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学科和专业的概念,指出了高等学校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内容,进一步论述了高等学校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重要性,系统地阐述了高等学校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关系,提出了如何正确处理高等学校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关系,使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协调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2.
针对工程制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发了辅助教学网络课件,设计了大量的虚拟动画和三维模型库,开发了学生自测系统、教学互动和教师教学评价体系,设置了课程拓展、参考资料和资源下载模块,体现了网络教学的丰富性、生动性和前瞻性,增强了教学互动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求卷积和的意义,求卷积和常用的方法及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种新的求卷积和的计算方法,并阐述了其基本原理,这些方法避开了求卷积和时需大量画图的繁琐过程,简化了求卷积和的计算.  相似文献   

4.
锁相环与锁频环在数字Costas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锁相环和锁频环的模型,研究了由两者构成的数字Costas环结构和性能.首先介绍了传统的数字Costas环模型,接着给出了鉴相器、二阶环路滤波器和三阶环路滤波器的结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基于锁频环的数字Costas模型,实现了扩大Costas环的跟踪范围和提高跟踪精度的目的,最后给出了仿真结果,分析了两种环路单独和相结合后的应用和特点.  相似文献   

5.
黄林玉 《科技资讯》2012,(1):127-127
通过对试压泵工作情况的考察,对其出现的一些故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得出其故障发生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进行了论证和总结,排除了故障,同时提出了解决该类相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改进了原泵的一些不足和存在的问题,为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6.
杨立飞  江虹 《科技咨询导报》2010,(4):241-241,243
本文首先对SRCM的产生背景和特点进行了介绍,对SRCM与传统RCM的不同点进行了对比,其次就SRCM的执行过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并回顾了SRCM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和已取得的成果,最后对其不足之处及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和展望。实践证明SRCM有着独特的应用价值,节省了分析所需的资源和时间,保证了RCM的完整性和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在多代理理论基础上,从物理学的原子角度对城市群进行了微观研究,提出了城市粒子的概念,描述了城市粒子的内部结构和交互规则。同时,提出了城市群融合度和切合度概念,定义了融合性城市群和切合性城市群,建立了单核心融合性城市群模型。以南京都市圈为例,根据2014年和2015年江苏省和安徽省统计年鉴数据进行实证,论证了单核心城市群融合度模型的有效性,揭示了南京都市圈融合发展仍需解决的问题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弱势群体的概念和特征,分析了我国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和思想状况,论述了关注弱势群体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从大学物理教研室的建设与快速发展阐明了教学和科研并进的重要性.科研提高老师的科学素质、丰富了老师的课堂内容,提高了老师的教学质量,促进了青年老师的快速成长.科研促进了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和创新的深入,从而促进了各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科研促进了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融合,为本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科研促进了实验室的建设,使建设的实验室能与国际发展和国内需要相适应.  相似文献   

10.
基于语音加密的特殊性,利用可逆二维Arnold变换和改进的Logistic映射进行了混沌加密算法研究,并以TMS320VC5509A为中央处理器提出了语音加密的系统方案,实现了语音的加密和解密.首先介绍了数据加密技术基本原理和方法,然后详细给出了混沌加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案,并通过DSP芯片实现了混沌语音加密和解密.最后对语音信号进行了模拟仿真和测试,加解密前后的信号和频谱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证实了该混沌语音加密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结合废水处理工艺阐述了自动控制系统基本构成及工作原理。介绍了其在废水处理工艺中流量、格栅、水泵、沉砂池、鼓风机、污泥控制系统等的应用。同时阐明了在废水处理厂实现自动化控制的必要性、可行性及给其行业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并对其今后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智力资源整合与创新体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中关村经济为背景 ,运用系统科学思想对智力资源整合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首先阐述了CAS演化规律 ,进行了系统界定 ,指出了智力资源整合、创新体系与系统较高层次进化之间的关系和进化机理 ;其次 ,对系统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目标定位 ;然后 ,讨论了创新体系构成、主要功能、系统结构并进行了必要说明 ;最后 ,对创新主体需求进行了分析 ,指出了制约其协同关系的障碍 ,探讨了其重新定位与调整问题。  相似文献   

13.
广义Hamilton系统与梯度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义Hamilton系统-9梯度系统是两类不同的重要动力学系统.本文研究这两类系统的关系.首先,给出广义Hamilton系统,它是Hamilton系统的一种推广,而Birkhoff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可成为广义Hamilton系统;其次,研究梯度系统及其意义;最后,研究两类系统的关系,并举例说明结果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电磁永磁混合悬浮系统的建模仿真与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降低电磁悬浮系统产生的不参与列车牵引做功的大量悬浮能耗,系统中加入了永磁体,构成了混合悬浮系统,由永磁力抵消。一部分负载力,电磁系统实施快速调节保证动子稳定悬浮,基于等效法建立了混合悬浮系统的数学模型,仿真计算出混合悬浮系统的悬浮力,其值远大于计算得到的纯电磁系统的悬浮力。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基本一致,由此验证了所建立混合悬浮系统模型的正确性,说明混合悬浮系统具有小电磁电流和低悬浮能耗的优越特性。  相似文献   

15.
该文研究了基于单个状态变量Liu混沌系统的控制与同步问题.根据Liu混沌系统的具体结构和微分方程的稳定性理论,利用Liu混沌系统中的第一个状态变量设计了适当的控制器,实现了Liu混沌系统的零平衡点的渐近稳定,将驱动系统中的第一个状态变量作为驱动变量,结合响应系统的一些状态变量构造了适当的控制器,实现了两个完全相同的Liu混沌系统的同步.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这些控制器是有效的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中/重型汽车电子驻车系统设计及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中/重型汽车的驻车制动系统的自动控制问题,研究了气压式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方案设计和控制策略等关键问题。分析了中/重型汽车驻车制动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提出了驻车制动系统实现电子化控制所需的各项功能,分析了影响驻车制动系统控制的关键整车状态信息以及其含义。设计了气压式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总体方案,采用具有自保持功能的双线圈二位三通气压电磁阀作为执行器,实现了驻车制动或驻车释放均无需长期供电。规划了系统各项功能模块,制定了自动驻车制动和自动驻车释放的控制策略。通过实车试验验证,证明了气压式电子驻车制动系统总体方案和自动驻车控制功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为有效预测预报突(涌)水事故、有针对性实施防治水方案,必须建立其理论体系并探索理论与买践统一的研究方法。按照系统论的观点,采矿过程中的突(涌)水,其要素具有特定功能,且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具有系统的五个基本特征,因此可以构成完整突(涌)水系统,且属于具有自组织机能的岩体结构系统与地下工程、地下水干扰系统相互作用下的运动系统。应用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从自组织思想和本质安全化认识观点出发,以岩体结构控制论为基础,采用现代岩体力学、岩体水力学的理论为指导,将岩体结构、地下水、地质32程纳入到突水系统的范畴进行统一研究,是研究突(涌)水系统的思想方法;要实现上述思想,应采用如下具体技术路线:用岩体力学分析原理及方法建立地质体的本构模型,采取力学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探讨系统的整体功能,揭示突水机理,概化突水模式,判别突水可能性;用岩体水力学的分析原理与方法建立地下水运动系统模型,应用耦合技术,建立流(地下水)-固(岩体结构)耦合突水系统模型,预测突(涌)水量。  相似文献   

18.
本文建立了一类不可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与半导体温差热电发电器(TEG)的混合发电系统模型,基于非平衡态热力学理论,导出混合系统一些重要性能参数诸如输出功率、效率和最小电流密度等的一般表达式,分析系统的性能特性和优化性能,给出系统在最大输出功率或最大效率时的优化条件,确定系统一些重要性能参数的优化工作区域,详细讨论系统的一些主要不可逆性对系统优化性能的影响,得到一些有意义的新结论.所得结果可为实际混合发电系统的设计和优化运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和发展现状,分析了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结构,探讨了财务决策支持系统中问题处理系统、数据库系统、模型库系统、方法库系统、知识库系统、图形库系统、人机会话系统等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技术。在微机上初步研制实现了财务决策支持系统,并进行了试用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用质量平衡的方法研究了在均衡操作条件下,旋风预热系统内物料的定常运动规律。工作基理论生料自上而下依次经过各级换热管和预热器落入窑内;各级预热器飞灰在本级与上级预热器之间做循环运动,其质量流量与成分均为恒定值,此规律用图简明示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