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基于2011-2020年婺源县的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和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数据,运用温湿指数(THI)、风效指数(WEI)、着衣指数(ICL)和综合舒适度指数(CCI)等方法对婺源县年均、月均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评价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婺源县近10a每年总体气候舒适度评价为舒适,全年舒适期长达9个月,只有1月、7月和8月气候舒适度评价结果为较不舒适;4-5月和10-11月是婺源县最适宜旅游出行的季节.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河南省气候舒适度的时空分布特征,以河南省127个县市30年的气象资料为基础,分析各地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和舒适度指数的年际、年内和空间变化特征并评价其舒适状况.结果表明:①3种指数在年际和年内变化都呈现高度一致性,其中温湿指数对判定气候舒适度的变化更敏感,最高等级值达到5级,除冬季外,风效指数和舒适度指数的等级值未超过3级;②河南省北部和西部的气候舒适期开始较晚,结束较早,持续时间短,全省的最佳旅游时段为4—6月和9—10月,其中,5月和9月最舒适;③全省春秋两季气候都很舒适,冬季全省气候舒适度较低,不适宜室外旅行;夏季气候舒适度受高温影响大部分较低,但豫西豫北山地尚可.  相似文献   

3.
平潭是我国第二个获批建设的国际旅游岛,为满足开放开发需求,选取潭城、苏澳、东澳、北厝、海洋站5个代表站点,利用2010~2016年气象资料,从剔除台风影响的大风日数、年平均风速、降水量、年平均相对湿度以及旅游气候舒适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几年随着平潭城市建设及防护林、景观林等不断完善,年大风日数呈逐年递减趋势;各区域年平均风速呈减小趋势;近7年降水量偏多的年份较多,季节分布为春季夏季冬季秋季;各区域之间年平均湿度差异不大。从逐年的变化上看,年平均相对湿度有略增的趋势;从表征旅游气候舒适度的两个指数来看,温湿指数和风寒指数均较为舒适,不存在不舒适和极不舒适的月份;从旅游气候舒适度的年际变化看,温湿指数年际变化不大,体感风寒指数年际变化从感觉"凉"逐渐变为感觉"舒适"。  相似文献   

4.
中国热点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温湿指数、风寒指数和着衣指数,构建了一个新的综合气候舒适度评价模型.运用新模型,计算了中国41个热点城市的气候舒适度指数,划分出适宜于旅游的等级和时段,并对气候舒适度的南北变化进行了分析.依据舒适期的年内分布划分出4种舒适度类型:夏适宜型包括哈尔滨等城市,年内气候舒适度呈倒"U"形变化,不舒适期较长;春秋适宜型包括北京等城市,气候舒适度呈"M"形变化;冬适宜型包括广州等城市,气候舒适度呈"U"形变化;四季适宜型只有昆明,气候舒适度呈倒宽"U"形变化.年综合舒适指数在北纬25°左右最高,以北纬25°为界,以北地区随纬度的降低,综合舒适指数逐步增加,以南地区随纬度的降低,综合舒适指数逐步减小.夏季气候舒适度指数随纬度升高而增大,北方旅游具有更高的气候舒适性;冬季气候舒适度随纬度降低而升高,南方旅游具有更高的气候舒适性.  相似文献   

5.
选取温湿指数THI、风效指数K、舒适度指数K,作为气候舒适度评价指标,对湖北省13个地区各月的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大部分地区伞年有7~11个月不等的气候舒适期,每年的4月~5月和9月~10月是旅游的最佳时段.由于地理位和海拔高度的不同,各个地区的旅游气候舒适度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河南科学》2018,(3):396-403
基于武汉市1965—2015年气候资料,利用气候舒适度评价方法(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着衣指数和综合舒适指数)对武汉市各月气候舒适度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这50年当中,武汉市4月和10月的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着衣指数变化不大.而其他月份有一定的变化,但气候舒适度等级变化不显著.从综合舒适指数看,春秋季气候舒适度变化不大,多为舒适期,冬季气候舒适度有所上升,夏季气候舒适度仍然较差.1965—2015年武汉市较舒适期的平均持续时间在增加,较不舒适期平均持续时间明显减少,武汉市气候舒适度整体上有提高.其中气候舒适度的年内变化呈"M"形,武汉市是典型的春秋舒适性城市.  相似文献   

7.
基于江汉流域36个气象站点30年(1981-2010年)的日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数据,计算得到其逐日温湿指数等级值和风效指数等级值,据此分析汉江流域旅游气候舒适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汉江流域旅游气候舒适度具有较好的年内变化一致性,最为舒适的时间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和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汉江流域内旅游气候舒适度自上游至下游呈现出从较舒适至较不舒适的趋势;最后据此提出了汉江流域旅游开发利用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利用河北省1980~2017年11市气象观测站逐日平均温度、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等观测资料,分别分析了河北省夏季年际、年内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穿衣指数和旅游气候舒适度的变化规律和11市各指数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河北省6月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最低,穿衣指数和旅游气候舒适度呈7月最低的规律;夏季最佳旅游时段为夏季第1~25d和第80~92d;河北省6月为夏季最佳旅游月份,北部城市"较舒适"区域普遍多于南部,旅游舒适度普遍优于南部地区。  相似文献   

9.
基于江汉流域36个气象站点30年(1981-2010年)的日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数据,计算得到其逐日温湿指数等级值和风效指数等级值,据此分析汉江流域旅游气候舒适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汉江流域旅游气候舒适度具有较好的年内变化一致性,最为舒适的时间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和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汉江流域内旅游气候舒适度自上游至下游呈现出从较舒适至较不舒适的趋势;最后据此提出了汉江流域旅游开发利用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利用旅游气候舒适度综合指数模型,计算得出昆明不仅舒适期长,更属全国少有的"四季如春"型旅游城市.受气候舒适性和节假日双重因素影响,昆明客流量年内变化以4—8月、10—12月为入境游客旅游旺季,2月、7—11月为国内游客旅游旺季.通过对节假日等因素赋值处理,运用最小二乘法建立昆明客流量与旅游气候舒适度之间的回归方程,结果显示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新的连通性指数,即和连通指数,研究了该指数在图变换下的基本性质,并给出了对于给定顶点数和直径的具有第二小和连通指数的树.  相似文献   

12.
对于给定的n阶连通图G,一个路由选择R是指G中的n(n-1)条路集,其中每个有序点对都有路集中的一条路连接.图G关于R的边转发指数π(G,R)是R中路经过一条边的最大条数.图G的边转发指数π(G)是G关于任何路由选择R的边转发指数π(G,R)的最小值.符号πΔ,n表示所有顶点数为n,最大度至多为△的图中最小边转发指数.当n≥4p 1,且n()[4p [1/3(2p-1)]-1,6p]时,其中p≥1,确定了πn-2p,n的值.  相似文献   

13.
给出了奇点指数的判断量,从而获得一类平面四次系统孤立奇点指数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4.
以SQL SERVER2000平台为例,详细介绍了索引的实现原理,探讨了如何通过表的索引来提高SQL SERVER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数据库检索中检索速度较慢、 检索结果不完整、 检索结果排列无序等问题, 基于全文检索工具Lucene索引的结构, 设计一种基于Lucene的数据库索引结构, 并提出记录倒排索引链表的概念, 使网站不用再按照传统顺序查找方式进行检索, 而是以索引库中的关键词进行检索, 提高了检索效率. 实验结果表明, 基于
Lucene的数据库全文检索具有查全率高、 检索结果排列有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以山西和盛煤矿井田范围为研究对象,遥感解译采用中巴资源卫星为数据源(2010年6月),得到5类植被景观要素,并对其景观要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较低,导致其多样性指数较低;该地区景观组分较少,各景观要素面积所占比例差异较大,优势度较高,表明有少量植被景观要素居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7.
科技投入是从事科技活动的重要基础,也是河南实现中部崛起的必要因素。关于评价科技投入效果的指标评价体系的建立,目前还不完善。鉴于此,本文以郑州市为例,构建了高校科技投入指标评价体系,将指标体系分为投入类、产出类、过程类、效果类四类指标。最后阐述本文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8.
使用Kier指数的0阶项(^0X^v)、1阶项(^1X^u)分别与15种酚类化合物的色谱保留指数(I)关联,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765,0.9582,均优于Wiener指数的0.9491;I与^1X^v及取代基距离指数S相似合的复相关系数R为0.9912,优于文献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9.
HI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系统经过多年的运行后由于数据的大量增加,运行环境的改变等,需要对系统进行优化处理,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在对陕西省人民医院HIS系统运行情况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系统索引优化的策略,并在系统中实现.  相似文献   

20.
为掌握中国林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选取中国13个具有代表性林地土壤,结合经典的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分析土壤中重金属(铅、镉、铜、锌)的含量分布特征和污染程度,通过相关和回归分析,研究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重金属全量及有效态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地区林地土壤重金属含量波动较大,绝大部分位点土壤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GB 15618—2018中筛选值。以筛选值作为评价标准时,绝大部分土壤重金属单因子指数小于1,说明供试土壤重金属处于清洁与尚清洁状态;内梅罗综合指数评价结果显示,除武夷山、卧龙自然保护区土壤重金属处于警戒线等级外,其他地区均处于清洁。以管制值为评价标准时,土壤重金属污染指数以及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均处于小于0.7。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大部分位点土壤中Cd存在中等或较高的潜在生态风险,土壤中重金属呈轻微等级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地质累积指数表明,大部分土壤重金属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累积,其中部分样点Cd、Zn达到中度污染水平,累积效应更加显著。相关性与回归性分析显示,土壤pH与有效态Cu呈显著正相关性,基于土壤理化性质的多元回归方程可以较好地预测土壤中有效态Pb和Cu的含量,相关系数R~2分别达到0.962和0.8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