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六盘水境内野生杜鹃花资源极为丰富,通过2 年多的野外考察,采集大量标本,对六盘水杜鹃花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经初步鉴定六盘水杜鹃花有25 种。  相似文献   

2.
浅议杜鹃花特性及栽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芹 《科技资讯》2012,(3):240-240
杜鹃花,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在所有观赏花木之中,称得上花、叶兼美,地栽、盆栽皆宜,用途最为广泛的。在世界杜鹃花的自然分布中,种类之多、数量之巨,没有一个能与中国杜鹃花匹敌,中国,乃世界杜鹃花资源的宝库!本文就杜鹃花特性及栽培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中国杜鹃花的保育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张长芹  高连明  薛润光  杨静全 《广西科学》2004,11(4):354-359,362
分析杜鹃花在横断山脉生态系统中的分布特点,总结目前中国杜鹃花研究和保育的现状,提出在横断山脉生态系统中有效保护杜鹃花物种和群落要加强杜鹃花资源调查、生态学和居群生物学的研究;确定中国杜鹃花的保育种类和重点保育地理范围;建立中国杜鹃花研究和保育的信息交流网络;加大对杜鹃花保护重要性的宣传力度,促进杜鹃花生态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贵州特优观赏野生木兰和杜鹃种质资源与有效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兰科(Magnoliaceae)和杜鹃花科(Ericaceae)植物是贵州省自然植被中常绿阔叶林的重要组成成分,其野生种质资源特别具有它的区域优势和重要经济价值,我们在进行资源调查和引种栽培的基础上遴选出83种贵州特优观赏种类(木兰科34种和杜鹃花科49种),并对此进行了物种鉴定(verfication)与其生态及资源现状的调查研究,经济价值与利用的评价等,提出对贵州特优观赏野生木兰和杜鹃花植物种质资源实行“资源评价→资源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资源开发技术基地示范←→技术推广与大面积生产←→产品及消费市场”的有效利用途径及模式,以及当前应大力开展物种资源的保护利用与资源评价工作,解决优质种苗无毒快速量繁殖与大面积生产的技术服务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漫谈野生杜鹃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鹃花是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又叫映山红,古时称山石榴,其花姿之美,誉为“花中西施”。杜鹃花的起源及地理分布杜鹃花起源于中生代白垩纪古热带山地,距今约13700~7600万年。及至第三纪时,已大量发展并广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后因冰川的影响,欧洲、北美洲破坏严重,仅有少量保存;而亚洲东部破坏较轻,杜鹃花保存较多,资源最为丰富。杜鹃花  相似文献   

6.
李婧  周艳  辛培尧 《广西科学》2023,30(5):855-860
本文从栽培技术、育种方法两方面总结了中国杜鹃花(Rhododendron)的保育研究进展,针对目前我国杜鹃花保育工作方法单一、野生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力度小、目标选育不够深入等不足,提出重点研究复合育种技术、加强野生杜鹃花保育研究,发挥资源优势,培育特色品种、有针对性地进行目标选育等建议,以期为今后我国杜鹃花的保育和应用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杜鹃花科(Ericaceae)植物为木本植物,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十分广泛,其不仅是世界主要的观赏花卉,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ibulose-1,5-bisphosphate carboxylase/oxygenase,Rubisco)参与CO2的同化,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光呼吸密切相关,而Rubisco具有催化活性的位点主要位于Rubisco大亚基(Rbc L),因此对于Rbc L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该研究对截至2016年5月1日,我国现存的杜鹃花科植物进行了分类,同时对从NCBI中获得的杜鹃花科Rbc L条目进行了统计及分类.这不仅为更好地剖析杜鹃花科植物光合作用机理及Rbc L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奠定基础,同时对于珍惜植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杜鹃花繁殖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杜鹃花孢粉学、繁育系统及传粉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提出杜鹃花属植物繁殖生物学未来的研究可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1)探讨杜鹃花属孢粉学线形结构的花粉呈现的进化意义;(2)在中国喜马拉雅地区,研究不同地点的相同物种和不同物种繁育系统,分析杜鹃花繁育系统多样性的相关因子,了解传粉系统及传粉昆虫的多样性,揭示杜鹃花属的传粉者特点;(3)选取合适的基因片段,重建杜鹃花属的系统,通过系统树找出可能是杂交起源的种类,纠正经典分类学在杜鹃花属系统位置构建方面的偏差;(4)对比不同杂交群体的繁殖生物学特性,找出传粉昆虫对不同亲本和杂交个体施加选择压力的差别,明确在物种的杂交形成过程中传粉昆虫对生殖隔离的选择作用。  相似文献   

9.
金佛山野生杜鹃花属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调查统计,金佛山野生杜鹃花属植物有38种(含变种),其中本地特产8种,模式标本采自金佛山的有10种.本文还探讨了金佛山野生杜鹃花属资源的开发利用途经.  相似文献   

10.
贵州杜鹃花科、紫金牛科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与地理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树志  王学军  何顺志 《贵州科学》2005,23(4):35-37,53
通过调查研究,基本搞清了贵州药用杜鹃花科、紫金牛科植物的种类与地理分布。采用野外考察、资料收集与标本鉴定相结合。结果发现贵州现有药用杜鹃花科植物55种,其中22种为贵州药用新资源;现有药用紫金牛科植物36种,其中7种为贵州药用新资源。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是我国杜鹃属植物三大自然分布中心之一.为更好了解四川省杜鹃属植物概况,本研究构建了四川大学植物标本馆(SZ)杜鹃属植物标本信息数据库,并以此为基础,分别从种类、采集地、海拔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SZ有16077份杜鹃属植物腊叶标本,分别隶属于6个亚属14个组29个亚组260种(包含11亚种、29变种),其中有85种3亚种9变种为四川特有.模式标本158份,隶属于2亚属17种;新增四川省杜鹃属植物地理分布新记录16种.四川省15个市(州)75个县有杜鹃属植物分布,以凉山州、甘孜州、阿坝州、雅安市和乐山市分布种类最多,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并结合园林应用价值筛选出四川省园林推广6个优先应用种类:黄花杜鹃、亮叶杜鹃、绒毛杜鹃、秀雅杜鹃、腋花杜鹃、凹叶杜鹃.  相似文献   

12.
百里杜鹃森林公园马缨杜鹃种群结构与更新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李苇洁  陈训 《贵州科学》2005,23(3):46-49
马缨杜鹃是百里杜鹃森林公园长绿阔叶林群落组成中主要的建群种和优势种。本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马缨杜鹃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马缨杜鹃的空间分布格局主要为集群分布,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种内种间竞争加剧,种群密度下降,分布格局会由集群分布变为随机分布。马缨杜鹃种群在不同群落中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多元化,即在某些群落中它亦可以一种稳定种群的形式存在,部分地段表现出为衰退型种群,特别是有性繁殖更新层的缺失使之成为一种不连续种群。为了这一特殊自然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尝试人工干预该种群的顺利更新和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13.
对青海省蚋类进行初步分类区系调查,摸清该省代表性地区的蚋类区系分布。方法:选择青海省6个不同生境的代表性地区,采用常规方法采集幼蚋,经隔离培养育出成虫,制片、鉴定、编制名表并进行相关讨论。结果:记载青海省蚋科3属(畦克蚋属、后克蚋属、蚋属)共20种,其中含9个新种。结论:青海省具有蚋类多样性及明显地方性,反映了古北界区系特征并具有东洋界和古北界过渡性的区系特征。  相似文献   

14.
对循化孟达,大通大坂山天然分布的黄毛杜鹃,陇蜀杜鹃的形态学特征,生长发育规律及园林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杜鹃生长缓慢,侧根较为发达,呈水平方向生长,枝条生长表现为初长,快长,慢长和趋停。4月中下旬芽开始萌动,7月上旬基本停止生长,5月下旬至6月上旬开花,9月下旬果实成熟,单花花期9 ̄12d,花大,色白,芳香,叶革质常绿,树型优美,具有较高的园林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5.
IBA和NAA处理对杜鹃水培插条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杜鹃插条为实验材料,研究了水培条件下,不同质量浓度的生长调节剂萘乙酸(NAA)和吲哚丁酸(IBA)处理对其株质量、生根数、根长等形态指标及过氧化氢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质量浓度的NAA和IBA处理均可促进杜鹃水培插条较好生长.其中质量浓度为80~100mg/L IBA及20mg/L,100mg/L NAA促进植株增质量效果显著;80mg/L IBA,80mg/L NAA处理促生根数和根长效果最佳;80mg/L IBA,80mg/L NAA的处理杜鹃插条中过氧化氢酶活性较高,抗逆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杨天海  陈训 《贵州科学》2011,29(2):53-55,75
近年来随着我国花卉事业蓬勃发展,从事花卉研发的科技工作者不断增多,尤其是我国著名十大花卉之一杜鹃已成为众多科技工作者的研究科目.本文对所搜集的1994~2008年中国部分学术期刊有关杜鹃的文献进行了分类统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近年来国内杜鹃研究的现状,旨在为我国从事杜鹃研发的科技工作者了解和把握国内杜鹃研究动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杜鹃属植物的引种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庐山植物园自1982年始开展杜鹃属植物引种驯化研究,共引种杜鹃花近300种(品种)。笔归纳了该园20余年来在杜鹃花引种栽培中所取得的经验,并通过对杜鹃在栽种地生长发育的观察,分析探讨了杜鹃属植物在庐山地区的适应性。结果表明:(1)原产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杜鹃生长好干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尤其是长江中下游中高山地区引种的杜鹃生长极佳;(2)引自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带的杜鹃生长好于南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带(滇南及滇西南);(3)广生态幅的物种适应性好于狭生态幅的;(4)向温暖湿润气候演化的温带和亚热带林下类群的杜鹃生长良好,而向旱、寒生环境演化的高山类群或热带附生类群的有鳞杜鹃在庐山适应性差;(5)总体来看适应性强弱表现依次为:落叶杜鹃亚属,马银花亚属,常绿杜鹃亚属,羊踯躅亚属,有鳞杜鹃亚属;(6)原产日本、北美地区的杜鹃在庐山生长适应性良好,久经栽培的种引种易于成功。  相似文献   

18.
以杜鹃‘胭脂蜜’(Rhododendron obtusum‘Yanzhimi’)的新生茎段为外植体,以WPM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对杜鹃组织培养过程中芽诱导、增殖壮苗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启动培养中诱导腋芽的最佳培养基为WPM+0.1 mg·L-1 IBA+1 mg·L-1 ZT,腋芽平均诱导率为43.67%,增殖系数为1.18;采用NAA+TDZ与NAA+ZT的组合分别进行增殖壮苗培养,两种在生长及诱导情况上均呈现不同状态.在添加0.5 mg·L-1 NAA和0.1 mg·L-1 IBA的1/2WPM基本培养基上,杜鹃的生根效果最佳,生根率达82.5%.该研究为杜鹃优质种苗的繁殖与生产,杜鹃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以及转基因育种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