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海波 《科技信息》2011,(9):43-43,50
目前,Cable Modem接入技术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这是目前有线电视进入Internet接入市场的唯一法宝,Cable技术已经成为最被看好的接入技术。一方面它理论上可以提供极快的接入速度和相对低的接入费用,另一方面有线电视拥有庞大的用户群。2008年信息产业部"一号文件"中已经明确鼓励广电涉足增值电信业务,这一切又为广电发展宽带业务指明了方向,这也间接地促进了有线宽带业务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有线电视网是一种向用户传送电视信号的网络,随着数字压缩技术的发展和有线电视拥有宽带人户的优势,使其自身有很好的发展空间,有线电视网又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3.
日前,上海已完成都市100万户有线电视双向宽带接入网改造,这表明上海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有线电视双向接入网。 在上海信息港主体工程7大子项目中,有线电视网双向改造工程与百姓生活最为密切。 上海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用户315万户的有线电视网,并计划对有线电视网实现双向改造,最终实现“家家都通双向网、户户均用有线通”的目标。 有线电视网的双向改造,使传统的有线电视网从单纯有线电视信号的单向媒介转变为一个双向互动的多方位服务平台,能提供迅速便捷、质优价廉的互联网服务和语音服务。从而使电视、语音、数据…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有线电视网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光纤有线电视网,光纤有线电视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学习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探讨了长距离光纤CATV传输中的相关问题,对于提高我国网线电视网技术水平具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以及相关应用的飞速发展,给有线电视网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必须对现有网络进行双向传输化的改造。双向化改造的有线电视网络可以为广大有线用户提供交互式视频、语音、In—temet接入、增值应用等丰富的业务,真正实现多种业务的融合。有线电视网络的双向化改造是广播电视行业向数字化时代迈进的必由之路,但在巨大机遇面前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随着有线数字电视业务的不断发展与竞争的不断加剧,提高有线数字电视网的可靠性越来越重要,而要提高有线数字电视网的可靠性,从机房,光工作站,放大器和分配器方面入手则成为了关键,此外,加强市场上有线电视器材的管理和对用户的宣传也成了不可或缺的部分.  相似文献   

7.
孙晓  刘华伟  王辉 《科技信息》2012,(22):248-249
NGB(Next Generation Broadcasting Network,简称NGB)是我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它以有线电视网数字化整体转换和移动多媒体广播(China Mobile Multimedia Broadcasting,简称CMMB)的成果为基础,以"高性能宽带信息网"(3TNet,T比特的路由、T比特的交换和T比特的传输)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为支撑,将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网融合,有线无线相结合,全程全网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它具备"T级骨干、千兆进楼、百兆到户"的网络承载能力,能轻松实现高速宽带、高清互动电视、多媒体通讯、家庭金融、远程互动教育、电视游戏、智能家庭等三网融合全业务运营,能满足未来每个家庭"出门就上高速路"的信息服务需求。目前,NGB示范网已经投入试运营,实现了千兆进楼、百兆到户、高清普及。  相似文献   

8.
就有线电视网在有线电视网,电信网和计算机网三网融合中的地位进行了剖析,从而进行对有线电视网络的升级与业务开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宽带网络技术和城市通信网络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网络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数字化、综合化、智能化、宽带化、个人化将是未来通信网络的发展方向。 目前主要的通信基础网络包括传统的公用电信网、高速数据/Internet网和广播/有线电视网、计算机城域网,但随着数字化进程的推进,数字化正推动着传统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的三网融合,从接入网上承载一种业务(视频、话音、数据)到承载一种以上业务进而承载数据、视频和话音三种业务,并有可能最终在单一的宽带物理网上提供以上三种甚至更多的业务,但是实现这一目标必然要经过一定的过渡期,而目前最理想的是通过一些混合方案来提供综合服务,即表现为:  相似文献   

10.
结合国内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现状,本文重点探讨了在HFC技术在有线电视网络中的应用与实施问题,文章阐述了HFC技术的原理、有线电视网络特点、业务需求,在此基础上,主要分析了在HFC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HFC网络的构建、网络结构的选择等多个方面,为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与建设提纲参考。  相似文献   

11.
广电有线网络正由单一的传送广播电视节目传统业务逐渐向开展能提供数字广播电视、视频服务、信息服务、互动社区、互动休闲娱乐、电子商务等宽带业务的IPTV业务发展,有线传输网络升级改造为有线宽带综合信息网络已成为必然趋势,而EPON接入技术被认为是当前广电比较理想的接入模式之一,就EPON接入技术在广电IPTV业务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广电有线网络正由单一的传送广播电视节目传统业务逐渐向开展能提供数字广播电视、视频服务、信息服务、互动社区、互动休闲娱乐、电子商务等宽带业务的IPTV业务发展,有线传输网络升级改造为有线宽带综合信息网络已成为必然趋势,而EPON接入技术被认为是当前广电比较理想的接入模式之一,就EPON接入技术在广电IPTV业务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陈建全 《科技资讯》2012,(22):28-2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数字电视技术逐渐成为我国传媒行业中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支撑,它的发展与应用直接影响着我国的传媒行业的发展。伴随着有线电视网络的兴起,数字电视技术也被应用到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之中,对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将从数字电视技术发展现状与发展优势的角度出发,研究数字电视技术在有线电视网络中的应用与发展,分析数字电视技术在有线电视网络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在介绍国内外有线电视的发展状况和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电信部门在开发有线电视网时,可以利用现有已敷设的电缆线路网、光缆网以及其他一些通信设备,做到一网多用。分析了电信部门充分发挥其优势,积极参加有线电视网开发建设的经济效益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张娟 《科技资讯》2007,(17):98-98
我国电视技术中的模拟信号逐步被数字信号所取代,数字机顶盒将成为收看电视节目的必备品.IPTV是一种利用宽带有线电视网,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的崭新技术.在IPTV业务兴起和成熟的过程中,对目前的数字机顶盒也有新的要求.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IPTV技术的数字机顶盒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有线电视网升级改造成为宽带综合信息传输业务网,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HFC)具有丰富的频率资源,并且以频分多址为基础的信道划分,可以同时传输任何不相关联的电信号,它代表了真正意义的“信息高速公路”。事实上,我国的有线广播电视劂已经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和国家信息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有线电视网己经从垒电缆网发展到以光缆作干线,电缆作分配网的HFC型有线电视网,这在技术上是一次飞跃。因为HFC有线电视网,借助于光纤的低损耗特性和宽带特性,可以把网络的覆盖范围做得很大而且省去了一连串的干线放大器,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7.
随着有线电视的高速发展和网络电视用户的急剧增多,有线电视网络的器材管理显得日益重要了,如何提高有线电视网络的器材管理来促进有线电视网络质量和保证有线电视网络的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怎样把加强有线电视网络器材管理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确保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安全传输和安全运行,笔者发表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8.
郐延伟 《科技资讯》2009,(12):51-51
信息网络的数字化技术极大地促进我国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从2003年开始,我国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在各大中城市逐步推开。本文分析了我国有线电视数字化情况及技术缺陷,探讨其技术优化及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19.
光纤技术是以光作为信息载体,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的通信方式。我国自70年代初就就开始了光纤通信技术的研究,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有线电视网络正在逐步演变成具有综合信息传输交换能力、能够提供多功能服务的宽带交互式多媒体网络,尤其是光纤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更为有线电视网络的覆盖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通过对这一技术领域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天上卫星传送,地上有线覆盖”的星网结合模式,了解新技术在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娱乐等诸多方面带来一次方式上的彻底革命。  相似文献   

20.
李睿 《甘肃科技》2009,25(15):28-29
介绍了基于EPON技术改造和建设广电新一代宽带网络,将原有的广电HFC网络从单向网络改造为双向网络的解决方案。目前,我国的有线电视网多数网络没有完成双向网络改造,这样的网络只能满足传输广播电视节目,不能承载多媒体交互业务,也不能实现数据、语音、电视的三网业务融合。基于EPON技术的EPON+LAN和EPON+EoC两种接入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现有广电HFC网络,并把目前以单向分配为主的网络结构,向具有多业务承载能力的双向宽带网络推进演变,帮助广电行业成功实现三网合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