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烟台市地下水资源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近年来地下水开采资源量与实际开采量的关系,对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进行了评价.探讨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地下水超采,水的利用率低,水污染等问题.采用综合指数法对浅层地下水环境进行评价,分析了地下水污染的发展趋势,提出了防治地下水污染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从循环、更新和再生的基本定义出发,论述了地下水运动在全球水循环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地下水更新能力和再生能力的含义,指出"地下水循环"这一说法存在一定不足;提出地下水更新能力和再生能力是含水层系统的自然属性,地下水在含水层系统中更新和再生同时发生.地下水从含水层系统的界面补给与排泄,通过界面与其他系统发生水量交换,地下水在含水层中更替的多寡不影响含水层系统的更新能力;地下水在含水层中更新的过程中,同时发生自然作用(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等)和人为作用(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其结果反映出含水层系统的再生能力,该过程受水文地球化学条件影响较大,水位变动带内尤甚,含水层系统的地下水再生能力比更新能力的影响因素要复杂得多.  相似文献   

3.
对甘肃省敦煌市、高台县、永登县、武山县、灵台县项目区共37眼监测井进行地下水水位监测,选择168眼典型灌溉机电井进行地下水开采量监测,分析地下水水位变化,并对项目区地下水开采与补给平衡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敦煌和高台项目区地下水变化属于灌溉-开采型,与河西地区内陆河的井-河混灌区的地下水动态变化一致,武山和灵台项目区在灌...  相似文献   

4.
采用组合式强化井灌的人工地下水回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城市再生水补给地下水是扩大地下水资源存储量、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有效解决途径。该文通过土壤柱模拟组合式强化井灌系统,并协同臭氧氧化工艺针对城市再生水补给地下水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对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率为53%,对UV254的去除率为59%,对磷有较好的固定作用。土壤优先去除易生物降解、非芳香族特征的有机物。臭氧氧化可以改变再生水中有机物的分子结构,提高再生水的可同化有机碳(AOC)值,促进后续土壤对有机物的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存在大量的地下水污染场地,给地下水资源的使用带来了严重威胁。对我国地下水污染场地划分为4大类,15个亚类,为制定不同地下水污染场地的管理、控制和修复规定提供了依据;对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建立地下水污染的预警系统,为污染的预防奠定基础;最后介绍了地下水污染的控制与修复技术,并对我国地下水污染防控和治理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太原地下水污染预测的简单分析、评价、研究,介绍了一种适用于大面积地下水污染预测的方法——水量水质耦合法。  相似文献   

7.
南宁市区含水层地下水类型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的大规模建设引发城市地区地下水类型变化.地下水类型的变化一方面反映了城市工业化的进程及工业类型的布局,另一方面将影响城市的工农业的用水安全.以南宁市地下水的初始形成作为分析的背景值,对引起南宁市地下水类型变化的4个主要因素进行了讨论,并对南宁市数十年来的地下水类型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南宁市区的地下水类型已从1983年的14种类型变为1990年的18种类型,与60年代单一的1型水相比,目前又增加7种主要的地下水类型.对地下水类型的变化规律的研究无疑对城市规划及城市用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区域性地下水系统动态识别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研究了地下水参数的特征,将动态思想入入地下水系统识别中,提出了地下水系统动态识别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山西省阳泉市岩溶水系统识别中,与传统的方法对比说明?它具有更高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1984-1995年济宁市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预测了未来地下水的开采量及耗用量,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0.
根据北京市郊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观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在对其地下水动态类型及其型井水位动态过程由线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潜水、承压水和地下水水位多年动态变化特征,为北京市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及北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张国强 《科技信息》2009,(22):I0290-I0290
在西北干旱缺水地区,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尤其重要。本文通过对淖毛湖盆地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分析,特别是对侏罗系三工河组承压含水层的研究,未来将其做为供水水源地,即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又超前释压,消除井下突水隐患。  相似文献   

12.
基于GPRS的地下水动态监测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超声波与移动通信技术相结合,智能型、数字化,实时可靠的地下水开采量动态监测管理系统。针对现有的地下水监测点多、数据量大、地处偏远,人工测量存在大量偏差等问题而提出,由低功耗的MSP430单片机构成数据采集站的微控制中心,电源为24 V直流电或市电,数据通过GPRS网络进行传输。本系统既能够适应野外的环境条件又可以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实时。通过工程实践证明,本系统可准确,可靠和实时的对地下水开采量进行测量、发送、管理。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兰州市地下水水质情况,从兰州市崔家大滩水源地随机选取11个水井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崔家大滩水源地水质良好,其中色度、浑浊度、pH、Fe、Gr6+达到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一类,可溶性总固形物、Mn达到二类标准,但总硬度普遍偏高.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是陆地最重要的水资源之一,监测地下水水位的动态变化,无论是对于地下水资源评价还是对陆地生态环境变化的研究,都是必需的.传统的水文地质钻孔监测成本高昂且所得数据仅能代表观测孔附近地下水水位.浅层地下水水位影响着浅层岩土含水量,从而影响着地表热惯量,而热惯量可以通过卫星热红外遥感手段获取.因此,通过热惯量的研究,就可以反演浅层地下水的动态变化.利用MODIS地表温度产品以及地表反照率产品计算得到石家庄-保定地区的表观热惯量,并与典型钻孔地下水水位年际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建立相关关系,进而推算整个地区的浅层地下水水位的年际变化.初步研究表明,利用热红外遥感是可以估计区域性浅层地下水水位的年际变化的.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呼和浩特盆地富砷地下水的分布和特征的调查研究,为防砷改水提供科学的对策.按水文地质分区布点采样,用化学法、原子吸收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对呼和浩特盆地的地下水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浅层富砷水分布广,而深层富砷水比较集中.富砷水主要处于还原环境,且主要以As3+形式存在,HCO-4、Se的含量低.提示根据病区的3、DOC、Fe总、P总、Mn、B的含量明显高于非富砷区(P<0.01),而SO2-环境地质特征进行切实有效的防砷改水,最好在非富砷地区取水.  相似文献   

16.
黄土潜水的动态特征和规律,是自然及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对庆阳市2013年地下水水位的动态监测,根据潜水的补、径、排特征、影响因素及水位动态,可将黄土潜水的年内动态分为:开采型、塬侧泉水排泄型、渗入补给-径流型三种.  相似文献   

17.
根据山西省主要地下水类型的质量现状及主要城市地下水质量现状,分析了其污染的原因,提出了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及污染防治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按照水文地质特征,对贵阳市地下水进行了分组,一组位于西部,另一组位于东部;贵阳市地下水水质总体水平较好,但在空间上,各地区水质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9.
公路滑坡整治工程中水的作用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滑坡的产生和发展与边坡水文地质条件关系密切.本文对滑坡水所起的作用作了深入阐述,并对滑坡水的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过量开采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秀琳  桂芳 《甘肃科技》2004,20(5):77-78
对兰州市迎门滩水源地近十几年来各深井水水质尤其是总硬度变化的情况进行了比较 ,分析数据表明随着开采量的增加 ,水质逐渐变差 ,说明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是造成水质逐年恶化的主要原因 ,对地下水的开采应采取合理的、科学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