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是一对矛盾,人们常常为此争论,意见不一。实际上,在翻译的实践中,译者常常需要运用两种策略,并不断使之“圆满调合”,而不可以走极端。译文中有倾向于以归化或以异化为主的现象,但归化和异化这一对矛盾并没有主次之分,它们的位置随不同因素,如社会历史环境、译者目的、读者、文本类型等具体条件而变化。  相似文献   

2.
文化、语言及翻译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辅相成、互为前提的关系,而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文章旨在通过汉英颜色词“黑”与“black”的文化内涵的比较,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语言的使用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对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西方语言、文化的巨大差异必然导致英汉语中对应词汇的联想义不尽相同.对于因联想义差异引起的翻译思考,有两点必须强调:一是汉、英词汇的联想义不可能完全相同,因而严格意义上的"信"与"对等"并不现实;二是过多的直译加注并不是一个值得推崇的翻译策略,尤其是在文学文本的翻译过程中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4.
"奴性的忠实"在翻译中具体体现为字、词上的盲从,句式上的亦步亦趋,以及无视文化背景和认知语境的差异而照搬原文三个方面.本文通过分析学生翻译实践中普遍出现的不妥译例,论证了当"奴性的忠实"表现为字、词、句义翻译上的盲从时,语内译在语际翻译中使用的必要性,它是挑战"奴性忠实"的有效工具.而针对后两种体现,译者则需要培养对汉英的语言结构差异以及思维方式和认知语境差异的敏感,善于变通才是求"信"之道.  相似文献   

5.
“小 姓”及“老 姓”或“姓 老”是汉语称谓中非常常见的形式,而英语中却鲜见这样的称谓方式。这是中西方社会在文化传统方面的差异的一个体现。本文旨在探讨在翻译中如何体现汉语称谓的这种特殊现象,并结合了称谓语的语用功能和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作为指导依据,探讨了适用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计划性招生体制和市场性生产目的机制的矛盾,计划性下拨经费和市场性筹措经费并存的矛盾,计划性配给生源与市场性生产所要求材料质量差异的矛盾,以及计划性设置专业与市场性选择专业的矛盾,这"双轨"并存引发的矛盾与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有相当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翻译究其实,是译者在原作与译作读者之认知取向、原语与译语两种语言和文化各要素间的相互矛盾较量中,协调这些矛盾,终而给原语所承载的各类信息找到一个最佳输出途径的过程。在此意义上,任何译文都可以看作是译者协调翻译中诸矛盾,使其暂时达成某种程度妥协的结果。造成妥协的原因是复杂的,本文着重从译文接受者认知框架、译者翻译能力、原语与译语语言文化差异三方面对此加以探讨,进而指出翻译中的妥协现象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探究这一现象背后之原因有利于引导译者更好地游刃于翻译诸矛盾之中,实现翻译真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李佳芩 《科技信息》2011,(21):232-233
在晚清时期曾有一次对外国文学翻译的繁荣发展。为了迎合预期读者,像林纾这样的翻译家在翻译过程中都更倾向于使用文言文。根据多元系统理论,翻译活动受到文化,政治,历史等等因素的影响。此外,不同时期会导致翻译方法或策略使用的差异。因此,从多元体系理论来看,林纾主要采用的归化翻译策略看似矛盾,其实是对特殊时期社会环境的一种妥协。  相似文献   

9.
也谈"翻译"定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定义是对翻译活动的概括。准确地界定“翻译”定义的内涵和外延对于翻译学科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对现有的一些翻译定义进行了纵横比较和分析,结合目前翻译学科的发展趋势,对翻译定义进行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10.
范仲英教授的<实用翻译教程>是一本颇有影响的翻译教材,但遗憾的是,该书提供的不少翻译实例却体现不出作者翻译理论的指导意义,从而影响了理论的说服力.本文对其中翻译实例分析方面存在的部分问题进行了总结,从误解原文、可接受性、相似性、修辞等四个方面探讨了教程中的部分译例.  相似文献   

11.
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办翻译本科和翻译硕士专业,翻译师资矛盾日益加剧。本文尝试提出构建高校翻译师资培养的校本培训途径作为现有培训模式的补充,并探讨其必要性、基本模式和实施的条件,希望对突破当前的翻译师资困局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2.
文学作品翻译的理想境界是“化境”,本文从“内”与“外”,也即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并结合优秀翻译工作者应具备的三个素质,谈如何达到“化境”。以形象生动的例子论证了文学作品的翻译应求神似而非单纯的形似。  相似文献   

13.
在跨文化交流中,作为文化传播的工具,文学作品的地位非常重要,文本的翻译工作不容忽视。纵观翻译史,就翻译的策略和方法有许多争议。那么如何解决翻译过程中不同语言文化的矛盾与冲突,以期达到文化的融合,成为了人们不得不解决的问题。在此笔者尝试分析矛盾的成因,并试图寻找恰当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谚语作为人们生活生产中总结出来的精炼而富哲理的固定语言表达方式,体现着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文化.英汉谚语既有着许多相同之处,也有差异.本文就一些中英常用的谚语进行比较,从这些比较中,可以发现东西方文化的同与异.了解这些文化,对学习、翻译、正确使用英语谚语以及了解西方文化,都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5.
面对源语与目标语的巨大语言文化差异,译者为可译与不可译、对等与不对等、归化与异化等矛盾所困扰,原因在于译者持有源语与目标语之间一方凌驾于另一方的不对称的翻译观。而林语堂在其创作的《京华烟云》中大量采用零翻译策略,成功翻译介绍中国特有语言文化的个案研究证明,进入对方语言文化、尊重对方、多元互补进行文化交往的零翻译观可以解决这些矛盾。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典诗歌以其深远的意境、严谨的韵律和独特的形式卓然独立于世界诗坛,要想把这一艺术奇葩翻译成与汉语差异很大的英语文字绝非易事.从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这一角度,结合具体实例,浅评许渊冲诗歌翻译“三美“论.  相似文献   

17.
被引入现代汉语的众多外来词,由于翻译形式的差异,存在理据也不尽相同,有些由最初的直接音译转换成本土表达,有些则依然沿用直接音译形式。按照现代汉语造词理据加以改造的外来词,剔除了部分外来特征,在翻译方式和存在理据上明显与纯音译外来词有所区别。从外来词的词源发展及内部构造出发,将本土外来词"科学"与纯音译外来词的翻译理据进行对比,分析"科学"之所以能转换为本土表达的独特理据,以此对外来词被引入之后的发展模式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8.
根据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基于翻译的认知语言学模式,探讨了翻译主体性因素在文学翻译活动中的身体体验、认知和再现的过程,突出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创造性发挥,并强调了体验和认知对译者的制约作用,从而凸显了译者主体性的本质:译者主体性是创造性和受动性的矛盾统一体。只有充分认识到译者主体性这一双重属性,方能更好地理解对译者的隐身和显身这一矛盾现象。  相似文献   

19.
商标是企业宣传和推销产品的有效途径之一。商标翻译对于商品在本土以外的销售情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商标是语言文字和民族文化的统一体,在商标翻译过程中,既要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方法使商标的译名在语言上做到好读、好听、好看,做到音、形、义的完美统一;又要在文化传递过程中符合民族心理,并达到一定的审美效果。只有字意俱佳,文化内容文明优美,商标翻译才能到达“雅”境。  相似文献   

20.
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差异,两种语言的文体、语体、语境等诸多因素的不同与制约,必然会造成内容、形式、意义等各方面的翻译流失。文章结合当前语言学中的最新前沿学科语用学的相关知识,按照翻译的一般认知规律与过程,初探文学翻译中“同词异境异意”现象,从翻译的语境认知转向探讨文学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