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奇云 《科学之友》2005,(17):25-26
人怎么能从人群中认出熟人?大脑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运作?美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显示,人类大脑中的单个细胞会对熟悉的图象作出反应,而这些细胞可能就是此前神经学家提出的"祖母细胞".  相似文献   

2.
于常海  赵睿 《科学》2007,59(6):13-16
星形胶质细胞是大脑的重要组成细胞之一,其数量几乎占到大脑总细胞数的50%。然而,在1846年德国解剖学家菲尔绍(R.Virchow)首次描述了胶质细胞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星形胶质细胞连同它的其他族类都被生命科学界大多数人所忽略.人们仅仅将胶质细胞群视为侍奉神经系统的“贵族”——神经元的“仆人”。然而,现在它正在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生命科学家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斑斓、精彩纷呈的世界中,我们的大脑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各种各样的反应与感知。我们的身体由数以亿计的细胞组成,这些细胞也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体内环境,它们对这些环境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它们是否能够感受到快乐或忧伤,  相似文献   

4.
大脑是人体中最为精密、复杂的重要器官,多达200亿个细胞.一个人大脑所包含的神经纤维数量,要比整个国际电信网络所有的电缆数量还多.这些纤维的功能就像电缆一样,负责发出化学信号,并帮助细胞间交换信息.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由于疾病或意外伤害而造成的永久性脑细胞或脑神经元损伤,会造成该部分脑功能的丧失.但据2008年8月12日有关媒体报道: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科学家经研究最新发现,许多病人不仅因大脑的自我"修复"可重新恢复健康,而且在有些人身上还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奇迹.  相似文献   

5.
魁梧、强壮、速度快,这些词常被专门用来形容男性,以显示男性与女性的差异。那么,男性的大脑与女性相比,是否也有如此大的差异?这是科学家十分感兴趣的问题。几百年来,科学家一直在寻找男性与女性大脑之间的差异。在现实生活中,男性与女性的行为是有区别的,而人的行为受到大脑控制,因此有理由认为两性大脑在支配行为的部位存在着区别。但这种区别如何?具体又在大脑什么位置呢? 几乎所有的研究表明,出生时男婴的大脑都要比女婴大,平均大出12%-20%,因此男婴的头围也要比女婴大出2%左右。然而在这一阶段,如果将大脑的…  相似文献   

6.
生命科学史上一次伟大的“登月”计划“我是谁?从哪儿来?”这是几代生物学家付出毕生精力,苦苦追寻而至今仍不知答案的问题。今天,人们虽然已经知道遗传物质DNA控制了发育,却仍不清楚,两个看似完全相同、基因差别很小的卵细胞,为何一个会发育成人而另一个却发育成蛤蟆?同一个体的胚胎细胞为什么有的发育成眼睛有的却长成脚的大拇指?为什么两个具有完全相同遗传物质的细胞(如血液的红细胞和大脑的脑细胞)会有如此巨大的外形差异和完全不同的功能?是什么神秘的力量促使我们身体的数兆细胞和谐一致地运转?又是谁把各种可怕的疾…  相似文献   

7.
人的意识是如何产生的?性别差异对大脑的功能有影响吗?可否用外界力量干涉大脑活动?如何通过学习让人变得更聪明?你的大脑里一定有许许多多诸如此类的问题,想不想对它多一点了解?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科学家在几个有关大脑的热门研究领域中所取得的新进展、新认识。 认识猫和狗 大脑对收到的信息大部分都因为无关紧要而被“置诸脑后”,只对少量重要的外来信息产生即时的反应。大部分信息则储存于大脑皮层而成为记忆。你得感谢上帝,幸好大脑有此功能,否则你就会被视野中的所有物体和周围的各种声音扰得心烦意乱。那么我们是怎么知道哪些信息是需要即时反应的,哪些信息是需要暂时储存起来的呢?研究人员通常是通过研究大脑特殊部位受损而丧失认知能力的病人来找出大脑主管认知的区域。目前,有大量的实验表明,大脑的额叶皮质区与高级认知能力密切相关。那么,在大脑的额叶皮质区有没有专门负责认识物体的神经元呢?有没有什么更直接的方法来研究我们是如何分辨出猫和狗的呢? 也许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能分辨出猫和狗是一项了不起的技能。定义我们周围的物体;是人的一种最基本的行为。当我们走进一个房间时,我们并不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力气来辨认房中的物品;我们立即可以知道这是椅子...  相似文献   

8.
你问我答     
《知识就是力量》2010,(12):80-80
问:患感冒时为什么浑身关节痛?答:我们体内的免疫功能持续不断地与病毒、细菌抗争,流感等病毒如果在鼻、喉、支气管等处增殖,免疫功能就会活跃起来击退病毒。在这个过程中,白血球等与病毒抗争的免疫细胞会分泌一种叫做"细胞活素"的蛋白质,这种在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物质对大脑发挥作用使大脑发热。 免疫细胞因此得以增进  相似文献   

9.
我们知道,大脑是人体的最高指挥部,人的一切思维和活动,都是由大脑指挥完成的。虽然大脑的重量只占人体重的四十几分之一,但它却要消耗全身用氧量的四分之一、心脏供血量的五分之一,可以说大脑是人体“燃料”的最大“消费户”。尽管大脑的“胃口”如此之大,但它对“食物”却又十分挑剔,它只吸收利用血液中的葡萄糖,经过氧化获得能量,以充分保持其复杂而旺盛的活力,维持人的生命。大脑细胞生性十分“娇贵”,它耐不得一点“饥饿”,必须随时供给充足的氧气,稍有怠慢,神经中枢的高级机能便会发生障碍,出现“无政府状态”,指挥部就会失灵。一旦完…  相似文献   

10.
大脑是计算机吗?在粗略近似程度上,目前对大脑在发育过程中如何形成和成年人大脑机能的了解,几乎尚不存在。数十年艰苦而富有成效的神经科学研究已经充分揭示了哺乳动物大脑(甚至人脑)的解剖结构,但机能认识尚有待概念性定义。本世纪60年代,人们[如哈贝尔(Hu...  相似文献   

11.
“伸出食指放到双眼正中,大脑可以瞬间为你呈现食指的立体图像。然而这个看似简单的工作如果交给电脑去完成,就需要一个非常复杂、庞大的系统。”去年在上海中学举行的院士科普论坛上,中科院院士杨雄里的一句话把听众的思维引向深邃的脑部世界。大脑有多“大”?杨先生说,组成人体神经系统的神经元细胞个数多达10的21次方,相当于银河系所有星体的总数,然而人体内的这些单个“星体”又非常小,每个神经元细胞只有十几到几十微米。人类所有的智慧就藏在这些微米之间。“大脑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最重要工具,脑科学则是研究这个工具的科学。”近30…  相似文献   

12.
坚守还是改变 在未来的3万年甚至10万年里,我们的身体和大脑会发生什么变化?我们的样子会和现在一样吗?假若你相信某些未来学家的话,他们会告诉你,我们将最终变成机器人。当然,这是一种生物机器人,和纯粹的机器人不一样。这些科学家说,未来的人类有可能成为由微电子和生物体组成的结合体.它可以是具有人类大脑功能的机器。亦可以是具有电子大脑的肉身。事实上。在今天,这样的结构已经出现了某种雏形,例如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科学家们制造出了一种电子芯片.它可以替换人类大脑里负责控制短时记忆和空间知觉的海马体。在人类的大脑中,海马体经常会因老年痴呆症和中风受到损伤,而这种芯片就相当于一个人造的海马体。它可以帮助患者维持正常的大脑机能。  相似文献   

13.
大脑的免疫屏障在人体的各个器官中,大脑总是显得有些特立独行,甚至当它患病时,治疗的药物也要多费一番周折才能接近它,这是因为在血液和大脑间,有一道独特的免疫屏障——血脑屏障。它保护着大脑不会轻易受到感  相似文献   

14.
张宁静 《科学之友》2004,(10):78-79
男人与女人即使是同床共枕也会做着各自不同的梦。梦是人大脑中潜藏的愿望引发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男女由于大脑构造的差异和体内荷尔蒙水平的不同,日间之所思,夜间之所梦当然也是两样:男性的梦境中经常出现的是陌生的场景和陌生的人,并常与暴力有关,如果梦中出现女性则多与性有关。这在潜意识中反映了男性的好斗和攻击性的本能,或如析梦专家、心理分析大师弗洛伊德所说的是“里比多”(1ibido),即性本能的驱动力在作怪;女性的梦境常在户外,梦中的气氛友好,出现的常是熟悉的场景和熟悉的人物,大多是亲戚、朋友或同事。这反映了女性追求人际关系和谐的愿望。  相似文献   

15.
奇云 《科学之友》2005,(9):25-26
人怎么能从人群中认出熟人?大脑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运作?美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显示,人类大脑中的单个细胞会对熟悉的图像作出反应,而这些细胞可能就是此前神经学家提出的"祖母细胞"。  相似文献   

16.
<正>年初,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在实验室里研究出了一种约5毫米大小的白色物体。据称,这个在盛满培养液的器皿中装着的,是由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 P S细胞)培育的"人工脑",它已被确认与受孕25-38周的婴儿大脑有着相似的脑电波。此前,美国华盛顿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研究团队曾宣布,他们首  相似文献   

17.
《科学24小时》2011,(1):51-51
美国芝加哥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对癫痫患者进行了实验,这些癫痫患者身患疾病,研究人员在他们的大脑中植入传感器,便于监控大脑神经的活动性。接下来,研究人员训练这些癫痫患者通过大脑神经末梢或者神经元细胞进行”发挥性神经控制”,从而实现通过意识开启或者关闭这种意识性控制。  相似文献   

18.
引言:在一本本科普书籍中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即人们只是利用了自己脑神经的十分之一,如果人们把整个大脑都利用上的话,那么他们就都成了天才.但是,现在心理学家们认为,事情恰恰相反:要想成为天才,就要把大脑部分区域"独立"起来.  相似文献   

19.
在所有动物种类中,人类的大脑是生长得最快的。有人说,我们的颅骨的生长已经达到了极限,因此人类的聪明智慧迟早会被超级计算机取代。这是真的吗?[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音乐的背后     
欣赏美妙的旋律究竟为人类所独享,还是人类与其他动物共享?人类的乐感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后天习得的?我们听到的声音空间有多少是客观存在的,又有多少是大脑产生的幻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