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早在1983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20多年后的今天,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仍面临着严峻的局势,只有继续全面深入地按照"三个面向"的要求深化高等教育的改革,才能使我国的高等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高等教育思想包括:坚持"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坚持高等教育要同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强调高等学校逐步成为面向社会、适应市场、自主办学的实体;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教育方针;强调高等学校应成为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军:强调依法治教.邓小平高等教育思想具有战略性、方向性、开放性及民族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关于高等教育的思想散见于有关教育工作的讲话与指示中,他深刻论述了高等教育发展的计划性与高等院校在科研方面的重要作用,提出了高等教育的办学方针,强调了办好师范大学的重要性。邓小平的高等教育思想是指导我国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核心与精髓。"三个面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体两翼的关系。"三个面向"教育思想提出的科学依据及其重要意义在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服从于社会大系统的目标定位;"教育要面向世界"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教育要面向未来"决定于国家发展战略和教育自身规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应继续坚持教育发展的"三个面向"。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对中国高等教育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 ,我国高等教育从十年文化大革命动乱中走出来 ,打碎“两个估计”的精神枷锁 ,恢复高考制度 ,实现拨乱反正 ;邓小平“科教兴国”思想奠定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思想基础 ;在邓小平“三个面向”的指引下 ,高等教育拓宽了发展规模与办学渠道 ,特别是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使高等教育从恢复发展到适度发展再走上快速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6.
提纲一、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提出及时代意义二、我区高校教育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三、探索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几个问题,加快我区高校教育改革刻不容缓1、教育观念的转变(1)把单纯的知识灌输转为智力开发为主的教学,培养学生对知识、对问题的理解力。(2)高等教育把传统观念的高等教育(终结教育)转变为终身教育。(3)把单一高等教育的办学体制构建成具有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双重功能的大学教育。2、以“三个面向”为指导,切合实际情况提高师生政治素质:通过学习马列、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关于“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提出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并引导着我国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走向。本文以邓小平“三个面向”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国际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分析为背景,围绕我国高等教育中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探讨面向21世纪我国师范高等专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  相似文献   

8.
论邓小平的高等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同志关于高等教育的思想散见于有关教育工作的讲话与指示中,他深刻论述了高等教育发展的计划性与高等院校在科研方面的重要作用,提出了高等教育的办学方针,强调了办好师范大学的重要性。邓小平的高等教育思想是指导我国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我国教育改革重要的指导思想。在“三个面向”的指引下。中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将一个充满活力的中国带进了日益竞争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重温“三个面向”,我们体会到“三个面向”不仅指明了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方向,而且切实感受到“三个面向”所包含的现代教育思想以及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教育"是充分运用互联网的优势,运用互联网思维变革传统教育,使互联网与传统教育深度融合,实现教育的最优化.文章指出"互联网+教育"的内涵及其特点,并着重阐述"互联网+教育"对当前高等教育的影响和对当代教师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高等教育思想包括:坚持“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坚持高等教育要同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强调高等学校逐步成为面向社会、适应市场、自主办学的实体;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教育方针;强调高等学校应成为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军;强调依法治教。邓小平高等教育思想具有战略性、方向性、开放性及民族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阐述了教育产业的理论依据,然后以高等教育为例,提出了高等教育产业的现实含义,最后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高等教育是一个特殊产业。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得到巨大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21世纪我们正面临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和怎样建设的问题。吸收各国教育经验、学习各国之长,这一切都要结合中国自己的国情,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呢?主要要在道路、制度、思想三方面作出努力,特别是要在教育思想上下功夫。要积极地探索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思想,建立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思想体系,避免改革发展的盲目性、分散性。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高等教育发展思想,实现了高等教育发展思想的重大转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高等教育发展思想,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4个方面的关系:一是以人民为中心的高等教育发展思想与以国家为中心的高等教育发展思想的关系;二是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关系;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高等教育发展思想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关系;四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高等教育发展思想与坚持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早在1983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20多年后的今天,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仍面临着严峻的局势,只有继续全面深入地按照“三个面向”的要求深化高等教育的改革,才能使我国的高等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16.
试从高等教育的质量、效益、机制等方面对高等教育产业化进行探讨--以"产业"的思维方式研究人才的质量标准,适应"用户"需求,注重培养"关键能力",强化实践能力,突出个人特色,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教育必须讲效益;学生不仅是消费者也是参与者、创造者,学校应尊重和保护学生作为消费者的权益;让投资者成为盈利者;建立"需要者出钱"和"有钱者出钱"两种机制.  相似文献   

17.
8月4日至10日,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在北京举行,"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成为130多位中外校长议论的焦点。 近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很快,目前,全国已有高等教育机构2000多所,在校学生2500万。中国的大学教育正从精英教育迈向大众教育,公众对高等教育的心理预期已经从"上大学"演变为"上好大学"、"上一流大学"。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80年代,以潘懋元先生为代表的高等教育学家提出高等教育发展必须适应社会发展和适应人的发展的思想,这被反对者概括为"适应论"。而支持"引导论"者认为,"适应论"思想是工具理性荼毒中国高等教育的产物,使得高等教育无法摆脱社会附庸的尴尬地位。要超越这种境遇,必须重新认识高等教育重视反思和批判的学术传统,对社会的发展加以引导和改造。然而,尽管社会与人的发展的时间延展性和适应的"无方向性"都意味着"适应论"仍处在未完成状态,教育的性质以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实都充分表明"适应论"的提出有其必然性。二者之间的争论是一种二元对立思维的产物。从人类实践的特点来看,引导本是适应题中应有之义。因此应跳出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寻求一种更具包容性和开放性的高等教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三个代表”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一命题的提出,为二十一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新世纪,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要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这是对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的继承和发展;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要坚持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目标,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具体的实践。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成人高等教育在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了成人高等教育在教育思想,教育方式、教师队伍,教师素质以及教学成果评定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