni(2,6-PDC).23H2O配位聚合物,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和单晶X射线衍射结构测定。该配位聚合物结构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胞参数为:a=13.680(3)(A觷),b=10.045(2)(A觷),c=13.777(3)(A觷),β=115.20(3)°,γ=90.00°,Volume=1713.0(6)A觷3,Z=4,F(000)=880,Mr=442.71。在化合物结构中,镍为六配位结构,其中两个N和四个羧基氧分别来自于两个2,6-吡啶二甲酸。由于分子中的苯环间存在π键作用,化合物连接为二维结构。又由于分子中存在大量的氢键,使化合物拓展为三维结构。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型配位化合物[Ni(Hpdc)(2,2’-bipy)(H2O)2].H2O(H3pdc=3,5-吡唑二甲酸,2,2’-bipy=2,2’-联吡啶)。用热重分析、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该配位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其晶体结构。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ī),金属离子位于一个变形八面体的中心。镍(II)以六配位的方式,与三个氧原子和三个氮原子进行了配位。构成晶胞的四个配合物分子通过氢键相互连结,芳香环间未形成π-π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7.
[VO(Phen)2SO4].4H2O.CH3CH2CHOHCH3(Phen=1,10-邻菲啰啉)在室温下通过溶剂法合成得到,此化合物的晶体结构通过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和红外表征来确定.结果表明这个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相应的晶胞参数为a=11.842(4)nm,b=20.263(6)nm,c=12.794(4)nm,β=91.335(5),Z=4,R=0.0466(5323),wR2=0.1613(7030).  相似文献   

18.
采用溶液法合成铜的配位聚合物[Cu(MDNS)2]n(HDNS=3,5-二硝基水杨酸甲酯).研究表明,该化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分子式为C8H6N2O7.其晶胞参数:a=1.100 2(4)nm,b=1.123 3(4)nm,c=0.814 6(3)nm,β=107.970(6)°,V=0.957 7(6)nm3,Z=2,μ=1.233mm-1,Dc=1.893g.cm-3,F(000)=555,R=0.034 6,Rw=0.102 6.在标题化合物中,Cu2+离子由2个3,5-二硝基水杨酸甲酯的2个羰基氧原子和2个酚氧原子,以及另2个3,5-二硝基水杨酸甲酯的2个硝基氧原子配位,共同形成CuO6畸变的八面体配位构型.每一个3,5-二硝基水杨酸甲酯都同时桥联2个Cu2+离子,将化合物联结成二维网状结构的配位聚合物.  相似文献   

19.
用Cu(Ac)_2.H_2O和3.5-cliaba(3,5-diaha=3,5-二氨基苯甲酸)、4,4′-bipy (4,4'-bipy=4,4联吡啶)在水—乙醇溶液中反应得到了1个超分子化合物|(3,5diaba)(4,4′-bipy)_2(H_2O)|.该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晶体学参数:a=0.96579(18)nm,b=1.7495(2)nm,c=1.5417(2)nm,β=107.191(2)°V=2.4886(7)nm~3,Z=4,Dc=1.288 g.cm~(-3),F(000)=1016,μ=0.087 mm~(-1) R_1=0.0555,ωR_2=0.0820.该化合物是由3,5-diaba、4,4′-bipy、H_2O通过氢键自组装而形成二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20.
利用5-(4-吡啶基)四唑(4-PTZ)与氯化锰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超分子配合物[Mn(4-PTZ)2(H2O)4].2H2O,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分析表明:该配合物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a=0.7315(4)nm,b=0.7859(5)nm,c=0.8682(5)nm,α=90.909(8)。,β=91.738(8)。γ=100.400(8)。,Z=1。配合物由1个Mn原子、2个4-PTZ、4个水分子和2个结晶水分子构成。Mn原子的配位数为六,并处于八面体的配位环境,分别与4个水分子的氧原子和来自2个4-PTZ上的N原子配位。通过各种氢键作用形成了二维网状结构,进而层与层之间的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将该化合物扩展为三维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