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了一个重要任务:我们要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创造有利环境,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这给当前社会主义办学指出了明确的方向,理想教育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抓得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败。  相似文献   

2.
柳浩 《科技信息》2010,(33):I0394-I0394
协庄煤矿“80后”矿工队伍在企业已经占到半壁江山,他们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代,从改革开放中接受的影响、吸收的营养和能量远远超过上一代,同时在开放的世界里,在市场经济影响下,他们身上也有些值得担心的地方和弱点。那么,加快学习型组织建设,更好地推动协庄煤矿在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科学发展,如何激发“80后”矿工潜能,发挥优势、规避风险,更好地为“五年百亿”建设贡献力量是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笔者整理了近几年来协庄煤矿在创建学习型组织过程激励“80后”矿工成才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3.
近两年来,随着泰安市天元安装公司发展不断壮大,一批思想解放、竞争意识和进取心强,立志在维修行业新一轮发展中建功立业的青工员工加入到我们的团队之中。掘进机维修工作不仅需要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更需要丰富的现场经验作为开展工作支撑。他们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代,从改革开放中接受的影响、吸收的营养和能量远远超过上一代,同时在开放的世界里,在市场经济影响下,他们身上也有些值得担心的地方和弱点。青工是有思想、有知识的新时代矿工,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骨干力量。在建设懂技术、会管理的卓越团队,青工作用发挥得如何,是检验我公司是否适应新时代新型现代化企业建设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他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作出了卓越的历史性贡献,是开创历史新篇章的一代伟人。邓小平同志始终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改革开放和  相似文献   

5.
回顾虹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取得胜利的历史事实。可以清楚地认识到。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坚持党的正确路线,维护我党我军团结.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组织、宣传、依靠全国各族人民群众。这些都是红军长征胜利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在进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应该将这些精神财富继承下来。并一代代传下去。  相似文献   

6.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这是我国文化建设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尊师重教,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大力…  相似文献   

7.
科技期刊是现代科技成果的知识载体,承担着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职责。面向21世纪的科技期刊的主编,应增强超前、创新意识,分析和把握社会发展的科技动态,长远规划选题,组织和选择那些学术有新意、对国民经济有现实指导意义的高科技稿件。为提高刊物的生存活力,主编要有精品的质量意识和读者市场的竞争意识。同时,要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高度,充分意识到编辑队伍的人才培养和组织建设,使我们的出版事业后继有人,一代胜似一代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事业的理论基础,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过去,马克思主义是我们革命与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现在,我们进行社去主义现代化的事业,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仍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马克思主义永远是工人级和劳动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行动指南。因此,对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工人、农民、战士、知识分子和干部进行长期的、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是一项伟大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9.
教书育人,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是历史赋于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特殊使命。本文从“提高自身素质,改革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育人效果;开展谈心活动,全面关心学生成长”三个方面谈如何教书育人。强调教学过程中,应将育人寓于教书之中,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当代大学生。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张建林回顾我党七十多年的奋斗历程,在血与火、成与败的考验和洗礼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下了马列主义、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而今又写下了当代中国...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需要有一大批懂得现代化建设,具有现代化管理能力的人才,特别是要有一支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和党的基本路线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识新时期提高干部素质的重要性,不断研究探讨如何选拔、任用干部问题。首先要明确新时期“四化”标准的具体内容和“德才”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所谓革命化,就是要求干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2.
周恩来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他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怀念一代伟人周恩来同志之际,我们可以从一个更为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入手,通过对周恩来思想发展过程的具体研究,了解其成长的内在文化动因,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培育肩负新的历史重任的一代青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探究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的辩证关系,对于我们贯彻十五大精神,  相似文献   

14.
80后,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长大的一代,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向社会发出了最响亮的声音:我们同样能吃苦,我们同样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5.
今年11月,大理白族自治州迎来了50年华诞。建州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州委州政府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不断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通过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和科技人员扎实工作,奋力拼搏,全州科技事业长足发展,科学研究、试验示范、实用技术推广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科技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不断为全州发展先进生产力提供了不竭的科技源泉,为繁荣先进文化提供了强大的科技动力,为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供了有力的科技保障。  相似文献   

16.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赖琼英江泽民总书记曾经指出“精神文明建设,说到底是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学校是培养“四有”新人的重要阵地。校园文化环境如何,直接关系着对青少年一代的培养。因此加强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的科学技术思想是我们最珍贵的精神财富魏宜瑞一代伟人邓小平同志与世长辞了,但是他的光辉思想和他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却成为我们最为珍贵,与世长存的精神财富。作为科技工作者,感触最深,受益最大的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要组...  相似文献   

18.
弘扬闽西老区精神,推进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闽西老区精神,是以邓子恢、张鼎丞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是在闽西苏区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得到升华而形成的.在土地革命时期,闽西老区所形成的勇于探索、勇于实践、乐于奉献、不怕牺牲、坚韧不拔、顽强拼搏、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精神,激励着闽西一代又一代革命者前赴后继.这种精神是井冈山精神的进一步发展和弘扬,同时对长征精神和延安精神等作好了铺垫.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加大对闽西老区精神的宣传,对于推进闽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90年代的大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青年,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应该承认,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本质和主流是好的,他们大都具有积极的政治态度,拥护党的领导和改革开放政策,积极进取,求实向上,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思想境界.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部分大学生受社会认识能力及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在价值观念、价值取向上暴露出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播者,精神文明的建设者,新生一代的雕塑者,肩负着培养祖国未来的重任.大力进行师德建设,加强教师的师德修养,意义重大.许多年来,广大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付出了艰苦的劳动,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市场经济冲击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包括学校这片净土.由此带来了--师德建设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