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诞生于20世纪中期的发展传播学,一直是传播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传播学诞生于布满冷战痕迹的历史背景,发展研究是发展传播学的理论资源。发展传播学理论的主导范式、参与范式、帝国主义范式以及全球化范式,经过兴衰更迭,目前呈现各自为阵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决定为滨海新区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内容与强大动力。研究了科普工作与文化建设两者间的联系,探讨开展基层科普,特别是社区科普工作的现实意义,在推动多层次布局、加强网络化组织、推进多样化方式等3个方面下功夫,在滨海新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推动社区科普工作实现更大突破。  相似文献   

3.
随着近些年民间草根阶级的意识形态日渐丰满,山寨文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走进了大众的视野,成为一种不逊于主流文化的新兴事物。山寨文化作为代表草根阶层的民间文化,是一种不同于主流文化形态的非主流文化,并通过大众传播渠道在民间广泛传播,甚至呈现与主流文化并驾齐驱的态势。从传播学角度看,山寨文化现象勃然兴起有其原因,对山寨文化进行理性思考,可以推知山寨文化未来命运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从战略高度重视和推动东北地域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应充分认识东北地域文化所面临的中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所带来的机遇,认识东北地域文化面临的挑战。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促进东北地域文化的发展繁荣,必须利用东北文化优势,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有效地组织发掘和利用东北地域文化资源,整合东北地域文化,开创东北特色的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5.
"传播学本土化"是一直困扰我国传播学研究的一个老问题。尽管备受争议,但是这个问题的理论合法性并未被撼动。然而如果因循现在的研究思路,孜孜于传统典籍之中搜寻本土资源,可能永远也达不到建立中国传播学或传播学中国学派的目标。因此,传播学本土化研究必须进行范式转换,借鉴发展传播学的理论资源,以传播与中国的社会发展为切入点,在现实中建立传播学的"问题意识",从而推动中国传播学研究走出困境,开创新局。  相似文献   

6.
媒介是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人类数千年以来的历史文化和生生不息的知识、智慧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走进了21世纪。与此同时,各种样式、种类、流派和风格的人类文化,在不断涌现的新的文化媒介、新的传播技术和新的传播方式的支持下,发扬光大、日益繁荣,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从文化媒介的共享性、传播性、创意性和流通性等方面,论述文化媒介的产业特质。  相似文献   

7.
宋志平 《科技信息》2009,(33):190-190
文化的进步反映社会的文明进步,文化的发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更加自觉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相似文献   

8.
在郑和下西洋中,郑和使团与海外诸国进行了多方面的文化传播,物质文化传播是其传播的主要内容之一。在郑和使团与海外进行的物质文化传播中,无论从传播者还是受传者来看,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资都有一定的传播意义,传播目的明确,传播类型多样,传播范围广泛,实现了一定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9.
杨式太极拳作为武术拳种的一个流派,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和影响力非常广泛,可以说是武术拳种或者太极拳对外交流传播的成功典型.从传播学的角度对杨式太极拳的成功传播进行调研,运用传播学等相关理论对其传播成功之处进行阐述,分析其成功之道,为其他武术拳种的传播发展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人本管理的内涵,阐述了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人本管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文化繁荣大发展背景下的公共图书馆人本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本文着重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深刻的研究,阐明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分析研究学校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市场手段与行政手段的辩证关系。提出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需要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论旅游文化开发与文化研究力点——以江苏省泰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文化研究是旅游文化开发的基础,也是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各地在历史文化研究方面成果还是比较丰富的,这为旅游文化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在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要搞好历史文化的旅游开发,必须加强对历史文化本质的研究,加强对文化史实特别是文化景点史实的研究,加强对最新发现的历史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以往的一些汉语教学注重语言知识的传输,不同程度地忽视了语言所具有的文化意义的解读,因此,造成留学生在实际运用时出现不合适、不得体的表述,从而引起误会。根据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从词语的附属义和语用角度对比分析日语和汉语中存在的语言的不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山地区有十种少数民族,在特定的生态环境和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由于交通不便,开发力度较小,一些边远民族地区仍保留有相对原生态的传统文化。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对民族文化缺乏足够的关注,得不到有效的整理、研究、保护、开发,致使民族文化资源面临着严重流失的局面,民族文化与民族经济的良性互动关系远未构建起来。要加强对文山民族文化的整理、研究、保护和开发,一是要转变观念,确立文化力的理念;二是加强宏观规划,尽早进行全面的民族文化资源调查;三是整合力量,加强研究,避免急功近利的民族文化开发;四是民族文化开发要以旅游业为先导,凸现民族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心理发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文化与心理互为构建。文化的变迁与转型,必然引起少数民族心理的变异。民族杂居地少数民族文化心理研究对于民族杂居地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民族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建设和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和特殊的意义。总体而言,民族杂居地少数民族文化心理在研究目标上要强化为社会发展与稳定、为建立和谐社会服务的功能,在研究内容上应特别注重系统性和综合性的研究,在方法论上还需充分重视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的紧密结合、思辨分析与实证调查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6.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特点和大众传媒本身的目的和经验等原因,大众传媒在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猎奇化、配角化、他者化、碎片化和程式化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使很多本来因为现代化、全球化影响而生存困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越发困难.大众传媒应该担负起传播社会文化的责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采取客观、全面、系统、生动的方式才能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7.
语言结构客体顺应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顺应性理论为语言现象的语用描述和语用解释提供了四个研究角度:语境关系顺应、结构客体顺应、动态顺应以及顺应过程的意识突显程度.就语言结构客体顺应及其应用进行了探讨,以期让语用学的学者们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并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空缺现象随着不同地域、文化背景的人的互相交流而出现,在“地球村”的当代国际环境下表现得越来越显著。主要论述跨文化交际和文化空缺现象的内涵与表现,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和对策。文化空缺现象虽然不能够从根本上得以解决,然而这一问题造成的负面影响势必会随着跨文化交际的日益密切化而逐渐减少甚至消除。  相似文献   

19.
在跨文化交流中,谦逊被看作为礼貌的表现。谦逊与民族文化有着密切联系,体现出不同民族文化的特色,遵循着不同的民族礼貌规范;不了解谦逊的含义及其背后的民族文化,就会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