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红学家发现加注了脂砚斋的批语的版本前,红学研究中井无脂砚斋其人。脂砚斋不是第一个阅读《红楼梦》的读者,也不是第一批书的人。当时社会上还有其他版本、其它书名的《红楼梦》在流传,不止脂砚斋所抄阅再评的《石头记》一种版本。所谓“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苦哭芹,泪亦殆尽”等语是脂砚斋说的假话。 相似文献
2.
3.
畸笏叟在“脂批”中注明自己是《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是他用“辛酸之泪哭成此书”。畸笏叟就是曹頫。曹雪芹去世后,是他的父亲曹頫写了《红楼梦》的后四十回。与曹頫同时代的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明确指出,曹寅之子作了《红楼梦》。 相似文献
4.
5.
《红楼梦》创作过程臆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梦》是由《石头记》和《风月宝鉴》合成的。《石》的作者是脂砚斋,即曹雪芹的叔父曹Fu;《风》的作者是曹雪芹,他是曹Yu遗腹子。曹Fu是《红》的策划者,雪芹是执笔者,他们的成功合作才使这一伟大作品诞生。《红》的著作权应归曹Fu和曹雪芹二人。 相似文献
6.
刘炳辰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0(3):11-15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认为宇宙间存在着一个永恒的、循环往复的“图式”(即原型)。正是它的存在和运行,以及天与地、天与时、天与人的两相遇合造就了一世一劫一轮回和人世间的纷纷争争,恩恩怨怨。 相似文献
7.
杨萍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26(5):62-65
《红楼梦》是一出为天下女儿们悲歌哭泣的大悲剧。这些在封建社会末世中最无力把握自己命运的女子,让人共掬一把悲悼怜悯之泪。她们的爱情婚姻、人生道路、性格命运的悲剧结局充分展示了人间美好事物与美好感情的惨遭毁灭。 相似文献
8.
周汝昌先生是位著作等身.学识渊博的红学专家。虽年近耄耋,至今仍孜孜砣砣于红学研究中,他勤耕不辍的治学精神实在让人铁敬。近来拜读周先生所著的《红楼艺术》一书后,感到先生对《红楼梦》艺术的感悟、认识、评论精湛独绝,许多见解是发别人所未发,具有新颖的创意性,读后确实受益匪浅,收效甚丰。但细按周先生书中个别篇章尤其是关于《红楼梦》结构问题的篇章,其结论实在让人无法苟同。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爬灰”“养叔”探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楼梦》中焦大所骂“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原是《风月宝鉴》的“通部大纲”,喻指贾敬,宝玉与秦可卿淫乱导致天香楼悲剧,表现“戒妄动风月之情”的主题。后来,创作主题的改变,《石头记》形成“全部之王惟二玉二人”的情节格局,《宝鉴》的中心故障变为从属于宝黛主线的重要辅助故障,“爬灰”的主子由原来的贾琏“家史”替代贾敬,“养叔”情节变为宝玉与袭人的主仆淫乱,表现“离合悲欢炎凉世态”主题。人物关系由此形成大对调,说明《石头》是在《宝鉴》基础上修改而成的。而《宝鉴》天香楼故事改头换面,疑点重重地存在于80回《红楼梦》今本,除反映曹雪芹对家世反复进行不同层次的艺术观照,使作品主题和情节结构脱胎换骨地再创造,还能成为《红楼梦》作者争论的一方佐证;不仅证明曹雪芹就是《红楼梦》的真正作者,而且本书是他在自己的创作稿《风月宝鉴》基础上,多次修改,而形成《宝鉴》、《石头》、《石头》、《红楼》的演变事实。 相似文献
10.
11.
甲戌本是乾隆十九年(甲戌年)脂砚斋的抄本。脂砚斋为了纪念曹棠村,因袭了曹棠村初评石头记的体例与次序,称自己的甲戌年初评为脂砚斋再评石头记,书名则定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曹雪芹新成之书已定名《金陵十二钗》,因为脂砚斋要纪念曹棠村,曹雪芹仍用本名《石头记》。这样原来删去的石头的神话及曹棠村的原序就在甲戌本保留了下来。 相似文献
12.
13.
李凤仪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2,22(1):75-82
<正> 读周汝昌先生大作《还"红学"以学—近百年红学史之回顾》原载《北京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并见《新华文摘》1995年第9期,收益匪浅。周先生向以博学蜚声中外学术界,文中的许多知识,给我以启蒙,这是我要深深感谢周先生的。但文中的基本观点,却是后学的我所不敢苟同的,在此提出来向周先生请教。一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甲戌本前面的《凡例》有人认为是曹雪芹写的,有人认为是胆砚斋写的,本文认为是畸笏叟曹Zhao所写。胆砚斋乃曹雪芹的伯父曹颜,畸笏叟曹Zhao系曹雪芹的父亲,而《红楼梦》原本《石头记》的作者则应为颜、Zhao之史,雪芹之伯父曹硕,后曹雪芹将《石头记》“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更名为《红楼梦》。 相似文献
15.
杨萍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9)
《红楼梦》是一出为天下女儿们悲歌哭泣的大悲剧。这些在封建社会末世中最无力把握自己命运的女子,让人共掬一把悲悼怜悯之泪。她们的爱情婚姻、人生道路、性格命运的悲剧结局充分展示了人间美好事物与美好感情的惨遭毁灭。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创作过程臆证》杜撰出“脂砚斋作《石头记》”论,企图否定曹雪芹的著作权。事实上,《石头记》乃是曹雪芹在《风月宝鉴》 基础上创作出来的《红楼梦》二稿。这是被无数事实所证明了的客观创造过程。 相似文献
17.
刘永良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4(3):17-24
在红学史上,王国维和俞平伯都有杰出的贡献,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和俞平伯的《红楼梦辨》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红楼梦评论》和《红楼梦辨》二者的承继关系尤为明显,前者对后者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而后者不仅对前者有所继承,也有重要发展,因此可以说,新红学的产生与王国维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8.
19.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身份卑贱的奴才也着力加以塑造 ,他笔下的奴才分三类 :一、具有反抗意识的奴仆 ;二、安于现状 ,甘心为奴 ,并竭心尽力为主子效忠的奴才 ;三、正在蜕变为主人的世仆。奴仆形象体系与书中其他形象体系一样具有悲剧性。曹雪芹刻画奴仆形象的艺术性 ,归为一个字 :“活”。即具有生动性和鲜明性。对奴仆形象的塑造 ,只有在曹雪芹笔下 ,才不分贵贱 ,创造了许多有血有肉、生动形象的各类奴才的形象。我们仅将视野限定在贾府中 ,看看其中的奴仆形象。贾家荣、宁二府的主子们 ,总共不超过三四十人 ,但奴仆的总数大概有他们的九…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红楼梦》神话性进行了探讨,主要是通过人物来历,行为的解析,论述了作品所展示的现实世界、虚无世界的文化形态。揭示了中国人的文化心态,对现实的重视,对神话的追求,由此说明《红楼梦》的经久不衰的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