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针对汉中气候变暖的特点,论述了气候变暖对水稻生产的影响,指出了汉中水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水稻生产应对气候变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吕梁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概况,分析了1960—1999年吕梁气候变暖的主要特点,探讨了气候变暖对吕梁农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着重从气候变暖对人居环境产生的影响,人居环境如何适应气候变暖等几个方面来讨论气候变暖与人居环境的相互关系,并提出在气候变暖的情形下,提高人居环境舒适度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着重从气候变暖对人居环境产生的影响,人居环境如何适应气候变暖等几个方面来讨论气候变暖与人居环境的相互关系,并提出在气候变暖的情形下,提高人居环境舒适度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李华 《河南科学》2012,30(5):556-559
研究了全球气候变暖的减排对策及其对经济环境的影响.根据构建的全球变暖的宏观经济脉冲模型,讨论了各参数对经济环境的影响,并对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进行了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暖是指一段较长的时段内,平均气温等气象要素明显高于历史同期的正常水平。近百年来,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全球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我国我省的气候变化与全球变化的总趋势基本一致。气候变暖是由自然的气候波动和人类活动共同引起的。近年来,气候变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日益明显,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7.
丹文 《青年科学》2010,(2):44-45
就在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关注全球气候变暖这个话题不久之后,全球变暖的话题就遭遇到了全球变冷的研究挑战。你感觉到刻骨的寒风了吗?  相似文献   

8.
为了揭示阜新气候变暖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利用近50年北太平洋海温资料、历年阜新地区气温资料,在太阳黑子谷值年活动周期内,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阜新年、季、月气温变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找出了阜新气候变暖与海温之间的一些重要规律.结果证明了阜新气候变暖与海温有着密切的关系及海温对气温影响的长期效应.通过海温与气温的研究,对气候变暖、冷暖冬、高温、低温冷害、干旱、洪涝等方面的气候预测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最近20多年,全球平均表面温度出现了显著上升,全球变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问题。物候现象与气候等环境因素息息相关,物候对全球变暖的响应研究正在成为物候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领域。概述了当前物候对全球变暖响应研究的主要进展,基于实地动植物等物候观测和遥感监测的大量研究表明,近期动植物等物候正发生着显著变化,其与气候变暖有密切关系,是对全球变暖的明显响应。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了1900年至今的全球气候变化与巨行星会聚周期对应的科学事实,认为地球的能量并非只从太阳获取,地球具有电能的再生机制。地球是个带负电的准带电星球,地球是个大电容。地核能量通过断裂带向海洋传输过程中,其传输速度与太阳及行星运行周期有关。近期的地球气候变暖与巨行星运行到星下点对应地球赤道断裂带有关。因天体运行的规律是有章可循的,故能预测到气候变暖是暂时的现象。本世纪20年代开始全球气候将有变冷趋势,60年代全球气候又将变暖,重复新一轮的全球变暖周期。  相似文献   

11.
科协新闻抑制气候变暖势在必行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符淙斌院士认为,各种观测资料提供了近百年地球气候变暖的确切证据:20世纪是最近1000年来最暖的世纪,全  相似文献   

12.
<正>干旱、雪灾、洪水……已经成了2009年全球气候的代名词。全球气候变暖所导致的极端天气正在频频发生,这不能不让我们陷入对环境问题的深思。面对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环境恶化,我们能做点什么?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召开前夕,我国宣布了未来碳排放控制目标:到2020年单位国  相似文献   

13.
张军 《太原科技》2007,163(8):72-74
利用山区代表站阳曲和平川代表站清徐1961年到2005年的气候观测资料,对太原市气候变暖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近45 a来,太原年均温呈明显上升趋势,夜间增温是太原气候变暖的一个重要特征;近45 a来,太原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14.
土壤异养呼吸对气候变暖的反馈是影响陆地生态系统C预算的重要机制.绝大多数研究表明,土壤异养呼吸与未来气候变暖将构成危险的正反馈环.由于土壤有机C分解的温度敏感性问题,学术界仍有争议,对正反馈强度的准确量化尚需一个过程.少量研究表明,土壤异养呼吸对气候变暖的反馈不明显.诸多研究还发现土壤异养呼吸对气候变暖的适应现象,主要有水分限制假说、微生物适应假说和底物限制假说来解释适应现象;这种适应性将降低正反馈的影响强度.未来应重点开展以下4方面的研究:(1)加强惰性土壤有机C温度敏感性的研究;(2)深入探讨微生物对气候变暖的适应性;(3)量化土壤异养呼吸对气候变暖的反馈强度;(4)加强对多因子交互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迎接气候变化的挑战,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经引起各界广泛关注。过去的100多年,地球平均温度上升了0.3~0.6℃。我国北方地表温度也已显著变暖。近90年来,东北地区冬季温度上升了0.5~1.0℃;华北地区建国以来年平均温度上升1.2℃。在全球变暖的同时,世界一些地区气候出现异常,旱涝和风暴增多。全球变暖还引起海平面上升。过去的1000里,全球海平面升高了18厘米,我国沿海一些地方由于地面沉降,海平面相对上升幅度甚至达到100厘米以上。 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人类活动增加了大气温室气体浓度,致使…  相似文献   

16.
全球气候变暖的成因与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球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巨大挑战.作者阐述了全球变暖是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对造成气候变暖的自然原因和人类原因进行讨论.探讨气候变暖对自然灾害、水资源、农业生产、生物种类、疾病发生、海平面变化等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迎接气候变化的挑战,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经引起各界广泛关注。过去的100多年,地球平均温度上升了0.3~0.6℃。我国北方地表温度也已显著变暖。近90年来,东北地区冬季温度上升了0.5~1.0℃;华北地区建国以来年平均温度上升1.2℃。在全球变暖的同时,世界一些地区气候出现异常,旱涝和风暴增多。全球变暖还引起海平面上升。过去的1000里,全球海平面升高了18厘米,我国沿海一些地方由于地面沉降,海平面相对上升幅度甚至达到100厘米以上。 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人类活动增加了大气温室气体浓度,致使大气低层“温室效应”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日益明显,我国正在积极发展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相关科学技术,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9.
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影响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对农业生产将产生不利影响。本文通过对气候变暖影响农作物生长、产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出CO2旅度对农作物的生长起到促进和抑制作用,年平均气温升高,积温升高,农作物的耕种区域和产量将发生变化,加之生产成本的提高,粮食产量受到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蒋耀新 《甘肃科技》2004,20(1):71-73
地球气候处在波动变化中,气候变化有周期性,气候主要变化趋势是变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