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低渗透多孔介质中,由于孔隙半径小而不能忽略毛细管压力对油气体系相平衡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建立了考虑毛细管压力的相平衡计算模型。利用K值多组分模型(KCOM-PVT)软件中的相态模拟计算模块。对一个实际凝析气藏中油气体系的毛细管压力,露点压力和恒组成膨胀过程中反凝析液量进行了模拟计算,论证了毛细管压力对凝析气体系相平衡的影响程度,计算结果表明,润湿性决定毛细管压力对凝析气体系相态行为影响的方式,当润湿角θ为0-π/2时,油气体系的上露点压力上升,恒组成膨胀过程中反凝析液量增加;当润湿角θ为π/2-π时,其变化趋势相反,毛细管半径和界面张力决定毛细管压力对凝析气体系相态行为影响的强弱,只有当毛细管半径低于10^-5cm时,毛细管压力对油气体系相平衡的影响才变得明显。  相似文献   

2.
用相平衡法研究了 12个 ZnX2-Am-H2O三元体系在 25℃的相化学行为,在相平衡结果指导下,合成了11种未见文献报道的氨基酸锌化合物,探讨了锌盐与氨基酸相互作用的某些规律。  相似文献   

3.
 中国西部高海拔青藏高原腹地拥有众多盐湖,这些盐湖以富含锂而闻名世界。其卤水组成可用Li+,Na+,K+,Mg2+//Cl-,SO42-,CO23-,borate-H2O表示。开展多组分复杂盐湖卤水体系相平衡及热力学性质研究,不仅对该种类型盐湖卤水的成因和成矿规律及化学行为的揭示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盐湖卤水盐类资源综合利用具有指导意义。本文重点归纳总结了国内外高原富锂水盐体系的稳定相平衡、介稳相平衡及热力学性质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含锂水盐体系相平衡及热力学性质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单相平衡体系热力学特征变量和独立自变量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确定平衡体系状态的独立自变量基础上,讨论了单相平衡体系热力学特征变量与独立自变量的关系,并说明多相平衡体系只有描述体系平衡状态的独立自变量,而无特征变量.  相似文献   

5.
异丙醇-磷酸氢二钾-水三元体系的溶解度和液液相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浊点法测定在常压和35℃下,异丙醇—磷酸氢二钾—水三元体系的平衡溶解度,及该体系的液液相平衡数据.绘制相应的溶解度图和相图,结合回归溶解度经验方程(R≥0.999),并探讨这种双水相体系形成的条件和相平衡的初步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异丙醇—磷酸氢二钾—水能形成稳定的双水相体系,其成相的质量分数范围为磷酸氢二钾(0—0.7286)、水(0—0.6814)、异丙醇(o一1.oo).该双水相体系有可用于物质的苯取、分离和纯化.  相似文献   

6.
相图广泛应用于材料研究及材料工程,用以了解材料的组成,微结构和工艺条件之间的关系。但是实验确定的相图通常仅仅适用于二组分体系和某些三组分体系,对更多组分的体系应用很少。在复杂系统中,相图计算法(Calphad)常被用作对各相的热力学性质进行建模及模拟多组分体系的相行为。相图计算法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相图代表一个体系的热力学性质。如果知道体系的热力学性质就能够计算出多组分体系的相图。  相似文献   

7.
含硼资源开发的有关相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平衡与相图是盐湖卤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理论依据,本文重点归纳总结了含硼资源开发的有关相化学研究进展,内容主要包括硼酸和硼酸盐体系的稳定相平衡、硼酸盐体系的介稳相平衡及含硼水盐体系溶解度理论计算的研究现状,重点总结了我国卤水中硼资源和硼矿资源开发利用的有关相平衡研究现状,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物质的基本存在形态是单相态,各单相态可以看作是决定物质相态各条件的函数。由相函数的几何表象得出:热力学相平衡图实质上是相函数的投影图。利用“复盖原理”对单相区、复相区和相不定区的形成及判读作了分析。试图通过回答“什么是相图”这一基本问题,来建立简明统一的相图理论。  相似文献   

9.
采用氟化钾分离吡啶-水恒沸物体系.将氟化钾加入到吡啶-水体系中,可产生水富集相(水相)和吡啶富集相(吡啶相),实验测定了吡啶-水-氟化钾体系在25℃时的液液相平衡数据.当水相中氟化钾浓度分别大于或等于30.57%时,产生的吡啶相中含有可以忽略的盐,水相中含有可以忽略的吡啶;当水相中氟化钾浓度为50.40%时,吡啶相中吡啶的浓度高达93.84%.因此用氟化钾可以有效地分离吡啶-水体系.采用Pitzer方程计算水相中水的活度,用Wilson、NRTL或UNIQUAC方程计算吡啶相中水的活度,将二者结合对液液相平衡数据进行理论计算.结果表明,采用Pitzer方程与UNIQUAC方程结合的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其绝对平均偏差水相为1.01%,吡啶相为0.70%.  相似文献   

10.
基于[C4mim]Br/K3C6H5O7离子液体双水相体系相平衡的特征,提出了"子网络"的概念和"实验数据放大适当倍数"的策略,将体系在278.15 K、298.15 K和318.15 K温度下的相平衡数据分为训练和检验样本,建立了相应的神经网络数据模型.模型对实验测量的依赖性较低,且计算精度优于文献中的Setschenowtype方程,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该体系的相行为.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状态方程的适应性进行评价,以获得油气体系在临界区和两相区的相态特性。通过对油气烃类体系相平衡热力学理论模型的分析,建立了以摩尔质量等比关系和以体积等比关系为基础的注气过程油气烃类体系完整p—X(压力—组成)相图的模拟计算方法,并结合实验数据可以模拟计算出不同注入溶剂(富气、干气、N2、CO2)的注气过程烃类体系完整p—X相图。计算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可靠,能很好地描述烃类体系的相态特征。这对于进一步运用相图确定原油与注入溶剂形成混相的条件及混相机理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微小液滴体系相平衡关系进行了较详细的讨论。结果表明:当化学势定义为时,相平衡关系为:当化学势定义为时,相平衡关系为。应用所导出的相平衡关系式导出了Kelvin公式及其Clapeyron方程。  相似文献   

13.
油气体系和储层多孔介质是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当地层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储层中同时存在气、液、固(指岩石) 三相。在多孔介质中,由于孔隙半径小,因而毛细管压力应予以考虑。在建立了考虑毛细管压力的相平衡计算模型之后,针对二个凝析气藏,一个黑油油藏和一个挥发油藏,分别对其油气体系的毛细管压力、饱和压力和恒组成膨胀过程中液相含量进行了相态模拟计算,并总结出毛细管压力对油气体系相平衡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4.
最小能量函数法求解多元相平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孤立系统平衡时熵最大原理,利用已有的优化工具包,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使系统吉布斯自由能最小化,求解多元相平衡问题.作为实例,给出了绿色制冷剂R32与R134a混合体系在不同压力(20 kPa~5MPa)下平衡组分的计算结果;该结果同已有的实验数据吻合.由于该方法的基础性和一般性,有望成为包括流体流动、浓度扩散、物质相变以及化学反应在内的复杂过程的统一的热力学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用相律指导冶金平衡体系的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相律定性指示(预示)的方向和线索,准确地推导出几个多相冶金反应体系的平衡气相成分函数,绘出了相应的优势区图,推导过程和结果都说明,在进行多相平衡体系的热力学分析时,以相律为指导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陈天祥  陈健 《贵州科学》1995,13(4):36-41
通过苯-乙醇-水体系汽液和液液相平衡综合分析研究,对乙醇脱水恒沸蒸馏生产过程中原料处理、流程组织、进料和馏出物板位置确定、分层回流温度等一系列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对生产、设计的改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沥青质沉淀中的改进固相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含沥青质原油体系在温度、压力或成分等发生变化时,沥青质会不断地沉淀、聚集并依附于管壁,严重时会堵
塞油井和外输管道。要准确地描述沥青的沉淀和沉积问题,需要对原油体系气–液–固三相相平衡进行研究。通过调
研和分析含沥青质油气体系特征过程和三相相平衡计算方法,在假设沥青质的沉淀不影响体系气–液平衡的基础上,
提出先计算气–液平衡,利用气–液平衡计算出的结果进一步计算液–固平衡,将三相平衡计算分解成两次两相平衡计
算。将沉淀的沥青质视为固相,建立了一种用以模拟沥青质沉淀的气–液–固三相相平衡热力学模型,同时考虑了标准
态温度和压力对沥青质固相逸度计算的影响。某一含气原油中沥青质沉淀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地模拟并
计算油气体系中沥青质沉淀量和包络线。  相似文献   

18.
根据x射线无标定量相分析方法和相平衡原理,本文提出一种测定合金相边界的简易方法:在三元系三相平衡区内,只要配制三个试样,便可测出这三相平衡区的相边界,用这种方法对Co+CoAl+Co_3Sn_2三相区边界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实验测定了不同温度下辛烷-磷酸-水二元体系和辛烷-磷酸-水三元体系液-液相平衡液-液相平衡数据。用5参数NRTL方程对液-液相平衡数据进行了关联,精度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为共沸精馏塔的设计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贵州科学》2003,21(2)
在具有普适意义的非平衡相变临界规格化模型基础上,讨论了一般自组织系统中的非平衡定态跃迁相变的临界奇异性和可标度性,导出一组普适的临界指数标度关系及普适类,由之计算出的四组非平衡普适类的临界数值与目前已知的实验及理论结果吻合得非常好.本文还讨论了平衡相变与非平衡相变的临界联系及普适性,将平衡相变临界标度理论的结果作为非平衡相变临界标度理论的理论极限而统一在同一理论体系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