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著名诗人郭小川离开我们20多年了。在他57年的生命旅途中,正当他的生命和创作如日中天之际,他艰难而又实在地在湖北咸宁向阳湖“五七”干校度过了断断续续的六个年头。他在这里劳动生息,辛勤耕耘,为中国当代文化史上留下了令人刻骨铭心的一页。一郭小川是个诗人,他有一颗诗人永远年轻的心。早在建国之初,诗人曾以澎湃的激情写下一首首燃烧着年轻诗人火热的心的壮丽诗歌,鼓舞和感染了当时多少年轻人!《致青年公民》、《投入火热的斗争》、《向困难进军》、《让生活更加美好》、《闪耀吧,青春的火光》……这些闪烁着生命火花的诗…  相似文献   

2.
吕亮耕已在诗坛湮灭多年,但他是一个不可忘却的诗人。他的创作无论是对时代精神或民族的情绪的传达,还是诗艺上的精细琢磨,或是风格上的独树一帜,在40年代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他不仅可列为湖南现代杰出诗人,即使洗身于中国现代诗坛代表诗人的行列中也毫不逊色。  相似文献   

3.
苦闷诗人——性格上的悲剧在我国历史上为数很多的文学天才中,李贺也许是最早熟、最能敏感地体味人生苦难的诗人,这决定了他诗歌基调的忧郁悲愤。他是一个苦闷的诗人,他的诗歌主题就是抒写内心的苦闷,作品情调阴郁低沉,奇崛冷艳,李贺卓异的诗歌才华,在某种程度上说亦得力于他的反常性格。“病骨犹能在,人间底事无?”(《示弟》)李贺“以父名晋肃不得举进士”,失意归来,不免悲伤怨愤,说尽管身体不好,病骨支离,现在尚能活着回来就是不幸中的大幸厂,至于人世间什么卑鄙的勾当没有呢?诗人一方面顾影自怜抒发了沉沦不遇的感慨,…  相似文献   

4.
余光中;这位蜚声台湾当代文坛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的名字,已逐渐为大陆读者所熟知。作为现代诗人,早在六十年代末,他就在台湾文学界享有声誉。到一九八五年为止,他已出版了十四本诗集,加上未结结集作品,他的诗歌数量达五百余首,其质量,无论在台湾还是在大陆也都堪称一流。他对台湾诗歌的贡献不仅见于他丰盛,  相似文献   

5.
弗罗斯特被认为是20世纪美国最伟大、最有名望、最受人爱戴的诗人。他的诗给人的感觉是浅显易懂,易于理解,但其中却饱含了诗人对人类命运的深沉思考,并融入了诗人对人类困境的深切关怀。他的诗《修墙》正是这一真切关注、深切关怀的代表作。研读分析《修墙》,我们能深刻理解诗人是如何寓深刻于朴素的语言之间,把自然作为一种隐喻来阐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由此引发对人生的哲理性思考的。摘要:弗罗斯特被认为是20世纪美国最伟大、最有名望、最受人爱戴的诗人。他的诗给人的感觉是浅显易懂,易于理解,但其中却饱含了诗人对人类命运的深沉思考,并融入了诗人对人类困境的深切关怀。他的诗《修墙》正是这一真切关注、深切关怀的代表作。研读分析《修墙》,我们能深刻理解诗人是如何寓深刻于朴素的语言之间,把自然作为一种隐喻来阐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由此引发对人生的哲理性思考的。  相似文献   

6.
我们过去强调康有为是近代中国的改革家、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对的,但却忽视了他在改造中国传统化、会通中西化方面的历史地位。其实,他是一位学贯中西兼容古今的化理论家、诗人和章大家,是近代中国化的代表之一。他是中西兼容古今的化理论家、诗人和章大家,是近代中国化的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7.
王维诗歌在他年少时已在上流社会广泛传播,并且产生了直接的社会效果。有些诗还被采入乐曲到处传唱,扩大了它的接受面。在他去世后直到唐末,这种传播和接受仍在继续。与王维同时及以后的不少诗人都从王维诗中汲取了灵气秀韵。这样一种接受盛况,在唐代诗人中,只有李白、白居易可以比肩。  相似文献   

8.
陈琪 《科技信息》2010,(32):176-176,179
锡德尼的《为诗辩护》堪称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部巨著,这本书是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文学批评理论,并且在西方文学批评史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英国近代诗学和美学的开端。在这部书中,锡德尼针对清教徒高森对诗人的污蔑进行了批判与辩护,一方面,诗人自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就享有盛名,并一直受到世人的尊索,他的地位坚固而从来不动摇,另外,锡德尼认为诗人的创作缘于自然而高于自然,他的创作力是其他任何艺术形式无法匹敌的。  相似文献   

9.
杜甫报国忧民意识的思想意蕴与精神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甫有过致仕的经历,但更多的时候是身在江湖,但这并未让诗人熄灭政治热情。战乱和动荡给诗人带来的巨大影响和冲击,更让诗人深切地体会到人民的苦难。杜甫深厚的仁民爱物情怀,让他在漂泊无定的人生中始终保持着强烈的报国忧民意识。  相似文献   

10.
泰戈尔是印度近代蜚声全球的伟大诗人。他的散文诗集形象地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探索和追求,表达了诗人关于人生的基本观点和态度。作为一位进步的资产阶级作家,泰戈尔的人生观主导是进步的、积极的、健康的,值得肯定和赞扬。  相似文献   

11.
《荒原》:象征主义诗歌的世纪绝唱邱文龙英国当代诗人T.S.艾略特(1888-1965)是后期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他的一生经历了二十世纪的重大风云变幻,而他在一九二二年发表的长诗《荒原》,在西方文学界引起了强烈的震荡。此后,诗人被誉为“现代诗派”的...  相似文献   

12.
杜甫的秦州诗,是诗人留给我们的一份精神财富,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上都对他之前“沉郁顿挫”的风格进行了深化和突破,并用沉着蕴藉的手法表现出诗人浓烈凝重的思想感情。所以诗人在秦州期间的人生经历和诗歌创作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也应引起文学史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穆旦是中国新诗派诗人中风格最浓烈且最有成就的诗人。作为一位自觉的现代主义者,他走过了一个从荒原意识到宗教情绪的心路历程。荒原意识表现为对现实生活、战争、爱情、历史和未来的批判、怀疑、否定以及绝望的反抗。对荒原世界的拯救,诗人的选择是对基督教的皈依。他诗作中的宗教情绪表现为对人生苦难的体认,对生命与死亡的理解,对上帝的赞美和祈求。  相似文献   

14.
顾城的自杀给当时的中国文坛带来了巨大的震撼,文坛也因此沸腾起来,诗人死了,诗人的死却开始了一种文化奇观,他们的死从终点回归到了起点,诗人的诗也就开始繁荣了。对顾城作品的解读可以体会到他诗歌中充斥的死亡意识,他对个人的“自然哲学”的崇尚以及现实条件的紧逼是他自杀的原因。顾城的死令人惋惜,“顾城之死”现象这一奇观也理应引人重视。  相似文献   

15.
诗人陈恭尹对“雨”意象情有独钟。他在诗中刻意营构多姿多彩的“雨”意象,可谓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陈恭尹笔下的“雨”,既有冷暖之分,又有粗细疏密、新旧、动静之别。诗人赋予“雨”以人格化,在情景的交融中使读者获得美感。  相似文献   

16.
闻一多的意义是由他在中国新诗史上的起点位置决定的,这就决定了后来的诗人和诗学者必然不同程度地经历“回到闻一多”的过程。从根本上说,闻一多这位辩证处理古今中外诗学关系的诗人本身也经历了一个“回到闻一多”的过程,这具体体现在他的诗歌转向方面。  相似文献   

17.
晚唐诗人李商隐因为和自身经历有关的原因,是最擅长写朦胧诗的人,他写了大量的朦胧诗,这些诗意蕴幽邃,意象朦胧,在诗中他喜欢运用比兴、典故和象征手法来遮蔽感情、埋没意绪,充分显示了他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8.
屈赋韵律论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阿瑞提指出:“诗人比平常人更容易接近原始的或古老的机制,使他自发地能产生出特殊语言结构而用不着去寻找它们。其实他要努力解决的倒是相反的问题。因为它们如此大量地涌进他的头脑中来,他必须积极主动地抵制和淘汰其中的大部分。”也就是说诗人在创作时语言符号涌入脑海,使其创造出和谐美妙的诗章。特别是在强烈感情的推涌下,诗人用不着去寻章觅句,那富有情感意义的语词就纷至沓来,围绕诗人的情感在诗人脑海里翻腾。经过诗人情思的过滤筛选,便创造出了美妙的韵律,它包括章句、语词、语调、句式等。屈原的诗文之所以感人至深也在于那富于乐感的和谐韵律。  相似文献   

19.
吕本中是南北宋之交时代的著名诗人,他既是江西诗派的中坚诗人,又以“活法”理论实现了江西诗风的变革,影响了南宋的众多诗人,推动了宋调的转型,因而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王庭是北宋末、南宋初在诗坛上起过重要影响的一位具有爱国思想和正义感的诗人。他经历哲宗、徽宗、钦宗、高宗、孝宗五朝,活了93岁,在宋代诗人中年寿最长。然而他的生平,则向来无人详加研究,至近现代学术界,往往异说并存,尤于其生卒年、为官茶陵、隐居庐溪、诗送胡铨、贬窜辰州等,更是讹误时出。本年谱简列其一生行事,亦冀以能奏澄清史实、还以全貌之效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