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确定该家系遗传病的临床类型和遗传方式.方法:采用现场调查、临床检查以及系谱调查与分析方法.结果:本家系现受累患者共有16名(14名男性和2名女性).男性患者症状较重,牙齿最多20颗,最少7颗.女性患者症状轻,仅缺少4颗牙齿和2颗牙齿.外胚层发育不全症的相关症状排除性检查表明患者除头发稍微卷曲的共同特征外未发现其他症状.遗传学分析表明该病为X连锁隐性遗传,携带者也有不同程度的表现.结论:本蒙古族家系临床表现主要是先天性牙齿缺失.男性患者缺失牙数量、部位有差异,两名女性患者是携带者,表现的症状较轻,其他携带者不表现症状,此病存在表现度不一致现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的遗传方式。方法:对1995年1月~1997年12月前来我院就诊且被确诊为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356例及687例对照组进行了家系调查。结果:发现病例组有家族聚集现象,病例组的一、二级亲属曾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相似文献   

3.
澳门青少年寻常痤疮的现患情况和有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澳门特别行政区青少年面部寻常痤疮的流行现况及作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2001年9月对随机整群抽取的4590名12-20岁的澳门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有2087例现患寻常痤疮,构成比中男性占58.5%,女性占41.5%;总现患率为45.5%,男性43.2%,女性49.1%,两性间现患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962,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有口臭(口气味大)、放屁比较臭、季节(夏季)、喜欢吃煎炸的食物、直系亲属中有寻常痤疮患等为危险因素。结论:13-15岁是澳门青少年初次长寻常痤疮的高峰期;女性现患率较男性高。寻常痤疮为多因病,其发生发展与消化道的内环境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自拟愈膜含漱液治疗化疗、放疗后口腔溃疡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剑峰 《甘肃科技》2000,16(1):53-53
口腔溃疡是化疗、放疗后常见的并发症 ,笔者自拟愈膜含漱液治疗本症32例 ,疗效甚佳。1临床资料所观察的47例肿瘤患者 ,均属放疗或大剂量化疗后引起的口腔粘膜溃烂、肿痛的中晚期患者。47例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32例 ,男性19例 ,女性13例 ,年龄32—75岁 ,其中胃癌9例 ,肺癌7例 ,食道癌、肝癌各4例 ,鼻咽癌3例 ,其他恶性肿瘤3例。对照组15例 ,男性9例 ,女性6例 ,其中胃癌4例 ,肺癌、食道癌各3例 ,肝癌2例 ,其他恶性肿瘤3例。2治疗方法2.1治疗组方药配制 :三七15g、冰片15g、龙胆草10g、大黄10g…  相似文献   

5.
陈其章 《甘肃科技》1999,15(3):22-23
本文通过对近期(1991、1月~1997、12月)经病理证实的小细胞肺癌的X线主要表现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对小细胞肺癌的早期诊断水平。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40例,女性8例,年龄30~78岁,平均年龄49.2岁。咳嗽36例,咯血25例,胸疼...  相似文献   

6.
目的:确定该家系遗传病的临床类型和遗传方式,方法:采用现场调查、临床检查以及系谱调查与系谱分析方法,结果:本蒙古族非综合型性进行性耳聋家系共34人中有16名患者,其中男性7名,女性9名,临床类型属于感觉神经性耳聋,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结论:非综合征型常染色体显性耳聋有明显的遗传异质性,至今已定位的非综合型基因座位约有84个,其中常染色体显性遗传41个,该蒙古族家系临床表现与国内外报道的其他种族和民族不完全相同,发病机理有必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室内甲醛污染与儿童哮喘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儿童哮喘的防治提供相关的建议与措施。方法:采用病例一对照流行病学研究设计.通过问卷调查儿童哮喘患者病例共50例.同时收集50例对照相关信息并测定100户研究对象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浓度。结果:病例组室内甲醛浓度的分布在总体上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将室内甲醛浓度从低到高分为4个等级,4个等级的室内甲醛浓度均未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0.10mg/m^3);总趋势0R值表明在调整混杂因素前后,室内甲醛浓度平均升高一个等级儿童患哮喘的危险性分别为2.17倍和1.96倍。结论:室内甲醛浓度的升高可以使儿童哮喘发作的危险性增加.并存在剂量一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8.
血浆脂质中一种或多种成份的浓度超过正常高限时称高脂血症,因血浆脂质为脂溶性,必须与蛋白质结合为水溶性复合物而运转全身,政高脂血症常表现为高脂蛋白血症.作者从1992年5月至1997年5月,研究分析36例高脂血症患者,发现本病和膳食密切有关,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6例,男性26例,女性10例,年龄范围30-55岁,平均42岁.血脂测定:胆固醇均>220mg/100Inl,甘油三酯>160mg/100thl。分别称为高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统称树油症.有遗传因素的6例,其父母也有高脂血症.吸烟者:男性22例,女性2例;男性病人均嗜酒。…  相似文献   

9.
女孩和男孩在儿童期和前青春期患抑郁症的比率是相等的,但是一进入青春期,女性的抑郁症比率却是男性的两倍。本文回顾了相关的研究,讨论青春期女性与成人不同的、独特的临床症状,以及造成这种差异的发展因素。  相似文献   

10.
对油桐不同类型的12 个家系作了树体及产量性状的幼成年相关分析,表明家系间存在遗传上的差异,并且遗传力和年度间的重复力较高;主干粗、枝下高两性状1 年生和5 年生有较紧密的遗传相关,树高性状相关不密切;2 年生与3 至6 年生各年的产量呈负向的遗传相关,其余各年度间的遗传相关是正向的,表型相关与其对应。“早丰”类家系在1 年生时就可以进行树体性状的早期选择,2 年生时对结实量进行预测和选择,就有着一定的可靠性;而高产稳产类树体和产量的早期选择需相应推迟1 ~2 a。  相似文献   

11.
实验室昆虫标本的整理修复与保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玉华  郑晓军  王郑军 《实验室科学》2012,15(6):199-201,205
对实验室昆虫标本整理修复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技术进行了总结,并对如何保护和保存实验室昆虫标本进行了探讨,为更好地满足教学和科研工作对实验室昆虫标本数量和质量的需求,提高实验室昆虫标本的利用率,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混凝土材料的SHPB实验结果的精度和可比性,结合混凝土的实验过程,对波导杆的弥散效应、试件内应力应变均匀性和试件的径向惯性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一维应力波假定和均匀性假定基本满足,混凝土试件是否有足够时间使应力应变达到均匀,取决于混凝土试件的最大应变值和应变率;实验中采用脉冲整形技术和恒应变率实验技术,并选用三波公式处理实验数据,可以增大混凝土的有效承载时间,减小试件惯性效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当应变率接近或大于104时,需要考虑试件的径向惯性效应。  相似文献   

13.
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的混凝土剪切破坏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剪切破坏是工程实际中混凝土破坏的主要形式之一,而对其进行全场非接触的观测和研究却仍面临着一些困难,因而结合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对混凝土的直接剪切破坏问题开展实验研究。分别对旧混凝土、未凿毛新旧结合混凝土及凿毛新旧结合混凝土三种不同类型的试样进行剪切破坏时的对照实验,具体对破坏时的应力应变分布,破坏断面情况,破坏时强度大小等进行比较。实验中将混凝土边缘外表层切除,以展现出的内部纹理作为数字图像相关技术所需要的自然散斑场;采用高分辨率的数字相机对发生剪切变形的混凝土表面进行图像采集,再通过DIC技术进行后处理以获得剪切破坏过程中变形场的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在承受剪切载荷时,经过凿毛处理的新旧结合混凝土粘合面的应变范围、应变分布复杂程度、应变数值均大于未凿毛处理试件,因而确定凿毛新旧结合混凝土试件的抗剪强度大于未凿毛新旧结合混凝土试件;研究结果同时验证了DIC技术在混凝土剪切破坏测试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即DIC技术可以更直观和全面地获得混凝土剪切应变分布情况,适用于混凝土结构剪切破坏的监测。  相似文献   

14.
羊心脏塑化标本的制作是利用硅橡胶浸渍技术,对心脏标本进行塑化处理,其基本原理是选用液态高分子多聚化合物单体作为塑化剂,替代组织细胞内的水份,进行聚合同化,达到组织塑化的目的.基本步骤可分为固定、脱水、真空浸渍和硬化处理四步,其中真空浸渍为关键步骤,浸渍过程中的压力调节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用云纹干涉技术和热复制变形栅技术研究了双材料搭接试件界面区域的热应力和热变形。在云纹干涉实验中,提出了热复制硅橡胶变形栅的新技术并利用光載波技术将均匀热膨胀变形与热应力相关热变形分离,在实验的基础上给出了双材料界面及周围区域的热应力分布和角点处应力集中状态并对此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CCD相机的三轴试验三维成像测量技术,在三轴试验仪前后面分别放置一台CCD相机,利用具有黑白方格的橡皮膜代替传统的橡皮膜.在试验过程中对试样进行图像采集,能够捕捉试样全表面的变形.提取和跟踪图像中黑白方格的角点并对试样的边界进行识别,基于三轴试样的水平截面在变形前后均保持水平圆形平面的假设,对前后表面分别采集到的图像进行拼接处理,初步实现了三轴试验过程中试样变形的三维测量,与有限元软件ANSYS相结合,能够绘制试样表面的三维变形云图,并将这种技术应用到了硅藻土的三轴试验研究中,取得了较好的测量效果.  相似文献   

17.
基于B/S方式的分布式仿真系统建立于ASP.NET技术和FlashActionScript技术之上,本文应用此项技术对超声波探伤系统的仿真,将工件中的缺陷或者试块中的人造缺陷通过建模转换为Flash的ActionScript可以处理的对象,对探伤过程进行仿真模拟,使用户可以在一个较为真实的环境中学习超声波探伤技术。  相似文献   

18.
对调质40CrNiMo钢光滑及缺口试样进行了旋转弯曲疲劳试验,利用塑性复型技术实现了对工程短疲劳裂纹扩展过程的显微观测、由实验获得光滑试样的短裂纹扩展可由方程do/dN=Bσ~nα予以确定性描述。对于缺口试样的应力接近屈服极限时,疲劳损伤表现为萌生大量的短裂纹体系,利用等效裂纹概念进行统计,缺口试样的短裂纹扩展具有与光滑试样相似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激光熔覆工艺应用于校轴的可行性,以及不同工艺条件下校轴的效果,设计了激光熔覆校轴试验.采用CO2激光器对试验轴进行激光熔覆,利用百分表测量轴的跳动值,用以衡量轴的弯曲量.试验首先在相同熔覆长度和深度下,改变熔覆中心角,其次在相同熔覆面积下,改变熔覆深度,进行激光熔覆.基于试验结论,并结合实际情况,用工程实例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激光熔覆校轴中,轴发生了朝向激光束的弯曲;熔覆层所对中心角小于90°时,轴弯曲量与熔覆面积成正比关系,熔覆层所对中心角大于90°时,轴弯曲量变化不明显;在熔覆面积一定的情况下,轴弯曲量与熔覆层数成正比例关系.工程案例取得良好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0.
应用单边缺口三点弯曲(SEN)、双悬臂梁法(DCB)和短棒法(SB)三种测试技术研究等离子喷涂ZrO_2陶瓷和WC-Co金属陶瓷涂层的临界应变能释放率G_(IC),测定了各方法的柔度标定试验计算公式,得出WC-Co类涂层G_(IC)高于ZrO_2类,内聚型(Cohesive)断裂的G_(IC)高于粘着型(Adhesive)断裂的G_(IC),粉末粒度细、涂层孔隙度低、裂纹少的涂层均使G_(IC)提高,显示G_(IC)对涂层显微结构特征变化较常用的拉伸粘着强度试验法敏感。认为DCB法和SB法有较为严格的理论基础,SB法测定简单易行,数据集中,能敏感地反映断裂类型的特征;DCB法可于一根试样测出多个G_(IC)值,有利于对涂层性能进行统计可靠性评价。涂层断裂力学研究可为选择粉末、优化涂层工艺和指导涂层设计提供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