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里氏木霉制备木聚糖酶的产酶历程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以玉米芯木聚糖为原料,里氏木霉(Trichodermaresei)RutC30为菌种,采用改进的Mandels配方制备木聚糖酶,产酶历程与制备纤维素酶时有较大差异。具体表现在产酶周期短,pH值基本无下降的趋势,酶液中可溶性蛋白质浓度较低。底物浓度为7g/L时,木聚糖酶活力达1256IU/mL,比活力、酶得率及酶产率分别为8190IU/mg蛋白质、17943IU/g木聚糖和4186.7IU/L·d。产酶最终pH应控制在6~7较为适宜,酶活力最高。pH超过7.0,酶可能失活。酶解结果表明,木聚糖酶对木聚糖干粉具有很高的降解效率,当每克底物的酶用量为0.1克木聚糖干粉产的酶液量时,酶解得率一般可达90%左右。  相似文献   

2.
张海燕  王伟  张珅 《科技信息》2011,(32):65-65,68
利用BlastX将角毛壳菌(Chaetomium cupreum)ESTs序列与GenBank的Nr数据库进行相似性比对搜索,获得β-1,4-内切木聚糖酶基因全长cDNA序列。cDNA序列全长690bp,编码229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为57.89kD,理论等电点为5.07。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主要以无规则卷曲和延伸链为主。细胞亚定位分析表明该蛋白主要在胞外发挥水解木聚糖的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毛壳菌科分类研究 (Ⅱ)毛壳菌属一新记录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植物残体上和土壤中分离到一种毛壳菌,经鉴定为四角毛壳(Chaetomium quadrangulatum ).该菌主要鉴别特征为子囊果椭圆形或坛状;果壁细胞褐色,具棱角,花瓣状排列;顶生附属丝螺旋状卷;子囊棍棒状,具柄;子囊孢子四角形.该种为我国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4.
蔗渣木聚糖酶解过程中,木聚糖酶添加量、酶解pH、温度、时间及因素间交互作用均对低聚木糖得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采用响应曲面设计方法,通过分析优化所选指标与低聚木糖得率间函数关系模型,得到最优酶解工艺参数为酶添加量3.68%、酶解pH5.33、时间6 h、温度47.31℃。理论低聚木糖得率85.32%,平均聚合度2.24。在酶添加量3.7%、酶解pH5.3、时间6 h、温度47℃实际验证下,低聚木糖得率为82.04%,略低于理论数值,平均聚合度2.28。  相似文献   

5.
采用碱解玉米芯粉末后,玉米芯碱解液用30%(w:v)过氧化氢溶液脱色并且用10%(w:v)三氯乙酸溶液脱蛋白来提取木聚糖,收得率分别为24.4%。并用真菌DSM10635菌株产的木聚糖酶对以三种不同来源的木聚糖以及自提玉米芯木聚糖为底物测得的米氏常数进行比较,还检测比较了DSM 10635木聚糖酶以桦树和自提木聚糖作为底物的最佳酶促反应温度。结果表明,从玉米芯自提木聚糖的Km值7.5303与燕麦木聚糖的Km值5.6044相近,桦树和自提的木聚糖的最佳酶促反应温度也都在65-70℃左右,具有一定的取代性。方法简单,收得率较高的木聚糖提取方法对工业上大量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两种毛壳菌对几种植物病原菌的生防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角毛壳菌和球毛壳菌与立枯丝核菌等5种植物病原菌进行对峙试验,结果表明,球毛壳菌和角毛壳菌对几种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明显.球毛壳菌主要通过竞争作用、重寄生作用抑制病原菌,角毛壳菌主要通过产生红色拮抗物质、竞争作用抑制病原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对浙江磐安地区发生叶枯症状的杭白菊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分析发现病原菌为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致病性测定后显示该菌能引起杭白菊枯叶和叶边缘萎缩等症状,与田间观察到的症状一致,符合科赫氏法则,这是目前国内外首次报道的一种新病害。  相似文献   

8.
分解纤维素毛壳菌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不同土壤样品,经筛选,分离纯化后,得到毛壳菌(Chaetomium cellulolyticum)纯菌种,然后对玉米秸秆的青干草饲料进行单菌固体浅层发醇,发醇后产品的粗蛋白含量平均为18.30%,较对照提高了10.83%,粗纤维降解率平均为31%,这表明利用毛壳菌发醇玉米秸杆和青干草生产营养价值较高的动物饲料,还是效利用纤维素资源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木霉No.183菌株木聚糖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筛选到一株木聚糖酶高产木霉菌株(No.183),研究了该菌株产木聚糖酶的液态发酵和粗酶液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以麸皮和木聚糖为主要碳源,28℃,190r/min摇瓶培养时,木霉No.183菌株在接种后84h酶活最高,达到298.47U/mL.该木聚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pH为该木聚糖酶在pH5~7和40℃以下时相对稳定.Ca2+,Zn2+和Cu2+对该木聚糖酶有较强的促进作用,Fe3+和Hg2+对该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桔绿木霉(Trichoderma citrinoviride)XE-13产木聚糖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采用单因素法,研究固体发酵条件下最适培养基组成、料水比以及培养温度、培养基初始p H、培养时间、接种量等条件对产酶的影响.确定培养基组成为:碳源(m(麸皮)∶m(玉米芯)=4 g∶6 g);氮源(NH_4)_2SO_4;碳∶氮=(m(C)∶m(N)=1 g∶0.05 g);料∶水=1 g∶1.5 mL.最适合的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30℃、培养基初始pH值6.0、培养时间72 h、接种量1.0×10~7个/mL孢子悬液/培养基干料=0.3 mL/10 g.在此条件下,木聚糖酶活力可达391.5 U/g.  相似文献   

11.
木聚糖酶高产微生物的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利用蔗渣木聚糖为惟一碳源,从甘蔗根部泥土样口中分离得到一株产木聚糖酶活力较高的菌株,经形态、生理及生化鉴定,初步确定为蜂房芽孢杆菌;同时研究了碳源、氮源对该菌产木聚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其最适碳源为木聚糖,最适氮源为酵母浸膏和硝酸铵的混合氮源;在装料100mL的250mL三角摇瓶中于32℃、120rpm振荡培养40-44h后,发酵液中木聚糖酶活力高达3839.5Iu/mL,具有工业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2.
蜂房芽孢杆菌利用蔗渣发酵产木聚糖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优化了蜂房芽孢杆菌利用蔗渣发酵产木聚糖酶的工艺条件,并考察木聚糖酶发酵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发酵45h,蜂房芽孢杆菌产木聚糖酶活性最高可达7447IU/mL,比优化前提高94%。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利用木质纤维原料产木聚糖酶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木聚糖酶在食品、饲料、造纸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而生产成本是决定微生物木聚糖酶能否实现工业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木质纤维原料富含木聚糖,许多能够利用廉价的木质纤维原料诱导产生木聚糖酶的微生物得到了分离,有效地降低了酶制剂的生产成本.综述了微生物利用木质纤维原料产木聚糖酶的研究现状,重点关注了微生物木聚糖酶的产生、特性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低聚木糖生产用木聚糖酶的制备和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沉淀剂G处理黑曲霉1—13菌株的粗酶液获得木聚糖酶制剂。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酶谱分析测定该酶制剂为单-木聚糖酶组分。经一系列研究结果表明,该酶制剂无β-木糖苷酶活力和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水解玉米芯木聚糖的产物主要为木二糖和少量木糖。由此可见,此木聚糖酶制剂的底物专一性较强,可直接以玉米芯为底物,选择性水解玉米芯中的木聚糖,生产低聚木糖。  相似文献   

15.
用于生产低聚木糖的木聚糖酶菌株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比较分别属于木霉属(Trichoderma)、毛壳属(Chaetomium)、黑曲霉属(Asperjgillus)、芽孢杆菌属(Bacillus)的12个菌株的木聚糖酶活性,以蔗渣木聚糖为底物,分析不同菌株木聚糖酶水解产物中的糖类组成,考察木聚糖酶系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毛壳属菌株所产木聚糖酶的水解产物中,低聚木糖的比例普遍高于其它类型菌株,其中球毛壳AS3.3601不仅木聚糖酶的活性较高,而且酶系稳定性最好,水解液中木二糖、木三糖占总糖含量的76%以上。球毛壳AS3,3601的发酵液按最大剂量0.4ml/10g给小鼠灌胃,每天1次,连续7d,所有受试小鼠均无中毒反应,初步认为球毛壳AS3.3601对于口服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复合酶酶解蔗渣木聚糖制备低聚木糖的方法。【方法】采用混料试验设计中的单纯形质心方法对木聚糖酶 A,木聚糖酶B和α-L-阿拉伯糖苷酶3种酶进行配方设计试验,以低聚木糖得率为评价指标。【结果】低聚木糖得率的最优酶复合配比为木聚糖酶 A 39.5%,木聚糖酶B 25%,α-L-阿拉伯糖苷酶35.5%,在此条件下预测低聚木糖得率为85.20%。【结论】该配比能显著提高蔗渣木聚糖酶解效率和低聚木糖的产率。  相似文献   

17.
以响应面法优化短小芽孢杆菌木聚糖酶产酶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响应面分析对短小芽孢杆菌木聚糖酶的产酶条件进行优化,得到碳源、氮源及培养时间3种因素交互影响的回归方程.从该方程得到理论最佳产酶条件:培养时间为24h,麸皮、玉米粉、蛋白胨和NH4Cl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0,5,5,10g.L-1.在优化条件下,实际最高产酶量为12.1mkat.L-1,与理论最高产酶量12.0mkat.L-1接近,比初始酶活提高12.2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